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潮汐组合对灾害的预测总结(1)

已有 4751 次阅读 2010-3-6 07:20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预测, 灾害

                       潮汐组合对灾害的预测总结(1

                             杨学祥,杨冬红

 

我们从2004年开始做潮汐预警,至今已经历了6个年头,回顾六年来的风风雨雨,实践验证了潮汐组合对灾害的激发作用。潮汐组合为人们预警灾害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大灾集中在强潮汐时期,小灾集中在强潮汐日附近。结合本地的灾害发生周期,潮汐组合可以缩小灾害发生的预测时间,提高灾害的预测精度。以下是预测实例:

 

一、2003年重庆井喷

 

地下流体的异常喷发是瓦斯爆炸、井喷、地震、火山、森林大火、空难、海难等灾害的原因之一,这是灾害研究的前沿课题和最新成果。相关专业将环境因素排除于事故原因之外是不科学的,不利于灾害和事故的预防和评价。

 

20031222是月球近地潮,23日是日月大潮。此时地球处于强潮汐时期。1223井喷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天文大潮的客观因素。1226发生了伊朗7级大地震,死亡4万多人。我们在2003年第一期的西北地震学报发表过强潮汐激发瓦斯爆炸的文章,此次井喷也有天文大潮激发的客观因素。天文大潮激发瓦斯爆炸和井喷的事例值得重视。这一科学结论至今未被企业管理人员重视,是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天文大潮期间,要特别加强安全措施和强潮汐预报[12]

 

最近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燃 —— 12.23井喷特大事故抢险救灾纪实》记录了震惊中外的12.23重庆井喷特大事故抢险救灾过程,如果历史长河可以倒流,我们完全可以避免这次惊心动魄的悲剧。

 

中国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使人们不禁联想到20039月至12月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所发生的一系列频繁灾害:

 

915,中国利川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

927928101,俄罗斯、蒙古、中国三国交界处先后发生7.96.97.3级三次大地震。

922,缅甸中部地区的勃固省和马圭省发生里氏6.7级强烈地震。地震的震中位于首都仰光以北大约350公里处。地震造成部分佛塔、房屋和桥梁不同程度的毁坏。

926,日本北海道东南约80公里海域先后发生里氏7级和8级两次强烈地震,随后又发生多次余震,至少造成591人在地震中伤亡。

1222,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里氏6.5级地震,震中位于加州中部海滨城市圣西米恩市以东大约11公里处,至少造成3人死亡,50人受伤。

就在中国重庆开县境内发生天然气井喷的第三天,即当地时间1226日凌晨5点半左右,伊朗克尔曼省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始建于公元前15世纪的巴姆古城一夜之间被毁,造成至少5万人死亡,5万人受伤。

谜一般的灾难。

谜一般的2003912月。

 

据专家称,这正是神秘的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强潮汐所致,早在20033月,有专家在著名的学术刊物《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上撰文称,20039月-12月为强潮汐时期,在此期间可能会引发全球性的频繁灾害。

如果这些信息和专家的预测能够及时地被搜集、被集中、被输送、被处理、被重视,那么,对这次井喷的描述也许完全可能是另一个样子。遗憾的是机会丧失了!人们眨着疑惑不解的眼睛,望着从空气中飘来的一股淡绿色烟雾,这是一股散发着臭鸡蛋味儿的雾。人们被那股异味熏糊涂了,他们已经看不清这个世界的面目,更弄不清大自然正在酝酿着一场什么样的悲剧。迷迷蒙蒙地,许多的生命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走到了1223日深夜,走上了一条不归的路[3]

 

二、气候变化的自然周期:地球进入变冷周期

 

我们在2004223指出,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20世纪50-70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近期观测表明,太阳风对臭氧的破坏作用比氟利昂大的多;海底甲烷水合物的释放可造成更强烈的自然温室效应。人类活动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到加速或减缓的作用。全球气候的冷暖变化,主要受大自然的支配。

