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流气象学家的禁区:拉马德雷和极寒的关系
杨学祥
北半球2010年初受到强烈寒流和创纪录的大雪侵袭,从中国、韩国到俄罗斯,从西欧到美国大平原,都因酷寒和暴雪而遭灾。亚洲东北部雪势较大,使这个地区陷入六十年来最严酷的冬天,全球变暖面临空前的挑战。
2012年入冬以来,截至当年12月27日,全国平均气温是-4.1℃,比常年同期偏低1.2℃,为近7年来最低。北京市平均气温为-4.1℃,比常年偏低1.2℃,达到近30年最低。步入2013年,以北京市为例,气温从1日晚上9时开始,-10℃的气温持续了12小时,2日中午比1日中午又低了4℃多,而气温还在下降。
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白天最高气温接近-30℃;乌克兰部分地区出现-20℃的低温;严寒在俄罗斯也达到74年来之最,包括美国东部在内的全球多地都将度过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
早在2003年气象学家赵振国就提出中国气候将进入“30年冷周期”,引发一场气象界的冷暖争论,可惜的是,持续变暖派成为主流[1, 2]。自此以后,冷周期成为变暖派的禁区。
2004年我们提出,地球已经入变冷周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气候变冷[3]。
2009年3月,凯尔·斯旺森和安纳斯塔西奥斯·托尼斯就指出,尽管21世纪气温总体会升高,但是在这个上升趋势中,会交替出现阶段性的30年变暖和30年变冷。全球气候在2001年至2002年间就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4]。丹·伊斯特布鲁克教授认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是影响全球气候冷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冷暖交替的周期,在30年的暖周期后,现在它已经开始变冷了。地球在1945年至1977年的变冷就与太平洋上一次的冷周期时间一致,人类将进入持续30年的气候变冷期[5-7]。
2006年以来,我们研究了潮汐和地震在“太平洋十年涛动”冷暖位相转换中的作用。“太平洋十年涛动”的研究为2010年初的低温暴雪提供了一个可能自然机制[8]。
全球变暖理论和世界气象组织的四次气候公报并没有向世界预警极寒的到来,其事后的解释也就显得苍白无力和牵强附会。这种解释同样无法说明冷冬为什么频繁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947-1976年和2000-2030年,有滞后期),暖冬连续发生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77-1999年,有滞后期)。
近期研究表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的赤道中太平洋变暖有利于中国的“南涝北旱”,此时亚洲东北部的冬季太平洋海温变冷;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赤道中太平洋变冷有利于中国的“南旱北涝”,此时亚洲东北部的冬季太平洋海温变暖(见图1),由于温差大,距离短,巨大的温度梯度导致北极和中高纬度地区的大气冷暖对流强烈,冷空气猛烈南下,造成极寒和降雪天气频繁发生。
近十年研究发现,厄尔尼诺(El Nino)和拉尼娜(La Nina)的发生与更大时间尺度的“太平洋十年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缩写为PDO)密切相关。
“拉马德雷”(Lamadre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在气象学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其“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分别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近二十年至三十年。近一个世纪以来,Lamadre 已经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890年—1924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25年—1945年;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946年—1976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77年—1999年[22]。2000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Lamadre是西班牙语“母亲”的意思,即她是El Nino和La Nina的母亲。其形成原因尚待研究。
西北太平洋十年际气候变化受PDO(亦称拉马德雷现象)支配。PDO的特点在于海水表面温度,海平面气压及风场的变化。PDO可分为暖位相(暖相)和冷位相(凉相)。PDO位于暖位相时,赤道附近及北美洲沿岸的海水表面温度异常温暖,北太平洋中部的海水表面温度则异常清凉。PDO的冷位相与暖位相的海水表面温度相反。每个PDO的位相一般持续20-30年。在PDO暖位相和冷位相时,冬天海平面温度(颜色代表),海平面气压(等线代表)以及海表风力(箭头代表)异常的典型分布,见图1[8-15]。
图1 太平洋十年涛动的暖位相(暖相)和冷位相(凉相)温度、气压和风力分布
我在2012年8月11日指出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我们多次指出,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中国连续18年暖冬(滞后5年左右);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导致中国严重低温冻害,如1957、1969、1972、1976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033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03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050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0129.html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异常旱涝、强风海啸、流感爆发时空有序发生,形成灾害链。相关的科研论文被封锁在科研期刊,主流气象学家不认识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PDO,是50-70年的气候冷暖变化周期),在新闻媒体上故意回避拉马德雷现象,只是片面地强调全球变暖。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22/content_737984.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20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072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6606.html
否认事实,拒不承认错误,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长江五省大旱:南旱北涝争论的由来和终结。2011-5-30 05:3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49391.html
2. 杨学祥。赵振国:被遗忘了的30年左右气温变化周期。2010-1-30 12:5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91385
3. 杨学祥。6年前的预测: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2010-2-1 03:4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1728.html
4. Swanson, K. L., and A. A. Tsonis. Has the climate recently shifted? Geophys. Res. Lett., 2009,36: 6711
5. Easterbrook, D.J., The next 25 years: global warming or global cooling? Geologic and oceanographic evidence for cyclical climatic oscillation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 2001, 33:253.
6. Easterbrook, D.J., 2008, Correlation of climatic and solar variations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and predic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s from recurring climate cycle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Oslo, Norway.
7 Easterbrook, Don J. Glacier fluctuation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cean temperature chan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NY, 2009.
8.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9. 吕俊梅, 琚建华, 张庆云, 等.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ENSO循环的特征[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2): 238-249.
10. Zhang Y, Wallace J M, Battisti D S. ENSO-lik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1900-93[J]. J. Climate, 1997, 10:1004-1020.
11. Mantua N J, Hare S R, Zhang Y, et al. A Pacific ingterdecadal climate oscillation with impacts on salmon production [J]. Bull. Amer. Meteor. Soc., 1997, 78: 1069-1079.
12. 杨学祥, 杨冬红, 安刚, 沈柏竹. 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J].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2005, 35(增刊): 137-140
13. 杨修群, 朱益民, 谢 倩, 等. 太平洋年代际震荡的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 2004, 28(6): 979-992.
14.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15.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2010-01-12 来源:文汇报。12版:科技文摘。
16. 杨学祥。事实胜于雄辩:2012-2013年暖冬和冷冬争论。2013-1-7 05:36 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0389.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5 1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