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太阳活动极小期对应冷期:2007-2068年低温

已有 3192 次阅读 2012-2-3 10:5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低温, 太阳活动, 极小期

太阳活动极小期对应冷期:2007-2068年低温
             杨学祥
    北京低温期、潮汐高潮期、太阳黑子极小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刘禹研究员及其团队的研究表明,千年尺度周期决定了温度变化趋势长期走向, 百年尺度周
期控制了温度变化幅度, 而太阳活动极小期对应冷期出现。预估结果显示未来这一地区温度将下
降, 到2068 AD 前后温度下降到谷底, 2068 AD 后再次升温。
    21世纪极小期 (21th Century Minimum )(2007-2068)对应全球气温的下降时期。
相关新闻:
地环所揭示青藏高原中东部2485年来温度变化及未来趋势
2011-11-01|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不同区域长时间尺度温度变化的特征和未来趋势仍然是当前研究的焦点之一。目前全球气候
变化研究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有许多问题也亟待厘清,太阳活动是否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是众多问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刘禹研究员及其团队根据树木年轮资料重建的青藏高原中东部过
去2485 年来温度变化,分析了该地区温度变化幅度、速率、周期、原因及未来趋势。发现研究区
极端气候事件与全球同步出现, 如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20 世纪增温等。历史上最大的温度变幅
和速率都发生在“东晋事件”(343-425 AD)期间, 而非 20 世纪后半期。过去青藏高原中东部地
区温度序列存在显著的1324, 800, 199, 110, 2-3 a 的准周期 (P < 0.01), 其中, 1324, 199
和110 a周期分别对应了太阳活动的D-O旋回周期、Suess 周期和 Gleissberg周期,千年尺度周期
决定了温度变化趋势长期走向, 百年尺度周期控制了温度变化幅度, 而太阳活动极小期对应冷期
出现。预估结果显示未来这一地区温度将下降, 到2068 AD 前后温度下降到谷底, 2068 AD 后再
次升温。
    该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 56(25) (2011), 2042–2051.
 
北京历史上极寒与太阳黑子和潮汐对比
2010-10-15 10:4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北京极寒,太阳黑子,潮汐
对比    推荐到群组
     从公元850年起,我们可以确定的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就有四次之多,它们分别是:  
     沃尔夫极小期 (Wolf minimum) (1270-1350)
     斯玻勒极小期 (Sprer Minimum)(1430–1520)
     蒙德极小期  (Maunder Minimum)(1620-1710)
     道尔顿极小期(Dalton Minimum)(1787–1843)
     21世纪极小期 (21th Century Minimum )(2007-20??)
    相应潮汐高潮年为1264、1425、1629、1770、1974年。
    其中,1264年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沃尔夫极小期(Wolf minimum)(1270-1350)和14世
纪冷气候,1425年、1629年两次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斯玻勒极小期 (Sprer Minimum)(1430
–1520)、蒙德极小期(Maunder Minimum)(1620-1710)和15-17世纪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潮
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道尔顿极小期(Dalton Minimum (1787–1843)和18世纪的低温期,1974年
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
    据史书记载,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正月十三,忽阴晦大风,郊坛灯烛俱灭,正在南
郊郊坛举行祭祀的仪仗人员及乐官俱冻死,可见当时气候奇寒。又如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
二月十八日,“骤寒如穷冬,至晚大风雪。京城城内九门,凡冻死者一百七十余人”。同年,崇
文门下,“肩舆(小轿)中妇人并抱孩子俱僵死。并舆夫(轿夫)二人亦仆,俄亦僵踞不复活”
(《万历野获编补遗》)。清代也发生过几次奇寒冻死人的灾害,同时在州县志中也有记载。
    专家分析说,明末清初时期的低温冻害,是我国5000年以来最为寒冷的第四寒冷气候期,从
竺可桢先生绘制的我国近5000年温度变化曲线中,可以看出,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
和1700年前后出现四次寒冷气候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寒潮出现次数较多,平均每年度3次;从70年代初至2000年,
寒潮活动较少,平均每年度1次,其中1996年至2000年连续5年无寒潮出现,这是自1951年有寒潮
记录以来最长的连续无寒潮年数。
    由此可见,北京低温期、潮汐高潮期、太阳黑子极小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
926-93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3879.html

上一篇:我国多地持续低温历史少见 暴雪超冷日流感大爆发
下一篇: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发生7.0级地震:关注2月潮汐组合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5 施泽明 张骥 钟炳 吴吉良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1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