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是中国的软肋:先从这里开刀
——修理地球环境还是修理中国?
杨学祥
2010年对中国来说多灾多难:4月14日早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其中7时49分发生地震达到7.1级,8月8日,舟曲造成1248人遇难496人失踪的特大山洪泥石流,拉开了震后泥石流暴发的大幕。天灾人祸与时俱进,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围攻中国的政治风云、经济压力和军事威胁也甚嚣尘上:中国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一大国的宣传、袭击中国游客的事件多发、钓鱼岛中国渔船被撞事件、美国在中国周围频繁军演......
具有时间巧合的是:9月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以社论形式发表“讨论目前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社论。
2010年9月9日《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张月红(Yuehong Zhang)在英国《nature》杂志发表一篇题目吓人的短评,说“中国杂志的稿件31%是剽窃的”。
不管中国作者的意愿如何,外刊发表文章的时机选择恰到好处。
科学是中国的软肋,先从这里开刀!
附件:
学者孙根年 发表于2010-9-9 22:56:31
张月红在《Nature》发表具有很坏国际影响的评论
孙根年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2010年9月9日《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张月红(Yuehong Zhang)在英国《nature》杂志发表一篇题目吓人的短评,说“中国杂志的稿件31%是剽窃的”。我仔细阅读这篇短评,首先看到作者以所投稿件作为统计样本,发现有31%的所投稿件存在剽窃,这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作者投稿等于录用稿件吗。
我也是某杂志的编委,并且经常也给很多杂志审稿。我们知道,随着研究生的扩招以及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投给杂志的稿件经常良诱不齐,好的稿件少,较差的稿件多。一般来说,多数核心期刊的稿件录用率为10-20%,权威期刊稿件录用率5-10%,以《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所投稿件为样本,采用软件检测说:“中国杂志稿件31%存在剽窃”,混淆了“投稿”和“刊登稿”两个概念,是极不负责任的。
我们知道,任何科技期刊都有审稿和用稿程序。大多数存在问题的投稿,60%在编辑部就被“枪毙”了,只有40%左右的稿件才能送出去外审;外审专家还有“枪毙”近一半稿件,也就是说只有20-30%的稿件才能通过专家外审,成为杂志“可选用”的被选稿件;然后,编辑部根据专家“审稿意见”,将原稿退还给作者修改完善。修改后的稿件,再经过审稿专家和编辑部审阅,编辑部开会讨论、主编终审,最后才能正式出版。作为编辑部主任,张月红全然不顾这套审稿程序,哗众取宠“污蔑”中国科学家,说“中国杂志31%的稿件存在剽窃”。这个短评在《Naure》杂志发表,在国际上造成了极坏的国际影响,我不知道张月红主任安的是什么心。
其实,国际最著名的期刊nature, Science, Cell稿件录用率更低(不足5%),也就是说,95%的稿件是不能录用的。如果以nature, Science, Cell拒绝采用的稿件为样本,或者在编辑部就被“枪毙”的稿件为样本,采用软件检测有多少存在问题或造假,估计比例不会低于30%,这能否说“国际权威期刊稿件30%存在问题”。
如果以美国杂志为例,把作者投稿不被采用的稿件数为分子,以所投稿件为分母,我想稿件的拒绝率也超过40-50%,再用软件检测一下是否存在剽窃和造假,我们能否说美国杂志40-50%的稿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适合在科技期刊发表。
近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某些西方国家和个别人对此耿耿于怀,总想找茬拿中国说事。国内有些人不明真相,反而帮着西方国家在丑化中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惜造假”,用虚假或“毛数据”说中国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你们还是中国人吗。把这样的东西拿到国际上去发表,丢中国人的脸面丢到了国际上,请问张月红:打黑还是黑打(见李小文博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1395 )。
我不护短,坚决支持学术打假,但是反对这样污蔑中国,以所投稿件存在问题,来说中国杂志31%稿件存在剽窃,实在荒唐。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1354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9-4 10:33:35 分
《科学》杂志“指导”中国科学改革:中心转移了吗?
《科学》杂志“指导”中国科学改革:中心转移了吗?
施一公饶毅联合为《科学》杂志撰写社论,讨论目前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饶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近日,两位科学家联合撰文,讨论目前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此文英文版在9月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以社论形式发表。
看来,《科学》杂志不仅关心中国的科学发展,而且关心中国的科技政策,积极引领中国科学改革新潮流。如果《科学》杂志受国内强力集团操控,中国传统被颠覆就指日可待了。休克疗法已经使俄罗斯饱受折磨,真理的指引对笃信儒学的书呆子更具有吸引力。没有脱离政治的科学,气候问题的政治化已经是前车之鉴。他们只关心中国科学,就不关心中国政治?领导中国科学的中心在哪里?引领中国未来的中心在哪里?
当然,不同的意见依然存在,百足大虫死而不僵。
靠外力强国,不知是福还是祸?
附件:
施一公饶毅联合为《科学》杂志撰写社论
讨论目前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
编者按: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饶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近日,两位科学家联合撰文,讨论目前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他们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基金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基金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
此文英文版在9月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以社论形式发表。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9/237032.shtm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917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