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美国干旱的56年周期与中国干旱的关系:拉马德雷周期

已有 4245 次阅读 2012-7-19 07:5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干旱

                美国干旱的56年周期与中国干旱的关系:拉马德雷周期

                                  杨学祥

 

1947-1976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4-1956年发生了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事件,1957年发生了强厄尔尼诺事件,1957年为太阳黑子活动峰年,1957-1958年世界爆发流感大流行,1959-1960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1959-1961年中国经历了干旱严重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根据准56年周期,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0-2011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2011-2012年拉尼娜事件再次发生,20127-8月将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3年为太阳黑子活动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

 

    1956年和2012年美国发生56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根据56年拉马德雷周期,一年后的2013年为太阳黑子活动峰年,两年后的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显著减少,有利于海温和气温升高,有利于干旱的发生,类似1959-1961年的中国严重干旱可能再度发生。

 

论文摘录:

 

近十年研究发现,El NinoLa Nina的发生与更大时间尺度的“太平洋十年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缩写为PDO)密切相关[5-6]PDO是近年来揭示的一种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它是叠加在长期气候趋势变化上的一种扰动,直接造成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影响ENSO事件的频率和强度。1976-1977年北太平洋出现了一次显著的气候年代际突变现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人们才开始对引起这种现象原因予以关注[7-8]

“拉马德雷”(Lamadre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在气象学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其“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分别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近二十年至三十年。近一个世纪以来,Lamadre 已经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890年—1924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25年—1945年;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946年—1976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77年—1999年。2000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Lamadre是西班牙语“母亲”的意思,即她是El NinoLa Nina的母亲。其形成原因尚待研究。

 

澳大利亚气象学家E. 布赖恩特编著的《气候过程和气候变化》中,有关气候现象循环的记录75项。计算表明,潮汐有1.03031.11452.05382.06062.20142.20872.228918.6年的基本周期[22]。由此衍生的周期有3.13.344.14.95.55.5799.29.39.59.99.98101111.13718.6、、19.962222.32729.95303344545555.755.8607790110179.6182.4186200205220年(见表2),与75项气候现象循环的记录有很好的对应性,与潮汐周期相同的有66项,占88%,表明潮汐是影响气候现象循环的主要因素。

拉马德雷冷暖位相51-56a周期变化是一个多周期复合的产物,所以表现强烈。近点月与月亮视赤纬角合成周期50倍为51.51a;月亮视赤纬角与朔望月合成周期50倍为55.22a;交点月与月亮视赤纬角合成周期50倍为50.88a;近点月与交点月合成周期25倍为51.35a;交点月与朔望月合成周期25倍为55.04a;近点月与朔望月合成周期25倍为55.72a;月亮赤纬角周期18.6年的3倍为55.8a;日食和月食的沙洛周期18a3倍为54a。所以,51-56a周期是多周期合成,形成一个强烈的共振周期。潮汐1122年周期与太阳黑子1122年周期的共振效应也有强烈的表现(见表3)。

3  拉马德雷(太平洋十年涛动)51-55年准周期的合成因素(杨冬红,2009

         合成周期名称

周期年数

倍数

倍数周期

近点月与月亮视赤纬角合成周期

交点月与月亮视赤纬角合成周期

近点月与交点月合成周期

月亮视赤纬角与日月大潮合成周期

交点月与朔望月合成周期

近点月与朔望月合成周期

日食和月食的沙罗周期

2.0538年与2.2014年合成值的2

2.0538年与2.2087年合成值的2

2.0606年与2.2014年合成值的2

月亮赤纬角周期

潮汐合成周期

太阳黑子周期

1.0303a

1.0176a

2.0538a

1.1043a

2.2014a

2.2289a

18a

9a

9a

9a

18.6a

11a

11a

50

50

25

50

25

25

3

6

6

6

3

5

5

51.515a

50.88a

51.345a

55.215a

55.035a

55.723a

54a

54a

54a

54a

55.8a

55a

55a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http://www.geophy.cn/CN/volumn/home.shtml

 

美国遭遇56年最严重干旱

中西部著名的“玉米带”受灾严重,价格不断推高

发布者:tracy 时间:2012-07-18 07:23:35 来源:解放牛网 新闻晨报

 

716日,美国艾什利一位农民无奈地看着干旱的土地。

 

晨报记者 钟子娟 综合报道

 

    美国国家气象数据中心16日发布信息称,美国超过一半的国土目前正遭受严重干旱。这是美国自1956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美国中西部著名的“玉米带”受灾严重,天气酷热、降雨缺乏导致玉米和大豆作物欠收,价格不断推高。

 

55%地区遭遇旱情

 

    过去几周里,虽然个别幸运的地区出现了短时雷阵雨,但美国大部分地区持续干热。上周,美国农业部将26个州的1000多个县列为旱灾区。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表示,如果用衡量旱灾情况的帕默干旱指数来表示,美国全国已有55%的地区出现中度以上旱情。这个数据表明,这是美国继195612月以来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旱灾。1956年,美国有58%的地区出现中度至重度旱情。

 

    受灾最严重的中西部干旱情况升级为25年以来之最。美国气象专家收集的干旱监测记录显示,截至710,中西部9个州近三分之二地区饱受干旱困扰。而且,其中有三分之一灾区处于严重至罕见干旱状态。据美国气候预测中心的里克·廷克介绍,在这些受灾地区中,旱情最为严重的可能为印第安纳州东北部的俄亥俄河下游沿岸和附近地区。过去的3个月里,这里的降雨量比正常值少711英寸(177.8毫米至279.4毫米),属于极端干旱和罕见干旱状态。

 

    更糟糕的是,目前的旱情在短期内看不到缓解迹象。美国国家气象局预测,美国中西部地区干旱高温可能会一直持续到7月底甚至更长时间。

 

玉米大豆价格飙升

 

    持续干旱已导致美国农业受损。美国农业部发布数据称,2012年,处于优良状态的农田比例已远低于过去五年以来的平均水平。其中,处于优良状态的玉米农田比例下降到48%,处于优良状态的大豆农田比例也已经下降到45%

 

    受旱灾影响最严重的当属玉米,严重干旱可能导致玉米无法结穗,因为玉米只有在潮湿天气状况下才能完成自然授粉。由于玉米最迟将在下周进入决定收成的授粉期,因此,如果天气持续干旱,将严重打击美国今年的玉米收成。美国普渡大学农学家托尼·温说:“我们正在从危机走向灾难。大幅度减产已成定局,事实上大部分地区可能绝收。”目前美国玉米出口占据着全球贸易量的一半以上。

 

    虽然农业在美国经济中只占很小部分,但谷物欠收已经引起了美国农作物价格上涨。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期货合约价格也已经悉数出现了攀升。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称,旱情还将很快导致牛奶、肉类等食品价格全面上升。至于价格上涨幅度,要看何时下雨以及气温上升到到多少度。“我们担心的今后天气也不好,造成问题更为恶化。如果那种情况发生,价格就会越来越高,造成更为严重和持久的影响。”伊利诺伊大学名誉教授达伦·古德说。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报告,今年6月食品价格上升不到5%。能反映干旱影响的价格数据将于725公布。美国农业专家和经济学家都认为,干旱气候已经对玉米造成破坏,但在8月或9月初之前,人们还难以看到这次干旱的全面影响。

 

本文栏目:国际 作者:钟子娟

http://www.jfdaily.com/a/3604558.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3598.html

上一篇:干旱56年周期:美国和加拿大中东部遭遇干旱
下一篇:18日的旱涝急转:美国东部遭强雷雨冰雹袭击与中国长沙干旱同步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3 钟炳 周少祥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