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流行病毒的静息期: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成因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埃博拉病毒的静息期,流感大流行的间歇期,8.5级以上大震的间断期,南极海冰面积的极小期,都集中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研究其成因和规律,可以为流行病疫情的防治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方法。病毒一般喜冷怕热,这是流行病毒在拉马德雷冷位相集中爆发的原因。导致气候变冷的因素有18.6年周期的月亮赤纬角变化导致的潮汐南北震荡(其3倍为55.8年),55年周期的深海巨震降温效应,55年周期的南极海冰气候开关效应。
拉马德雷现象
近十年研究发现,厄尔尼诺(El Nino)和拉尼娜(La Nina)的发生与更大时间尺度的“太平洋十年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缩写为PDO)密切相关。PDO是近年来揭示的一种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它是叠加在长期气候趋势变化上的一种扰动,直接造成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影响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 South Oscillation,缩写为ENSO)事件的频率和强度。1976-1977年北太平洋出现了一次显著的气候年代际突变现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人们才开始对引起这种现象原因予以关注。
PDO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其“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分别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近二十年至三十年。近一个世纪以来,PDO已经出现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890-1924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25-1945年;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946-1976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77-1999年。2000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气候的温暖期对应暖位相,寒冷期对应冷位相,一个周期为55年。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 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涛动”(PDO)。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PDO 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一词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也正是“母亲”。
埃博拉病毒在拉马德雷暖位相静息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爆发
图1是1976年以来埃博拉病毒爆发与太阳黑子极值、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对比,初步结论是:
其一、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埃博拉病毒经历了连续14年的最长间断期,其它时间爆发强度也不大,处于相对平稳期;
其二、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埃博拉病毒爆发连续间断期不超过3年,爆发强度成倍增长,处于相对活跃期。
其三、太阳活动进入21世纪超长极小期,根据历史记录,病毒将有30-70年的集中爆发期。
图1 1976-2014年埃博拉病毒爆发的时间分布(网上资料)
图2 1976-2014年埃博拉病毒爆发的时间分布:1980-1994年之间无爆发为静息期(网上资料)
根据图1-2,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一、 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埃博拉病毒经历了连续14年的最长间断期,其它时间爆发强度也不大,处于相对平稳期;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埃博拉病毒爆发连续间断期不超过3年,爆发强度成倍增长,处于相对活跃期。
二、埃博拉病毒爆发与太阳黑子极值有对应关系,但不是一一对应。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埃博拉病毒最强爆发与1995-1996年太阳黑子极小值对应;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埃博拉病毒最强爆发与2000-2003年、2014年的太阳黑子极大值对应,与2007-2008年太阳黑子极小值对应。
如果上述统计规律成立,那么,下列结论值得观测验证:
其一、2014-2030年是后续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埃博拉病毒将继续猛烈爆发;
其二、按照太阳黑子活动的11年周期(近期有延长趋势),2018、2025、2029年附近的太阳黑子极值将会有最强的埃博拉病毒爆发。
统计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干旱、洪涝、飓风伴随拉尼娜、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2004年底的印尼地震海啸和今年年初的低温暴雪冻害是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自然灾害呈链状相互连接,彼此激发,为人类预防预测灾害提供预兆和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98972.html
流感毒病暴发的静息现象及原因
禽流感发生的时间规律是,禽流感爆发成群发状态,两次群发期之间相隔30-40年,群发期内大约每隔10年爆发一次。自1888年以来,已发生两次群发时期,目前面临第三次群发[1]。禽流感爆发的双重周期受多种因素控制。
