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刘光裕:仙女木与冻死人的上海 全球变暖可以忽略

已有 6860 次阅读 2016-2-6 05:3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气候变化, 冷暖周期, 历史证据, 恒温器幻想

刘光裕:仙女木与冻死人的上海全球变暖可以忽略

                                杨学祥

 

一、仙女木与冻死人的上海

 

   学者刘光裕最近指出,依照冰芯等多种资料的分析,科学家发现在1.26万年前,地球突然变冷,气温骤降了7-8度,并且持续了大约1000年。这次温度的降低,使得仙女木大为繁荣,但却给很多大型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这次事件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 (New Younger Dryas)。诸如大家所熟知的猛犸象、剑齿虎和披毛犀就是在这次寒潮中阵亡了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中也恰好有一些这个时期灭亡了的巨兽。

   一直以来,新仙女木事件的诱因都认为是北美冰架的融化导致洋流改变所导致的。最近,又有研究发现,很可能是因彗星撞击所致。新仙女木事件不仅弄死了很多史前大型动物,而且重创了史前的古新印第安人。新仙女木事件对石器时代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1000年后,随着气候回暖,人类的农业等才慢慢发展起来,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因此,这个事件对我们理解地球历史,人类文明史和现代的气候变化是极为重要的。

   仙女木事件是第四纪冰川后期气温不断升高之时,一次突然的大降温,持续了1000多年。气温在短短的4-10年里降低了15左右,其感觉比差不多和上海的降温差不多(最低-7)。想想看,要是这种降温持续1000年,会对上海造成何种影响。


另外,格陵兰岛冰芯很好地记录了地址历史上的气候数据。通过气候数据的研究,我们能够看出近现代的1.5万年中,气温一直在不断的波动。现在炒的很热“气候变暖”,从地质历史上看,其变化压根就看不出来,在图标上一点痕迹也没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0114-954653.html

 

二、地球不是恒温器

 

我在2013104指出,地球不是恒温器,气温波动变化是自然规律。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时间尺度,即地质构造尺度(10万年至亿年) 全球温度变化10以上、地球轨道尺度(10万年至万年) 冰期与间冰期温度可以相差68、短时间尺度(万年) 存在千年尺度、百年尺度和十年时间尺度上小于1的温度波动。

   有证据表明,一亿年以前海洋底层水温度高于现在15,大气温度高于现在10-15,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是现在的10倍,处于热带雨林繁茂和恐龙盛极一时的生物大繁荣时期。气温提升2的危险没有历史根据。

   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战乱和民族大迁移。

   当代人们把“温室效应”看做是灾难,事实上,如果没有温室效应,人类就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正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存在,使地表维持在15的平均温度上,否则地表温度将是-18,这为人类和整个生物圈提供了一个温暖的环境。这个效应主要归因于水汽的作用。

   小冰河期泛指15世纪至19世纪中叶气温偏低的时期。大约在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之间,地球上广大地区出现了寒冷气候,人们称为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

   二氧化碳(分子式为CO2)和水汽等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有效地吸收地球表面、大气本身相同气体和云所发射出的红外辐射,重新发射红外辐射,其中有一半返回到地表,在夜间持续辐射,使地表不致因缺乏太阳辐射而变得太冷。温室气体这种保护地热量散失的作用,叫温室效应。一百多年前大气中的浓度是非常稳定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大量温室气体,CO2的大气浓度由1800年的280ppmv(即一百万单位体积气体中含有280单位体积的CO2)增加到2000年的380ppmv。气候学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温室效应对小冰期的消失作出了贡献。

   自从1850年上一个小冰期结束以来,人类已经度过了相对温暖的1个多世纪。而最近,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於927在斯德哥爾摩發布最新報告,警告稱未來幾百年全球變暖或無法逆轉;持不同意见科学家们又发出了小冰期到来的预言。

把地球变为恒温器是一种不懂科学和历史的幼稚幻想,使用有争议的手段使地球降温可能导致加快小冰期到来的人为灾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9906.html

我在2015430指出,地球不是恒温器:温度控制在2内的口号是错误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6348.html

   地球不是恒温器。人为将地球变成恒温器,远远超出了人类的能力,气候变化的空想家已经从科学走向空想,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突入灾难的深渊。

   使人类摆脱小冰期严寒天气的威胁,全球变暖的功不可没。目前全球气温和海平面高度并未超过6000年来的最高水平,气候模型的模拟与气候历史不符,不足为信。

   海平面的快速上升给岛国生存带来巨大威胁,世界大洪水的传说起源于海平面的早期快速上升。目前岛国面临的海平面上升形势威胁到岛民的生存,但对大陆居民而言,这是正常气候自然变化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在第四纪冰期就恐惧全球变暖,那么,这样的恐怖生活将在今后一亿年中持续下去,因为这将是自然变化的必然结果。

我们必须适应全球变暖,第四纪冰期迟早都会逐渐消失。人类无法改变自然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3864.html

 

三、近在咫尺的变冷威胁

 

   根据潮汐理论的准确预测,地球的气候将在3107-3452年变得最冷,进入下一次小冰期时期。人为的温室效应可以减轻下一次小冰期对人类的伤害。

   我在2010919指出,科学的理论要经得起科学实践的检验。南极臭氧洞和温室效应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和减排温室气体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和温室气体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2006年南极臭氧洞的重新扩大使人类成功保护臭氧的神话彻底破灭。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我们等待时间的检验。

从改造自然到破坏自然,再到修复自然,这是人类对自然力量错误认识的三部曲。事实上,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最终决定性的力量不是人类,而是自然规律。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只能导致自身的灭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46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4564.html

   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5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18.6-28.6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18.6年。

目前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其中,在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变暖停滞;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达到创纪录水平;在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2016年以后,气候变冷加剧还会受到太阳活动减弱的影响。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6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415.html

世纪寒潮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参考文献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137-140

杨学祥,杨冬红。“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海洋预报。2006233):30-35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杨学祥, "全球变暖说"泼点冷水。世界环境。2007, 2):60-6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23 (6): 18131818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杨冬红, 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29(2): 610-61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4764.html

上一篇:湖南确诊5例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 2例死亡:关注流感6大统计规律
下一篇:台湾高雄市发生6.7级左右地震:警惕更大地震发生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