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1月15日 11:20 新浪科技
[第一时间]聚焦全球气候变化 “恐龙”在联合国“发言” 呼吁人类不要自我灭绝
一种已经灭绝的雕齿兽,它们是犰狳的近亲,生活在最后一个冰期
一个不曾出现过现代智人的地球可能会是巨兽的世界
今天,地球上随处可见人类活动留下的印记,从现代大都市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到雄伟壮观的古代金字塔,再到从不同历史年代保留下来的其他建筑,无不展现着人类改造这个世界的伟力。此外,不断扩展的农田和连接各地的道路,也昭示着人类正将触角伸向地球最偏远的所在。然而,你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现代人类从未存在过,那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根据这一假设,一些科学家描绘了一幅包含丰富物种和原始荒野的图景,里面有我们熟悉的动植物,也有我们不太熟悉的远古巨兽。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古生物学助理教授特雷弗·沃西说:“我认为那将是一个植被更加茂盛的地球,有大量的动物,特别是体型庞大的动物将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
塞伦盖蒂平原野生动物的合成图
一个没有现代人类的世界意味着我们已经灭绝的人类近亲,比如尼安德特人等古人类,可能仍然存在。毫无疑问,他们也会改变世界。
从渡渡鸟(Raphus cucullatus)到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人类以牺牲大量物种为代价塑造了这个世界;在狩猎、农业开发和城市化过程中,我们破坏了这些物种的栖息地,导致它们灭绝。
根据最保守的估计,相比人类从未存在过的情况,今天地球生物的灭绝速率高出了100多倍;而且自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包括非鸟类恐龙在内的约80%的动物物种灭绝——以来,还没有哪段时期的灭绝速率比今天更高。换句话说,人类就像一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给其他物种带来了深重灾难;而随着时间推移,人类的影响还在继续,野生动物仍在不断减少。
在雪山上艰难跋涉的猛犸象
特雷弗·沃西说:“我的曾曾祖父能够在自然景观中观察到数千只长尾小鹦鹉组成的鸟群,我的祖父看到的长尾小鹦鹉群则只有上百只,到了我父亲那时候,就只能看到几只。今天,如果我能在森林中看到两只长尾小鹦鹉,那就太幸运了。”
人类活动导致的自然衰退表明,如果没有人类,地球的“野性”将更加丰富;一些消失的巨大生物,比如恐鸟等,将从动物界中脱颖而出。这些鸟类形似鸵鸟,不会飞行,已经在新西兰进化了数百万年,有的能长到3.6米高。大约750年前,人类来到了这些鸟类的栖息地,在短短200年间,所有9种恐鸟和至少25种脊椎动物都灭绝了,其中包括以恐鸟为主要猎物的哈斯特鹰(Hieraaetus moorei,又称摩氏隼雕)。
恐鸟和哈斯特鹰是大型动物在最近历史中灭绝的两个例子,它们的灭绝肯定与人类活动有关,比如不可持续的狩猎,或是将入侵物种引入新的栖息地。它们的遭遇也暗示着,其他地方的人类与大型动物的关系可能也是如此。
当我们推测地球在没有人类出现的情况下如何演变时,大型动物的存在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动物会对生态景观产生重要的影响。
塞伦盖蒂式的地球
索伦·法比是瑞典哥德堡大学的动物学高级讲师,他认为人类在数千年前许多大型哺乳动物的消失中扮演了关键角色。2015年,他领导的团队在《多样性与分布》(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如果没有人类,地球将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今天的塞伦盖蒂草原——非洲大陆上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与今天塞伦盖蒂草原上的动物——包括大象、犀牛和狮子等——类似的灭绝动物,其活动范围将遍布整个欧洲。例如,体型比非洲狮(Panthera leo)稍大的穴狮(Panthera spelaea)直到大约1.2万年前还生活在欧洲。与此同时,美洲将是许多大象近亲物种和大型熊类的家园,与它们共同生活的还有一些独特的物种,比如体型如汽车大小的雕齿兽(Glyptodon,是犰狳的近亲)和大地懒(Megatherium)。
“在一个没有人类的世界里,大型哺乳动物的多样性会更高;而如果大型哺乳动物的多样性更高,往往就意味着一个更加开放的栖息地,”索伦·法比说道。
大象及其他大型动物在寻找食物时非常“坚决”,不会容忍不必要的障碍物。“如果你足够大的话,就可以将树推倒,从而更容易吃到树顶上的新鲜叶子,”法比说道。另一方面,如果环境中生活着许多大型哺乳动物,那么首先就会出现树木较少的植被类型。
猛犸象是否依然会灭绝?
