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全球最热年份排名:科学家预测变暖出错的历史记录

已有 3695 次阅读 2011-12-4 06:42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厄尔尼诺, 月亮赤纬角, 地震, 最暖年排名

全球最热年份排名:科学家预测变暖出错的历史记录

                             杨学祥

 

    200510月,科学家在对从1861年开始至今的全球气象数据进行了汇总比对后发现,除1998年是最热的一年外,从2001年开始的最近四年分别包揽了全球最热年份的第二至五名。其排列顺序依次是2002年排名第二,2003年、2004年和2001年,分列第三、第四和第五名。气象局发言人韦恩-艾里奥特同时表示:“2005年的热度具体会排在历史第二位还是第三位,还要看西伯利亚地区从现在起到今年年底的实际反应而定。”

 

    英国哈得莱(Hadley)气候研究中心曾经预测2009年至2010年的冬天是一个“温和的冬天”(Mild Winter)。结果,去年冬天却以罕见的寒冷来到英伦大地。该中心隶属于英国国防部门,迫于民众的压力,英国政府于20103月份取消了其对公众发布气候预测的资格。这个中心正是全球顶尖的气候预测机构之一,其口号是“保持第一,从不第二”(Keep First, Never Second)。气候预测之难,可见一斑。

 

  全球持续变暖理论漏洞百出,既不符合气候变化历史的周期规律,也被近10年来全球波动下降的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所否定。为了能自圆其说,英国科学家连续三次修正了全球持续变暖的气候预测。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气候研究所负责人菲尔·琼斯曾于去年预测2007年将是自1860年有可靠纪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但到了今年年中,预测结果从第一降到了第二,琼斯认为气温不会超过1998[1]。最后的结果为第六,预测出错已成为事实,“温室效应”不是全球气温变化的唯一因素。

 

  第一和第六有本质的区别。2007年如果是自1860年有可靠纪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那么全球气温就是逐年升高;事实上2007年的温度排在第六,这意味着自1998年以来全球温度在波动下降[2]

 

2011年目前被排在第10位。全球持续变暖预期正在丧失事实根据而变为掩盖尴尬处境的数字游戏。

 

    潮汐南北震荡的幅度对高低纬度海水的热交换有重要影响。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8.6d度)使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达到最小,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没有发生8.5级以上大地震,1997-1998年发生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三大条件导致1998年为最热年。

 

    相反,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28.6d度)使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达到最大,2000-2030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已发生8.5级以上大地震5次,2007年和2010年发生21世纪最强的拉尼娜事件,三大条件导致2007年和2010年气温低于预期。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8.6d度)使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达到最小,全球气温会相对上升;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28.6d度)使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达到最大,全球气温将相对变低。

 

根据WSG最新提供的1948-2020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校对值和2020-2040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计算值,可以得出2010-2040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预测的最新结果。

 

1  2010-2040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预测

 

时间

2010

2011

2012

2013

2015

2016

2018

系数

 -3

 9

11.5

 -4

10.5

 -2

 11

预测

 

 

 

 

时间

2019

2021

2023

2024

2028

2029

2030

系数

 -3

 8

 -2

 -3

 -3

 9

11.5

预测

 

 

 

 

 

 

 

时间

2031

2033

2034

2036

2037

2038

2040

系数

 -3

10.5

 -2

 11

 13

 -2

 9

预测

 

 

 

 

 

 

注:日食-厄尔尼诺系数负值为负数两年累加值,日食-厄尔尼诺系数正值为正负系数累加值。

 

2010-2040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的年份为2011-20122015201820222029-203020332036-20372040年;可能发生拉尼娜的年份为20102013201620192023-20242028203120342038年。

 

WSG计算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的可靠性可以从2010年的拉尼娜预测得到证实。原计算值为-1,发生拉尼娜的可能性不大;新计算值为-3,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最大,这被实践所证实。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8.6d度)使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达到最小,2015年可能发生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全球气温会相对上升,变暖速度加快。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28.6d度)使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达到最大,2004-201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88,5级以上特大地震频发,2023-2024年可能发生强拉尼娜事件,全球气温将相对变低,低温冻害将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关注全球气温进入变冷时期。

 

相关新闻:

 

外国科学家预测变暖出错的历史记录

2010-10-22 13:35:49   中国旅游新闻网 >> 旅游气象 来源:杨学祥博客

http://www.cntour2.com/viewnews/2010/10/22/1022133549.htm

 

 

科学家预测2005年将进入历史最热年份前三名

http://www.sina.com.cn 20051015 09:43 新浪科技

 

今年全球气温普遍偏高,科学家预测2005年将成为自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第二或第三热年份

 

  新浪科技讯 英国国家气象局近日对外界表示,根据全球各地气象数据预测,受弱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影响,2005年很可能会成为自十八世纪后期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第二或者第三热的年份。尽管到目前为止2005年还没有全部结束,但随着人们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可以预见今年将有望成为历史上最热的年份之一。

 

  来自英国国家气象局的新闻发言人韦恩-艾里奥特日前表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家们根据2005年到目前为止的全球气温记录预测,今年将成为自19世纪后期有正式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热年份之一,1998年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2005年将很可能紧随其后排名第二。”

 

  据介绍,英国国家气象局做出上述预测,研究依据不但包括全球陆地地区的气温测量数据,同时还涵盖了海洋区域的温度数据。科学家在对从1861年开始至今的全球气象数据进行了汇总比对后发现,除1998年是最热的一年外,从2001年开始的最近四年分别包揽了全球最热年份的第二至五名。其排列顺序依次是2002年排名第二,2003年、2004年和2001年,分列第三、第四和第五名。气象局发言人韦恩-艾里奥特同时表示:“2005年的热度具体会排在历史第二位还是第三位,还要看西伯利亚地区从现在起到今年年底的实际反应而定。”

 

  对这种全球日益升温的趋势,进行相关研究的科学家认为,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被不断加热,而其中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大量燃烧消耗化石燃料,以及工业活动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近期内遭受的两次强烈飓风袭击,使得美国国内立刻出现能源供应紧缺危机。在同期间的欧洲,葡萄牙和西班牙遭遇了他们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而在瑞士、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欧盟国,却经受了暴雨和洪水的肆虐。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科研人员与IBM公司正在合作进行一项关于洪水早期预警系统的研究,研究人员希望该系统能对暴雨和洪水做出及时的预测。对此,来自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地质学院的克雷格-哈登表示:“现在大部分的科学家都会清醒的认识到,全球气候恶化的种种迹象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自然环境正在对人类活动给她造成的破坏做出充分而严厉的回应。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现在已经到了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将众多计划付诸于实际行动的时候了。”(Sabrina)

 

http://tech.sina.com.cn/d/2005-10-15/0943740539.shtml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五次修正:全球变暖速度放缓。 2010-11-30 07:1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8877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4655.html

上一篇:我国4日至8日将出现较大范围雨雪降温和潮汐组合对比
下一篇:新西兰发生里氏5.7级地震和潮汐组合对比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3 钟炳 吴飞鹏 张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