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美国莱斯大学James M. Tour教授和Boris I. Yakobson教授等人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Battery metal recycling by flash Joule heating”的论文,报道了一种利用闪蒸焦耳加热(FJH)技术来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LIBs)的方法。
【总结】
(1)闪蒸焦耳加热技术(FJH)的应用:报道了一种利用闪蒸焦耳加热(FJH)技术来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LIBs)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脉冲直流电使混合电极材料在数秒内加热到超过2100 K,从而显著提高后续浸出的动力学效率。这种技术能有效地热解难溶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和其他杂质。
(2)高效回收率:该方法实现了对所有电池金属的高回收率,无论其化学成分如何。使用稀释的酸(如0.01 M HCl)进行浸出,显著减少了二次废物流的产生。文中提到,通过该技术,电池金属的回收率达到98%左右。
(3)环境友好性:与现有的回收方法相比,FJH技术显著降低了废旧LIBs处理的环境足迹。生命周期分析表明,FJH技术在减少能源、水、酸的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4)经济可行性:FJH技术不仅在环境方面表现出色,还具有经济上的吸引力。该方法的电能消耗仅为约234 kWh/吨,成本约为9.4美元/吨。
(5)快速且可控的加热过程:FJH技术具备超快速、高温加热的特点,并且能够实现对加热和冷却速率的精确控制(>10^4 K/s)。这种快速的热处理过程有助于避免挥发性金属的扩散损失。
(6)适应性广泛:对不同类型的混合电极材料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FJH技术对具有不同阴极成分、结构和健康状态的混合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证明了该技术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扩展性。
(7)结构变化与表面积增加:FJH激活后的混合电极材料表面积增加了约115%,并且出现了丰富的纳米孔结构。这种结构变化有助于提高浸出效率。
图1. 通过FJH活化提高了不同黑色物质中电池金属的回收率
【研究背景】
(1)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使用,废旧电池的数量迅速增加。这些废旧电池的累积不仅占用了大量空间,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锂、钴、镍和锰等电池金属是生产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的重要原料。然而,当前的自然资源开采方法资源密集且污染严重,无法长期持续。预计到2030年,世界上的钴储量将耗尽,镍的储量也将在2050年之前耗尽。
(3)目前的回收方法主要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生物冶金和电化学提取等。火法冶金需要高温熔炼,能耗高且过程复杂;湿法冶金尽管回收率高,但需要大量的浓酸,产生二次废物;生物冶金虽环保,但处理周期长,不适合大规模应用;电化学提取虽然快速,但仅对特定金属有效,难以广泛应用。
(4)现有技术在高效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方面存在不足。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高效提取所有电池金属且环境足迹小的新技术。
(5)近期研究表明,超快速、可控且高效的电加热技术可以用于材料合成和处理,如碳热震动法和闪蒸焦耳加热(FJH)法。FJH技术已被用于合成高熵合金和石墨烯,显示出其在选择性、稳定性和效率方面的优势。
【研究方法】
(1)材料准备: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收集并制备混合电极材料,包括混合的阴极和阳极材料。这些混合电极材料通过研磨混合均匀,分为七种不同类型(BM-1至BM-7)用于实验。
(2)闪蒸焦耳加热(FJH)处理:将混合电极材料装入石英管中,石英管两端通过石墨电极连接,以控制样品的电阻。通过电容器组提供电能,使样品在数秒内快速加热到超过2100 K。典型的FJH处理条件为放电电压80 V,持续时间0.11秒,样品电阻1.5欧姆,峰值电流约为104 A。实时温度记录显示加热和冷却速率分别为5.3×10^4 K/s和1.1×10^4 K/s。
(3)酸浸出测试:使用不同浓度的盐酸(0.01 M至12.0 M)进行酸浸出实验,测量锂、钴、镍、锰和铁等电池金属的回收率。对混合电极材料和FJH处理后的混合电极材料进行浸出比较,评估回收率和浸出动力学。
(4)显微结构和成分分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观察样品的显微结构和元素分布。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样品的表面成分和氧化态变化。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样品的晶体结构和组成变化。
(5)气体产物分析: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FJH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产物,确定分解产物的种类和含量。
(6)电化学性能测试:制备电极材料,将重合成的LiCoO₂阴极材料与聚偏二氟乙烯(PVDF)和炭黑按质量比8:1:1混合,涂覆在碳涂层铝箔上,组装成2032型扣式电池,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电池在3.0至4.3 V范围内进行充放电测试,初始循环速率为0.1 C,随后在0.2 C下进行循环稳定性测试。