像大象这样体型庞大的动物属于所谓的“巨动物群”(megafauna)。在更新世的最后一个冰期(260万到11700年前),世界上生活着大量的巨型动物,但大多数动物在冰期结束或之后的一千年中灭绝了。例如,根据2020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PNA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在上一个冰期尾声时,北美约有38个属的大型动物灭绝。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这些大型动物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究竟是自然的气候变化,还是诸如过度捕猎等人类活动。
2021年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气候变化最终导致了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和其他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巨型动物灭绝;在更新世末期,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地区过于潮湿,使它们所摄食的植物无法生存。
然而,人类确实捕杀了大量猛犸象。包括索伦·法比在内的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可能是导致猛犸象灭绝的关键因素;在人类出现之前,猛犸象已经在气候变化中幸存下来,如果没有人类施加的额外压力,它们很可能存活到今天。
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助理教授、生态学家克里斯托弗·多尔蒂进行了一项研究,模拟了历史上和今天的大型动物如何通过进食和排便使种子和营养物质发生迁移。他的研究表明,由于大型动物的灭绝,磷、钙和镁等对生命至关重要的元素的运输减少了90%以上。
多尔蒂假设,如果没有人类,这些元素会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环境中。这将意味着土壤会更加肥沃,从而使生态系统更具生产力。道蒂说:“如果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分布更加分散,生产力也会变得更加分散。”
多尔蒂还指出,人类倾向于通过农业和建立围栏等方式,将营养元素聚集起来,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区域与野生系统相比就显得不那么肥沃。更高的肥力意味着植物可以将它们的资源更多地分配到果实和花朵上,看起来更有活力,并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
气候也可能有所不同。尽管我们很难找到证据,来判断人类和巨动物群如何影响数千年前的气候变化,但判断我们现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要容易得多。自20世纪初以来,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已经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摄氏度。因此,如果没有现代人类,地球至少会凉快得多。
2016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人类造成的变暖将使即将到来的冰期至少推迟10万年。不过,即使没有人类的拖延,冰期也不一定会在5万年后到来。换言之,就算没有人类,今天的地球也不太可能处于另一个冰期。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男性尼安德特人复原模型
人类的出现不可避免
事实上,今天的现代人类(智人,学名为Homo sapiens)并不是唯一的人类物种,将现代人类从地球历史中移除可能会为我们的尼安德特表亲打开新的大门。科学家并不确定尼安德特人为什么在大约4万年前灭绝,但由于他们与智人之间存在基因交流,因此在今天的一些人身上还保留着部分尼安德特人DNA。尼安德特人的灭绝可能有多种原因,但主流观点认为,智人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克里斯·斯特林格教授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负责人类起源的研究,他认为,对资源的竞争是导致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因素之一。他说:“如果智人没有出现,没有在4.5万或5万年前来到欧洲,我认为他们可能还会继续存在。”
斯特林格表示,尼安德特人在欧洲过着与现代智人类似的复杂生活,但他们难以应对气候变化,数量也相对较少,遗传多样性较低。对任何物种来说,这些因素都是不利的,因为这意味着近亲繁殖和健康不佳。尼安德特人很可能“已经陷入了困境,而当现代人类也到来时,可能就刚好将他们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然而,受到现代人类影响的可能不只是尼安德特人。科学家仍在研究另一个与现代人类和尼安德特人生活在同一时期的人类谱系:丹尼索瓦人。这一谱系在基因和外观上似乎比现代人类更接近尼安德特人,但与尼安德特人的区别在于,他们具有巨大的臼齿。
智人可能与丹尼索瓦人有过基因交流。有证据表明,现今大洋洲新几内亚等地区的人类身上还保留着丹尼索瓦人的基因。根据2012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丹尼索瓦人可能在东南亚与现代人类的祖先发生过交流,而后者继续往东迁移并定居下来。据此前的报道,丹尼索瓦人还在西伯利亚与尼安德特人有过交集,科学家在那里发现了丹尼索瓦人与尼安德特人杂交后代的化石残骸。
丹尼索瓦人与其他人类物种的交流,连同化石证据,表明他们拥有比尼安德特人更大的地理活动范围,更多样的生存环境。因此,可以说丹尼索瓦人的适应能力比尼安德特人更强。斯特林格指出,DNA证据还表明,丹尼索瓦人可能比尼安德特人拥有更大的遗传多样性,“他们可能比尼安德特人更有机会生存下来”。
