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研究地球变暖美科学家因可能造假遭停职:政治利益与科学真实

已有 5840 次阅读 2011-7-30 13:3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 科学造假

研究地球变暖美科学家因可能造假遭停职

已有 226 次阅读 2011-7-29 20:59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北极熊 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 造假
据联合早报消息:“2004年把四只北极熊在北极圈没顶归咎于地球暖化,结果给防止地球变暖运动注入强心针的野生动物生物学家莫奈特,因研究可能造假遭停职。美国海洋能源管理,监管和执行局本月18日告知莫奈特(Charles Monnett),他被强行放假,以等待有关他“诚信问题”的调查结果。”(http://www.zaobao.com/gj/gj110729_011.shtml
 
我有点奇怪的是:如果莫奈特因此被调查和停职,哪为什么,已经被几名科学家和美国国会听证会证明造假的著名的全球气温变化的“曲棍球杆曲线”的发明者,没被处理呢?
 
据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报告No.2010-08总第38号《“曲棍球杆曲线”丑闻、气候泡沫与气候政治的未来》(作者黄为鹏,旅日地球科学,其更早版本在2009年就出现在网络http://www.21bcr.com/a/shiye/yuwai/2010/0907/1563.html),是Michael E. Mann等人有意作弊把公元1000年至2000年地全球平均温度画成了曲棍球杆的样子:在1900年之前基本是平的,而在1900年之后,却像曲棍球杆的击球端一样,陡然翘起!加拿大的Stephen McIntyre等人发现并指出了其中的猫腻:(1)通过人为选择数据和权重得到想要的加权平均温度,(2)不按规范进行去趋势化处理!美国国会能源与商业委员会曾于2006年进行了就此进行了调查和听证,并且由美国统计学会证明了原始数据不能支持所谓全球温度变化的“曲棍球杆曲线”!
 
但为什么气候变化造假的那些人没有被惩罚?为什么气候变化仍然左右着科研的方向和资金的分配?为什么各国政府也被裹入其中不能自拔?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7937&do=blog&id=469836
提防“气候恐怖主义”偷袭中国
 
作者:杨学祥    文章发于:本站原创    点击数:649    更新时间:2007-4-29      热 荐  ★★★ 【字体:小 大】
http://www.wyzxsx.com
 