我们发现,禽流感爆发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第一次群发期有三次禽流感爆发:1889-1890年、1899-1900年和1918-1919年,处于1890-1924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第二次群发期也有三次禽流感爆发:1957-1958、1968-1969和1977年,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禽流感群发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间间隔30年左右的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18年到1957年相隔39年,这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周期变化大致相当。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全球气候低温期,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全球气候温暖期。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在56摄氏度下加热30分钟、60摄氏度下加热10分钟,65—70摄氏度下加热数分钟,流感病毒即丧失活性。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也可灭活该病毒,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紫外线直射可依次破坏其感染力、血凝素活性和神经氨酸酶活性。但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由此看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低温是禽流感群发在其中的主要原因。这也是自1977年以来,禽流感没有爆发的原因。因此,禽流感的群发周期为准60年的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变周期。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全球又面临禽流感的群发时期。
最近研究表明,流感世界性爆发不仅与太阳黑子有关,而且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拉尼娜年、厄尔尼诺年、低温冷害年和太阳黑子极值年都有关。流感爆发年有以下5大特征: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当年或前后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5](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6]),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m+1年或M+1年。禽流感在拉尼娜年孕育,在厄尔尼诺年爆发。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9-13年,平均为11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共有6次。这是群发期内禽流感爆发的最多次数。由谷年m到峰年M约4年,由峰年M到谷年m约7年。前者时间较短,没有给禽流感病毒充分的演化突变时间(见下段文字中的原因),所以,禽流感只能发生在M到M,m到m,或M到m,间隔7到13年。这是禽流感群发期内每隔10年爆发一次的原因。
禽流感一定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前两年要发生拉尼娜事件,当年或前后一年要发生严重的低温冷害(如,1957年,1969年,1976年),这些条件也起到严格的限制作用。
禽流感爆发的约十年周期是可间断的,尽管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1957-1958年、1968-1969年、1977年禽流感爆发近似符合10年周期,但在1890-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1889-1890年、1899-1900年、1918-1919年禽流感爆发却不完全符合于10年的周期。后两次相隔时间为18年。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到不同因素对禽流感爆发的控制作用。
表1 世界流感大流行周期和亚周期及相关条件表
(杨冬红,杨学祥)
时 期 | 1890-1924 | 1925- 1946年 | 1947-1976 | 1977- 1999年 | 2000 -2030 | |
拉马德雷PDO | 冷位相 | 暖位相 | 冷位相 | 暖位相 | 冷位相 | |
流感大流行周期 | 爆发期 | 间歇期 | 爆发期 | 间歇期 | 爆发期 | |
亚周期及相关条件 | 第一亚周期 | (1888)-1889 | 1957-1958 | 2009 2012? | ||
第二亚周期 | 1899-1900 | 1968-1969 | 2019? 2023? | |||
第三亚周期 | 1918-1919 | (1976)-1977 | 2030? 2034? | |||
太阳黑子 | 1889谷年 1901谷年 1917峰年 | 1957峰年 1968峰年 1976谷年 | 2008? 2012? 2019? | |||
东北冷夏年o和低温冷害年* | 1888o 1902o 1918o | 1957o* 1969o* 1976o* | 2008? 2012? 201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0426.html
厄尔尼诺是气候暖事件,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增强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圣婴现象,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与另一现象南方涛动合称为ENSO。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得到增强,必然有赤道信风增强。相反,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增强,必然有赤道信风减弱。1909-2014年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可参见表1(吕俊梅 等,2005)。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事件显著增多,极端冷事件频发,有利于流行病毒爆发。
表2 PDO的冷暖位相下El Nino和La Nina事件发生年份(吕俊梅 等,2005)
Table 2 The year when El Nino and La Nina events occurred in cold and warm phases of PDO (Lv X J, et al, 2005)
PDO冷暖位相 | 厄尔尼诺事件年份 | 拉尼娜事件年份 |
1909-1924年(冷) | 1911,1913,1918 | 1909,1910,1916,1922,1924 |
1925-1945年(暖) | 1925,1929,1930,1940 | 1938,1942,1944 |
1946-1976年(冷)
| 1951,1957,1963,1965 1969,1972,1976 | 1949,1954,1955,1956,1964 1967,1970,1971,1973,1975 |
1977-1999年(暖) | 1982,1986,1987,1991,1997 | 1984,1988,1999 |
2000-2030年(冷) | 2002,2004,2006,2009,2014,2015 | 2000,2005,2007,2010,2011,2012,2017,2020,2021 |
