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全球继续变暖将成为神话:关注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已有 5942 次阅读 2012-4-30 05:06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全球变暖, 小冰期, 潮汐, 太阳活动, 寒冷期

全球继续变暖将成为神话:关注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杨学祥,杨冬红

 

根据日本国立天文台预测,由于太阳磁场的反转等微妙变化,20125月份的天气将不再那么炎热,很有可能重现300年前地球寒冷期的天气情况。

http://www.ditan360.com/HuanBao/Info-105523.html

 

俄罗斯科学院自然科学学者尼古拉·多布列佐夫说:“2007年北极冰层最少,2008年至2011年期间冰层重新增多,2012年看似也将延续这个趋势。北极的冬天已经变得更加寒冷。显然全球继续变暖将成为神话。”他指出,到本世纪末地球将开始全球变冷期而不是变暖期,这是最新预测。

http://www.autono1.com/news/other/2012-04-26/5934.html

 

我们在2011年发表文章,认定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将导致一个200年周期寒冷期的到来,全球变暖将面临新的考验。

我们的研究表明,潮汐强度变化、太阳活动、地震火山活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综合作用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两个月亮赤纬角极大值时期和一个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组成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潮汐导致灾害多发;两个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和一个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组成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潮汐强度变小导致全球加速变暖。

 

强潮汐1800年周期

1 潮汐强度变化1800年周期(据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2000[17]

 

1  太阳黑子和潮汐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极小期

时间(年)

潮汐极大年时间

时间差

全球气温

奥特极小期

1040-1080

1062

超前22

 低温

麦蒂威密讷极小期

1150-1200

1120

滞后30

 低温

沃尔夫极小期

1270-1350

1264

滞后6

 低温

斯玻勒极小期

14301520

1425

滞后5

小冰期

蒙德极小期

1620-1710

1629

超前9

小冰期

道尔顿极小期

17871843

1770

滞后17

 低温

21世纪极小期

2007- ??

1974

滞后33

 低温?

注:太阳黑子数据取自文献[21],潮汐资料取自文献[17]。最后一栏是作者加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4896.html

 

1517世纪的200余年内,世界上强震很多,其它自然灾害(如瘟疫流行)也很集中,这也正是蒙德极小值期。这个时期太阳活动处于极小值,人们往往把它当作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美国科学家查尔斯·季林认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据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周期为1800年。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再过300年)。因此,千年极寒的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15-17世纪小冰期距今只有400-600年,根据潮汐调温1800年周期,3100年才能重现小冰期时期。

   奥特极小期(Oort minimum)(1040-1080

  麦蒂威密讷极小期(Medieval Minor Minimum)(1150-1200

    沃尔夫极小期 Wolf Minimum 1270-1350

    斯玻勒极小期 Sprer Minimum(14301520)

    蒙德极小期  Maunder Minimum)(1620-1710

    道尔顿极小期Dalton Minimum(17871843)

    21世纪极小期 21th Century Minimum (2007-20??)

[IMGA]

[/IMGA]

850-1900年6次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低温期

2  公元850 -1950年太阳黑子变化曲线

 http://bbs.lqqm.net/thread-64619-1-1.html

 

潮汐高低潮还有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1264年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沃尔夫极小期(Wolf minimum)(1270-1350)和14世纪冷气候,1425年、1629年两次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斯玻勒极小期 Sprer Minimum(14301520)、蒙德极小期(Maunder Minimum)(1620-1710)和15-17世纪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道尔顿极小期(Dalton Minimum (17871843)18世纪的低温期,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准200年周期和潮汐准200年周期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地球上的潮汐主要受日月作用,行星作用很小,只有日月的千分之几。太阳活动和潮汐变化的共振效应是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太阳黑子活动和潮汐的178年周期对地球寒冷周期的影响也非常值得关注。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准200年周期和潮汐准200年周期是近期低温冻害频发的一个可能原因。

2009年科学家称太阳黑子达到1913年以来最低值:最近太阳异常安静,太阳黑子的数量几乎比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黑子数量都更少,而且磁场更加微弱。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太阳异常安静,太阳黑子的数量几乎比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黑子数量都更少,而且磁场更加微弱。据美国宇航局说,最近几个月太阳黑子的数量是自1913年以来最低的时候。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19世纪初太阳也出现过类似的平静期。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1913年的太阳活动情况或者200年前出现的道尔顿最小值(Dalton Minimum)的一次重复。17世纪太阳最不活跃。科罗拉多大学大气和空间物理学实验室的汤姆?伍兹表示,太阳最不活跃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全球温度下降大约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华氏度。

根据潮汐的1800年周期,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弱,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再过300年),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因此,千年极寒的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15-17世纪小冰期距今只有400-600年,根据潮汐调温1800年周期,全球变暖至少能持续到3100年才能重现小冰期时期。这符合大多数科学家关于全球变暖总趋势的证据和预测。

