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太阳耀斑可能影响无线电通信、电网、导航信号,并对航天器和宇航员构成危险

已有 7032 次阅读 2023-1-13 11:16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太阳耀斑可能影响无线电通信、电网、导航信号,并对航天器和宇航员构成危险 

2023-01-12 05:52

据美国宇航局(NASA)博客之家报道(NASA BLOG HOME)在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1月9日下午1:50太阳耀斑达到峰值。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观测站不断观测太阳,捕捉到了太阳释放出强烈的太阳耀斑这一事件的图像,强度为X1.9,该图像显示了极紫外线的子集,突出了耀斑中极热的物质,并被染成了红色和金色。宇航局科学家们认为,一般来说,太阳耀斑可能影响无线电通信、电网、导航信号,并对航天器和宇航员构成危险,对其他领域特别是地球生命领域的影响仍在评估中,既往的研究并未发现有显著水平的影响。

据悉,日冕物质抛射的级别分为A、B、C、M、X五个级别,其中A为最小级别,X为最大级别,在2003年10月底,科学家目睹了一场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太阳耀斑爆发,级别达到X2.8,致使瑞典南部的5万户居民短暂失去电力供应;去年4月份,太阳也爆发了一次X级别的耀斑,强度为X2.2,持续17分钟,属于一个比较正常的时间。那次耀斑发生在北京时间4月20日12点前后,我国处于向阳侧,在8分钟后,急剧增强的电磁辐射到达中国地区,引起了中国区域电离层的突然骚扰,干扰了无线信号的传播,导致短波无线电信号衰减。

据了解,太阳活动具有11年左右的周期性,目前正处于第25太阳活动周,根据太阳黑子的监测和国内外专家预测,本活动周峰值将出现在2025年前后,现在太阳活动整体上还没有进入高年,2-3年后,才会达到峰值,太阳爆发将更加频繁和强烈。

https://www.sohu.com/a/628432524_476374

超级太阳风暴杀灭病毒

 

1918-1920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神秘消失超级风暴发生在19215月对应;

SARS事件20022开始20037月消失与太阳风暴发生在20031030日对应。

中东呼吸综合症爆发于2012年消失于2016年与2012723日和2017723日的两次超级太阳风暴事件对应。

由此可见,病毒大流行遇到超级太阳风暴,是其神秘消失的重要原因。

尽管早就有2020年将发生超级太阳风暴的预测,可惜,2019年新冠病毒至今未遇到超级太阳风暴的冲击。

2024-2025年可能是太阳黑子峰值,2022-2025年可能发生超级太阳风暴,结束新冠疫情已经为期不远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9388.html

2020年3月末北极臭氧洞和9月末南极臭氧洞抑制新冠病毒爆发

已有 1562 次阅读 2022-4-6 09:4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020年3月末北极臭氧洞和9月末南极臭氧洞抑制新冠病毒爆发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根据地球轨道周期,臭氧洞应该周期性地在南北两极轮流出现由于没有达到臭氧洞低浓度的标准,即使是臭氧洞没有出现,但是北极臭氧稀薄区在3月和南极臭氧稀薄区在9月也会周期存在,从而形成每年3月和9月两极地区的臭氧稀薄区变化周期。这是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的第一大原因。

第一、每年3-4月和9-11月的臭氧洞漏能效应,相当于大自然对地球的两次大规模消杀病毒过程,对冠状病毒的抑制或杀灭作用不可忽视。

第二、每年6-8月北半球夏季太阳黑子最强,每年1-2月和12月北半球冬季太阳黑子最弱,这是新冠疫情季节性波动第二大原因。南半球与此相反,每年6-8月南半球冬季季太阳黑子最弱,每年1-2月和12月南半球夏季太阳黑子最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2521.html

巧合的是,2019年全球爆发了新冠病毒疫情,2020年3月发生北极臭氧洞和9月发生南极臭氧洞。大量太阳高能粒子通过臭氧洞进入地表,灭杀了新冠病毒,保护了人类,其作用和贡献却被忽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084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0966.html

   臭氧洞的存在和扩大与地球公转轨道有关 

       根据地球公转轨道,秋分(922-24日)到冬至(1221-23日),南极的极昼使太阳辐射对南极最强,产生南极的臭氧洞(或臭氧稀薄区);春分(320-22日)到夏至(621-22日,北极的极昼使太阳对北极辐射最强,易产生北极的臭氧洞(或臭氧稀薄区)。其中,2010年冰岛火山的异常喷发规模最大,火山灰集中在北极,降温和破坏臭氧的作用值得关注。由于地球近日点在13日或4日,远日点在72日或3日,这是南极比北极更容易出现臭氧洞的原因,也是臭氧洞季节性变化的原因。

臭氧洞应该周期性地在南北两极轮流出现特别是,由于没有达到臭氧洞低浓度的标准,臭氧洞没有出现,但是北极臭氧稀薄区在3月和南极臭氧稀薄区在9月也会周期存在,从而形成每年3月和9月两极地区的臭氧稀薄区变化周期。这是冠状病毒季节性爆发的原因。

