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巨洪的潮汐特征:6-8月为弱潮汐时期
杨学祥,杨冬红
中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专家认为,强厄尔尼诺是大洪水发生的主要原因。
冯利华和陈立人在2001年指出,形成长江3次巨大洪水有4个遥相关因子:(1)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1913,1933,1954,1976,1996,2020年);(2)厄尔尼诺事件,(3)青藏高原南部7级以上大震;(4)青藏高原大雪。从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一个认识:如果前3个因子同时具备,即在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同时在厄尔尼诺次年和青藏高原南部大震后的一年左右(即3个因子的出现时间互相重叠时),长江很可能发生巨洪。因为在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如果此时出现厄尔尼诺事件,那么在厄尔尼诺次年,海洋异常增暖所释放的能量已通过传播集中到30~40oN的副热带纬度,从而使大气环流出现异常,如果此前一年左右青藏高原南部发生7级以上大震,那么高原下垫面前期适度增温,将使大气环流异常加剧,导致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在江淮地区强烈而持续的交绥,从而有利于长江流域梅雨带的加强和维持,最终使长江出现巨洪。1931、1954和1998年具备了三个以上条件,因此出现了20世纪长江的三次巨洪。1976年也是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尽管1976年是厄尔尼诺年,但在1976年青藏高原南部未发生大震,故长江1977年未出现巨洪。根据以上认识可以推断,在2020年(太阳黑子活动的下一个磁周期转变年)前后,如果3个因子的出现时间互相重叠,那么长江有可能发生21世纪第一次巨洪[1]。
据中国气象报记者刘庆忠2015年5月24日报道,雨季来临,主汛期将至,一年一度的长江防汛工作拉开帷幕。5月10日8时,三峡水库坝前水位下降至156.93米,按计划朝着主汛期145米的防洪限制水位逐步消落,以腾空防洪库容。作为防汛抗旱工作的排头兵,气象部门厉兵秣马,汛期气象服务硬仗早已悄然打响。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00千米,流经西藏、重庆、湖北、江苏、上海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支流延伸到甘肃、浙江等7个省(自治区),长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67毫米,远高于全国650毫米的均值。长江的年径流量约9600亿立方米,是黄河的20倍。
长江主汛期主要在6~8月,少数年份9月仍有大汛,虽然三峡水库可发挥拦洪削峰的重要作用,但汛期暴雨强度大,防汛战线长,加上许多支流和平原地区防洪标准不高,长江流域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据史料记载,自西汉至清末的2117年间,长江共发生214次水灾,平均每10年一遇,愈到近期,长江水灾愈加频繁,灾情也愈加严重。新中国成立后,长江又先后发生了1954年和1998年两次流域性特大洪水,给流域周边造成重大损失。
据武汉暴雨研究所研究员黄治勇介绍,长江流域暴雨形成机理较为复杂,长江上游与中下游的天气气候特点存在着显著差异,不仅暴雨天气系统的结构不同,而且引发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还存在着多种组织类型,这些都影响着长江流域暴雨系统的天气分析和预报。
通常情况下,如果汛期降雨范围广、历时时间长,上下游雨季重叠,且雨区移动方向大致与干流流向一致,那么可能遭遇像1954年、1998年那样的流域性大洪水。1998年汛期,长江中游监利及汉口站超警戒水位时间分别达到了80天和83天,长江干堤防洪压力异常加大。
正因为如此,长江防汛历来是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也是长江流域气象中心首当其冲的重要职责。
http://mt.sohu.com/20150524/n413649772.shtml
潮汐具有11年和22年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同。1931年、1954年、1976年、1998年、2020年的潮汐类型大致相同。
表1 1954年和1998年在6-8月为弱潮汐时期
Perigee BT Chinese lunar solar moon tidal La Nina or
y m d h calendar (d) eclipse eclipse intensity El Nino
1953 1 17 7.0 3 15 30 30 ss 强季节性增暖
1953 2 14 18.2 1 14 14 ss
1953 3 15 6.5 1 1 15 30 ss
1953 4 12 15.1 29 14 29 s El Nino发生
1953 5 10 12.7 27 13 29 w E
