sky131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ky1310

博文

寄生蜂研究进展

已有 7110 次阅读 2009-10-26 09:49 |个人分类:insects|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 寄生蜂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
寄生蜂种类繁多,是农作物重大害虫的天敌,同时又是其它许多潜在害虫的天敌,因而对控制潜在害虫的爆发,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在农业生产中,不乏利用寄生蜂控制害虫的成功实例,据Greathead(1986)报道,世界90个国家应用393种寄生蜂防治农林害虫274种,有860例成功的生物防治例子。
目前,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对寄生蜂进行研究。
2. 硕士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柑桔网纹绵蚧寄生蜂调查研究
黑色软蚧蚜小蜂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黑色软蚧蚜小蜂个体发育研究
黑色软蚧蚜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五种常用农药对黑色软蚧蚜小蜂的毒力测定
黑色软蚧蚜小蜂利它素初探
2.1 柑桔网纹绵蚧寄生蜂调查研究
2.1.1网纹绵蚧的寄生蜂种类
本次系统调查发现柑桔网纹绵蚧寄生蜂14种,1种外寄生蜂和13种内寄生蜂。目前国内已明确报道的网纹绵蚧寄生昆虫有11种[2~9],均属内寄生蜂,尚未见有外寄生蜂的报道。该调查增补了我国网纹绵蚧寄生蜂的种类。现已经过鉴定的新增种类有4种:瘦柄花翅蚜小蜂、蜡蚧花翅跳小蜂、绵蚧阔柄跳小蜂和球蚧跳小蜂。
2.1.2寄生蜂的寄生率
寄生蜂对柑桔网纹绵蚧的自然控制作用非常显著,4月和8月为全年的两次寄生高峰期,对雌蚧的寄生率分别高达82.89%和97.94%。全年最低寄生率出现在6月。这主要是由于6月份黑色软蚧蚜小蜂喜好产卵寄生的网纹绵蚧雌成虫和2、3龄雌若虫数量很少,以后随着网纹绵蚧的生长发育,适合产卵寄生的寄主数量不断增加,蚜小蜂数量也随之增大,到8月份达到高峰。因此,4月和8月桔园应注意农药的合理使用,以提高自然控制效果。可考虑在3月上中旬柑桔萌芽前喷药为佳,既可防治害虫,又不影响天敌。如前期忽视防治,可抓紧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若虫盛孵期连续喷药防治。
2.1.3黑色软蚧蚜小蜂的利用价值
黑色软蚧蚜小蜂和白蜡虫花翅跳小蜂为柑桔网纹绵蚧寄生蜂中的优势种,其数量多、寄生率高,对该虫的控制非常有效,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其中黑色软蚧蚜小蜂的寄主范围非常广泛,为多种蚧科害虫,还是某些蚧虫如大球坚蚧Eulecanium gigantea (Shinji) 的优势种寄生蜂。另据资料记载,该蜂在我国从南到北均有分布,说明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因此,在蚧科害虫的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中将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2.2 黑色软蚧蚜小蜂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为进一步了解黑色软蚧蚜小蜂的生态学特性,提高种群密度估计精度,分析田间种群控制效果,对此蜂的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通过聚集度的测定,表明黑色软蚧蚜小蜂在桔园内的分布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且聚集度对密度具有依赖性。Taylo聚集指标b>1及Iwaom*-m回归方程的β>1,均进一步证实该蜂为聚集分布。这与网纹绵蚧在桔园内的分布属聚集分布是一致的。这一结果表明黑色软蚧蚜小蜂对网纹绵蚧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从另一侧面反映了黑色软蚧蚜小蜂是柑桔网纹绵蚧的优势种寄生蜂,对网纹绵蚧的控制作用非常显著,进一步为利用该蜂防治网纹绵蚧提供了科学依据。
利用Iwao公式的α、β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方案,这对于提高黑色软蚧蚜小蜂种群密度估计精度、指导田间释放和分析田间种群控制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2.3 黑色软蚧蚜小蜂个体发育研究
为对黑色软蚧蚜小蜂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利用,系统地观察研究了柑桔网纹绵蚧上该蜂的个体发育过程。
2.4 黑色软蚧蚜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黑色软蚧蚜小蜂Coccophagus yoshidae Nakayama在四川雅安地区一年发生6-7代,以低龄幼虫和蛹在网纹绵蚧2、3龄雌若虫和雌成虫体内越冬。该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40℃和456.09日度。18℃、21℃、24℃、27℃和30℃恒温条件下的平均世代历期分别为44.60天、38.27天、30.83天、23.73天和20.73天。成虫需取食网纹绵蚧体液作补充营养。生殖方式为产雌孤雌生殖。成蜂羽化高峰在羽化后的第3-6天,每日的羽化高峰出现在8:00-12:00时。成蜂寿命及平均每蜂子代出蜂数量与补充营养和温度关系密切。该蜂对寄主有一定的选择性,偏好寄生较大的雌成虫,其次是2、3龄雌若虫。
