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难得的认同:2015年厄尔尼诺类型转换带来旱涝和低温冻害

已有 2061 次阅读 2015-6-6 15:2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厄尔尼诺, 低温冻害, 拉马德雷冷位相, 旱涝, 类型转变

难得的认同:2015年厄尔尼诺类型转换带来旱涝和低温冻害

            杨学祥


   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记者王宇)记者5日从农业部获悉,农业部组织气象和农业专家日前就厄尔尼诺事件影响进行会商,认为厄尔尼诺将持续至秋季,达到中等以上强度。受其影响,汛期可能出现“南涝北旱”,程度将重于去年。

  农业部表示,届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松花江流域可能出现汛情,华北大部和西北东部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夏旱,东北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冷害,抗灾保丰收的任务十分繁重。

编辑:SN091

http://news.sina.com.cn/c/2015-06-05/191831918682.shtml 


   光明日报北京6月5日电(记者李慧)农业部4日组织气象和农业专家就厄尔尼诺事件影响进行会商。专家指出,厄尔尼诺将持续至秋季,达到中等以上强度。受其影响,我国汛期可能出现“南涝北旱”,程度将重于去年,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松花江流域可能出现汛情,华北大部和西北东部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夏旱,东北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冷害,抗灾保丰收的任务十分繁重。

http://news.hexun.com/2015-06-06/176512209.html

 http://news.sina.com.cn/c/2015-06-05/191831918682.shtml


   与此同时,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资料显示,持续13个月的厄尔尼诺事件继续增强,预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维持并持续到秋季,可能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标准。今年5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持续增暖,海温距平累积达9.4℃,厄尔尼诺事件增强,并由“中部型”向“东部型”发展。国家气候中心实时监测显示,5月第5周(25日至31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达1.4℃,较上周上升了0.1℃。据国家气候中心预计,2014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将在今年夏季持续加强,并至少维持到2015年秋季,强度可能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标准。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506/t20150605_284554.html 


   我在2015年5月19日给出了大致相同的趋势分析:

■学者答疑解惑

   1 问:“厄尔尼诺,那是啥?”答:全球气候的大事件

  从1997年开始做全球变化课题研究的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杨学祥,给出了这样的描述:

  影响全球气候的大事件主要有热事件———厄尔尼诺,冷事件———拉尼娜。

  一般情况下,赤道东风把太平洋表面的暖水从东太平洋吹到西太平洋,使赤道太平洋东西两侧的海水温度不同,西边暖水集聚形成“暖池”,东边海底冷水和有机物上翻,表面海水变冷,形成世界最大的秘鲁冷水渔场。与海水冷暖不同相对应,赤道西太平洋大气变暖气压变低,赤道东太平洋大气变冷气压变高。

  但这种模式2~7年就会被打乱一次,本质是赤道向南北两极进行热传导出现问题,赤道太平洋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赤道的东风减弱,西风增强,风向发生了变化,西太平洋的暖水回流,东太平洋冷水海温升高。气压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赤道西太平洋气压变高,赤道东太平洋气压变低。

  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气候异常。环太平洋地区和国家表现尤为明显,温暖多雨的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干旱,干旱的秘鲁多雨,渔场温度升高,捕鱼量下降。

  0.5摄氏度是警戒线,一般认为在赤道太平洋特定的区域,海水表层温度连续三个月高出平均值0.5℃以上,即可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现象。

  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5月~10月,海表温度距平指数连续6个月达到或超过0.5℃,2014年5月厄尔尼诺事件出现,10月正式形成。当年11月至2015年2月,监测区域海表温度距平指数仍一直维持在0.5℃或以上,表明厄尔尼诺事件仍在增强。