注:最后一栏是笔者添加的。
8.5级以上特大地震的间断期在拉马德雷暖位相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3次。在1889-1924年PDO“冷位相”发生6(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PDO“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PDO“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PDO“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PDO“冷位相”已发生5次。
规律表明,PDO暖位相时期是全球特大地震的间断期和全球气候温暖期,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特大地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全球气候的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PDO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2002年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表3 1890年以特大地震和PDO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 全球9级以 上地震次数 | PDO时间位相 | 气候冷暖 | |
全球 | 中国 | ||||
1890-1924 | 6(4) | 1 | 0 | 1890-1924冷 | 低温期 |
1925-1945 | 1(1) | 0 | 0 | 1925-1946暖 | 温暖期 |
1946-1977 | 11(7) | 1 | 4 | 1957-1976冷 | 低温期 |
1978-1999 | 0(0) | 0 | 0 | 1977-1999暖 | 温暖期 |
2000-2030 | 6(6) | 0? | 2 | 2000-2030冷 | 极端低温事件频发? |
注: 括号内为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7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363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657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553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5855.html
郭增建等人指出,9级和9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1868年以后的北半球温度下降与1868年和1877年间的智利两个Mt9.0级大地震有关。1900年以后的北半球的温度下降可能与1906年厄瓜多尔Mw8.8级大地震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周围大量Ms8级以上的大地震的数量特多有关。1952年之后的温度短时下降以及1960年以后的明显的长时段下降可能与1952、1957、1960和1964年的4次Mw9.0~9.5级的环太平洋大地震有关。由于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为Mw9.5级,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为Mw9.2级,所以1960年以后北半球和中国气温下降明显,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1833年苏门答腊9级地震、1837年智利瓦尔的维西9.25级地震和1841年堪察加9级地震组成一个9级以上地震小高潮,对应1833年之后气温的低水平段。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南极海冰增加导致拉尼娜频发
事实上,北太平洋对北极的半封闭状态和南太平洋对南极的开放状态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构造基础,它导致北太平洋海表热能的积累和周期性向南太平洋输送。南极海冰和南太平洋的海温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德雷克海峡冰冻线的季节性北移,关闭了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开关”,导致秘鲁寒流的对应增强,是拉尼那事件发生和秘鲁沿海表层水季节性降温的主要原因,我们称之为“德雷克海峡海冰气候开关效应”。这表明,北太平洋向南太平洋输送热量的波动性是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发生的本质原因,相应的海洋环流在温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发生(杨学祥,2002;2003;杨冬红 等,2007)。
105km2
图3 南极大陆海冰净冰面积指数历年月平均距平累计变化趋势(周秀骥 等,1996)
Fig3 Trend of sea ice changes on South Pole continent(Zhou X J et al, 1996)
从图3中可以看到,南极半岛海冰变化在1973~1994年5月期间是一个大的单峰期,最高峰期在1980年3月,比其它地区滞后4~5年,最低谷值在1994年5月,比其它三个区滞后6~7年[2]。以此速度计算,南极半岛海冰将在2000年以后开始增加(杨学祥,2003)。
南极半岛海冰增大阻挡南半球西风漂流的德雷克海峡通道,导致寒流北上,秘鲁寒流增强,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
图4 南极半岛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50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1775.html
根据1973年到1993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70年代中上期是南极海冰的多冰年代,自中后期直到80年代中后期是少冰年代,就平均而言,南极地区从1973年到1989年,海冰范围有一个约0.16纬度/10年的减少趋势,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1973年以来南极海冰总体平均仍为微弱的减少趋势。其中,别林斯高晋海和南极半岛两侧海域海冰面积峰值在1977~1978年以后,直到1994年都是少冰时期,只在1987年前后海冰有短暂的少量增多(见图4)[2]。显然,环南极大陆(特别是德雷克海峡)海冰从70年代以后减少与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与地球气候变动历史相一致。
从图4中可以看到,东南太平洋海冰和南极半岛海冰变化在1973~1994年5月期间是一个大的单峰期(对应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最高峰期在1980年3月,比其它地区滞后4~5年,最低谷值在1994年5月,比其它三个区滞后6~7年[2]。以此速度计算,南极半岛海冰将在2000年以后开始增加。2014年南极海冰结冰量创40年新高,验证了我们的推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293.html
