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最新厄尔尼诺信息:厄尔尼诺事件将一直维持到明年早期(转载)

已有 3626 次阅读 2009-10-15 05:44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全球变暖, 厄尔尼诺

澳大利亚:太平洋海温超过厄尔尼诺影响上限

【字体:  2009-10-14 17:00:26  来源:中国天气网

据路透社悉尼消息 澳大利亚气象局周三表示,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温度已经超过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范围,并且厄尔尼诺事件将一直维持到明年早期。

澳大利亚气象局在其每2周发表一次的厄尔尼诺报告中表示:“热带太平洋海水温度比常年均温要高,并且中部和东部的海温已经超过了厄尔尼诺影响的上限。”

“这种现象在厄尔尼诺事件中是比较少见的,南方涛动指数和热带云团模式与常规的厄尔尼诺条件不太一致。”但过去3个月澳大利亚东部的降雨模式与厄尔尼诺的常规影响基本一致。

南方涛动指数(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SOI )是指科学家选取塔希提站代表东南太平洋,选取达尔文站代表印度洋与西太平洋,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两个测站的海平面气压差值进行处理后得到的用于衡量南方涛动强弱的指数。SOI反映了厄尔尼诺现象的活跃程度.

澳大利亚气象局周二表示,截至10月10日,过去30天SOI一直维持+1的水平,而之前一直维持+3的水平。

通常,南方涛动指数出现持续性的负值,该年有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地,如果南方涛动指数出现持续性的正值,该年有反厄尔尼诺现象也就是拉尼娜现象。

澳大利亚气象局还表示,目前的趋势显示厄尔尼诺有减弱的趋势,并且其影响很可能与过去的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不太相同。

 

相关阅读:新型厄尔尼诺现象“Modoki ”将更为频繁

                厄尔尼诺变强或与全球变暖无关



编辑:张慧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厄尔尼诺变强或与全球变暖无关

【字体:  2009-03-25 16:11:07  来源:中国天气网

据路透社新加坡消息 美国科学家Ben Giese周二(3月24日)表示,研究显示191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比人们以前认为的更为强烈,这一发现也挑战了气候变化加重厄尔尼诺现象的观点。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沿岸的东太平洋表面水温异常升高,令西太平洋地区通常的多雨区向东移动。这会导致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亚洲南部和印度出现干旱,而智利和秘鲁暴发洪水,美国南部的冬季变得又湿又冷,大西洋飓风数量有所减少。

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全球气候紊乱,旱涝出现异常。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的两次厄尔尼诺现象是20世纪最严重的两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破坏大量基础设施。

1918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印度也遭遇了20世纪最严重的干旱。澳大利亚1982-83年间和1997-98年间的干旱是该国现代历史少最严重的几次。1918-20年间,澳洲东部也出现干旱。

但是,得克萨斯州A&M大学的本Ben Giese表示,复杂的计算机运行模式显示191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与这两次强度相当,但这显然发生在使用化石燃料或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导致全球变暖之前。

这一结论对全球变暖导致厄尔尼诺现象越来越强烈的观点提出质疑。

Giese表示他的团队运行了一个复杂的海洋计算机模式,这一运行过程对1908年-1958年间的海洋温度、洋流和其他测量结果进行模拟。

模拟过程显示在1918年,太平洋中部出现了一次不寻常的海水表面温度升高的情况,同时在南美洲海岸附近海水增温略低一些。

针对这一纪录,Giese强调,1950年之前,关于厄尔尼诺的数据非常有限,计算机模式只是了解过去厄尔尼诺现象的一种方式。“我们不能依靠对现在厄尔尼诺现象的认识去理解过去的情况。谈厄尔尼诺与全球变暖的关系并非易事,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过去的详细记录。

 

相关阅读: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85%亚马逊热带雨林毁灭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预测明春不会产生厄尔尼诺

编辑:张慧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62455.html

上一篇: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下一篇:10月15日地震信息:萨摩亚发生6.0级地震(转载及点评)
收藏 IP: .*| 热度|

2 钟炳 杨秀海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