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在人类演化历史中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如果这些谱系中有一个或两个幸存下来,那他们可能会开辟一条最终与智人相差无几的道路,在最后一个冰期结束时从狩猎采集转向发展农业。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尼安德特人或丹尼索瓦人最终也能做到这一点,”斯特林格说道。通过进化,他们可能会克服任何潜在的智力缺陷,尽管目前尚不确定他们是否具有这些缺陷。因此,也许世界看起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同。
“同样地,他们可能会重蹈我们从那时起所犯下的所有错误,”斯特林格说,“因此,全球变暖可能仍然会出现,只不过是由尼安德特人或丹尼索瓦人造成的,而不是我们。谁知道呢?”(任天)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11-15/doc-iktzscyy5607950.shtml
|||
扑朔迷离的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在地球的发展史上,生命从无到有,再到多样化,经历了长达数亿年的时间。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法国科学家里夫把46亿年的时间压缩成了一天:这一天的前1/4时间,地球上是一片死寂;等到了清早6点钟的时候,最低级的藻类开始在海洋中出现,它们持续的时间最长;一直到了晚上8点钟,软体动物才开始在海洋与湖沼中活动;晚上11点半,恐龙出现,但只“露脸”了仅仅10分钟便匆匆离去;最后20分钟里,哺乳动物出现,并迅速地分化;11点50分,灵长类的祖先登台,最后两分钟的时间里,它们的大脑扩大了3倍,成为人类。
里夫的描绘就好比是一场演出,将各类生物比作舞台上的演员,它们依次登台,演绎了一场隆重的精彩晚会。
但是,有人登场,就会有人退场。
在这漫长的时期里,不单单是生物生生死死的过程,也是无数物种由诞生到灭绝的过程。根据化石记录,我们的地球至少已经发生过五次大的生物灭绝和若干次小型的生物灭绝事件。也许会有很不多人不解,有关远古时代生物灭绝的研究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在地质学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称为“以古论今,论未来”,了解过去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在并预测未来。如果你知道我们现在的地球也正处在新一轮的生物大灭绝时期,你就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一种危机感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远古时代,探索生物大灭绝的奥秘……
第1次:4.4亿年前冰河期的生物大灭绝
在奥陶纪时期,地球上浅海广布,气候十分适宜生物的生长,海洋生物十分繁盛,比如三叶虫、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海百合、珊瑚、海绵类、鹦鹉螺、牙形石、藻类等。
然而,到了大约4.46亿年至4.44亿年前,即奥陶纪末期,这两百万年间地球上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所以,又被称作是“奥陶纪灭绝事件。在这次灭绝事件中,约85%的物种灭亡,约27%的科与57%的属灭绝,从灭绝的数量上看,在五次大灭绝事件中排名第三位。
关于生物灭绝的原因,古生物学家认为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当时的地球正经历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全球温度下降,冰川锁住了水,导致海平面下降,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沿海生物圈被严重破坏了,最终导致大量物种灭绝。
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在这次生物大灭绝过后不久,进入地质历史上的志留纪时期,地球生物又开始迅速复苏,那些幸存者是如何躲避过灾难获得重生的呢?
2005年7月,我国一位地质学家在浙江杭州市余杭镇安乐山进行地质资源调查时,不经意间在一座亭子旁边的石壁上发现了直径仅几毫米的贝壳化石,后来经过地质学家的不断研究,发现了三叶虫、海百合等多种化石,而且它们属于4.4亿年前的奥陶纪与志留纪时期之间,这些小小的生物就是奥陶纪末期到志留纪早期生物演化的连接。专家分析,在奥陶纪末期、志留纪早期,杭州还处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属于海洋深水区,而原始动物只能在浅水中生存,但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面临环境异常变化时,只有那些主动采取措施对自身体型进行改造的生物才能逐渐适应深水环境,借助浅水区向深水区过渡的特殊地理环境,迁移到深水处,躲过了那场大灾难,从而使杭州地区成为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时一些生物幸存的“避难所”。所以,有人这么猜测:杭州地区是否曾经为地球生命留下了唯一的种子?至少可以说,杭州这个深水区曾经是志留纪生物复苏的源泉之一。
第2次:3.75亿年前海洋生物遭到重创的生物大灭绝
泥盆纪时许多地区升起,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古地理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蕨类植物繁盛,昆虫和两栖类兴起,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鱼形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多,现代鱼类开始发展,所以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
但是,在3.75亿年前至3.60亿年前, 泥盆纪-石炭纪过渡时期发生了一次生物大灭绝,这次事件持续了近2000万年,期间有多次灭绝高峰期,使得海洋生物大量灭绝,而陆地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小。从规模上看,82%的海洋物种灭绝,当时浅海的珊瑚几乎全部灭绝,深海珊瑚也部分灭绝,在五次大灭绝事件中排名第四位。
