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转载]现代人的磁饥饿症、非洲磁异常和埃博拉病毒爆发

已有 2566 次阅读 2021-11-2 16:06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 现代人的磁饥饿症、非洲磁异常和埃博拉病毒爆发

  • 发布时间:2014/10/8  


        现代人的磁饥饿症、非洲磁异常和埃博拉病毒爆发

                                                     杨学祥,杨冬红


一、现代人的磁饥饿症

  

根据前人的研究,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场,以南北两极为中心,不断发出强大的磁力,使地面磁场平均达到每平方米0.5高斯。正是这种天然的磁场生物圈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长繁衍和身体健康。人类世世代代生活在0.35~0.7高斯的地磁场中间,也相应形成人体的自身生物磁场。据测定,人体胸前的磁力为1个微高斯,相当于地磁强度的百万分之一。人体心脏,肺,大脑,肌肉和神经等都有强度不等的微弱磁力,甚至连毛囊部位也存在着极弱的磁力。研究发现,人类细胞的活动也受到地磁的影响。新生的细胞是圆形的,含磁量最多;衰老的细胞是三角形的,含磁量最少。由此可见,正如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地磁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个物质因素,即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依赖于一个稳定的磁场环境。如果磁场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假如某一地区磁场方向和磁力大小突然出现不规则的变化,那么,这一地区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就会明显增高。


人体内不能缺磁,因为人体中细胞的活力均受到磁的影响。新生的细胞含磁量多,呈圆形,细胞若含磁量不足则衰亡。大量的血液因缺磁而活性减少。由于沉积物堵塞循环系统,人体内神经系统,泌尿和消化系统的疾病就会发生。近年来,地磁强度正急剧下降,特别是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高档大厦鳞次栉比,汽车川流不息,加上各种管道,电线密集如网,到处都形成了磁力屏蔽的空间,遮断或削弱了地磁这个天然磁场。研究资料表明,在高楼的公寓,电梯或汽车内,磁场强度减少40~50%左右。我们生产空间中的磁大量减少,极容易使人发生"磁饥饿症"。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头痛,失眠,乏力,腹泻,皮炎及关节疼痛等。由此,便产生出各种自律神经失调症状。

http://info.gift.hc360.com/2014/07/011404630397.shtml

  

二、非洲磁异常和西半球磁场减弱

  

天文学家徐文耀和白春华的最新研究表明,地球非偶极磁场在主磁场结构及其长期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非偶极磁场主要表现为行星尺度磁异常,它们是南大西洋磁异常(SAO)、非洲磁异常(AFR)、欧亚大陆磁异常(ERA)、澳洲磁异常(AUS)和北美磁异常(NAM)。在这5块磁异常中,非洲磁异常对磁赤道的形状和位置以及全球长期变化特征有极大的影响。非洲磁异常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3方面:第一,由于异常区位于赤道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它极大地影响磁赤道的形状和位置。相对于偶极场的地磁赤道而言,异常区所在的中北非洲和中大西洋地区的磁赤道向北移动,最大移动量可达约15°。第二,非洲磁异常的快速西漂对全球长期变化的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在该异常区西边的中美洲形成了全球最主要的长期变化区,在1900~2005年期间,最大年变率Zmax超过200 nT/a。第三,非洲负磁异常区与其南面的南大西洋正磁异常区相结合,它们的变化使西半球地磁场强度大大减弱,也使全球磁场发生显著畸变。这两块磁异常与深部的反极性斑区有着成因联系。

近年来全球各地的密集地震引发了人类的恐慌,甚至出现了“小冰河期”即将到来的预言。台湾淡江大学教授林中斌则认为发生这一系列灾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磁引起的。他认为目前地球的磁极的确在弱化,处于“磁极翻转”的雏形阶段。林中斌教授指出,全球磁场二千年以来持续减弱,而最近150多年地磁强度下降10-15%。最近150多年来,南大西洋出现地磁异常区,其磁场比别处弱达35%,甚至因此产生南北磁极局部翻转。

林教授认为近年来地球发生诸如海地地震、日本地震等灾难性事件和地磁的弱化是有一定关系的。在磁北极滑动的同时,地球磁场也在弱化,这可能是地球近来许多灾变和异常现象的原因。

地磁场对大气层有保护作用。在地磁极性转换时期,地磁强度变弱甚至完全消失,轰击地表的宇宙射线增强,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直射地表,破坏大气层和臭氧层,造成大量气体逃离大气层。臭氧层和电离层吸收太阳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使地球生命免受伤害,同时也吸收太阳辐射能的9%。这是地磁减弱、臭氧含量降低、地表增温和生物灭绝一一对应的原因。有证据表明,地磁减弱时期就是火山活动强烈时期,并发生相应的生物灭绝事件。



