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美国卫星发现地球磁场出现巨大空洞:关注地磁层漏能效应

已有 1199 次阅读 2023-7-23 19:3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美国卫星发现地球磁场出现巨大空洞:关注地磁层漏能效应

                                                     杨学祥

关键提示

      “臭氧洞漏能效应”和“地磁层漏能效应” 

       我们在1999年撰文提出,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大约有2%被平流层的臭氧吸收,7%被电离层吸收。当黑子活动高峰发生太阳风暴时,会大量破坏南极臭氧,随之产生“臭氧洞漏能效应”和“地磁层漏能效应”,使被地磁层和臭氧层阻隔的9%的太阳能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导致南极平流层变冷对流层变暖。收缩的平流层自转变快,膨胀的对流层自转变慢,这是赤道高空风产生的一个原因。

       正X射线,γ射线和紫外线,大约占太阳辐射光谱总能量的9%.在80~400km高度范围的电离层,γ射线和X射线被N2和O2/O3所吸收,在15~55km高度的臭氧层,99%的紫外线被O3所吸收.即在地球磁层、大气层和臭氧层被破坏的时候,到达生物圈的太阳辐射能将增大9%,造成地表温度的大幅度波动.与此同时,到达地表的γ射线、X射线和过量紫外线将造成大规模的生物灭绝.这就是臭氧洞漏能效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94679.html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DW199910001191.htm

https://www.doc88.com/p-4317663607230.html

https://www.docin.com/p-344676587.html

       美国卫星发现地球磁场出现巨大空洞

  2008年12月18日 09:31  大洋网-广州日报报道的新发现

  科学家们一直在密切关注地球磁场,因为它是保护地球不受宇宙空间恶劣气候影响的重要屏障。地球磁场就跟一座通风良好的老房子一样,有时会被来自太阳的猛烈的带电粒子穿透,从而导致耀眼的极光出现,或者令卫星和地面通讯系统受到干扰。(本报综合报道)

  本报综合报道 美国科学家16日发布报告称,近年来的卫星观测显示,保护地球的地球磁场受到了迄今为止来自太阳的最强烈能量冲击,一度出现一个空洞。这一现象是去年夏天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所发射的“西弥斯”卫星系统发现的。

  空洞持续一小时

  迄今最严重撕裂

  “西弥斯”(Themis)是由NASA研发的卫星系统,共由5颗小卫星组成。“西弥斯”的观测显示,地球磁场偶尔会出现两个裂缝,从而令太阳风穿透地球的高层大气层长驱直入。扰动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它抵达地球时,往往引起很大的磁暴与强烈的极光,同时也产生电离层骚扰。

  去年夏天,“西弥斯”观测发现,地球磁场出现了一个空洞——在地球磁气圈的最外缘,侵入的太阳粒子层厚达至少6400公里,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对地球的保护圈——地球磁场的最大限度的撕裂。跟踪“西弥斯”卫星系统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家马里特·奥伊罗塞特说。

  不过,奥伊罗塞特指出,太阳粒子对地球磁场的这种入侵是暂时的,像去年观测到的现象只持续了一个小时。

http://mil.news.sina.com.cn/s/2008-12-18/0931535458.html

      2007年夏天美国卫星发现地球磁场出现巨大空洞,证实了地磁层漏能效应的真实存在。


参考文献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85-89

杨学祥地磁层和大气层漏能效应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1999, 59):1170~1171

杨学祥陈殿友地磁场强度的轨道调制与自然灾害周期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0.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 307

杨学祥陈殿友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203):39~48

Yang, Xuexiang, Chen Dianyou, Gao Yanwei, Su Hongliang and YangXiaoying, et al, Geophysical and Chemical Evidence in the Depletion of Ozone.J. Geosci. Res. NEAsia, 1999, 2 (2): 121~133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杨学祥, 陈殿友, 宋秀环. 太阳风、地球磁层与臭氧层空洞. 科学(中文版), 19995):58~59

杨学祥,陈殿友。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地质论评。199945(增刊):33~42                   

 YANG Xue-xiang, CHEN Dian-you. The Volcanoes and the Astronomical Cycles .Geological Review. 1999,45(supper):33~42.

杨学祥. 臭氧洞与厄尔尼诺.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1999510):1301~1303

杨学祥. 臭氧洞漏能效应及其形成原因. 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9合肥:安徽技术出版社, 1999191

杨学祥, 陈殿友. 地球流体运移动力与自然灾害. 同上, 326

陈殿友, 杨学祥, 宋秀环. 地球轨道效应与重大自然灾害周期. 同上, 256.*

杨学祥, 陈殿友. 地磁场强度的轨道调制与自然灾害周期. 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0.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307

杨学祥, 陈殿友. 地下流体和微量元素流体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同上, 245

陈殿友, 杨学祥. 气候变冷导致的自然灾害及其周期. 同上, 244

杨学祥. 大气圈差异旋转及其对臭氧层的影响.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62):199~201

杨学祥. 大气氯粒子层的形成原因.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63):370~371

杨学祥. 太阳活动驱动气候变化的证据.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 65):615~617

杨学祥. 生物灾害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 65):617~619

杨学祥. 位能、形变能与热能的转化和全球变化的能量分析.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67):878~880

杨学祥. 气候波动周期、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68):1003~1005

Yang, Xuexiang, Chen Dianyou, Yang Xiaoying,  and  Yang Shuchen, et al, Geopulsation, Volcanism and Astronomical Periods. J. Geosci. Res. NE Asia, 2000, 3 (1): 1~12.