提防“气候恐怖主义”偷袭中国
杨学祥
  “气候恐怖主义”,矛头指向中国
  “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在由广州市科协和英国领馆联合举办的论坛上,一位来自英国的资深环保记者曾语出惊人。他认为,在2050年后,如果广州的气温再上升3摄氏度,没有空调将难以生活。他还为中国描绘出一幅可怕的远景:中国经济上最发达的两个地区都将首先受到全球变暖的威胁,这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是致命一击。其实,不只是这位记者,电影、文学作品、媒体的报道等也热衷于描绘由于温室效应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灾难。“全球变暖说”、“气候威胁论”似乎已经笼罩了整个世界。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种“气候恐怖主义”炒作的背后,很多西方媒体甚至把矛头指向中国。有西方科学家预测,中国即将提前成为温室气体最大排放国,“中国环境威胁论”以及批评中国从海外获取资源的声音也时常出现在各国媒体的报道中。最近,英国外交大臣贝克特在一次讲话中说,气候变化已成为安全问题和国防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尽可能广泛的国际政治联盟,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来解决。尽管英国强调目前不寻求安理会对不履行环保义务的国家采取制裁行动,但她曾表示,英国将在联合国、八国集团和欧盟等各种层面推动建立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机制。这些动态都是危险的先兆,像美国这样的强国都不能承受“减排二氧化碳”之重,西方竟有人要通过减排来打压中国。
  世界不会因为气候危机走向末日
  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从未达成共识。20世纪70年代,“气候变冷说”还曾是学术界的主流。一批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他们举出实例证明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迅速上升,温室效应也随之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全球气温有自然的波动周期,这是科学家的共识,关于地球温度是否会持续上升,以及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温室效应,科学界一直在争论不休。近140年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和我国近12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表明,1890-1924年是低温期,1925-1946年是高温期,1947-1976(在中国为1986年)年是低温期,1977-2000年为高温期。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温室效应无法解释其中的两个低温期的产生原因,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历史上,海平面曾有过100-200米的大幅波动,气温变化幅度在10摄氏度以上,冰期和间冰期的转变已经历了数次。即使人类将地球积蓄数亿年的石化燃料消耗殆尽,地球的温度也不会超过历史的水平,世界也不会因气候危机而走向末日。
  新环境立法是争夺资源的烟幕弹?
  尽管缺乏科学依据,但出于经济和政治利益,一些人和国家却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气候恐怖主义”。这些气候恐怖主义者的恐怖袭击手法远远高于一般的恐怖主义,以预言50年内的世界末日来胁迫世界进入其布下的经济陷阱。
  由于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商业战争往往打出绿色环保的旗帜。一开始提出人类使用氟利昂是破坏臭氧层罪魁祸首论调的是一些与杜邦公司竞争的公司,当时杜邦公司是氟利昂这种制冷剂的主要供应商。杜邦公司还为此出了一本书,专论“臭氧空洞根本就是骗局”。后来,杜邦公司研制成功了氟利昂的代用品,它马上反咬一口,提出氟利昂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以此限制别的公司使用氟利昂。
  不仅是在商业战场上,随着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危机加剧,“气候恐怖主义”甚至可能变为压制、限制、打击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种种借口。我们看到,尽管科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全球变暖说”却在一些国家、政治家的推动下成为了主流观点。一些欧洲发达国家开发较早,资源和能源不足是其软肋。与其高价购买石油和天然气,受中东和俄罗斯的制约和限制,不如发展可再生能源,兼得改善环境的目的。减排温室气体这一议题,使一些在再生能源方面具有优势的发达国家获得了政治、经济和科技居高临下的完全支配权。
  实际上,欧盟早在10年前就以自愿实施为原则,提出要在2010年将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到12%。不过,由于目标缺乏强制性,有专家认为,从现在情况看,到时恐怕连10%都达不到。这也说明,靠可再生能源生存,这在资金和技术条件优越的欧洲都不能实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目标更加遥远。
  没有尾巴的狐狸提倡大家都割去尾巴,可惜石油和天然气并没有因为欧洲的说教而丧失其经济价值。一些发达国家在气候与资源战略上实际在实施两面手法:减排和资源争夺并举。就以英国为例,英国政府于3月13日建议进行一次大胆的,长期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新环境立法。有分析认为,此举的目的是促使美国、中国和印度出台同样的立法。但就在3月21日,英国国防部发表声明说,英国皇家海军一艘“不懈”号核动力潜艇当天在北极附近的冰层下面与美军进行联合军事演习时发生事故。国际观察家分析认为,此次军演的目的之一就是争夺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据美国能源专家估计,北极地区蕴藏的油气资源可能占地球未探明油气储量的25%。这么一片“黄金宝地”自然是人人想抢。新环境立法似乎已经成为争夺资源的烟幕弹。
