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地震的远程触发”应当予以关注
杨学祥,杨冬红
中科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
地震路线与潮汐组合的关系
地震发生并没有一条固定的路线,但是,地应力的变化和相互作用,可能具有区域性传递的特征。重走
2004年上半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2次,下半年17次。上半年的地震异常是非常明显的。平静之后是爆发,这是一条规律。
地震爆发集中在2004年11-12月强潮汐时期。2004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2-4月为弱潮汐时期,5-7月为强潮汐时期,8-10月为弱潮汐时期,11-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05年1-3月为强潮汐时期,4月为弱潮汐时期,5-9月为强潮汐时期,10-12月为弱潮汐时期。8级以上强震都发生在
突出特征为:
2007年上半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4次,也处于地震异常状态,但小于2004年。我们分析,2007年下半年也要发生强震爆发。由于2007年1月微弱潮汐时期,2-6月为强潮汐时期,7-8月为弱潮汐时期,9-12月为强潮汐时期。所以,我们预测2007年9月强震进入高潮[2]。由于2008年1-3月为弱潮汐时期,4-7月为强潮汐时期,8-9月为弱潮汐时期,10-12月为强潮汐时期,所以,强震的循序在2007年12月有较强地震调整(如果强拉尼娜发生,地震也会增强),在2008年3月末4月初有次一级调整(拉尼娜将结束),在2008年6月可能发生调整(视3月的地震强度而定)。这一轮强震爆发则最终结束。如果2008年爆发厄尔尼诺事件,地震活动还会有所增强(事实上
印尼大震发生后,日本、智利、秘鲁、美国加利福尼亚北部相继发生了7级以上地震。这些地区也都是我们列举的未来强震危险区。相应的监测和防范是非常必要的。
2007年的气候异常已成为世界气象界的共识。从地质界的角度出发,2007年不仅仅有坏天气,构造运动也将十分强烈。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预测, 由于全球变暖,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这看似对立的两种现象共存正是物极必反的辩证规律。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我们考虑整个陆海地壳的平衡运动。由于剥蚀沉积使陆海地壳高度发生反向变化,质量的增加使海洋地壳下降,质量的减少使大陆地壳上升;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在合力矩的作用下发生旋转,形成跷跷板运动。计算表明,大陆被剥蚀5厘米,施加在陆海地壳两端的力矩M = 436000000000000N•m;相当于在陆海地壳两端施加的反向力p = 436000000 N。这样大的跷跷板累加力矩和累加力是出人意料的,因为它是
我们曾预测,2007年是强震多发年:2006/2007年为白赤交角最大值年,胡辉等人认为云南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可能开始于2006/2007年。张建国预测在2007年XX西部地区将发生8级或7级以上的双震。杨冬红预测2006-2007年白赤交角最大值附近全球8级以上大震多发。多种预测方法的结果表明,2007年XX西部和全球的强震形势严峻,应加强监测和防范工作【2】。
太空同震效应和地震远距离传播
台“中央大学”太空科学所教授刘正彦21日表示,地震会引起太空中同震效应的研究成果,利用研究原理,还可提早预警海啸的发生。刘正彦和“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颜宏元进行研究,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讯号波动,证实地震会影响太空中同震效应,并可根据讯号反推地表震动最剧烈的地方,研究成果获顶尖期刊《地球物理研究》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刊登。
刘正彦表示,地震发出的震波会影响太空电离层变化,当地表错动
颜宏元指出,电离层和地震的确有相互关联,GPS丰富的观测资料,可作为研究预设的良好基础。根据GPS讯号的变化,可以推估地表发生震动的源头。
此原理还可运用在海啸预警,刘正彦表示,海水表面同样会影响电离层,利用海啸的能量与电离层的变化,可找出海啸发生时间和源头;他运用这个原理找出苏门答腊海啸的起源点。他说,这个方法能提早半小时到1小时预警海啸,让民众能及早因应。
根据地壳、海水、空气的密度比,固体潮、海洋潮、大气潮的幅度比为1:3:400。当地表错动
地震和潮汐都具有周期震荡特征,因而都具有不同圈层的同震效应。
地震会发生连锁反应,一场地震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另一场地震的原因。美国地震学家分析了近20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以千计的地震中余震的数据后,得出地震波可激发地震这一结论。他们的研究可能改变了关于以前余震发生原因的预测。
美国地质学家发现,1990年以来,15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中,12个产生表面波(即地震波沿地表或地球内部界面迅速向远方传递),在其他大洲的断层系统上引发了较小型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专家帕森斯解释说,科学家早就知道强震的表面波会迅速向远方传递,不过他们此前认为这些所谓的表面波移动引发地震只是特例,但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地震一直在发生。
这些沿着地表或地球内部界面游走的地震波被称为面波,经过遥远的距离后也未缩小的原因在于地球表面是球面:在震中同一半球传播时是扩散,在另一半球是集中【3】。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密度变化,与单位时间扩散的大圆周长C成反比。设地震的总能量为Q,能量密度为δ,穿过的面积为S=Cl = 2πRlsinφ,l为单位弧长,R为地球半径,则有
δ= Q/S = Q/ (Cl) = Q/ (2πRlsinφ) (5.1)
其中,圆心角φ为震中和地心连线与大圆上任一点和地心连线的夹角。同样,在球壳中点源喷射造成的球面对流,也会有扩散、集中、返回的震荡过程(见图5.6和图5.7)。
由(5.1)式可知,在φ= 0和φ= π时,能量密度δ为无穷大,在φ= π/2时,即经过地表最大圆时,能量密度δ最小。这就是说,假定地震波能量在传播中无损耗,震中的地心对称点处的能量密度最大。该公式表明,能量密度δ在震中同一半球中,随震中与地心连线的长度增加而减少;在震中的另一半球,能量密度δ随震中与地心连线延长线的长度增加而增加。
举例来说,2004年12月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外海的强震,就在遥远的阿拉斯加、加州与厄瓜多尔引发了地震。厄瓜多尔(西经80,南纬0)恰恰就是印尼苏门答腊(东经100,南纬0)的地心对称点。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解释。点源激发在球面上的震荡和对流对余震和强降水都存在激发作用(见图5.7和图5.8)。从汶川8级地震的4级以上余震目录中可以看到这一作用(见:附录表10和附录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