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1960年发生在智利的这场超级地震,从5月2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23日。在南纬36°到南纬48°之间,沿着南美洲智利海域沿线1400千米的狭长地带,发生了上百次强烈余震,其中超过8级的3次,超过7级的10次。
5月22日下午19点11分,地震波像数千辆隆隆驶来的坦克车队从蒙特港的海底传来。不久,大地便剧烈地颤动起来。这次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一次震级最高、最强烈的地震,震级达9.5级。它发生在位于太平洋智利海沟、蒙特港附近海底,影响范围在南北800千米长的椭圆内。这场超级强烈地震持续了将近3分钟之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大震之后,忽然海水迅速退落,大约过了15分钟后,海水又骤然而涨。浪涛高达8~9米,最高达25米。呼啸着的巨浪,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袭击着智利和太平洋东岸的城市和乡村。那些留在广场、港口、码头和海边的人们顿时被吞噬,海边的船只、港口和码头的建筑物均被击得粉碎。太平洋智利沿岸,以蒙特港为中心,南北800千米,几乎被洗劫一空。
海啸波又以每小时700千米的速度,横扫了西太平洋岛屿。仅仅14个小时,就到达了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到达夏威夷群岛时,波高达9~10米,巨浪摧毁了夏威夷岛西岸的防波堤,冲倒了沿堤大量的树木、电线杆、房屋、建筑设施,淹没了大片的土地。不到24小时,海啸波走完了大约1.7万千米的路程。到达了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岛。此时,海浪仍然十分汹涌,波高达6~8米,最大波高达8.1米。
下一次将发生在哪一年?
研究表明,全球8.5级以上特大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相关。1959-1960年就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2004年12月26日、2005年3月19日、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连续发生3次8.5级以上特大地震。表1-2给出了下一次发生的时间表。
在200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2000-2030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3-5],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深海地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深海地震。
表1 拉马德雷位相、强震与气温对比
时 期 1889-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拉马德雷 冷 位 相 暖 位 相 冷 位 相 暖 位 相 冷 位 相
气 温 低 温 增 暖 低 温 增 暖 低 温?
强 震 2次 1次 7次 0次 已发生2次
表2 海洋巨震与海啸
地震时间 地点 震级 海啸死亡人数
1906-01-31 哥伦比亚 Ms 8.6 500-1500
1960-05-22 智 利 Ms 8.9 1061
2004-12-26 印度尼西亚 Ms 8.7 300000
从表1和表2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三个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气候低温期与哥伦比亚、智利、印度尼西亚的海洋巨震海啸和12次8.5级以上强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2000-2030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世界强震将频繁发生。
1889年至2012年全球8.5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
根据1889年以来的地震数据统计,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2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0-2012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表3 1890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PDO)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 9级以上 地震次数 | PDO时间位相 | 气候冷暖 | 地震 | |
全球 | 中国 | |||||
1890-1924 | 6(4) | 1 | 0 | 1890-1924冷 | 低温期 | 活跃期 |
1925-1945 | 1(1) | 0 | 0 | 1925-1946暖 | 温暖期 | |
1946-1977 | 11(7) | 1 | 4 | 1957-1976冷 | 低温期 | 活跃期 |
1978-1999 | 0(0) | 0 | 0 | 1977-1999暖 | 温暖期 | |
2000-2012 | 6(6) | 0 | 2 | 2000-2030冷 | 低温期? | 活跃期 |
注: 特大地震为Ms 8.5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569.html
我们多次强调:特大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这只是前一轮特大地震活跃期的统计结果,没有从理论上给出说明。
本轮特大地震活跃期将延长至2025年
最近的统计分析表明,特大地震活跃期是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月亮赤纬角周期叠加的结果,一般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19年,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开始,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结束,历时18.6年,约为19年(见表4)。
表4 1890-2012年全球8.5级以上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对应性
序号 | 地震时间 | 地震地点 | 震级 | 拉马德雷 | 月亮赤纬角 |
1895-1897 | 冷位相 | 最大值 | |||
1 | 1896-06-15 | 日本 | 8.5 | 冷位相 | |