  应对全球变暖,中国应有自己的议程
  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重视程度绝不亚于一些发达国家。中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成就减排计划的合理要求达成协议。同时,中国也必须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防止因噎废食,防止少数国家以减排为名压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2006年12月,中国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由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12个部委联合组织实施,共有17个部门88位专家参与编写工作,全面反映了我国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新成果,这类报告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曾经发布,在气候变化领域,中国拥有发言权。
  还有一点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自然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全球气候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让适于人类生活的气候永驻,这仅仅是人类的幻想,不符合自然规律,也违背人类的科学实践。我们只能认识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让人类活动最大限度地适应全球的气候变化,而不是盲目相信一些政治家改变气候的宣言。
在面对全球变暖的时候,减排并不应该成为中国的唯一议程,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更值得关注。比如,今后20—50年间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我国超长期的粮食安全。如果采取适合的应对措施,比如改换生育期长、产量高的晚熟品种,在黑龙江种植适宜的吉林品种,吉林种植适宜的辽宁品种等,加上其他栽培、植保等农业科技手段的实施,可以大大抵消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甚至还可以增产。这种适应措施的计划和实施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设计水库、建筑节能,到疾病的防控、珍稀动植物保护,甚至文物古迹的保护等都包括在其中。▲(作者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      
文章录入:heji    责任编辑:heji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704/18104.html
全球变暖会成为世界灾害吗?
已有 1216 次阅读 2009-11-30 12:52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全球变暖,冰河时期,小冰期    推荐到群组
        人类刚刚经历过15-17世纪300年的灾害性的小冰期,18-20世纪的气候逐渐变暖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机遇,工业化把人类带进现代化社会。可惜好景不长,有人认为,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这是事实还是谎言?
        主张全球继续变暖的科学家无法解释最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减缓,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正当全球192个国家的代表即将出发前往哥本哈根的海滨,商议如何削减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暖罪魁祸首的碳排放时,一条轰动性的“丑闻”突然在网上爆炸——那些证明地球气候正在变暖的数据,难道是被假造出来的?
        从本月20日起,从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limatic Research Unit,缩写CRU)的服务器里被盗走的数以千计电子邮件和数据文件被陆续张贴在网上。其中的一些邮件显示,这个世界著名的权威气候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可能涉嫌伪造和操纵数据,以便支持碳排放愈演愈烈的结论。
        在造成全球变暖的争论中,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一直是极少数派,此前也备受媒体冷落,但他们坚称:“总有一天全球变暖论将被揭露为一场骗局。”
        在哥本哈根峰会进入倒计时之际,这些人正加紧各种舆论活动。他们上周刚刚在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召开了“全球变暖怀疑者大会”。会上,加拿大经济学教授罗斯·麦克特里克(Ross McKitrick)因为对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绘制的全球温度变化图提出质疑而备受怀疑者们的追捧。
        现在,CRU的“电邮门”似乎为他们提供了最具杀伤力的炮弹,也带动了新的怀疑论者的加入。
        气候政策怀疑论者Nigel Lawson、伦敦政经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政策主任Bob Ward都呼吁对此事件进行彻底的独立调查。
        造假是当代世界最流行的手段,不仅是政治家,科学家也违背科学原则把信仰当做科学论证的目标,把气候问题政治化,在政府部门获取最高的利益和荣誉。
        当欧洲把发展中国家当成替罪羔羊,温室减排压力加剧全球金融危机的危险时刻,全球变暖数据造假风波也粉墨登场了。让我们温习一下全球变暖的历史争论:
 