关于此次灭绝事件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是一次与奥陶纪末期相似的全球变冷事件,即地球进入卡鲁冰河时期所致;也有学者认为是此期间发生过彗星撞击地球事件所致;还有人认为是陆生植物大量繁育,它们进化出发达的根系深入地表土之下数米,加速了陆地岩石土壤的风化,大量铁等元素释放进入地表水,造成了水系的富营养化,从而导致了海底缺氧事件。
2010年,美国俄亥俄大学一位科学家提出了新的观点。他研究发现:自然界的物种存在着自然灭绝在过程,新的物种会不断取代旧物种,但是相对于这种缓慢的自然灭绝过程而言,虽然泥盆纪后期发生灭绝的物种数量并没有显著增高,但新生的物种数量却十分稀少,从而导致生物物种的相对减少,即生物灭绝现象。
这意味着什么呢?他的观点是:大规模的物种入侵阻止了新物种的形成过程,从而引发了生物灭绝。简单地说,在泥盆纪时期,随着地质变迁,海平面发生变化,陆地彼此联合,陆地生态系统开始形成,两栖动物也开始向着陆地迈进,某些物种得以进入到它们此前从未居住过的环境之中。对于环境来说,这些新走进来的物种就是入侵物种,它们的大量繁盛,抢占领地和食物资源,阻止了新物种的产生。因此,阻止生物入侵,对于如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言,仍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3次:2.5亿年前巨型火山爆发导致的生物大灭绝
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时期,地球上发生了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总共约57%的科、83%的属、大约96%的海洋生物的种、约70%的陆地生物的种灭绝了。
这次灭绝事件又是如何发生的呢?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这次大规模的生物大灭绝,只经历了短短6万年的时间,这对于整个地球史而言,仅仅是“眨眼之间”。
在那个时代,火山频繁爆发,沉积下来的火山灰掩盖了一切,却又准确地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我国浙江长兴煤山,有一段地层剖面,清晰地反映了当时动物灭绝的过程:在地层剖面中,蜓、四射珊瑚、三叶虫……这些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地层的上方就越稀少,最后绝迹了。科学家们采用矿物测年方法确定这些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发现煤山剖面标志生物大灭绝开始的25层火山灰为2.51941亿年前,终结于2.51880亿年前,这意味着大灭绝发生在大约6万年这一时间段内,并且是一次突发性的灭绝事件。
而且,经过计算,在当时的生物大灭绝初期,地球的温度是25℃,而生物大灭绝结束,温度为33℃,短短几万年的时间里地球温度升高了8℃,这足以说明当时的地球经历了一张全球范围的高温期,温度升高,气候干旱,森林野火不断直至燃烧殆尽,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海洋生物也缺氧而大批死亡。其罪魁祸首,就是当时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导致地表大量温室气体释放和快速的温室效应。
第4次:2.08亿年前原因不明的生物大灭绝
在距今2.08亿年前的三叠纪-侏罗纪过渡时期,地球上发生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这次灭绝事件的影响遍及陆地与海洋,导致大约23%的科与48%的属的生物灭绝。也正是这次灭绝事件,给恐龙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使得恐龙成为侏罗纪的优势陆地动物。
这次灭绝事件历时很短,不足一万年的时间,其原因至今未有定论。
最常见的观点是,陨石撞击地球所致。法国有个罗什舒阿尔陨石坑,地质年代大约是2.01亿年前,但这个侵蚀过的陨石坑,直径约25公里,原始直径可能约50公里,但是也有专家认为这样的规模对于造成生物灭绝而言显得影响太小了。2013年,日本的科学家在日本岐阜县坂祝町河流沿岸和大分县津久见市的海岸附近发现了浓度很高的金属锇,这种金属在地表上非常罕见,但在陨星内则含量丰富,同位素分析证实,新发现的锇与地表本来存在的锇不同,其来源是陨星。他们认为这是一颗直径为3.3~7.8公里的陨星撞击地球所致,此次撞击导致了三叠纪-侏罗纪生物大灭绝。
还有种观点认为:这一事件与当时大规模火山爆发所引发的气候变化有关。在三叠纪时期,火山爆发喷涌大量岩浆和大量气体,改变了当时的气候条件,排放的二氧化碳还可能会酸化海洋,造成海洋及陆地生物的灭绝。
第5次:6500万年前恐龙时代的生物大灭绝
2013年2月15日,一颗编号为2012DA14的近地小行星以距离地球仅仅27000公里的位置略过,尽管它没有撞击地球,却着实让科学家们捏了一把汗。因为这颗小行星直径约44米,重量达12万吨,如果撞击了地球,它将释放将相当于230万吨爆炸当量的能量,近乎于1908年震惊世界的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的能量。
然而,我们的地球并不是每次都能那么幸运。如今的地球上大大小小的陨石坑数以百计,每一个都代表着当年的创伤。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撞击事件,造成了地球上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当年地球的霸主恐龙也不幸全军覆没,那就是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事件。
恐龙是一类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脊椎动物,大多数栖息于陆地上,最早出现在约2.25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统治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直到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灭绝。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
