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学者称中国污染物飞越太平洋导致洛杉矶雾霾:雾霾的远距离输送
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2014-1-23 14:56:31
美学者称中国污染物飞越太平洋导致洛杉矶雾霾
据英国《独立报》1月21日报道,美国著名科学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近日在发表论文(论文全文)中称,中国外向型的制造行业排放的污染物正飘越太平洋给美国西部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并认为这是美国大量外包制造业的“自食其果”。
该研究报告由在3个国家工作的9名学者撰写而成,通过对各经济体之间互联互通的环境后果进行探讨,他们认为,中国为美国市场生产商品而产生的空气污染物通过大气环流导致了美国西部空气质量的下降,美国的制造业活动的外包一定程度上使美国东部的空气更加清洁,但美国及北半球很多国家的空气质量都受收到中国排放的污染物的影响。
报道称,在所有污染物中,黑碳是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雨水无法把它从大气中冲洗掉,所以它能进行长距离“旅行”,漂洋过海。黑碳会引起哮喘、癌症、肺气肿、心脏病和多种肺病,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由于生产出口商品的中国工厂排放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盛行西风又把这些有毒物质带过了太平洋,受此影响洛杉矶的雾霾天气已超过联邦健康标准规定的天数,每年雾霾天气至少要多出一天。
参与撰写研究报告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科学家史蒂夫 戴维斯表示,“虽然我们把制造活动和大量污染企业外包了,但仍然有些污染物漂洋过海回来侵扰我们。”
更多阅读
专家解读中国雾霾是否真能漂洋过海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287896.shtm
黄土沉积和灰霾沉积:雾霾的远距离输送
已有 405 次阅读 2013-12-22 15:51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灰霾 远距离输送 黄土沉降 推荐到群组
黄土沉积和灰霾沉积:雾霾的远距离输送
杨学祥,杨冬红
1944年在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任职的马溶之就在《地质论评》9卷12期上发表研究论文“中国黄土之生成”,首次提出了“中国黄土南北同源”的观点,指出中国黄土的生成是风力所为,地区形态差异源于各地成土作用的不同。马溶之将中国黄土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华北平原的马兰黄土,土壤肥美,开荒最早,二是包括南京在内的长江中上游下蜀黏土和成都黏土,三是结核性黄土,它是介于马兰黄土与黏土之间的一种过渡性黄土,因富含石灰结构核而得名。马溶之提出的“黄土风成说”,后被我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刘东生研究证实。刘东生经过多年的野外调查,研究了黄土的分布、颗粒组成及其空间变化,分析了黄土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鉴定黄土中的动植物化石及孢粉化石。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黄土是西北地区戈壁、沙漠中的细粒物质被风吹到黄土高原上堆积而成的,与马溶之的观点不谋而合[1]。
黄土是西北地区戈壁、沙漠中的细粒物质被风吹到黄土高原上堆积而成的,灰霾是否也是西北地区戈壁、沙漠中的更细粒物质被风吹到中国东部而成的?在历史上这一过程难以找到证据,但理论上应该是成立的:在沙尘暴由西向东传送的过程中颗粒大的物质先沉降,颗粒小的物质后沉降,直到最小的颗粒物质沉降到大海。这应该是灰霾远距离传送的大背景。静稳天气有利于大气中灰霾的沉降,并与当地的大气污染相配合,形成严重的雾霾灾害。这是严重雾霾集中在中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原因。
中国地形为西高东低,从西到东有4000-5000米的青藏高原、1000-2000米的黄土高原、50米以下的华北平原。西风由西向东而过,气流横截面积逐渐扩大,流速不断缩小,漂浮颗粒物质由大到小逐段沉降,先细沙,后微尘,中间是黄土。
中国西部的开发,导致西部大城市大气污染加剧,西风远距离输送是导致东部城市雾霾加剧的重要原因,根据这一模型,兰州和西安的雾霾强度在相同天气条件下与河北正相关。
蒋大和教授最近指出,实际上空气污染物在被排放后直至消失(如果难以消散,就会像二氧化碳那样有累积了)的生命周期包括来源(排放),输送过程(风吹、扩散、化学转化等),和沉降(重力沉降、干沉积、湿沉降),或者还有分解(很少讨论)和衰减(放射性物质)。重力沉降主要指尺度比较大的粗颗粒物,即PM10中尺度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及大于PM10的颗粒物。PM2.5等细颗粒物因为空气阻力等原因,一般不考虑它们的重力沉降。湿沉降是指雨滴在成型时已经包含的污染物,和从云底降下过程中又冲刷空气中的污染物。干沉积只发生在地面,因为污染物和地表接触,发生吸收和吸附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不再介入输送,因此被从大气中“清除”。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14613363996715958.shtm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953.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2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