1904-1906 | 冷位相 | 最小值 | |||
2 | 1906-01-31 | 厄瓜多尔 | 8.8 | 冷位相 | |
1913-1915 | 冷位相 | 最大值 | |||
1922-1924 | 冷位相 | 最小值 | |||
3 | 1922-11-11 | 智利 | 8.5 | 冷位相 | |
4 | 1923-02-03 |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 8.5 | 冷位相 | |
1931-1932 | 暖位相 | 最大值 | |||
5 | 1938-02-01 | 印尼班大海 | 8.5 | 暖位相 | |
1940-1942 | 暖位相 | 最小值 | |||
1950-1952 | 冷位相 | 最大值 | |||
6 | 1950-08-15 | 中国西藏 | 8.6 | 冷位相 | 最大值 |
7 | 1952-11-04 |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 9.0 | 冷位相 | 最大值 |
8 | 1957-03-09 | 阿拉斯加 | 8.6 | 冷位相 | |
1959-1960 | 冷位相 | 最小值 | |||
9 | 1960-05-22 | 智利 | 9.5 | 冷位相 | 最小值 |
10 | 1963-10-13 | 俄罗斯库页岛 | 8.5 | 冷位相 | |
11 | 1964-03-27 |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 9.2 | 冷位相 | |
12 | 1965-02-04 | 阿拉斯加 | 8.7 | 冷位相 | |
1968-1970 | 冷位相 | 最大值 | |||
1977-1979 | 暖位相 | 最小值 | |||
1986-1988 | 暖位相 | 最大值 | |||
1995-1997 | 暖位相 | 最小值 | |||
2005-2007 | 冷位相 | 最大值 | |||
13 | 2004-12-26 | 印尼苏门答腊 | 9.1 | 冷位相 | |
14 | 2005-03-28 | 印尼苏门答腊 | 8.6 | 冷位相 | 最大值 |
15 | 2007-09-12 | 印尼苏门答腊 | 8.5 | 冷位相 | 最大值 |
16 | 2010-02-27 | 智利 | 8.8 | 冷位相 | |
17 | 2011-03-11 | 日本 | 9.0 | 冷位相 | |
18 | 2012-04-11 | 印尼苏门答腊 | 8.6 | 冷位相 | |
2014-2016 2023-2025 2032-2034 2041-2043 2050-2052 2059-2061 2068-2070 | 未发生 发生概率最大 发生概率较大 发生概率较小 发生概率较小 发生概率较大 发生概率较大 | ? | 冷位相 冷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冷位相 |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
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1952年,1957年、1960 年、1964年4场9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2004年12 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就发生了9.1级强地震,并造成了27万的人员伤亡。其后,2005年3月29日、2007年9月12日和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又连续发生三次8.5级以上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强震频发已经成为事实。
因为考虑到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超过历史的记录。由此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也可能超过历史的规模。这是比温室效应更危险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后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1091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9464.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 杨学祥.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1):58-70。
杨学祥. 流感和强震爆发的预测. 百科知识. 2005, (24): 13-14.
杨学祥,杨冬红。旱涝周期和海震调温假说的新证据。西北地震学报。2005,27(4):400,398。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2007:200-204。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地理教学》,2008,(5):1-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Li Guoqing.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tide 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J]. Adv.Atmos.Sci. 2005, 22:359-374.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杨冬红, 杨学祥. 直面巨灾威胁: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周期及其预测方法. . 第三届中国防灾减灾之路学术研讨会: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暨平安京津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201-208. 2016-中国防灾减灾之路。主编:高建国。出版社:气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7-0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395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940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2064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20688.html
相关报道
2020-05-27 23:58:09 来源: 四川省地震局