根据潮汐200年准周期,1974年出现了一次潮汐小高峰,并伴随20世纪60-70年代的低温期,但是,由于太阳黑子活动200年周期的低谷在2007年开始,使低温期在20世纪80年代中止(人为的温室效应是重要原因,变暖大趋势是根本原因)。迟到的太阳黑子活动第五次低值有可能与1974年的潮汐高峰配合,形成新一轮的低温时期,规模比前一次降温幅度要小得多。这是“千年极寒”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的主要原因。千年极寒变百年,这是有据可查的。

根据潮汐准60年周期,2000-2035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冻害频繁发生。在冷位相时期内,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都会导致中国发生严重的低温冷害。准60年规模的低温发生的几率最大,与去年的冬季低温水平持平。

出于同一个变化机制,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潮汐变化和太阳黑子变化有许多共同的变化周期,准60年、准200年、1500-1800年周期值得关注。

综合分析表明,“千年极寒”是一定不会发生的;二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变小;准60年极寒发生的几率很大,与去年规模相当。这一预测正在得到证实[1-3]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2.       杨学祥,杨冬红。2011年至2012年全球重大灾害预测。2011天灾预测研讨学术会议文集,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等编,北京:万方会议论文数据库,2011133-140.。本文连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447683.aspx

3.       杨学祥,杨冬红。认识气候变化规律是低碳经济管理的重要前提(2)。2012-3-7 07:07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4896.html

      

 

相关新闻:

 

太阳磁场反转 5月份或将重现地球寒冷期

2012-04-26 09:12:25 来源: 责任编辑:陌然

关键字:太阳磁场反转 地球寒冷期

 

    根据日本国立天文台日前预测,由于太阳磁场的反转等微妙变化,5月份的天气将不再那么炎热,很有可能重现地球寒冷期的天气情况。

 

    日本国立天文台23日做出一项重大预告,根据日本太阳观测卫星“日出”所发回的信息显示,在5月份,太阳磁场将发生很重要的变化。太阳也有磁场和磁极,一般,太阳北极和南极各为正负,同时,会有一次反转,但是最近观测显示,太阳北极磁场马上要从负转为正,可南极却并未出现要从正转为负的迹象。据悉,历史上与此相仿的三个阶段当时都出现气温下降。比如,伦敦泰晤士河结冰等现象。因此,现在各国观测人员都在集中观测,地球气温是否会出现明显下降。

 

    俄罗斯科学家指出,北极冰层增减周期显示,根据当前气候周期趋势,本世纪末地球将进入全球性寒冷阶段。

 

    俄罗斯科学院自然科学学者尼古拉·多布列佐夫说:“2007年北极冰层最少,2008年至2011年期间冰层重新增多,2012年看似也将延续这个趋势。北极的冬天已经变得更加寒冷。显然全球继续变暖将成为神话。”他指出,到本世纪末地球将开始全球变冷期而不是变暖期,这是最新预测。

 

第一汽车资讯网

http://www.autono1.com/news/other/2012-04-26/5934.html

 

日本发现太阳活动现异常 5月地球或重现寒冷期

 

2012-4-24 15:52:40  http://www.ditan360.com/   中国广播网

  中国低碳网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根据日本国立天文台预测,由于太阳磁场的反转等微妙变化,5月份的天气将不再那么炎热,很有可能重现300年前地球寒冷期的天气情况。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叶千荣报道,日本国立天文台前天做出一项重大预告,根据日本太阳观测卫星“日出”所发回的信息显示,在5月份,太阳磁场将发生很重要的变化。我们知道,太阳也有磁场和磁极,一般,太阳北极和南极各为正负,同时,会有一次反转,但是最近观测显示,太阳北极磁场马上要从负转为正,可南极却并未出现要从正转为负的迹象。因此,在5月份将会出现太阳北极和南极都处于正极,同时在太阳赤道附近出现两个负极。

 

  气象研究是通过日本“日出”卫星以及参与这项研究的欧盟科学家和美国宇航中心科学家共同观测结果,更重要的是,这项结果还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太阳黑子活动以11年为周期,从活动非常静止一直上升到黑子量最多达将近200个。中国古代在汉朝时就有了对黑子的观测,而人类真正进入对太阳黑子的观测是在1770年,从那儿之后,已经观测了24期太阳黑子活动,目前正处于第24期,可是这次出现一个情况,就是原先预计将要进入黑子活动高峰期的太阳比预想的晚了两年,而且按照目前预测来看,将会在20135月达到黑子活动高峰期,可能高峰期时候,黑子的最大量也只有60个左右,这和以往高达150个、180个乃至1958年达到190个相比只有1/3

 

