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关于接纳洪水的创新对比
杨学祥
国外研究表明,我们无法将洪水完全拒之门外,只能想办法适应环境变化,接纳甚至利用洪水。越早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将会越安全。
我在2004年4月2日指出,自然补水的规模和速度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我们曾指出,抗旱打井,抗涝排洪,这是人类传统的抵抗自然灾害的方法。其结果是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日渐枯竭,全球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地方政府如果不在蓄水防旱上有所作为,长期的旱灾威胁就不可避免。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今天,有些地方却要发展“井旁经济”,科盲带给经济发展的是巨大的破坏作用[22]。伴随地下水的枯竭,井旁经济必然破产,古今中外,案例无数。
我们在2005年1月31日至出,土地沙漠化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地表水资源的惩罚。我们必须改变与水源争地的旧观念,在相互依存中求得发展[23]。
洪涝灾害本身也有利有弊,即在人类蒙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大陆也得到充分的地上水和地下水的补充。近30年,中国北方洪涝灾害的减少与干旱灾害的加重是并行的。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扩大地表和地下蓄水空间,蓄存洪涝时期的淡水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水争夺存在空间的矛盾[24]。
中国气候由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型给解决中国北方缺水问题带来不能错过的百年机遇,它不仅能解除中国北方近30年的旱灾威胁,而且为30年后的另一次南涝北旱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全面扩大北方的地表和地下蓄水。退田还湖,恢复湿地,回灌地下水,将洪涝时期的淡水储存起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24]。
逢洪排涝,遇旱挖井,这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拆了东墙补西墙,到头来小利换来大弊,形成恶性循环。逢洪蓄水才能遇旱不慌,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2656.html
相关报道:
10大创新照亮未来10年No.6 Welcoming the flood-waters 勇敢接纳洪水
近年来,许多城市接连遭遇严重的暴雨侵袭。如何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几十年来,各大城市防洪的基本思路可以总结成一个字:“堵”,把洪水阻挡在外。在意大利威尼斯,至少有70亿美元花在通海闸门上。“卡特里娜”飓风肆虐后重生的美国新奥尔良市正在建造堤坝和防洪墙。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袭击美国东海岸,造成严重损失。有人建议通过建造防洪设施,确保美国东海岸今后能够经受住类似“桑迪”那样的超级风暴的考验。
但是,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者和工程师表示,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暴雨变得更激烈、更频繁,那些造价高昂的防洪设施可能会成为“花架子”。专家预测,如果威尼斯通海闸门长期关闭,可能会削弱城市的生态系统。在新奥尔良等城市,投入巨资构建防洪设施反而影响政府投资于其他的重要项目,比如新建的公园和公路。
现在,一些大城市开始转变思路,改“堵”为“容”:构建多用途建筑,适应洪水频发的环境。对于某些建筑,只需要做些调整就可以实现应对洪水的功能,例如将热量控制设备和电气控制设备从地下室转移到顶楼等。有些建筑是专门为应对洪水而设计的。荷兰设计师建造了完全漂浮在水上的建筑,可以在海平面上升和洪水到来的时候“水涨房高”,从而免遭灭顶之灾。
还有一些更雄心勃勃的项目超越了防洪的范畴,可以说,它们把威胁变成了机会。
在荷兰鹿特丹,有很多用防水材料制成的水广场。平常市民在这里休闲娱乐,遭遇强降水时,水广场则扮演了蓄水盆的角色。雨水通过水广场上密集分布的沟渠缓缓流进水池,并存蓄其中。一些体育场所,比如篮球场、极限运动场,本身就设置在凹地里,雨季来临时便成了蓄水池。
2012年,新加坡对碧山宏茂桥公园进行了改建,将20世纪为缓解洪涝灾害而建的混凝土排水道改为蜿蜒的河流,进一步提升防洪功能和安全性,同时满足了城市景观需求。此外,洪水经过净化系统进行过滤并储存起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加坡对马来西亚水源的依赖。