西南太平洋海冰和全南极海冰的峰值在1977年,对应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的开始年份,表现出海冰面积逐渐减少的趋势,而1973-1977年海冰面积增长达峰对应1947-1976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海冰逐渐增加趋势也很明显。特别是2014年创下40年新高。
近年来,全球暖化的问题一直沸沸扬扬。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都被视为海平面上升的关键因素。这里的冰盖说是宏观方面,指连续覆盖5万平方公里的大陆冰川。层级如下:冰盖-冰帽—冰原—冰川—冰架—海冰。日前有研究指出,南极洲海冰面积从2014以来急减,突然从历史最高点跌至历史最低点,令科学家困惑不已。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太空总署(NASA)周一发表研究报告,称南极洲海冰面积在2014年创下40年新高,到2017年一路缩水至40年新低。过去4年消失的海冰面积已追上北冰洋过去34年内失去的海冰面积。锐减原因仍不清楚,但恐怕会影响极地的生态系统。
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研究报告显示,团队通过NASA和军方卫星的微波测量,建立至今关于海冰覆盖面积(不含厚度)的最精确描绘。数据显示,在1979至2014年间,南极洲海冰面积一直在扩大。2014年海冰平均为490万平方英里(1270万平方公里),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点。
但到2017年,南极洲海冰的面积锐减到410万平方英里(1060万平方公里),短短3年间,缩减了210万平方公里。虽然海冰在2018年略有增加,但仍然是自1979年以来的第二低。而到了今年5月和6月的水平是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超过了2017年。
负责研究的NASA女科学家Clarie Parkinson表示:“海冰对地球气候极其重要,能反射70%的太阳光,但海冰的消失会令海水温度上升,导致全球暖化更严重,恐影响极地生态,包括企鹅、鲸鱼等海洋动物和植物。”
https://www.360kuai.com/pc/91dc46549a2d17334?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98727.html
由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在南半球彼此相连,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畅行无阻,形成开放性的西风漂流。因此,南太平洋的环流速度与南极半岛的德雷克海峡海冰状况密切相关
如果德雷克海峡被海冰封闭,南太平洋的环流速度就会大大增加。反之,南太平洋的环流速度就会减慢,热能输送就会减弱,能量就会积累在南太平洋(杨学祥,2003,2004; 杨学祥等,2005; 杨冬红 等,2007a)。
值得关注的是,太平洋环流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变慢,与此相反,大西洋自然循环速度在上世纪90年代加快,并于2006年开始降低。原因就在于德雷克海峡的海冰控制作用:海冰增多,堵住德雷克海峡的海水通道,南大洋环流减慢,太平洋热能向大西洋的输送量减少,导致大西洋的热环流速度减慢,热积累减少,而太平洋内部环流加快和能量积累增多;两者呈现一升一降的跷跷板现象。根据图3,1973-1980年南极半岛的海冰逐渐达到极大值,堵住德雷克海峡的海水通道,减少了热能向大西洋的输送,导致南太平洋内部环流加快,热量积累增多,向南极大陆的热输送增大,使南极大陆变暖海冰融化;而1980-2000年南极半岛海冰融化,扩大的雷克海峡的海水通道,增大了太平洋热能向大西洋的输送,减弱了南太平洋内部环流,导致大西洋热能增多,太平洋热能减少。这就是“跷跷板现象”的地球物理机制。
最新的研究表明,太平洋的自然可变性是“变暖停滞”发生的主要原因。PDO冷位相是导致深层海水上升以及其他气候变化趋势的启动机制,包括快速变暖的北极和近期逐渐变冷的欧洲冬季,这种模式每隔20年到30年就会变化一次(Trenberth et al,2004)。
1998年,全球平均温度创历史新高。在此之后,全球变暖停止。“全球变暖间断”是赤道东太平洋长达十年的气候变冷所致。海水温度的波动被称作PDO,PDO冷位相是“全球变暖间断”的关键(Jeff,2014)。
PDO冷位相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杨冬红等,2006,2007a,2008,2011,2013a,2013b;杨冬红,2009)。
海洋储存热量的一大关键机制是洋流,洋流会像传送带一样将盐度高的热带海水输送到大西洋北部水域,并在抵达那里之后下沉,热量也在这一过程中沉入海底(Xianyao Chen et al,2014)。为什么会集中到大西洋北部水域,仅凭温度和盐度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关键的原因是,印度洋和太平洋北部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大西洋北部的开放状态,导致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能在南大洋向大西洋输送,形成全区规模的温盐环流通道(杨学祥,2002;2003)。热盐环流的显著现象表现在大西洋,但其主要动力集中在太平洋。
实验表明,海冰在海洋表面有利于海洋的冷循环;海底火山爆发,有利于海洋的热循环。在两极,海水在结冰前因密度最大而沉入海底,周围热水流来补充,形成海水冷循环,使海洋地层水越来越冷,可称之为“海底藏冷效应”;相反,太阳辐射将赤道海洋表面的海水变热,并不构成海水流动的动力,所以,洋流需要风力的推动。海底火山喷发,加热底部海水,导致低密度热水上升,形成热循环,可称之为“海洋锅炉效应”。这是中生代大规模海底火山喷发与最热气候对应的原因(杨学祥 等,1998,1999;杨冬红 等,2013a,2014)。
风力推动洋流只能影响到海洋的表层,潮汐震荡和海底地震及其导致的海啸才能将海底冷水上翻到表面,冷却大气和增大深海水温,分别称之为“潮汐调温效应”和“海震降温效应”(郭增建,2002;Keeling et al,2000;杨学祥等,1996,1998,1999,2005;杨冬红等,2005,2006,2007a,2007b,2008,2011a,2011b,2013a,2013b;杨冬红,2009)。
大西洋两岸构成的圆心角小于45°,大西洋的东西潮汐振幅较小;太平洋两岸构成的圆心角岛屿180°,太平洋的东西潮汐振幅达到最大值,可是更多热能进入深海。全球地震火山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火山活动的影响对太平洋也最大。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与冷气候有明显的一一对应关系(郭增建,2002;杨学祥等,2005)。
目前处于200年周期的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55年周期的PDO冷位相时期,两者有充分的历史数据表明是变冷时期。今后20年气候不再变暖,即变暖已经停止,变冷变为短周期的必然趋势,现有的气候模型忽视了这些自然因素。
