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日本30年内发生大地震概率高企:关注地震活跃期

已有 2930 次阅读 2016-6-11 05:52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马德雷冷位相, 地震活跃期, 日本, 特大地震爆发期

日本30年内发生大地震概率高企:关注地震活跃期

                              杨学祥,杨冬红

日本太平洋沿岸多地30年内发生大地震概率高企

新华社东京610(记者华义)根据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10日发布的2016年版全国地震预测地图,未来30年,日本太平洋沿岸多地发生大地震的概率在70%左右,个别地区概率甚至超过80%

http://finance.chinanews.com/gj/2016/06-11/7900256.shtml

日媒:日本地震恐波及广泛地区或为更大地震前奏?

   68据日本共同社报道,4月的熊本地震在内陆断层带发生,但从更广阔的范围来看,此次地震由日本周边板块运动对地壳的挤压造成。过去已经有过地震及火山活动从日本接连蔓延到东亚其他地区的先例,专家担忧其波及广泛地区。

研究古代以来地震记录的东京大学历史学名誉教授保立道久根据过去的有关经过指出:“东亚存在地震和火山喷发将趋于活跃的危险。”

http://mt.sohu.com/20160608/n453648039.shtml

全球8.5级以上大震的统计特征

地震数据统计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发生6次(国外资料1900-19242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1次),在1946-1977年发生11次(7次),在1978-2003年发生0次(0次),在2004-2011年已发生5次(截至2012年已发生6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1952年、1957年(国外数据低于9级)、1960年、1964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见表1)。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8年。

这一统计规律是我们在2006年发现的,当时2000-2006年只发生了2次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后来又发生了4次,证实了这一统计规律的可预测性,持续发生的截止时间大约为2018年。

1  1890年以特大地震和PDO(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全球9级以

上地震次数

PDO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4

1

0

1890-1924

低温期

1925-1945

11

0

0

1925-1946

温暖期

1946-1977

117

1

4

1957-1976

低温期

1978-1999

00

0

0

1977-1999

温暖期

2000-2012

66

0

2

2000-2030

低温期?

注:括号内为国外数据。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12次,平均每年0.55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

1  全球1890-20128.5级以上地震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60-03-22

智利

9.5

2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4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5

2011-03-11

日本

8.9-9.0

6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7

2010-02-27

智利

8.8

8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9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10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11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2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13

1922-11-11

智利

8.5

1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1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16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7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2012年的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48.5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早在20109月我就指出,30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继2004年年1226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30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2005830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300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1907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20015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2001年的4月份再度发生了123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8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150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200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2000-2030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2011311,发生在日本的9级地震和海啸使无数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15391人被夺去了生命,8171人失踪,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家园。灾情发生后,联合国系统各机构立即采取行动,为灾区人民,特别是妇女与儿童提供紧急救援。两年过去了,联合国依然坚守灾区,为重建提供帮助。日本灾害预测得到证实,并存在继续发生的危险。

我在2012830指出,20041226印尼苏门答腊9.1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311日本9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年的连续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38.5级以上地震(2012411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地震,2004年以来共发生48.5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195719641965年也发生了3次强震(见表1)。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我们在2016415指出,410-156天日本(2次)、瓦努阿图(2次)、缅甸、阿富汗发生66级以上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250.html

我们在2016314指出,日本大震风险:多地频发巨大地鸣疑是灾难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2565.html

20164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20163-6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7182.html

我在416指出,416日本九州发生7.3级地震仅仅是强震发生的序幕:

警惕8.5级以上地震在此期间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410.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2007200-204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32第五版。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百科知识》2008/07, 8-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地理教学》,2008,(5):1-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相关报道

日本太平洋沿岸多地30年内发生大地震概率高企

2016-06-11 02:17:3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东京610(记者华义)根据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10日发布的2016年版全国地震预测地图,未来30年,日本太平洋沿岸多地发生大地震的概率在70%左右,个别地区概率甚至超过80%

  和2014年发布的上一版本相比,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此次发布的全国地震预测地图显示,未来30年,日本太平洋沿岸多地发生震度为“6弱”以上地震的概率继续升高,静冈等地概率甚至增加两个百分点。

  根据2016年版全国地震预测地图,未来30年,日本太平洋沿岸多地发生震度为“6弱”以上地震的概率在70%左右。在日本各都道府县首府所在地中,千叶的概率高达85%,横滨、水户的概率均为81%

  地图显示,未来30年,东京发生震度为“6弱”以上地震的概率为47%

  震度与震级是两个不同概念。震级用于描述地震本身的规模、能量,而震度(日本称震度,中国称地震烈度)则描述地震所处地区受影响和破坏的严重程度。

  日本气象厅设定的震度分级,由弱到强分别为045弱、5强、6弱、6强以及7,共10个等级。震度6弱以上的地震通常被认为能导致建筑物倒塌。

  今年4月,日本九州熊本县发生的7.3级地震造成数十人死亡、1400多栋建筑彻底损坏,这次地震的震度为7

【编辑:吉翔】

http://finance.chinanews.com/gj/2016/06-11/7900256.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804.html

上一篇:关注6月潮汐组合:菲律宾布卢桑火山喷发敲响警钟
下一篇:云南发生3.2级左右地震:关注6月12-15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1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