气候恐怖主义能维持多久? 
 
 
国际在线 www.crionline.cn 2007-03-20 10:09:08     
 
  作者:杨学祥 
  新快报讯 “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前天在由广州市科协和英领馆联合举办的论坛上,来自英国的资深环保记者保罗·布朗语出惊人。他更指出,在2050年后,如果广州的气温再上升3摄氏度,没有空调难以生活。保罗·布朗曾是英国《卫报》的资深记者,此次他来到中国时,就带来了国际权威机构的最新研究结论:如果人们仍不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控制的话,到2050年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再上升2摄氏度,而至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5摄氏度。 
  布朗为中国描绘出一幅可怕的远景:中国经济上最发达的两个地区都将首先受到全球变暖的威胁,这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是致命一击。气候恐怖主义者的恐怖袭击手法远远高于一般的恐怖主义,以预言50年内的世界末日来胁迫世界进入其布下的经济陷阱!经济基础影响人们的政治观点,布莱尔不是为了世界利益而是为了英国的经济利益而成为控制全球变暖的领头羊。在减排温室气体问题上,欧洲各国的利益并不一致。
  今年1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新能源政策提案,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5日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上,各成员国代表仍未能弥合分歧,使得这一问题成为即将举行的欧盟春季首脑会议的一个难点。这已经是最近一个月欧盟部长级磋商在此问题上的第三次失败。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这些新型能源的探求正在不断升温。虽然欧盟各成员国基本认同应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是否设定强制性目标问题上分歧严重。以核能利用大国法国为首的几个国家认为,环保型新能源并不仅仅局限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因此法国建议,把低二氧化碳排放型能源纳入可再生能源强制性比例目标内,从而使占到本国发电量三分之二的核能涵盖在内。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因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基础较好,因此不同意法国等国的意见。实际上,欧盟早在10年前就以自愿实施为原则,提出要在2010年将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到12%。不过,由于目标缺乏强制性,有专家认为,从现在情况看,到时恐怕连10%都达不到。由此来看,如果欧盟各成员国在这一问题上继续争执不下,欧盟在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消耗比例提高到20%的宏愿将难以实现。 
  大国博弈的基本目标就是经济利益,文化、外交、政治、战争都是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和途径。欧洲发达国家开发较早,资源和能源不足是其软肋。与其高价购买石油和天然气,受中东和俄国的制约和限制,不如发展可再生能源,兼得改善环境的目的。没有尾巴的狐狸提倡大家都割去尾巴,可惜石油和天然气并没有因为欧洲的说教而丧失其经济价值。如果欧洲找不到让大家都割去“石化燃料”尾巴的强有力的理由,缺少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大国支持的减排计划就必然失败。气候恐怖的宣传就会变成没有结果和没有救星的恐怖末日。美国花费倾国之力打造的石油基地,怎能因为欧洲一句话就一文不值?未来90亿人口能靠可再生能源生存吗?欧洲都办不到,发展中国家还能生存吗?
  美国独霸石油资源的计划是实实在在的,欧洲可再生资源的计划是虚无缥缈的。有人以为,通过温室效应,人类就可以控制气候,就可以改变自然规律,这只是天方夜谭而已。对大多数人而言,乘亚诺方舟要比改变气候实际的多。我们为什么要和老天爷较劲?人类有战胜自然的历史吗?
 
