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10-2011年拉尼娜事件进展

已有 6034 次阅读 2010-10-9 10:2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地球自转, 厄尔尼诺

Current Operational SST Anomaly Charts for the Year 2010


Click on the map to go to your region of interest.

clickable global map of SST anomalies anomalies in Mediterranean and Red Sea anomalies around India anomalies east of Japan anomalies around Hawaii anomalies around Central America anomalies West of Africa anomalies in Mediterranean and Red Sea anomalies around southern Africa anomalies in the southern Indian Ocean anomalies around Australia anomalies in the South Pacific anomalies west of South America anomalies east of Brazil anomalies around southern Africa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se images, go to the methodology webpage

              图1   2010年10月7日海温异常(矩平)显示拉尼娜快速进展

    每年49-7281118-123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125-47730-116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地球各圈层潮汐形变的规模不相同,大气圈的起伏约为80m,海洋圈的起伏大约为60cm,固体地球的起伏约为20cm,比例为40031

    当日食在赤道,日月大潮在赤道处形成最大潮汐高潮区,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扁率变大,自转变慢。赤道处的地表线速度为v = 465m/s,日长T=24小时=86400s,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线速度增量dv分别为 -0.000145cm/s-0.000435cm/s-0.058cm/s,即地球各圈层自转减慢。以岩石圈为参照,水圈相对减慢最少,气圈相对减慢最多。这导致赤道东风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水集中在西太平洋,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对应时间为3月末或9月末(春分320-22日,秋分922-24日,太阳在赤道面上)。

    6月末或12月末(夏至62122日,冬至1221-23日)日月大潮发生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地球各圈层自转加快。以岩石圈为参照,水圈相对加快最少,气圈相对加快最多。这导致赤道东风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水回流到东太平洋,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对应时间为6月末或12月末,与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1225圣诞节附近的季节性特征相符。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12月末的原因还在于,每年13日或4日为地球轨道近日点,太阳引潮力增大10.2%,与111812366天)地球自转加速阶段相对应。冬至为122223日,离地球轨道近日点134日很近,太阳潮最强。引起地球扁率变化也最显著。

    2010年730-116日的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2011年125-4月7日的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持续发展。澳大利亚气象部门预测拉尼娜至少持续到2010年末,美国气象部门预测拉尼娜将持续到2011年春季。

    根据地球自转对拉尼娜的影响,拉尼娜至少持续到2010年末已不存在疑问。如果拉尼娜的强度足以度过2010年11月18-2011年123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拉尼娜将持续到2011年春季。2011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将在6月以后开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71301.html

上一篇:《大连行杂吟》观后感
下一篇:千年一遇低温和能量守恒:冷静分析
收藏 IP: .*| 热度|

1 钟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