1953 6 5 21.7 24 1127 w E
1953 7 1 8.4 21 1126 11 26 w 南方涛动指数-1
1953 7 28 21.9 18 s E
1953 8 26 2.5 17 10 25 9 s E
1953 9 23 12.4 16 8 23 ss E
1953 1021 23.5 14 822 s E
1953 1119 7.0 13 721 s El Nino结束
1953 1216 21.8 11 620 w 弱季节性增暖
-1
1954 1 10 17.8 6 5 19 5 19 w
1954 2 6 14.0 4 318 w
1954 3 6 17.6 2 519 ss La Nina开始
1954 4 4 3.9 2 318 s L
1954 5 2 14.5 30 3 18 s L
1954 5 30 21.5 28 s L
1954 6 27 18.1 27 1 16 30 30 w L
1954 7 24 2.4 25 16 30 16 w 南方涛动指数-4 L
1954 8 18 13.6 20 14 28 w L
1954 9 15 3.8 19 13 27 s L
1954 1013 9.8 17 12 27 s L
1954 1110 21.4 15 10 25 s L
1954 12 9 9.6 15 10 25 25 ss 强季节性增暖
-4 L
1955 1 6 16.8 13 824 L
1955 2 3 3.3 11 722 w L
1955 2 27 21.3 6 w L
1955 3 26 23.5 3 8 24 L
1955 4 24 2.8 3 7 22 L
1955 5 22 12.0 1 7 22 s L
1955 6 19 21.6 29* 5 20 20 ss L
1955 7 18 4.4 29* 5 19 s 南方涛动指数-3
1955 8 15 1.6 28 4 18 w L
1955 9 10 9.1 24 2 16 w L
195510 5 18.9 20 2 16 31 w L
1955 11 2 11.4 18 14 L
1955 11 30 19.5 17 30 14 30 ss L
1955 1229 8.4 16 1429 ss 强季节性增暖
-3 L
1975 1 28 17.3 17 12 27 s 强季节性增暖
1975 2 26 5.9 16 11 26 s
1975 3 26 16.9 14 13 27 ss
1975 4 23 20.8 12 12 26 w
1975 5 21 3.7 11 11 25 11 25 w La Nina开始
1975 6 15 6.3 6 10 24 w L
1975 7 12 4.2 4 9 23 w 南方涛动指数-5
1975 8 9 4.3 3 722 s L
1975 9 6 12.4 1 620 ss L
1975 10 4 23.1 29* 5 20 s L
1975 11 2 8.6 29* 3 19 3 19 ss L
1975 1130 8.9 28 L
1975 1226 11.5 24 318 w 弱季节性增暖
-5
1976 1 20 21.4 20 1 17 31 w L
1976 2 17 18.4 18 16 s La Nina结束
1976 3 17 3.5 17 1 16 31 s
1976 4 14 15.0 15 14 29 29 s
1976 5 13 .4 15 14 29 14 ss
1976 6 10 3.1 13 12 27 s El Nino发生
1976 7 7 9.6 11 11 27 w 南方涛动指数-7
1976 8 1 12.5 6 1025 w E
1976 9 25 11.4 2 8 24 ss E
1976 1023 21.0 1 823 23 ss E
1976 1121 9.4 1 721 s E
1976 1219 19.5 29 721 s 强季节性增暖
-7
1977 1 16 18.2 27 5 19 w E
1977 2 11 11.9 24 4 18 w E
1977 3 9 7.1 20 620 w ElNino结束
1977 4 6 4.8 18 418 18 4 s
1977 5 4 12.9 17 318 s
1977 6 1 23.0 15 217 s
1977 6 30 7.5 14 s
1977 7 28 10.2 13 1 16 30 s 涛动指数-5
1977 8 24 17.2 10 15 29 19日印尼松巴哇岛南8.8级地震 w
1977 9 18 17.8 6 13 27 w
1977 1015 17.1 3 1327 12 s
1977 1112 20.0 2 11 26 23日阿根廷8.6级地震 s
1977 1211 7.2 1 1125 ss 强季节性增暖
注:w表示弱潮汐,s表示强潮汐。
近地点 潮汐强度 厄尔尼诺年
年 月 日 时 农历 朔 望 日食 月食 弱R 强Q 用E表示
Perigee BT Chinese lunar new full solar moon tidal La Ninaor
y m d h calendar (d) moon moon eclipse eclipse intensity El Nino
1997 1 10 16.9 2 9 23 Q 强季节性增暖
1997 2 8 4.7 2 7 22 Q
1997 3 8 17.0 30 9 24 03-09 03-24 QQQ 火星冲日
1997 4 6 .7 29* 7 23 Q ElNino 发生
1997 5 3 19.1 27 7 22 R E