但是,目前也处于1800年潮汐周期最弱时期,潮汐总体偏弱使海底冷水上翻数量减少,全球气候仍处于变暖高峰,变暖总趋势在400年内不会改变(Keeling et al,2000;杨冬红等,2006,2007a,2007b,2008,2011a,2011b,2013b,2013b,2014;杨冬红,2009)。
强潮汐和强震周期性地将海底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与此同时,海洋底层冷水也将同时升温。真正能反映气候变化的指标是海洋底层水增温的的速度,今后深海温度测量的大量数据才能证明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海洋底层水增温幅度是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准确指标,仅当海洋底层水温从-2℃上升到15℃(相当于从第四纪冰川期返回到中生代温暖期),海洋的降温作用才会停止(杨学祥等,1996a,1996b,1998,1999,2005;杨冬红等, 2011a,2011b,2013a,2013b,2014)。
潮汐震荡55年周期: 潮汐变化的拉马德雷周期
我们早在2007年通过计算发现,潮汐有1.1、2.2、5.5、11和22年周期变化,与厄尔尼诺事件的2.2、5.5、11、22年周期相对应,与太阳活动的11、22年周期相对应。
月亮近点周期27.55天,朔望周期29.53天,月亮视赤纬角变化周期为27.3天。计算表明,通过两两叠加,潮汐有1.0303、1.1145、2.0538、2.0606、2.2014、2.2087、2.2289、18.6年的基本周期。由此衍生的周期有3.1、3.34、4.1、4.9、5.5、5.57、9、9.2、9.3、9.5、9.9、9.98、10、11、11.137、18.6、、19.96、22、22.3、27、29.95、30、33、44、54、55、55.7、55.8、60、77、90、110、179.6、182.4、186、200、205、220年,与气候现象循环的记录有很好的对应性。
拉马德雷冷暖位相51-56a周期变化是一个多周期复合的产物,所以表现强烈。近点月与月亮视赤纬角合成周期50倍为51.51a;月亮视赤纬角与朔望月合成周期50倍为55.22a;交点月与月亮视赤纬角合成周期50倍为50.88a;近点月与交点月合成周期25倍为51.35a;交点月与朔望月合成周期25倍为55.04a;近点月与朔望月合成周期25倍为55.72a;月亮赤纬角周期18.6年的3倍为55.8a;日食和月食的沙洛周期18a的3倍为54a。所以,51-56a周期是多周期合成,形成一个强烈的共振周期。潮汐11、22年周期与太阳黑子11、22年周期的共振效应(55年)也有强烈的表现。
表4 太平洋十年涛动51-56年准周期和潮汐周期对比
合成周期名称 | 周期年数 | 倍数 | 倍数周期 |
近点月与月亮视赤纬角合成周期 交点月与月亮视赤纬角合成周期 近点月与交点月合成周期 月亮赤纬角与日月大潮合成周期 交点月与朔望月合成周期 近点月与朔望月合成周期 日食和月食的沙罗周期 2.0538年与2.2014年合成值的2倍 2.0538年与2.2087年合成值的2倍 2.0606年与2.2014年合成值的2倍 月亮赤纬角周期 潮汐合成周期 太阳黑子周期 | 1.0303a 1.0176a 2.0538a 1.1043a 2.2014a 2.2289a 18a 9a 9a 9a 18.6a 11a 11a | 50 50 25 50 25 25 3 6 6 6 3 5 5 | 51.515a 50.88a 51.345a 55.215a 55.035a 55.723a 54a 54a 54a 54a 55.8a 55a 55a |
结论
埃博拉病毒的静息期,流感大流行的间歇期,8.5级以上大震的间断期,南极海冰面积的极小期,都集中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研究其成因和规律,可以为流行病疫情的防治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方法。病毒一般喜冷怕热,这是流行病毒在拉马德雷冷位相集中爆发的原因。导致气候变冷的因素有18.6年周期的月亮赤纬角变化导致的潮汐南北震荡,55年周期的深海巨震降温效应,55年周期的南极海冰气候开关效应。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153772.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31645.html
参考文献
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3): 287
Guo Z J. The great earthquake in ocean and its margin is one of thermostats for adjusting climate. 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 (in Chinese), 2002, 24(3): 287
郭增建, 郭安宁, 周可兴. 2007. 地球物理灾害链. 西安地图出版社, 111~114, 146~158 Guo Z J, Guo A N, Zhou K X. 2007. Geophysical Disaster Cain (in Chinese). Xian Map Press, 111~114, 146~158
吕俊梅, 琚建华, 张庆云等.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ENSO循环的特征.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2): 238~249
LV J M, JU J H, ZHANG Q Y,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SO Cycle in Different Phases of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Chinese), 2005, 10(2): 238~249
马宗晋, 杜品仁.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5. 10: 99~102
Ma Z J, Du P R. The problems on recent crustal movement (in Chinese).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5. 10, 99~102
杨冬红,杨学祥. 2005,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西北地震学报. 27(1): 96
Yang D H, Yang X X. 2015. Testing the theory that great earthquake in ocean and it’s margin is thermostats for adjusting climate. 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 (in Chinese), 27(1): 96.
杨冬红, 杨学祥, 刘 财.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21(3): 1023~1027
Yang D H, Yang X X, Liu C. Global 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 Indonesia.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6, 21(3): 1023~1072