  现在世界各国包括日本科学家最关注现象同时出现会带来什么?历史上与此相仿的三个阶段当时都出现气温下降。比如,伦敦泰晤士河结冰,世界各地发生粮食收成不好、饥饿等现象。因此,现在各国观测人员都在集中观测,当太阳出现这两种情况后,地球气温是否会出现明显下降。如果下降之后,我们所担忧的地球温暖化是否会由此而减缓。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一致认为地球温暖化并不是因为温室排放气体所引起的科学家对这一问题更为关注。很快,这个结果将会通过科学研究和卫星送回的信息大白于天下。

 

http://www.ditan360.com/HuanBao/Info-105523.html

 

日本研究称5月太阳磁场反转 将出现4重极构造

2012-04-24 09:27:15 来源: 网易探索 

核心提示:日本天文台指,太阳5月将出现“磁场反转”的现象,而300年前出现同一现象时,地球曾经气温骤降。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所谓“磁场反转”,是指太阳的北极由原来的S极(负磁场),变成相反的N极(正磁场),而南极则保持不变。结果,南北两极都成为N极(正磁场),而太阳的赤道附近,却会出现2S极(负磁场)。换言之,太阳届时会出现罕有的4重极构造。日本国立天文台的常田佐久教授,分析了太阳观测卫星蒐集得的数据,显示从去年7月起,太阳的北极已逐渐出现“磁场反转”的现象。

 

“磁场反转”的原因未明,可能与11年周期的太阳黑子增减有关。1718世纪估计太阳曾出现4重极构造的时期,北半球平均气温曾下降0.6度。据此,科学家相信,太阳的磁极反转或许可以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来源:《联合早报》)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责任编辑:NN017

http://discovery.163.com/12/0424/09/7VRJNNNI000125LI.html

 

太阳能量输出下降 地球温度能否降低?
【字体:  2012-01-30 06:05:44   来源: 腾讯科技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最新研究发现太阳能量输出很可能在未来的90年内出现下降,但是这个情况并不会对全球气温升高的趋势构成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依然是气温升高的主导因素。由牛津创办的英国雷丁大学和英国气象局目前正在研究太阳活动周期中可能出现的转变,并通过此项研究发现地球近地面层大气温度与太阳活动之间存在的关联。

研究结果发现太阳能量输出可能出现下降,该情况将持续到2100年,其所造成的影响是使地球大气温度降低0.08摄氏度。该降温幅度比起由温室气体所产生的增幅要小很多,据科学家估计,温室气体将造成全球温度同期升高2.5摄氏度,该数据是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排放报告的B2方案得出,即最新的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硫排放方案。根据英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监测科学家加雷思·琼斯(Gareth Jones)介绍:这项研究使我们发现了太阳能量输出可能存在着变化,虽然并不会使地球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加剧,却反而能造成地表温度的降低,但是这个降温幅度并不大、影响也不明显。

在本项研究中,需要关注的是气候变化模型是单一的,并不是多个模型,这是因为多个模型的介入将导致我们所建立的气候系统出现不确定性。同时,该研究还发现了如果太阳能量输出低于活动低潮期的最低值,即比蒙德极小期的太阳能量输还低,全球气温将会降低0.13摄氏度。在20世纪,太阳活动出现了一个活动极大期,科学家认为到目前为止,这种级别的活动即将接近尾声,但是并不意味着现在已经处于衰减期。

雷丁大学的太阳能量输出研究专家迈克洛克伍德(Mike Lockwood)教授认为21世纪将是太阳活动出现变化的起点。英国气象局的科学家将该预测放入一个气候模型中,观察太阳能量输出最后将如何影响地球温度。迈克洛克伍德对此评论:太阳黑子存在11年的变化周期,在这个时间点前后规律性地出现黑子数量的增加和减少,该规律可以有效地说明太阳活动在短期内变化,但是在较长的时期,比如一个世纪,太阳的能量输出可能将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我们在未来的90年内,通过对较长时间区间内的太阳能量输出值与20世纪的数据统计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有一个整体性的降低。降低的幅度可到达道尔顿极小期出现的最低值,这个情况在1820年左右出现过。而太阳表面的活跃程度可降低到蒙德极小期的水平。该结论的依据是通过对太阳过去行为的推测,对未来太阳活动变化进行合理的推演。

英国气象局的另一个研究人员彼得斯托特(Peter Stott)认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减少达到数百年来从未有过的水平,但是也不会抵消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增幅。该论文已发布在在线版的《地球物理研究》期刊上,题目为《21世纪太阳活动变化对地球近地面层温度变化的影响》。(Everett/编译)

编辑:窦莉新

http://www.weather.com.cn/climate/qhbhyw/01/1595165.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5112.html

上一篇:苏门答腊北部海域发生6.0级地震:关注4月潮汐组合
下一篇:太阳黑子的警告: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变化与灾害的相关性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5 钟炳 周少祥 张骥 杨文祥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