1997 5 29 14.9 23 7 22 R E
1997 6 24 13.0 20 5 21 R E
1997 7 22 7.1 18 5 20 Q E
1997 8 19 13.1 17 3 18 木星冲日且为黄纬极值年Q E
1997 9 16 23.4 15 2 17 09-01 09-17 QQQ E
1997 1015 10.0 14 2 16 Q E土星冲日
1997 1112 15.9 13 30 14 Q E
1997 1210 .9 11 30 14 R 弱季节性增暖
1998 1 3 16.7 5 13 R E
1998 1 30 22.2 3 28 E
1998 2 28 3.9 2 27 11 02-26 QQ E
1998 3 28 15.1 1 28 13 Q 4月15日内蒙、宁
1998 4 26 1.8 1 26 12 Q18日甘特强沙尘暴
1998 5 24 8.0 29 26 11 Q E
1998 6 21 1.3 27 24 10 R El Nino结束
1998 7 16 22.0 23 23 10 R
1998 8 11 19.9 20 22 8 08-22 R
1998 9 8 14.1 18 21 6 Q臭氧洞最大面积19日
1998 10 6 21.0 16 20 6 Q L
1998 11 4 8.7 16 19 4 Q L
1998 12 2 20.3 14 19 3 Q L
1998 1231 1.8 13 19 L
1999 1 27 5.3 11 17 2 R L
1999 2 20 22.7 5 16 1 02-16 L
1999 3 20 8.2 3 18 2 Q L
1999 4 17 13.5 2 16 1 Q L
1999 5 15 23.2 1 15 30 Q L
1999 6 13 8.6 30 14 29 Q L
1999 7 11 14.1 28* 13 28 07-28 Q 火山地震
1999 8 8 7.6 27 11 27 08-11 R △LOD极小值
1999 9 3 2.1 24 10 25 R L
1999 9 29 .8 20 R L
1999 1026 21.0 18 25 Q L
1999 1124 6.0 17 8 23 Q L
1999 1222 18.9 15 8 23 Q 强季节性增暖
2015 1 22 4.1 5 20 Q
2015 2 19 15.5 4 19 Q
2015 3 20 3.6 6 20 Q
2015 4 17 11.7 4 19 Q
2015 5 15 8.2 4 18 R
2015 6 10 12.6 3 16 R
2015 7 6 2.9 2 16 31 R
2015 8 2 18.2 Q
2015 8 30 23.4 14 30 Q
2015 9 28 9.8 13 28 Q
2015 1026 21.0 13 27 Q
2015 1124 4.1 12 26 Q
2015 1221 17.0 11 25 R
2019 1 22 4.0 6 21 Q
2019 2 19 17.0 5 19 Q
2019 3 20 3.7 7 21 Q
2019 4 17 6.0 5 19 Q
2019 514 5.7 5 19 R
2019 6 8 7.4 3 17 R
2019 7 5 13.1 3 17 Q
2019 8 2 15.2 1 15 30 Q
2019 8 30 23.9 15 30 Q
2019 9 28 10.4 14 29 Q
2019 1026 18.7 14 28 Q
2019 1123 15.7 12 26 R
2019 1219 4.6 12 26 R
2020 1 14 4.4 11 25 R
2020 2 11 4.4 9 23 Q
2020 3 10 14.5 10 24 Q
2020 4 8 2.1 8 23 Q
2020 5 6 11.0 7 23 Q
2020 6 3 11.5 6 21 R
2020 7 25 13.1 5 21 R
2020 8 21 19.0 3 19 Q
2020 9 18 21.8 2 17 Q
2020 1017 7.8 2 17 31 Q
2020 1114 19.7 15 30 Q
2020 1213 4.7 15 30 Q
注:R表示弱潮汐,Q表示强潮汐。
进一步研究对比表明,长江巨洪发生在1954年和1998年,这两年的6-8月都是弱潮汐时期,与长江主汛期6~8月完全重合,导致6-8月潮汐南北震荡变弱,降雨带滞留在长江流域。
1976年7-8月为弱潮汐时期,比1954年和1998年少一个月,与长江主汛期6~8月不完全重合,这可能是1976年没有形成长江巨洪的一个原因。
2015年5-7月为弱潮汐时期,比1954年和1998年6-8月弱潮汐时期提前一个月,与长江主汛期6~8月不完全重合,形成长江巨洪的可能性存在,强度有所减弱。
2020年6-7月为弱潮汐时期,比1954年和1998年少一个月,与长江主汛期6~8月不完全重合,这是2020年形成长江巨洪可能性变小的一个原因。
参考文献
1. 冯利华, 陈立人. 20世纪长江的3次巨洪[J].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10(1): 8-11.
2. 杨冬红。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09
3.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2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