缘起超级大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一种释放形式,虽然人类在这个星球已经生存了几十万年,有文明历史记载也已经几千年,但近代科学发展到可以仪器测定震级的历史才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的地震观测史,有一起地震不得不提,它发生在60年前——1960年5月22日,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发生的超级大地震,震级9.5级,创造了有精确震级测定以来的最高纪录。
地震后的智利瓦尔迪维亚省克拉尔港
9.5级,其实只是这一连串地震的震级峰值。1960年发生在智利的这场超级地震,从5月2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23日。在南纬36°到南纬48°之间,沿着南美洲智利海域沿线1400千米的狭长地带,发生了上百次强烈余震,其中超过8级的3次,超过7级的10次。
当5月21日地震刚刚发生时,震动还比较轻微,但这种颤动与以往地震不同的是,它连续不断地发生着。震级一次高于一次,震动也一次比一次剧烈。这时虽然也有一些不太结实的房屋被震塌、震裂,偶然也有慌不择路的人们被压死和砸伤,但一些比较牢固的建筑物还都安然无恙。由于地震开始来势并不那么凶猛,伤亡人数不多。然而,连续两天持续不断的震荡使人们产生了松懈麻痹情绪,由于破坏程度不大,人们不像开始那样惧怕地震,有人甚至搬进了已被震裂的房屋中居住。
5月22日下午19点11分,地震波像数千辆隆隆驶来的坦克车队从蒙特港的海底传来。不久,大地便剧烈地颤动起来。这次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一次震级最高、最强烈的地震,震级达9.5级。它发生在位于太平洋智利海沟、蒙特港附近海底,影响范围在南北800千米长的椭圆内。这场超级强烈地震持续了将近3分钟之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超级海啸接踵而至
大震之后,忽然海水迅速退落,大约过了15分钟后,海水又骤然而涨。浪涛高达8~9米,最高达25米。呼啸着的巨浪,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袭击着智利和太平洋东岸的城市和乡村。那些留在广场、港口、码头和海边的人们顿时被吞噬,海边的船只、港口和码头的建筑物均被击得粉碎。太平洋智利沿岸,以蒙特港为中心,南北800千米,几乎被洗劫一空。
海啸波抵达时间图
海啸波又以每小时700千米的速度,横扫了西太平洋岛屿。仅仅14个小时,就到达了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到达夏威夷群岛时,波高达9~10米,巨浪摧毁了夏威夷岛西岸的防波堤,冲倒了沿堤大量的树木、电线杆、房屋、建筑设施,淹没了大片的土地。不到24小时,海啸波走完了大约1.7万千米的路程。到达了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岛。此时,海浪仍然十分汹涌,波高达6~8米,最大波高达8.1米。
看热闹不嫌事儿大错失的机会
说了半天引子终于到主题了。前面说到海啸波以每小时700千米的速度,花了14个小时抵达夏威夷群岛,长途旅行并没有磨蚀光海啸携带的巨大能量,上岸时浪高10米说明了问题。简要回顾一下海啸波袭击夏威夷的过程。
海啸的第一次袭击发生在5月23日凌晨,随后的几次海啸波以30分钟左右的间隔,接连袭击,其中第三次的海啸波威力最大(瞬时浪高达到了14米)。海啸共计造成夏威夷岛61人遇难,282人受伤。
如果我告诉你,这一切是在夏威夷已经获知海啸袭击并且有充分时间应对的前提下发生的,你会惊讶吗?
没错,你没听错。夏威夷居民的确已经提前收到了海啸预警。
由于夏威夷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这次智利大海啸之前已经遭受过多次重大海啸袭击,特别是1946年阿留申群岛发生的8.6级地震引发海啸,海啸波及夏威夷造成超过一百人遇难。美国科学家开始逐渐认识到海啸与海底大地震的发生关联性,并着手建立海啸预警中心。1949年,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在夏威夷成立。太平洋预警中心发布海啸预警,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信息前提:海底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80千米),震级超过6.5级,震中位置海水深度超过1000米。
由于三个前置条件的设置比较宽松,特别是震级,虽然说至少6.5级的海底地震才足以引起海底断层错动,产生形变把能量传递给上方水体。但地震震级发生在“至少”这个最低条件,引起海啸的概率并不大。据统计,在1948年到1986年间,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出的警报,20次中有15次是错误的,误报率高达75%。也就是说,高误报率麻痹了夏威夷人的神经,人们以为这次海啸仍然像之前那样的“捕风捉影”,根本没当回事,甚至有人特意到海边来等着看传说前所未有的海啸长什么样子。
超级海啸到来前夏威夷居民悠闲地看热闹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点,夏威夷居民并不了解。那就是特大地震引发超级海啸,海啸不仅仅是一个波浪,而是一系列波持续数小时的袭击海岸。首波不一定是最大的波。当第一波海啸袭击夏威夷时,居住在海边的居民纷纷跑到高地,所以几乎没有人员伤亡,一看海水退了,许多人又回到原来的家中。没想到30分钟以后还有更大的海啸波袭击。
果断应对海啸你需要知道
地震就是天然的海啸预警信号,一旦沿海大地震发生了,不要待在低洼的海滨区域,应立即奔向高地。
海啸预警信息发布依赖于对地震的测定,所以需要时间,如果海底地震的震中距离你并不远,身体感知到大地震动持续时间越长,则地震震级越大。不必坚持等待收到海啸预警信息,当身体感受到半分钟以上的震感,不要犹豫,立刻往高处转移。
有的海啸到来之前会发生明显的退潮,露出从未见天日的海底;海啸冲向海岸时,发出像喷气式飞机或者火车驶过一样的隆隆声。这些也都是天然的海啸信号。
海啸不仅仅是一个波浪,而是一系列波持续数小时的袭击海岸。首波不一定是最大的波,待在安全的地带直到当局发出解除警报的信号为止。
即使是非破坏性海啸,所有向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都要认真对待,1960年5月发生的智利海啸之所以在夏威夷希洛造成61人死亡就是因为有些人认为警报是错误的。
千万不要冲向岸边去观看海啸,当你看到海啸波再逃已为时已晚。
来自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的建议“一感二看三听”
参考资料:陈颙、史培军《自然灾害》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温瑞智课题组《海啸研究》
—END—
来源:震道(ID:zhendao201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DM229QR0514HS87.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