  一句话点评:就是地球感冒发烧了。

  2 问:“此次强度有多大?”答:应该不会超过1997~1998年

  虽然,这次厄尔尼诺事件在不断抬头,但杨教授推测,强度不会超过1997年到1998年那次。判断的标准是拉马德雷处于冷位相时期。

  拉马德雷现象在气象学上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当拉马德雷处于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20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了两次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分别 为 1982~1983年 、1997~1998年,都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2000~2030年,拉马德雷处于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杨教授推测,这次强度应该不会超过那两次。

  还有一个参数,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变化。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具有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我们称之为南极环大陆德雷克海峡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

  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使秘鲁寒流变弱,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形成厄尔尼诺事件。反之,“拉尼娜”事件出现。

  2014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1979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2015年超级厄尔尼诺能否发生,取决于2015年9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程度,异常变小将导致强厄尔尼诺的发生。“我们都在密切关注南极半岛海冰的面积变化。”他说。

  一句话点评:厄尔尼诺再“任性”,也有制约它的。

  3 问:有什么具体影响?答:北方今夏降雨量同比增多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对世界的影响很大,极端恶劣天气增加,例如洪水、干旱、极端气温等等。在中国,它的主要类型有三种,东部型、中部型、混合型。

  2014~2015年,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我国在厄尔尼诺的影响下,南涝北旱。

  但是,杨学祥所在的课题组对降雨强度的分析发现,北方地区的实际雨量比预报的趋向于大,考虑厄尔尼诺正在由中部型,转向东部型或者混合型,就是说,雨带向我国南方和北方转移,北方今夏降雨量会高出往年同期。

  而且,通过观测海温,发现东部海温越来越高,“北方夏季低温出现的几率已经超过60%。”杨学祥介绍。

  如果今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变少,厄尔尼诺会更强大,那么低温灾害增多,“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变大,大家都可以松口气,如果它变小了,接下来的日子,甚至接下来的一年,极端天气都会增加。”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往往会带来高温。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科学家们表示,今年的厄尔尼诺如果与已经在逐渐升温的全球海洋结合,将可能会让全球变暖的趋势加强,从而可能使2015年成为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

  杨学祥教授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可导致全球最热年的发生,2014年出现有记录以来最热年证实了理论的预测。如果今年像1997年一样发生较强厄尔尼诺事件,那么两者叠加,2015年一定会突破2014年最热年的纪录,成为新的最热年。但这种最热,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热到无法呼吸,只是比之前的年份高零点几摄氏度,但极端冷热事件将频繁发生。

  一句话点评:虽然今年全球气温可能成为最热年,不过咱们东北低温的可能性大。

  ■关于我省

  “气温也存在低的可能性”

  厄尔尼诺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有2.2年、5.5年、11年、22年的四个周期,与2009年相距恰好是5.5年。但这个周期是可间断的,如果潮汐、海温等多种有利因素相互叠加,厄尔尼诺一定发生,如果有关键不利因素出现,这一周期就发生间断。

  细心的读者发现,每个国家宣布进入厄尔尼诺的时间不同。国家气候中心新闻发言人周兵解释,全世界采用的海温大数据库是一致的,只是采用的关键区域不同,指标不同,各国宣布进入厄尔尼诺年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国家气候中心还会对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进行评估,与各地有关灾种涉及的部门联动,信息、资源、技术各个方面都联动,争取实现联控、联动、联治。

  我省的气候中心是不对厄尔尼诺这样的事件进行预测的,预测由国家气候中心作出后,各省把它作为气候预报分析的背景依据,再参照本地区的环流特点、区域变化,进行气象、气候预测。

  吉林省气候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从1980年后,厄尔尼诺发生时,我省降雨量的多少和气温的高低和往年平均值相比,出现的比例各占50%。所以,“它(厄尔尼诺)出现了,并不一定气温就高得离谱,也存在低的可能性。”

http://news.sina.com.cn/c/2015-05-19/00593184720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16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974.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继续增强:早期预测得到证实
下一篇:旅游风险提示:中国客轮长江沉没 马来西亚景点震塌 韩国MERS疫情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3 周少祥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0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