编辑:  陈刚   稿源: 光明网
 
气候恐怖主义能维持多久? 
 
 
国际在线 www.crionline.cn 2007-03-20 10:09:08     
 
 
 
 
  历史上,海平面有100-200米的大幅波动,遍地可见的海岸阶地就是证据;气温变化幅度在10摄氏度以上,冰期和间冰期的转变已经历了数次。即使人类将地球积蓄数亿年的石化燃料消耗殆尽,地球的温度也不会超过历史的水平,气候恐怖论只能恫吓没有历史知识的人,世界不会因气候危机而走向末日。沧海桑田的变迁是自然规律,城市的兴亡,民族的荣辱,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阻挡不了风沙侵蚀的人类,居然想阻挡海水的进退。布莱尔的幻想即使戴上“科学”的面具也恫吓不了整个世界。
  据2007年3月13日美联社报道,英国政府于3月13日建议进行一次大胆的,长期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新环境立法。此举将促使美国、中国和印度也出台同样的立法。按照该立法的草案,英国到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减少60%。“这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而采取的一项革命性举措。”托尼?布莱尔说:“它为全球其它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 近几个星期以来,英国的政治党派为了在下一届国家选举中占领一个关键的战场,纷纷进行了“绿色”表决以展示他们的环境态度。无论是布莱尔的工党还是反对党保守党都非常重视环境问题,他们把更多的媒体时间放在了臭氧层问题上而不是英国在伊拉克的驻军问题。来自伊拉克的坏消息已经让布莱尔的阵营受到打击,他们试图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其它可以使布莱尔掌握主动权的问题上,比如环境问题。布莱尔计划于9月份离任,如果他能够在离任前成功促成一项全球二氧化碳协定,这将成为一个意义重大的政绩。
  如果把竞选的宣言当成行动的纲领,那么你就一定会上了机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贼船。布莱尔在为世界人民画饼充饥!如果布莱尔能把中东和俄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由能源和资源化为负担和债务,那么,人类就可以靠热情、愿望和幻想解决一切物质的危机。布莱尔只给出发达国家可接受的极限,他没有给出发展中国家离开低价的石化燃料如何生存的方法。在将石油和天然气驱逐出国际燃料市场的表决中,美国、澳大利亚、中东和俄国决不会投赞成票。
  王乃仙最近指出,气候变化是地球气候史的正常现象,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得比较和缓,有时则比较急剧。尽管近年来天气和气候出现了世界性的异常,但这种异常并没有超出历史上的变动尺度和界限。根据已知的气候演变史料,气候变化是有特点和规律可循的,天气冷暖交替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非只向一个方向发展。所以,人们应当从已经发生的变异中寻求因果关系,探索出未来的可能趋势,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在突变中切勿惊慌失措,更不能以眼前局部的、偶然的变异作为依据,贸然判断世界今后的气候将更趋“恶化”。
  气候恐怖主义的纲领就像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以机会主义的损人目的开始,以自由主义的害己结果告终。自然规律不是由国际决议来改变的,尊重自然规律,适应气候变化,优化自然环境,构造和谐社会。这才是人类正确的选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  陈刚   稿源: 光明网
 