关于恐龙的灭绝,科学家们提出了五花八门的假说,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气候变迁说”,讲的是6500万年前的地球气候陡然变化造成大批动植物死亡;“地磁变化说”,当年的地球磁场突然发生变化使得大批动物遭受灭顶之灾;“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造成恐龙中毒而灭绝;“被子植物中毒说”,地球上的被子植物逐渐取代了裸子植物之后,其中含有的毒素被动物食用之后累积从而导致恐龙灭绝。当然,每一种假说都有它科学的一面,也会有争议的地方。现今,被国际社会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
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名叫格伦·彭菲尔德的地质学家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地区从事石油勘探工作时,惊奇地发现在尤卡坦半岛外海的海床之下,有个直径达70公里的环状地形,然后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尤卡坦半岛也有一个这样的弧状地形,二者居然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直径达180公里宽。但是,由于他是从事石油勘探工作的,未能公开这些与石油无关的发现。
后来,不断有科学家们在此地有新的发现,比如冲击石英、重力异常、玻璃陨石等足以证明这个圆形构造是陨石撞击形成的,而且推测这个撞击体的直径至少有10公里,撞击产生的能量相当于1014TNT当量,在全世界所有已知爆炸事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再后来,有人研究发现这个陨石撞击坑的形成年代大约是6500万年前,于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确认了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事件是造成白垩纪-第三纪恐龙大灭绝的原因。
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会引发大规模海啸、地震与火山爆发,撞击产生的碎片和灰尘会造成全球性的风暴,长时期遮辟阳光,妨碍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生态系统的瓦解,一系列的灾难最终导致约17%的科、50%的属、75%的物种灭绝,灭绝事件的规模在五次大灭绝事件中排名第二。(文/夕诚 摄影/马志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8217-844023.html
短评:
历史纪录表明,气候变冷和气候变暖都会导致生物大灭绝。
表2 地球自转周期、地质旋回和地磁极性倒转(SteinerJ,1967; 杨学祥等,1998;杨冬红等,2013)
地质界线 | 新生代/现在 | 中生代/新生代 | 侏罗纪/白垩纪 | 古生代/中生代 | 石炭纪/二叠纪 | 下古生代/上古生代 |
年代/102Ma | 0 | 0.65 | 1.36 | 2.25 | 2.80 | 3.45 |
地壳自转 | 减慢 | 加快 | 减慢 | |||
火山活动 | 喷发最弱 | 喷发中等 | 喷发最强 | 喷发中等 | 喷发最弱 | 喷发中等 |
海陆变动 | 大陆为主最大海退 | 由主要是海变为大陆 | 最大海侵 | 由主要是大陆变到海 | 大陆为主最大海退 | 由主要是海变到大陆 |
气候变化 | 第四纪大冰期 | 温暖期 | 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 |||
陆海分布类型 | 大陆集中在北极 | 大陆分散在赤道 | 大陆集中在南极 | |||
造山作用 生物灭绝 | 第三纪大褶皱 | 白垩纪恐龙灭绝 | 石炭二叠纪大褶皱 | |||
地磁极性 轨道偏心率 温室气体 | 反向 变大 减少 | 正向 变小 增多 | 反向 变大 减少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3567.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 杨学祥.灾害频发和地磁减弱的关系. 世界地质,2011, 30(3): 474~480
Yang D H,Yang X X. Relationship of frequent disasters with geomagnetic weakening (inChinese). Global Geology, 2011, 30(3):474~480
杨冬红, 杨学祥, 刘财. 2006.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地球物理学进展, 21(3): 1023~1027
Yang D H, Yang X X, Liu C. 2006. Global low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 Indonesia.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1(3): 1023~1072
杨冬红.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D][博士论文].长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Yang Dong-hong. 2009. Tidal Periodicity andits Application in Disasters Prediction[D]. [Ph. D. thesis]. Changchun: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2011a.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 54(4):926-934
Yang D H, Yang DB, Yang X X. 2011b.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Chinese), 54(4): 926~934
杨冬红, 杨学祥. 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8(1):58-70。
Yang D H, Yang X X. 2013a. Study and model onvariation of 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8(1):58-7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