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特大地震关键节点2015:关注地球震候群和8-9月潮汐组合

已有 2337 次阅读 2015-8-29 05:57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潮汐组合, 厄尔尼诺, 拉马德雷冷位相, 特大地震活跃期

特大地震关键节点2015:关注地球震候群和8-9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要: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前后,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分别升降60厘米,水均衡作用使洋壳反向升降20厘米,由此形成的东西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是厄尔尼诺现象与地震火山活动一一对应的原因。

 

2015年厄尔尼诺被称为李小龙,其迅猛发展的强势可想而知,全球面临极端灾害的频繁发生。

我们在2015125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813.html

我们在201584指出,20151-4月和8-11月为强潮汐时期,201411-12月,20155-6月为弱潮汐时期。20159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9月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9月至11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20159-11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473.html

 

70%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在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的转换中,赤道东风和西风的转换使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差反向升降40-60厘米,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使洋壳反向升降13-20厘米,形成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壳跷跷板运动。季风的转换进一步增强海面高差,使中国强震多发生在1月和7[3,4]

如图1 所示,当赤道信风使西太平洋海面增高和东太平洋海面降低时,西太平洋地壳下降,形成海沟处的消减带,挤压地下流体上喷形成西太平洋暖池,或向西部大陆和东部大洋的地壳下流动,形成岛弧火山和大陆火山;东太平洋地壳相对抬升,使东太平洋海隆和沿岸断裂带张开,岩浆和热气喷出,形成海底火山,加热海水及其上方空气,降低大气压,减弱赤道信风,使太平洋西部暖水东流,形成厄尔尼诺。信风减弱使东太平洋海面增高和西太平洋海面降低,东太平洋地壳下降,使东太平洋海隆闭合下降,挤压地下流体向东部大陆和西部大洋的地壳下流动,挤压新生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运动;西太平洋地壳相对抬升,使西太平洋岛弧断裂张开,岩浆喷出,形成陆地火山。若火山在中太平洋莱恩群岛一带喷发,则会出现中太平洋表面海水首先增温的情况。

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1763年以来的19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70%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1900年以来的7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6];70%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7]1990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1950~1979年期间,共有15个暖水年,其中12年均发生了8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80%。根据公元前2000~公元1979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8]


   1 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事件和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东太平洋海隆有加拉帕戈斯三合点,中太平洋莱恩群岛一带有活火山分布。太平洋暖池与地幔热气排放相关[14],海底火山在秘鲁和厄瓜多尔西边海域的加拉帕戈斯三合点和热点喷出会加速厄尔尼诺现象形成[11]。海底火山比大陆火山要强烈得多,平均每年至少有100km3的岩浆溢出海底,释放的热能为4.5×1021J[10]。模拟试验表明,冷水下沉和热水上升,都是沿类似热幔柱状的连续通道上下运动,与周围热交换极少,符合刘厚赞等模拟计算结果,即地幔排出的热液会很快覆盖海洋表面[11]。海底探测资料表明,东北太平洋洋脊有两个地热排泄区,位于12~24oN110oW 40~50oN135oW。大量岩浆由洋脊轴部溢出形成海底火山活动带。1982-19831986-19871991-19923次厄尔尼诺事件形成前这两个地热排泄区(1982-1983年只有其中一个)表层海水均有持续发展的海面水温(SST)正距平区[10]

证据显示从19641987年南方涛动五个最低值和沿东太平洋隆起从20oS 40oS插入式的地震活动之间相关. 这个地区包含了地球上最广阔的山脉体系之一, 巨大的能源在那里通过海底火山和热液活动释放出来.两个截然不同的现象——厄尔尼诺和地震群——不顾它们无规律的循环速率和周期, 看上去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同样, Daniel A. Walker (1995) 发现, 在过去最持久的六个厄尔尼诺与最反常的插入式地震活动相一致, 它们在19641992年沿东太平洋隆起从15oS 40oS同时发生. 根据海底火山作用和热液活动, 东太平洋隆起从15oS 40oS地区是地球上有据可查的最活跃地区, 在这个地区微小相同的变化或大气压力范围的转移对引发厄尔尼诺的作用是公认的.如果这个地区的热活动没有被海洋覆盖, 这些活动将被认为是引起厄尔尼诺的重要因素[15].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在地震活跃年,其形成机制为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在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的转换中,赤道东风和西风的转换使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差反向升降40-60厘米,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使洋壳反向升降13-20厘米,形成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壳跷跷板运动。季风的转换进一步增强海面高差,使中国强震多发生在1月和7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日月潮汐的推动作用

 