http://gb.cri.cn/9083/2007/03/20/1965@1505175_1.htm
带着科学面具的恐怖主义:驱逐魔鬼还是迎接死神?
[ 2007/3/21 11:10:00 | By: 杨学祥 ]
 
0
推荐目前的间冰期已近尾声
——关注下一个超级寒冷的冰河时代
作者:杨学祥
关键字:温室效应,冰期,间冰期,全球变暖,恐怖宣传
  近日,研究气象变化的权威专家批评美国的科学家夸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并且谴责媒体和好莱坞对传播这种“引人关注的恐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误导了公众。专家还指出,其实气候变化的真正原因与我们许多人通常所认为的相去甚远,人们的很多担心都没有必要[1,2]。其主要观点和例证如下:
    英国皇家学会的保尔•哈达克和克里斯•科利耶等气象专家17日在牛津大学的讨论会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理性认识天气和气候”的报告,在承认人类排放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变暖一个重要原因的同时,呼吁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哈达克和科利耶教授说,现在很多科学家、竞选团体、政客和媒体都在没有得到证实的情况下就向公众散布这种恐慌是不负责任的。他们认为,不应该将极端个别的现象归结为气候变化的结果。
    美国科学进步协会的一篇报告称,越来越严重的干旱、酷暑、洪涝、暴风雨“都预示着更严重的灾难即将到来”。但科利耶认为,现在就断言灾难性气候的蔓延还为时过早。同时,他还批评媒体报道用“灾难的”、“可怕的”和“破坏性的”这些词来形容气候变化,这些词汇并没有出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小组的研究报告里。
  东英吉利亚大学廷德尔气象变化研究中心的麦克•休姆教授说,竞选者、媒体甚至一些科学家似乎很喜欢制造恐慌情绪。这样下去,科学家的权威会因为误导公众而遭到质疑。所以,科学家们在预测不确定的气候变化时,最好能做到实事求是。哈德利气象变化研究中心的彼得•斯托特博士指出,科学家们想要了解气侯变化的真正原因还任重道远。
  美联社19日报道说,维多利亚大学教授安德鲁• 韦弗提出,科学家们应该停止采取“极端”方式缓解全球变暖,这些方式可能严重影响自然环境。近几个月,科学家正考虑实施一些巨大工程缓解全球变暖,这些所谓“地球工程”包括:人工制造巨型“树木”,用以过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射数万亿个太空“飞碟”到地球和太阳间,连接成片形成“遮阳伞”,为地球抵挡阳光以降温;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用以反射阳光等。科学家警告说,这些工程耗资巨大,并且不符合大自然运作规律,可能引发各种问题。实施这些工程可能使干旱的中东地区更加干旱,也可能污染空气导致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增加。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科学家凯文•特伦伯思说,人类在不经意间已经破坏了地球的气候,希望通过一些极端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是“愚蠢”的想法。美国白宫科学顾问杰克•马伯格认为,将资金用于“地球工程”毫无意义。尽管如此,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科学家汤姆•威格利依然致力于研究人造“火山”这一工程。威格利认为,就不采取任何措施而言,人造“火山”工程是“两个魔鬼中较小的一个”[3]。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把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看作是“新能源危机”,为此他解释道:整个二十世纪,人类已经消耗了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剩余可采储量,按目前产量,静态保障年限仅40年;天然气的剩余可采储量静态保障年限仅为60年。煤炭的使用年限也不过百余年。然而,最近,迫使人们对能源关注的压力主要来自温室气体问题。影响碳循环的因素在于什么呢?各种动植物体本身都是碳元素的载体。在人类出现以前的远古时代,由于没有火的使用,所有动植物死亡之后的躯体最终都被埋藏于地下,形成了现在大量沉积在地壳中的煤炭和石油。经过数亿年的演变,地下沉积的碳元素(煤炭和石油)越来越多,而直接参与日常大气循环的碳元素变得越来越少。随着地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减少,最后也就形成了近代适应我们人类生存的气候水平。按照目前世界能源的开采、消耗速度,几乎没有一种矿物化石能源储量还能够让人类再使用200年。也就是说,在最近这几百年的时间内,我们几乎要开采出了数亿年来积累在地下的全部化石能源,释放出了埋藏于地下的绝大部分的碳元素。这必然会导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升高,带来强烈的温室效应,可能会产生温度增高、冰山融化、海水上涨、淹没大陆、气候环境变化异常等一系列可怕的后果。最近,IPCC正式发布了全世界超过2500名顶尖科学家参与了报告的编写。报告认为,从20世纪中期至今观测的大部分温度上升,有很大的可能性(超过90%)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这种变化,最起码在过去1300年中都是很不寻常的。最近,美国加里佛尼亚大学地质系科研人员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地球3亿年前曾发生过大规模温室效应”。 自冰河期结束以后的1万多年中,地球气候保持了相对稳定。科学家认为,这为人类文明的起源以及演化提供了稳定的环境。研究人员还指出,今天,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360ppm,是近50万年里最高的时期。今后,如果人类将地球上所有的矿物资源耗尽,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增加到3亿年前古生代晚期时2000ppm的水平。通过对该图的分析发现,在古生代晚期时代的千百万年里,就曾发生过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性温室效应,而且这一现象不仅仅在人类出现之前,甚至在哺乳动物之前[4]。
    张博庭提出了两个问题:世界面临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危机。在目前的思维定式下,开发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这两大危机的最有效方法,但是,如果以10万年为周期的冰期来临,人类靠什么能源来生存呢?冰雪大面积覆盖地表,绿色植物的生存空间大范围减缩,河流化为冰川,风向和风力发生根本的改变,水利、风力和生物能源的枯竭,迫使人类重新认识温室效应。事实上,这一情景曾经在历史出现。
    据国外媒体报道,二氧化碳被当今人士视为是一种祸害,认为它导致了全球变暖,但是科学家们最新研究发现它曾经是拯救地球的功臣,是它使地球免于遭受象火星一样的冰冻,这一结论是美国天文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最近研究发现的。研究员们是在分析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水成岩化石后得出的这一结论。科学家们称,在地球还年轻的时候,正是由于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才使得地球免于遭受全球冰冻的灾难,那个时候,二氧化碳使得地球的温度上升[5]。