2.4.1不同温度对黑色软蚧蚜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黑色软蚧蚜小蜂的生长发育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在18-30℃的温度范围内,该蜂各发育阶段的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表现为双曲线关系;发育速率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为直线关系,说明18-30℃是该蜂生长发育的适温区。经室内和田间观察可知,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该蜂的生长发育,即使能在寄主体内发育至蛹,也很少羽化或不羽化。根据雅安地区的气象资料,推算该蜂在雅安地区理论年发生代数为6-7代。
2.5五种常用农药对黑色软蚧蚜小蜂的毒力测定
不同药剂和不同施药时期对黑色软蚧蚜小蜂的影响差异显著。供试的五种药剂(喹硫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速扑杀、机油乳剂 )对网纹绵蚧体内黑色软蚧蚜小蜂黑蛹的杀伤力弱于对成蜂的杀伤力。其中,速扑杀对黑色软蚧蚜小蜂蛹及成虫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介壳虫的防治效果也比较好,因此,是目前相对较为理想的杀蚧药剂。其它几种有机磷杀虫剂对该蜂的伤害均很大,在综合防治中应谨慎使用,并可考虑与机油乳剂混合施用,一方面可相对减小对天敌的伤害,另一方面又可提高防效。
2.6 黑色软蚧蚜小蜂利它素初探
提取溶剂:水、乙醇、丙酮、三氯甲烷
试验材料:受害柑桔叶片、正常叶片、柑桔网纹绵蚧虫体、介壳、蜜露
试验方法:采用培养皿法进行生测
试验结果:寄生蜂对以上提取物反应不明显
3.发表的硕士论文
黑色软蚧蚜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昆虫学报2002(6)
黑色软蚧蚜小蜂个体发育研究河南农业科学2003(2)
黑色软蚧蚜小蜂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河南林业科技2002(1)
五种常用农药对黑色软蚧蚜小蜂的毒力测定河南林业科技2001(4)
不同温度对黑色软蚧蚜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河南农业科学2004(1)
4.寄生蜂研究热点
寄生蜂与寄主间的相互关系
生理生化的免疫抑制
寄生的防御机制
5.化学信息素在寄生蜂寄主选择行为中的调控作用
5.1互利素
定义:寄主植物所散发的挥发性次生物质(植物气味),这种化学物质称为
互利素或协同素。
特点:挥发性高,成份多,数量大。
作用:引诱寄生蜂在较远的地方产生定向行为。如对寄主栖境的定位、寄主定向等。
5.2 HIV
定义:虫害诱导植物产生的挥发性次生物质(herbivore-induced volatile)。
特点:具有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高检测性和暗示寄主存在的高可信性。具有系统释放的特点。
作用:HIV的整体释放,大大加强了被害植物上空的HIV浓度,为寄生蜂寻找远距离的寄主和生活于隐蔽处的寄主等起着“灯塔”导航作用。人工合成的HIV对寄生蜂同样有强烈的招引作用。
5.3利它素
定义:来自于寄主本身及其相关有机物所产生的化学物质称为利它素。存在部位:多存在于寄主的卵毛、卵块、卵巢组织、幼虫表皮、蜕皮、虫粪、血淋巴、成虫鳞片、蛹和各种腺体如上颚、丝腺、附性腺的分泌物中。利它素按产生的部位分为外部利它素和内部利它素。
作用:是寄生蜂识别寄主和产卵寄生所必需的两个条件,外部利它素诱发寄生蜂识别寄主,而内部利它素则刺激寄生蜂产卵于寄主内。
5.4 标识信息素
定义:寄生蜂在寄主产卵后,在寄主表面或体内留有作为标记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称为标识信息素。
作用:在寄生蜂对寄主进行检验的行为当中至关重要,是决定寄生蜂能否产卵的关键因子。
外部标识信息素:寄生蜂在寄主上产卵后随即在寄主外部进行标记,寄生蜂则通过触角敲打进行识别。具有种的特异性。
内部标识信息素:寄生蜂在产卵时将一种标识信息素注入体内。能够帮助后来的寄生蜂识别已被寄生的寄主。没有种的专一性。
6. 化学信息素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展望
6.1互利素
互利素在寄生蜂寻找潜在的寄主群落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增加寄生蜂的寄生率,可通过喷施寄主植物抽提物,人为地增加对寄生蜂有引诱作用的作物或植物,以作为寄生蜂栖息地定向过程中的媒介,提高大田中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从而达到吸引寄生蜂,提高其繁殖力的目的。如大豆和玉米间作可提高赤眼蜂的寄生率。
 6.2 HIV
HIV具有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高检测性和暗示寄主存在的高可信性。因为寄生蜂具有很强的学习潜力,不必与寄主直接接触,即能将各种不同的信号与寄主存在联系起来,这为防治隐蔽处害虫提供了一个新的防治思路。人工合成HIV在田间释放,增强作物上空的HIV浓度,提高其对寄生蜂的招引能力。另外,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培育出能产生更多HIV的品种,使作物被害后释入出大量的HIV,更加有效地招引寄生蜂。
6.3 利它素
在作物上大量喷洒利它素后可使寄生蜂发生滞留,寻找寄主的活动加强,缩短搜索时间,扩大寄主范围,导致分散产卵,寿命延长和生殖力增强,从而提高寄生率,更好地发挥寄生蜂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有关利它素的应用研究,国内外均有成功的事例。
6.4 标识信息素
应用主要表现在杂草的生物防治和操纵重寄生两个方面:
一是在杂草上喷洒标识信息素,可使寄生蜂不寄生取食杂草的昆虫,从而加强取食杂草昆虫的效能。
二是通过喷洒标识信息素可以抑制重寄生蜂对初寄生蜂的寄生作用,这样可避免初寄生蜂因重寄生而导致种群数量下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5605-265081.html

上一篇:斑蝥素资源利用研究概况
下一篇:杜仲愈伤组织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研究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