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宇宙加速膨胀的观测数据确证以来,关于其驱动能量的来源,一直就没有一个正经的说法,只好归咎于至今未知的暗能量。
暗能量是个筐,啥都可以装!设想一下:如果领导让你检讨一下业绩不佳的原因,你能蛮不讲理地推责到暗能量使坏吗?
这个暗能量借口注定了人类暂时的无能,它最终必须被一个更科学的理由取代。
我通过类比分析研究,似乎找到了宇宙膨胀的更合理解释。
拿微观世界的原子类比,比较贴合宏观宇宙星系。因为万有引力与库仑力就像一个模板整出来的,都与两参数的乘积成正比,而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电子也有自转和绕原子核公转,恰如行星的自转和绕恒星的公转。
已知电子的轨道势能,两倍于轨道动能,且取负号。那么类推后就知道:行星的势能= -2*动能。
已知电子从外轨道向内轨跌迁时,会辐射一颗光子,其能量为两轨道间的能量差,或者说动能的增量。那么类推后就知道:行星轨道收缩时,也应释放引力子,其能量为动能的增益。
已知释放光子的原子,不能自己消费其生成的光子,只能让远处的另外一个原子享用。那么类推也成立:一个星系释放的引力子,只能被另一个星系吸收,不能自噬,否者星云吸积盘不能形成,因为内轨释放的引力子,可能踢飞外轨物质。
引力子与光子都是波色子,光子自旋为1,按理来说,引力子也应是1,不知为何理论物理学家,硬将其定为2。
其实,波色子都有使命感,也就是说它们注定是用来交换的,不能单体自创自用。当然重的波色子适合短程交换,而轻的波色子,适合远征传播。
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子要解放电子或使其跃迁,必须达到能量的阈值。而星系统似乎轨道并没有量子化,或者说即便量子化了,量子间隙也小得无法区别。
所以,如需将星系的某个行星完全踢出,使其成为自由的流浪行星,此时吸收的引力子能量,需要超过该行星的绑定能量,而对于星系膨胀跃迁升轨,似乎没有阈值要求。
源和汇、供和需总是趋于平衡和能量守恒的。我们意识到吸收引力子,可使得星系膨胀,那么我们也不应忽视:释放引力子意味着星系收缩。咋一看,这一伸一缩岂不相消?
非也!计算表明,同样额度的能量交易,所能产生的空间膨胀和收缩差别巨大:一个星系极小的收缩,可导致另一个星系极大的膨胀!
要证明这个推断,检验氢原子模型就够了。应关注的是|Δr/ΔE|,即半径变化对能量变化,在收缩和膨胀两个方向的差异。
经典波尔氢原子模型的计算结果如下:
第一轨,即基态,半径53pm,能量-13.6eV;第n轨通式,半径53n2皮米,能量-13.6/n2 eV。可算出:
第二轨,半径212pm,能量-3.5eV;第三轨,半径477pm,能量-1.5eV。
假设电子初态处于第二轨,可算出收缩时|Δr/ΔE|= 15.7pm/eV,而膨胀时|Δr/ΔE| = 132.5pm/eV。
而见:收缩率和膨胀率严重不对等,膨胀率要远高于收缩率!若考虑体积与半径的立方关系,上述试算值还要猛增。或者说,等能量驱动下的球形膨胀和收缩,非线性能量函数的影响,必然使得宇宙总空间呈膨胀态势。
局部星系膨胀了,星系之间的间隙没有理由要缩小吧?故而,宇宙膨胀现象应该比比皆是。
微观原子世界也是如此:局部原子激发后膨胀,也会带动周边整体膨胀,否则会给外围容器造成压力。
人造地球卫星,在自然降低轨道高度时,也会释放引力子。若需人工干预降低轨道,需要“踩刹车”,而降轨后的线速度反而要增加,这看似与踩刹车的说法矛盾。其实不然,只不过相当于将应该辐射的引力子,转换成了刹车热耗散掉。
我们以前学习高中物理时,要算出物体从高度h跌落到地面时的速度,总是假定势能全部转换为动能,列出方程mgh = 0.5mv2,从而求出v = √(2gh)。其实,这只能算是一种近似,但精度还行,尽管忽略了引力子的辐射。
结论:不计入暗能量,仅考虑引力子的辐射和吸收,也能圆满解释宇宙膨胀现象。
有位天体物理学家测算出:地月系统中,月球轨道每年要外迁3.8厘米;日地系统中,地球也每年升轨15厘米。照此趋势,太阳系及其内嵌子系统,正在吸收外系辐射来的引力子,处于持续膨胀中。
正如光子广泛飞行于宇宙空间,以至于人类仍然可以接收百亿年前的残余“野光子”,宇宙间也应该充满横冲直撞、能量各异的引力子,只是苦于人类现有科技开化程度,尚无能力用仪器检测,更遑论采集或聚焦引力子射线,转换成可利用的能量,以造福人类及推动文明进程。
一年多前,LIGO团队终于逮到据称来自10亿光年之外的引力波,报告说是双黑洞合并引起,论文作者推断:相当于3倍太阳质量的物质,勾兑成了引力波能量。只是这些巨能巨量引力子,到底在宇宙间掀起了啥狂澜,无人知晓。
下面若干段内容,纯属猜测。
引力子到底是从那个位置点,朝啥方向辐射出来?
要回答这个问题,仅从原子物理类推是徒劳的,因为量子世界针对光子的同样问题也是没有解的,尽管有学者猜测光子从电子表皮甩出来。
但根据角动量守恒的要求,可以推断引力子可能从垂直于公转轨道平面的方向射出。至于射出点,我猜测位于降轨行星与恒星连线上的两者质量分布的重心。
这个重心点,对于日地系统那样质量相差悬虚的配置,肯定在恒星内部。但对于质量相若的双星互绕系统,就不在任一天球内,这似乎有无中生有之嫌。反正是猜测,大家见仁见智就好。
行文至此,几乎全是从原子系统,类推星球系统。反过来,从已知的天文现象,反推原子系统的未知属性,是否会启迪原子世界的探索呢?
例如:陨石坠落到地球后,会发出耀眼的光子流,那是因为与大气摩擦产生极端高温的缘故。
电子坠落到原子核或轨道跌迁的时候,速度都要狂增,并能发出显著的高能光子,这与陨石坠落何其相似乃尔,只是其发光机制不被承认为与陨石类同,因为现代主流科学不认为原子内部,除了电子和核之外还有啥异物!
如果胆敢假定原子核外吸附了一定厚度的、无法检测的“以太大气层”,象地球大气那样内密外疏不均匀分布,就可让电子跌迁的发光机制,由电子与以太的摩擦来背锅。这些太玄了,我就不胡思乱想了。
留道习题:
自由电子以速度v匀速飞行,逐渐闯入一个离子或裸核外围的电子轨道区,而其入点几何位置,刚好使得被原子核捕捉后,仍能够平滑地保持原速度,只不过改做圆周运动,试证明这一过程释放的光子能量,两倍于原电子自由态时候的动能,即E = 2*0.5mv2 = mv2。
思考:这里的产出能量放大,是否反映能量不守恒?
类推:星系也能捕捉流浪行星,释放的引力子能量,也可能大于其流浪时的动能!
我已写出了与此对应的英语论文,供世界学术界研讨:
A Conjecture of Gravitons Driving Cosmic Expansion http://vixra.org/pdf/1707.0271v1.pdf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