    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在37.5亿年前拯救了地球,这项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发表在了最新一斯的地下《地球与行星科学》杂志上。负责这项研究的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助理教授尼克拉斯•多普尔斯(音)称,这项新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释地球的怎样从被冰冻的厄运中解脱出来的。此前曾有研究表明远古的地球上就存在着液态水,但是来自太阳的微弱的热量不足以使这些水保持液态,这些水为什么能保持下来一直是一个谜。这项研究成果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正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存在才使得地球更为温暖,这些液态水才得以保存。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还发现远古的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要远远高于今天的地球大气。多普尔斯称,“我们现在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远古的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相当丰富,这些二氧化碳也许就是使地球免遭冰冻的主要原因,火星就是因为少了这些二氧化碳而变成了现在的冰雪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二氧化碳就象是一种行星的温度调节计,在地表温度低的情况下,它与岩石之间的化学反应就会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增多,这样有利于保持行星的温度。”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是裸露的新生岩石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无机成因和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机成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光合作用并不是碳循环的唯一途径。事实上,大冰期都是发生在造山作用之后,如,石炭-二叠纪大褶皱之后的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第三纪大褶皱之后的第四纪大冰期。现在,我们仍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中的亚冰期与间冰期之间,温室气体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一旦冰期来临,缺乏能源的人类将面临死亡的威胁。与温室效应造成的沿海城市被淹相比,这是比魔鬼还凶恶的死神。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考古学家对132种灭绝啮齿动物的8万颗化石牙齿进行研究后震惊地发现,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每隔250万年左右就会从圆形变成椭圆形,这一变动将使地球进入超寒冰河时代,造成生物大灭绝。由于人类已在地球上出现了25万年,所以人类最多再延续225万年,就会迎来下一个超级寒冷的冰河时代,造成人类大灭绝,而一种能够抵御极度寒冷的新种类巨鼠将可能统治地球。据报道,在地球历史上曾出现过好多次无法解释的哺乳动物大灭绝现象,和小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大灾难不同的是,这些哺乳动物大灭绝现象往往每隔250万年就会重复一次,造成此前的哺乳动物大部分突然消失,而新种类的哺乳动物又将会渐渐诞生。一些考古学家怀疑这些灭绝的哺乳动物是被其他生物消灭了,还有科学家认为气候剧变造成了生物大灭绝。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考古学家简•万•达姆通过对过去2200万年中已经灭绝的132种啮齿动物的8万颗化石牙齿进行了研究分析,这些史前灭绝的哺乳动物包括松鼠、老鼠、海狸、野鼠等,它们曾生活在2450万年前到250万年前,但只有少数种类幸存到了今天。达姆研究发现,地球上每隔250万年就会出现一次哺乳动物大灭绝,而同时,地球绕太阳的轨道从接近圆形变成椭圆的周期,也是大约240万年左右,而地球的轴心度也每隔100万年就会变动一次。达姆相信,正是地球轨道的变动和轴心变化的重合造成了哺乳动物的大灭绝现象,这一变动周期正好是250万年左右。达姆在《自然》杂志上撰文称,当地球的轨道接近圆形时,地球上的气候将更稳定,而当地球的轨道进入椭圆状态时,地球上的气候将变得更极端,最后形成寒冷的冰河时代,造成大多数生物无法幸存下来。如果人类在225万年后走向终结,而一种能够抵御极度严寒的新种类巨鼠将会生存下来,成为地球的主宰,而地球上产生一种“新人类”的可能性也将微乎其微[6]。
    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温室效应灾难说是带着科学面具的恐怖主义[7,8],减排温室气体不是驱逐魔鬼,而是迎接死神。能源危机对人类是最大的威胁,相比之下,温室效应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只是一个小小的代价,至少在第四纪大冰期中,温室效应给人类生存创造了相对适宜的环境。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温度仅为-8度,远不适于人类生存。
    历史记录表明,温室气体的浓度是有升有降的,上升期对应间冰期,下降期对应冰期。目前的间冰期已近尾声。加速冰期到来还是延缓间冰期结束,你愿做何种选择?
参考文献
1."全球变暖现象被一些人夸大了"。文新传媒网。日期:2007-03-20 来源:中国国际广播电台http://www.news365.com.cn/jj/200703/t20070320_1335696.htm
2.专家称全球变暖现象被夸大 “拯救地球”要谨慎。2007年03月20日02:31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http://news.sohu.com/20070320/n248831910.shtml
3.章磊。科学家警告遏制全球变暖不宜用极端方法。2007年03月20日 07:37 新华网http://tech.sina.com.cn/d/2007-03-20/07371423671.shtml
4.张博庭。温室气体排放引新能源危机 地球将不适人类生存。2007年03月21日01:42  http://it.sohu.com/20070321/n248857604.shtml
5.高传。远古岩石表明二氧化碳曾是拯救地球功臣(图)。北方网。稿源:腾讯科技2007-02-0808:22 http://tech.enorth.com.cn/system/2007/02/08/001543673.shtml
6.沈志真。考古学家称人类225万年后灭绝 硕鼠成主宰(图)。时间:2006年10月13日02:28 来源:现代快报http://news.sohu.com/20061013/n245767596.shtml
7.杨学祥。气候恐怖主义能维持多久?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3-20 8:19:37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012
8.杨学祥. 全球变暖争论与国家经济安全.  2007-3-12光明网 - 光明观察 -网络评论.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895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7/1378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70073.html

上一篇:韩国降雨已致71人死亡或失踪 1名中国人遇难
下一篇:日本福岛附近发生6.4级地震和潮汐组合对比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5 曾新林 贾绍凤 许培扬 杨文祥 者仁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