杨冬红, 杨学祥. 2007a,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2(5): 1680~1685
YANG D H, YANG X X. 2007,a Australia snow in summer and three ice regulators for El Nino event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2(5): 1680~1685
杨冬红,杨学祥。2007b.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J]。沙漠与绿洲气象。1(3):1-8。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2007b.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pandemic influenza. Desert and Oasis Meteorology. 1(3): 1-8
杨冬红, 杨学祥. 2008.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地球物理学进展, 23(6): 1813~1818.
YANG D H, YANG X X. 2008.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3(6): 1813~1818
杨冬红.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D][博士论文].长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Yang Dong-hong. 2009. Tidal Period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sasters Prediction[D]. [Ph. D. thesis]. Changchun: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2011.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 54(4):926-934
Yang D H, Yang D B, Yang X X. 2011.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54(4): 926~934
39. 杨冬红, 杨学祥. 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8(1):58-70。
Yang D H, Yang X X. 2013a.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 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8(1):58-70.
杨冬红,杨学祥. 2013b.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8(4): 1666-1677.
Yang D H, Yang X X. 2013b. Study on 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8(4): 1666-1677.
杨冬红, 杨学祥. 2014,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9(2): 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2014,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 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9(2): 610-615. DOI: 10.6038/pg20140218
杨学祥. 2002, 厄尔尼诺现象的构造基础与激发因素. 西北地震学报, 24(4):367-370
Yang X X. 2002. Tectonic Basis and Excitation Condition of El Nino. 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 (in Chinese), 24(4): 367-370.
杨学祥. 2003,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世界地质, 22(4): 380-384.
Yang Xuexiang. 2003. The reason for the velocity in Pacific circumfluence becoming slower. Global Geology[J], 22(4): 380-384.
杨学祥. 2004, 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 世界地质, 23(1): 28-34
Yang Xuexiang. 2004, Energy exchange among atmosphere, ocean and lithosphere[J]. Global Geology(in Chinese). 2004, 23(1): 28-34
杨学祥, 韩延本, 陈 震等. 2004,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地球物理学报, 47(4): 616~621
YANG X X, HAN Y B, CHEN Z, et al. 2004. New Evidence of Earthquakes and Volcano Triggering by Strong Tid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47(4): 616~621
杨学祥, 杨冬红, 安 刚等. 2005, 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35(增刊): 137~140
Yang X X, Yang D H, AN G, et al. 2005, Why the "Warm Winter" for 18 years is over. Journal of Jin University (Earth Science Edition) (in Chinese), 35(supper): 137~140
50. 周秀骥, 陆龙骅 主编. 1996, 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 12, 380, 381~392.
Zhou Xiuji, Lu Longhua, et al. 1996. Research in function and influencing between South Pole and global climate [M]. Beijing: Meteorological Press, 2, 12, 44, 133, 380, 381~392 (in Chinese).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学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153772.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