每年3月20日(春分)开始的北极臭氧洞或臭氧稀薄区和9月23日(秋分)开始的臭氧洞的臭氧洞漏能效应,相当于大自然对地球的两次大规模消杀病毒过程,对冠状病毒的抑制或杀灭作用不可忽视。

      事实上,地球南北极都出现过臭氧洞,证实了我们的理论。彗星的轨道是一个偏心率很大的椭圆,受太阳风压力作用,在近日点彗尾最长,在远日点彗尾最短。同样,地球轨道也是一个椭圆,在近日点气尾最长,在远日点气尾最短。这是南极臭氧洞比北极臭氧洞面积大,存在时间长的原因(见图1)。


太阳风压缩大气层形成臭氧洞和气尾.png 

 1  太阳风压缩大气层背光流动形成两极地区极昼时臭氧洞(或臭氧稀薄区)和极夜时气尾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本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57km;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2000年)分别缩短了7644km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3501

      这是2020年地球南北极都出罕见臭氧洞的天文原因。太阳风压缩大气层,背光方向形成气尾,向光方向形成臭氧洞(或臭氧稀薄区)。这是大气异常流动的结果。南极大陆沿海强烈的海洋西风漂流增强南极大气涡旋,增加南极臭氧洞的扩大。    

       两极臭氧洞首先是自然的产物。极夜和极昼的交替,极涡和低温条件,火山灰向极地的集中,臭氧洞在南北两极的轮换,都是自然规律运作的结果,远非人力所能控制。北半球大陆集中,人口稠密,如果《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努力只是将臭氧洞从南极迁移到北极,这项成功究竟是福音还是灾难?

臭氧洞漏能效应地磁层漏能效应 

我们在1999年撰文提出,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大约有2%被平流层的臭氧吸收,7%被电离层吸收。当黑子活动高峰发生太阳风暴时,会大量破坏南极臭氧,随之产生臭氧洞漏能效应地磁层漏能效应,使被地磁层和臭氧层阻隔的9%的太阳能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导致南极平流层变冷对流层变暖。收缩的平流层自转变快,膨胀的对流层自转变慢,这是赤道高空风产生的一个原因。

X射线,γ射线和紫外线,大约占太阳辐射光谱总能量的9%.80400km高度范围的电离层,γ射线和X射线被N2O2/O3所吸收,1555km高度的臭氧层,99%的紫外线被O3所吸收.即在地球磁层、大气层和臭氧层被破坏的时候,到达生物圈的太阳辐射能将增大9%,造成地表温度的大幅度波动.与此同时,到达地表的γ射线、X射线和过量紫外线将造成大规模的生物灭绝.这就是臭氧洞漏能效应.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DW199910001191.htm

https://www.doc88.com/p-4317663607230.html

https://www.docin.com/p-344676587.html

2022319地球两极正在经历异常的极端高温的条件:20209月南极出现臭氧洞(面积排序12位),20203月北极出现最大臭氧洞。与此同时,大量太阳风带来的高能粒子通过臭氧洞进入地球两极,杀灭新冠病毒,抑制了性冠疫情的发展,形成疫情的季节性波动,对应3-4月和9-11月疫情低谷期。

2020年两极臭氧洞阻碍了新冠病毒疫情的发展 

20203-5月北极出现臭氧洞,20209-12月南极出现臭氧洞。全球疫情爆发低谷在20203-5月和9-12月,臭氧洞扩大导致更多太阳高能粒子进入两极,有利于对病毒的消杀。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125750.html

https://new.qq.com/rain/a/20220222A03B1Q00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0Q9MGE60534A4SC.html?f=post2020_dy_recommends

2020年1月-9月全球新冠死亡病例.png

2020年4月-2021年11月全球疫情.png

图1 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全球新冠疫情:2020年5-7月谷值对应3-4月北极臭氧洞,2020年9-11月谷值对应9-11月南极臭氧洞,2021年3-4月谷值对应3-4月北极臭氧稀薄区,2021年10-11月谷值对应9-11月南极臭氧洞。


2020年1月-9月香港新冠死亡病例.png

图2 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中国香港新冠疫情:2020年4-6月谷值对应3-4月北极臭氧洞,2020年9月对应9-11月南极臭氧洞。

2022年1-9月美国新冠死亡.png

2020年7月-2021年4月美国疫情.jpeg

图3 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美国新冠疫情:2020年4-6月谷值对应3-5月北极臭氧洞,2020年9-11月谷值对应9-11月南极臭氧洞,2021年3-4月谷值对应3-4月北极臭氧稀薄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2703.html


相关博文

太阳风暴杀死冠状病毒:疫情神秘消退和再度恶化

已有 6643 次阅读 2021-11-4 12:4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89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8454.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4847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1806.html

上一篇:2023年1月13日早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下一篇:太阳风暴、太阳耀斑、臭氧洞对新冠病毒的杀灭作用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4 孙颉 周少祥 杨正瓴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0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