 

对过去100年的数据的回顾指出,太平洋每25年要经历一次温暖的“沙丁鱼期”到寒冷的“凤尾鱼期”的周期性变化。目前正处于从1990年左右开始的一个凤尾鱼丰富的阶段。在寒冷的阶段,东太平洋的强洋流和养分的增加使得凤尾鱼、鲑鱼、石斑鱼和海鸟的种群大量增加。西太平洋情况则刚好相反。同时,气温、大气环流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在暖期,太平洋的东西两部分的物理条件正好倒过来,使得沙丁鱼在太平洋中大量繁殖。

 

与太平洋温度的周期变化类似,太平洋上空的气流也有近似的周期变化。“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1977年至2000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在20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1925年到1944年,1978年至2000年。20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1925-1944年,1978-2000)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但是它们都明显地滞后于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和南极海冰变化。

 

30年来全球迅速增温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但人类的力量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拉马德雷现象的周期交替反复证明自然力量的存在。值得借鉴的是,1947-1976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曾使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的到来。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势头将逐渐减弱,一个寒冷多震时期将在未来30年内发生。海洋巨震将深海冷水翻到表面,吸收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冷的放大器。对于能源和资源日益匮乏的地球而言,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地球走出了第四纪大冰期;但是有证据表明,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90年代左右东太平洋进入一个凤尾鱼丰富的低温阶段。南极海冰增减变化转折点超前于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又超前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变化。这既反映了准60年周期太阳活动变化的能量传递过程,也是全球气候变冷的最初信息和前兆。全球变暖很快会成为过去,人类将遭受到大自然突然变冷的报复。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20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57万公里;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2000年)分别缩短了7644万公里。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19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60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19世纪略超过60年,之后缓慢变短,到20世纪后期月在55年至60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4]

 

计算表明55年至60年是潮汐叠加周期。据美国和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强潮汐和地震将海底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56]。潮汐有2112218.65456601800年周期[7]。火山灰遮蔽阳光,可以使气候变冷,强潮汐可以激发地震火山活动[89]

 

20101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变冷的预测得到证实[10-14]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建立强潮汐预警制度 (2004-1-27) .杨学祥.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2004-1/27/825001.htm

2.        杨学祥.从重庆井喷看天文常识普及的重要性 (2004-2-24)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ziliao/04-08,124.htm

3.        杨学祥.让科技之光照亮我们的时代。(2004-5-11.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2004-5/11/1311001.htm

4.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2004-3-23)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2004-3/23/1122001.htm

5.        Keeling C D, Whorf T P.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J]. PNAS, 2000, 97(8): 3814-3819.

6.        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J].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3): 287

7.        杨冬红 , 杨学祥.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14):5-12

8.        杨学祥, 韩延本, 陈震, 乔琪源.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474: 616-621.

9.        Elizabeth S. Cochran, John E. Vidale, and Sachiko Tanaka. Earth Tides Can Trigger Shallow Thrust Fault Earthquakes [J]. Science, 2004, 306: 1164-1166.

10.    Li Guoqing. 27.3-day and 13.6-day atmospheric tide 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J]. Adv. Atmos. Sci. 2005, 22: 359-374.

11.    Swanson, K. L., and A. A. Tsonis. Has the climate recently shifted? Geophys. Res. Lett., 2009,36: 6711

12.    Easterbrook, D.J., The next 25 years: global warming or global cooling? Geologic and oceanographic evidence for cyclical climatic oscillation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 2001, 33253.

13.    Easterbrook, D.J., 2008, Correlation of climatic and solar variations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and predic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s from recurring climate cycle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Oslo, Norway.

14.    Easterbrook, Don J. Glacier fluctuation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cean temperature chan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NY, 200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0205.html

上一篇:海平面上升、地震进入活跃期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下一篇:两会建言:关注潮汐组合研究(2)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