美国纽约正在推行“绿色屋顶计划”,旨在对雨水进行吸收和回收利用,用于滋养花草、树木和其他植物。绿色屋顶可以吸收50%~70%的雨水。如果没有绿色屋顶,在雨季,大量雨水将充斥污水系统。绿色屋顶不仅缓解暴雨对城市排水系统造成的压力,而且有助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减少能源消耗和净化空气。
当然,这些项目都十分复杂,而且花费不菲(纽约绿色屋顶计划的造价为29亿美元),它们可能是现有防洪设施的有力补充,而并非取代后者。我们无法将洪水完全拒之门外,只能想办法适应环境变化,接纳甚至利用洪水。越早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将会越安全。
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科学画报》
http://www.kxhb.com/25.html
河北百万亩防护林枯死:关注南旱北涝的蓄水时机
已有 237 次阅读 2013-9-6 04:3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南旱北涝 蓄水时机 沙漠化 水资源危机 推荐到群组
河北百万亩防护林枯死:关注南旱北涝的蓄水时机
杨学祥
作为保障首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而“服役”约40年的130多万亩杨树防护林已严重老化,在一些国营生态公益林场,杨树因过熟已经大面积干枯死去。据林业部门介绍,坝上地区百万亩防护林的衰老死亡,主要原因是树龄超过生理期、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等。
逢洪排涝,遇旱掘井,这是人类的短视行为,从此陷入缺水的恶性循环。尽一切可能扩大地表的蓄水空间才是唯一可行的科学措施。利用沼泽、湖泊、湿地、河道、沟渠、水塘、水库、水窖、地下室、地下空间蓄存雨水,是解决干旱的有效方法。
自古至今,中华民族始终害怕洪水泛滥。无论是堵塞还是疏导,无论是修筑大堤,还是挖掘运河,人们总是期盼着泽国变成万顷良田。可是蓦然回首,我们这才发现,原来我们的水资源是如此的匮乏。送走了滔滔东去的河水,我们却不得不忍受干旱的折磨。我们希望奔腾而来的洪水,远离我们的家园。可是,我们不知道,现在居住的地方,本来就是他们的家园。是人类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排干了湖泊,放走了洪水,可是,却不得不忍受着干旱。面对西南地区大规模干旱,我们这才猛然意识到,原来我们曾经弃置不用的宝贵洪水资源,就是我们的生命线。
我在2004年4月2日指出,自然补水的规模和速度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我们曾指出,抗旱打井,抗涝排洪,这是人类传统的抵抗自然灾害的方法。其结果是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日渐枯竭,全球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地方政府如果不在蓄水防旱上有所作为,长期的旱灾威胁就不可避免。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今天,有些地方却要发展“井旁经济”,科盲带给经济发展的是巨大的破坏作用[22]。伴随地下水的枯竭,井旁经济必然破产,古今中外,案例无数。
我们在2005年1月31日至出,土地沙漠化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地表水资源的惩罚。我们必须改变与水源争地的旧观念,在相互依存中求得发展[23]。
洪涝灾害本身也有利有弊,即在人类蒙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大陆也得到充分的地上水和地下水的补充。近30年,中国北方洪涝灾害的减少与干旱灾害的加重是并行的。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扩大地表和地下蓄水空间,蓄存洪涝时期的淡水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水争夺存在空间的矛盾[24]。
中国气候由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型给解决中国北方缺水问题带来不能错过的百年机遇,它不仅能解除中国北方近30年的旱灾威胁,而且为30年后的另一次南涝北旱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全面扩大北方的地表和地下蓄水。退田还湖,恢复湿地,回灌地下水,将洪涝时期的淡水储存起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24]。
逢洪排涝,遇旱挖井,这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拆了东墙补西墙,到头来小利换来大弊,形成恶性循环。逢洪蓄水才能遇旱不慌,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2656.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