  地球又不安分了?这并非部分科学家们现在才有的体会,从事全球变化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吉林大学教授杨学祥早在2008年就发表文章称,全球将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这不是来自于“预言”,而是源于他的统计观察。

杨学祥解释说,地球的自转速度其实一直处于变化之中。1955年以后,有研究人员用探测仪器发现,地球自转加速度大约每四年就有一次突然变化。尽管突然变化的原因没人能说清楚,但根据华盛顿和里士两地测得的地球转速季度平均值的变化,其转折点分别在195719611965年。而这三年前后,分别发生了195739日阿拉斯加9.1级地震、1960年的智利9.5级超大地震和1964年的阿拉斯加9.2级大地震。


2 地球自转准4年周期

 

  更令人惊讶的是,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周期也有对应关系,“这表明潮汐对自转加速度和特大地震也有影响”。杨学祥表示,以近20年世界上影响最大的16次大地震为例,其中发生在上、下弦前后两天内的大地震为5次,发生在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各两天的大地震有8次。

  “16次大地震中13次与潮汐的极值有关,这很好地说明了地震与潮汐变化有关。1976年的唐山地震和2004年印尼地震也都发生在日月大潮附近。”杨学祥的观点也非一家之言。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在今年2月的一份报告中就指出,太阳、月球和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会形成合力,引发大潮,而大潮能够对太平洋地区的地壳产生巨大压力,部分坚固性稍差的地壳会出现裂缝。

  该研究所以2004年印尼大地震震中周边长1500公里、宽500公里的区域为对象进行了调查。这一区域在截至2008年年底前的近33年间,共发生里氏5.0级以上地震约600起。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地震大都在日月引力最大的时间段内集中发生。

按照2004年印尼大地震后地球日月潮汐的规律来计算,今年228日月亮离地球最近,其后一天31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当日又为日月大潮,三者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同时地球自转变慢。“这无疑将激发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

由此杨学祥得出结论,在201020142018年及其后一年,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大。

  然而,杨学祥并没有准确预测出这场特大地震的震中位于智利,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下,要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作出精准预报根本不可能。同时他也指出,日月引力强度相当于引发地震能量的千分之一左右,能否引发地震还要取决于其他因素,如地质构造带的分布、地壳挤压褶皱的积累程度、地震活动周期等等。

 

  拉马德雷周期

 

  频繁的地震除了与日月潮汐、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有一定关联外,杨学祥认为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拉马德雷这种低温高压气流现象。由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拉马德雷,分别以暖状态和冷状态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30年。

  “拉马德雷的冷暖交替,让太平洋海面与周围大陆玩起了地壳跷跷板游戏。冷的时候,海水下降向大陆架挤压,暖的时候则大陆架压力减轻。”杨学祥在统计了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8.5级的18次地震后发现,在拉马德雷冷状态时发生6次地震,在拉马德雷暖状态时发生1次;在拉马德雷第二周期冷状态时发生11次;而从2000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状态开始,至今已发生2次地震(这是2006年的数据,目前的数据为6次,预测得到逐步证实)。

  结果很明显,拉马德雷在冷状态时期,正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期。杨学祥说,第二次拉马德雷周期中,地震发生地点绕环太平洋地震带顺时针旋转。在本次周期的地震中,第一次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第二次发生在智利,下一次最有可能是日本列岛和西太平洋岛弧2011311日本9级地震证实了这一预测)。

  更让人烦心的是,拉马德雷现象不仅跟地震灾害有关,还与飓风、暴雪灾害有关,并将影响南北大陆的降雨量。2004年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室副主任郭增建看来,低温暴雪灾害的频发正是由于2000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状态后,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导致的。

  无独有偶,2008年初中国南方发生了50年一遇的严重冰雪冻灾,200911月到20103月,西欧和美国也都遭到强烈暴风雪袭击。

“在地球上,陆、海、气中的能量相互作用和物质相互交换,将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拉马德雷正是这一系列变化的关键,它使得强震以及全球气候变化都有着准60年的周期。”杨学祥特别表示,“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在拉马德雷周期中很可能出现自然灾害。增加粮油储备,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是当前不容置疑的燃眉之急。”

http://www.nbweekly.com/magazine/cont.aspx?artiID=1067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698.html

 

特大地震又到了关键节点:2015年和2018

 

201020142018年及其后一年,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大。2010年智利发生8.8级地震,2011年日本发生9级地震,目前又到了特大地震的关键节点,9月将进入地震高潮。美国、日本和中国都应该做好预防准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777.html

上一篇:特大地震的气候周期:冰川地壳均衡与地震的关系
下一篇:美联社盘点8级半以上特大地震:2004至2018年活跃期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