(7)经济和环境分析:使用GREET 2020和EverBatt 2020软件进行生命周期分析(LCA),比较FJH方法与现有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方法在能耗、温室气体排放、水和酸消耗以及经济成本方面的差异。
【研究结果】
(1)高效回收率:通过闪蒸焦耳加热(FJH)处理后,混合电极材料的酸浸出效率显著提高。使用1.0 M HCl溶液浸出时,锂和过渡金属(如钴、镍、锰)的回收率达到98%左右。相比未处理的混合电极材料,锂和过渡金属的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61%和309%。
(2)快速浸出动力学:FJH处理显著提升了酸浸出的动力学速率。与未处理的混合电极材料相比,FJH处理后的混合电极材料在酸溶液中的浸出速率提高了100至1000倍。尤其是过渡金属的浸出效率大幅提升,主要归因于钴离子在浸出液中的增加。
(3)表面积和结构变化:FJH处理后的混合电极材料表面积从~3.3 m²/g增加到~7.1 m²/g,增加了约115%。同时,纳米孔的数量也显著增加。这些结构变化促进了混合电极材料与酸溶液的直接接触,提高了浸出效率。
(4)减少环境影响:通过生命周期分析(LCA),与现有的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方法相比,FJH处理显著减少了环境足迹。FJH方法减少了约87%的浓盐酸消耗,26%的水消耗,15%的能源消耗,以及23%的温室气体排放。
(5)经济可行性:FJH处理方法在经济上也具有明显优势。与湿法冶金方法相比,处理1公斤废旧电池的成本降低了约49%;与火法冶金方法相比,成本降低了约28%。
(6)适应性广泛:FJH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混合电极材料(包括不同的阴极化学成分、结构和健康状态)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无论是使用过的商业锂电池,还是模拟的混合电极材料,FJH处理都能显著提高浸出效率。
(7)稳定的产物性能:通过FJH处理后的混合电极材料制备的重合成LiCoO₂阴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初始循环中的比容量约为150 mAh/g,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8)安全性和可扩展性:FJH处理后的混合电极材料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即使在空气中放置两周后,其重量变化也仅为~2.3%。FJH处理技术可扩展到克级甚至公斤级实验,通过变频驱动(VFD)控制电热反应,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
【展望】
根据研究内容和结果,可以推测一些可能的后续研究方向:
(1)扩大规模研究:当前研究主要在实验室规模进行,后续研究可以探索如何将闪蒸焦耳加热(FJH)技术应用于工业规模的电池回收处理。需要开发大规模的FJH设备和工艺,以验证其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2)优化反应条件:虽然本研究已探讨了不同电压和持续时间对FJH处理效果的影响,但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这些参数,以提高金属回收率和能效。例如,可以研究不同的电极材料和压缩方法对加热均匀性的影响。
(3)材料再利用研究:研究如何高效地将FJH处理后的产物再利用,例如将回收的金属和碳材料重新制备成电池电极材料。探索优化重合成过程的方法,确保再生材料具有与原生材料相当或更优的性能。
(4)环境影响评估:进一步详细评估FJH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环境影响,包括对水资源、空气质量和土壤的潜在影响。开发更加全面的生命周期分析(LCA)模型,量化FJH技术的环境足迹。
(5)经济可行性分析:进一步详细分析FJH技术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经济可行性,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和市场需求预测。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改进和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6)安全性研究:研究FJH技术在大规模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包括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确保技术推广应用的安全性。
(7)不同类型电池的适应性:进一步研究FJH技术对不同类型废旧电池的适应性,例如不同型号的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电池和其他类型的二次电池。验证技术在多种电池类型上的通用性和有效性。
(8)新型电池材料的处理: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研究FJH技术对新型电池材料(如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的回收效果。确保技术在未来电池技术更新迭代中仍具有应用潜力。
赛因脉冲电闪蒸反应器FJH-2024A
赛因新材料推出2024款先进的毫秒脉冲电闪蒸焦耳热反应器,自动化控制各种放电参数,可以将克级原料在1秒内最高升温到4000K,也可以实现几十分钟稳定的5000-8000K等离子体,可以在3000K内精确控制加热温度,可以毫秒控制放电达到3000K热冲击,为广大材料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纳米材料合成手段。
扫码关注视频号(左)和添加微信(右)
总经理:高丽竹 18610000351(微信同号)
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adv.adh513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