三、1976年以来埃博拉病毒爆发记录

  

1976年以前无记载;

1976年

苏丹

报告284例死亡151例死亡率53%

病毒类型:苏丹型

备注:发生在6月~10月,首名病例是一个棉花工人。医护人员没有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病毒传遍医院并开始流行。

前扎伊尔(今刚果民主共和国)

报告318例死亡280例死亡率88%

病毒类型:扎伊尔型

备注:发生在9月~10月

首位感染者Mabalo去世后,妻子、母亲等按习俗将他清洗剖开,清除消化道里残留的食物和粪便。参与葬礼的亲朋好友中有21名被感染,最终18人死去。

1979年

苏丹

报告34例死亡22例死亡率65%

病毒类型:苏丹型

备注:为上一次暴发后的再次暴发。

1980年~1993年

在长达十几年的这段时间里,埃博拉病毒一直没出现大规模的流行。

科学家们目前仍未确定,埃博拉为何会给人们这一“休战期”。

1994年

加蓬

报告52例死亡31例死亡率60%

病毒类型:扎伊尔型

备注:初期被误认为黄热病,直到1995年才确定真正发病原因。

前扎伊尔(今刚果民主共和国)

报告315例死亡250例死亡率79%

病毒类型:扎伊尔型

备注:流行于3月~6月,首发病人为森林工人,在医院内传播。

1996年

加蓬

报告97例死亡67例死亡率69%

病毒类型:扎伊尔型

备注:发生在2月~4月,一家人食用死亡在森林中的野生猩猩,随后发病并在家庭内传播流行。

1998~2000年

刚果民主共和国

报告154例死亡128例死亡率83%

病毒类型:扎伊尔型

备注:疾病在一个矿山中传播开来

2000年~2001年

乌干达

报告425例死亡224例死亡率53%

病毒类型:苏丹型

备注:在治疗以及葬礼等环节,医护人员和亲属遭受传染。

2001年~2002年

刚果共和国、加蓬

报告122例死亡96例死亡率79%

病毒类型:扎伊尔型

备注:疾病在两国边境处暴发,从2001年十月延续至次年三月。

2002年~2003年

刚果共和国

报告143例死亡129例死亡率90%

病毒类型:扎伊尔型

备注:从2002年12月延续至次年4月,7位感染者只因在葬礼上共用水盆洗手。

这次暴发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次之一。

2003年

刚果共和国

报告35例死亡29例死亡率83%

病毒类型:扎伊尔型

备注:暴发地点与上次类似,从11月延续至12月。

2004年

苏丹

报告17例死亡7例死亡率41%

病毒类型:苏丹型

备注:这次疫情与麻疹一起暴发。

2007年

刚果民主共和国

报告264例死亡187例死亡率71%

病毒类型:扎伊尔型

备注:最后一例死亡病例出现一个月,这次暴发才得到确认。

2007年~2008年

乌干达

报告131例死亡42例死亡率32%

病毒类型:本迪布焦型

备注:从2007年12月延续2008年1月。此次是本迪布焦型毒株被首次报道。

2008年~2009年

刚果民主共和国

报告32例死亡15例死亡率47%

病毒类型:扎伊尔型

备注:从2008年12月延续至次年2月。

这次暴发后,埃博拉一度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

2014年

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国

报告1323例死亡729例死亡率55%

病毒类型:扎伊尔型

http://news.stnn.cc/c6/2014/0802/3164568156.html

http://news.163.com/14/0802/01/A2JSP7VD00014AEE.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5691.html



图2 埃博拉爆发疫区分布图

  

四、结论

对比图1和图2,可以明显看到,埃博拉爆发疫区与非洲磁异常增强、西半球地磁场强度减弱、磁赤道在非洲北移一一对应,是地磁减弱带来的灾害。这可以解释,埃博拉疫情为什么没有向非洲以外地区快速扩散。

美国在西半球,美国首次埃博拉病例的出现也表明这一推测的可能性:西半球是最可能被扩散的地区。

有证据表明,地磁长期减弱将带来极端灾害频发。

一个可能的机制为:非洲磁异常导致西半球地磁减弱,这使非洲磁赤道地区的人们患上"磁饥饿症",丧失了抵御埃博拉病毒的能力,致使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爆发。

http://www.lxxsd.cn/Article.asp?id=1120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608.html

上一篇:洛亚蒂群岛发生5.4级地震:关注11月2-6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转载]黄河有望进入新一轮丰水期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