Yang, Xuexiang, and Chen Dianyou. Tectonic Movement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J. Geosci. Res. NE Asia, 2000, 3 (2): 121~128.

杨学祥, 陈殿友.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203):39~48

杨学祥. 土地沙漠化——全球性环境问题. 科学新闻周刊. 2000,46):18

杨学祥. 警惕严重旱灾重演. 科学新闻周刊. 20015):13

杨学祥. 地球呼吸的气候证据.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172):223~224

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的时空特征及其地球物理解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174):509~510

杨学祥.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211):15~23

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与灾害经济管理.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 200176):730~731

杨学祥. 地球形变产生的岩石圈、水圈和气圈等差异旋转.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 200177):902~904

杨学祥. 流体与固体的差异旋转和能量放大.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 200178):1017~101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1361.html

 

相关报道

美国卫星发现地球磁场出现巨大空洞(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 09:31  大洋网-广州日报

电脑模拟的地球磁场图。

电脑模拟的地球磁场图。

  新发现

  科学家们一直在密切关注地球磁场,因为它是保护地球不受宇宙空间恶劣气候影响的重要屏障。地球磁场就跟一座通风良好的老房子一样,有时会被来自太阳的猛烈的带电粒子穿透,从而导致耀眼的极光出现,或者令卫星和地面通讯系统受到干扰。(本报综合报道)

  本报综合报道 美国科学家16日发布报告称,近年来的卫星观测显示,保护地球的地球磁场受到了迄今为止来自太阳的最强烈能量冲击,一度出现一个空洞。这一现象是去年夏天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所发射的“西弥斯”卫星系统发现的。

  空洞持续一小时

  迄今最严重撕裂

  “西弥斯”(Themis)是由NASA研发的卫星系统,共由5颗小卫星组成。“西弥斯”的观测显示,地球磁场偶尔会出现两个裂缝,从而令太阳风穿透地球的高层大气层长驱直入。扰动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它抵达地球时,往往引起很大的磁暴与强烈的极光,同时也产生电离层骚扰。

  去年夏天,“西弥斯”观测发现,地球磁场出现了一个空洞——在地球磁气圈的最外缘,侵入的太阳粒子层厚达至少6400公里,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对地球的保护圈——地球磁场的最大限度的撕裂。跟踪“西弥斯”卫星系统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家马里特·奥伊罗塞特说。

  不过,奥伊罗塞特指出,太阳粒子对地球磁场的这种入侵是暂时的,像去年观测到的现象只持续了一个小时。

  对宇航员是威胁

  对地表人没伤害

  太阳风的入侵对正在太空轨道的宇航员是一个潜在威胁,不过总体来说,对地球表面生活的人基本不造成伤害。

  科学家原本以为,太阳风对地球磁场最大限度的入侵发生在地球磁场和太阳磁场正好指向相反方向时。但是,“西弥斯”拍摄的资料显示,这一设想是错误的。当两大磁场处于一条直线上时,穿透地球保护磁场的太阳风量增加了20倍。

  “西弥斯”卫星系统观测的结果有助于科学家预测太阳风暴的强度以及其对地球电网、航班、军事通讯和卫星信号的影响。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赞助了这一研究。去年2月份,NASA启动“西弥斯”计划,其目的是为了找到强大的地磁力对地球大气层造成干扰的根源。

  相关链接

  2000年后地球失磁性

  一切生物或无法生存

  俄罗斯科学院几位地球物理学专家通过对地球磁场的多年研究发现,地球磁场的变化速度远超过人类的预期。大约经过2000年后,地球磁性可能会全部消失。这一现象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果地球进入无磁时代,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将无法生存。

  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磁场、电离层以及无线电传播研究所的顾问尤里·扎依采夫表示,目前,地球磁场的磁极正逐渐向地球赤道方向偏移,随着液态地核变化速度的加快,地球磁极的偏移速度也在加快。地球磁极的偏移将导致地球磁性逐渐减弱,地球张力减小。

  据此推算,大约经过两千年后,地球磁性可能会全部消失。这一现象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果地球进入无磁时代,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将无法生存。(本报综合报道 )

http://mil.news.sina.com.cn/s/2008-12-18/093153545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96367.html

上一篇:2023年7月23日晚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下一篇:2023年7月23日夜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2 张学文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