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日长变化、地磁变化、地震活动和中国股市的8.6年周期

已有 3938 次阅读 2021-8-10 15:27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日长变化、地磁变化、地震活动和中国股市的8.6年周期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日长变化和地磁变化的8.6年周期


       2020年,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发现了日长变化中存在约8.6年周期的显著振幅增强信号,并首次发现该振荡的极值时刻与地磁场快速变化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对应关系。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除了此前公认的6年周期外,日长变化每隔8.6年也“轮回”一次。值得一提的是,日长变化类似一条正弦曲线,但振幅正逐渐增大。通俗来讲,随着时间的推移,日长在平均日长时间线上有规律地上下波动,有时比24小时少几毫秒,有时又会比24小时多几毫秒,而极值却越来越大,即时间的变化幅度正在变大。

  除了8.6年周期的振幅增强信号,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巧合的是,每到极值时刻的前1—2年,地磁场都会出现快速变化,即地磁急变。”

      现阶段日长8.6年的周期性变化信号正处于低谷,正逼近极小值,因此预测在最近的1—2年内,地球很可能会有一次新的地磁急变事件发生。

来源:科技日报2020-06-10 09:13

https://tech.gmw.cn/2020-06/10/content_33900005.htm


      地震的8.6年周期和32年周期


      来自 ArmstrongEconomics.com 的经济预测家 Martin Armstrong 警告:2018年将有“重大地震:发生,可能会因此引发经济大动荡,这次地震的影响不是哪个特定地区的,而会是全球范围的。

      Martin Armstrong 说:“根据我们的地震监测模型,2018年很有可能爆发地震,因此对经济产生冲击,就如同1906年旧金山爆发的地震引发了1907年的经济恐慌和1913年联邦储备局的建立。”

      为什么?理由如下:

       一,历史证据表明,美国地震发生的周期大概为8.6年一次,而2018年恰好是1906年以来的第13个8.6年,预计地震将会在2018年2月3日至4月4日爆发。

       二,但是也有另外一种理论,这种理论的基础是只观察7级以上的地震发生的频率,而不管其在哪里发生。如此计算,这个周期就是31.4年,那么2018年还是会发生地震,并且地震高潮会一直延续到2021年。

       三,有一些科学家认为2018将会爆发大地震基于以下这一理论:

       这一新理论在今年早些时候由科罗拉多大学的Roger Bilham和蒙大拿大学的Rebecca Bendick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讯》上。他们的假设预测,现在地球自转实际上在减速,到2018年,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非常高。历史证据表明,自1900年来,震级大于7.0的大地震发生的周期大约为每32年一次,而每次在这些大地震发生的前五年,地球自转都会减速。

       Martin Armstrong 表示: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地震周期是由地球自转减慢形成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存在这样的周期-差不多为2个8.6年,而第一个8.6年通常是地震开始频发的标志。

      1906年4月18号旧金山发生地震。

      1923年的东京地震恰好发生在其后17.2年。

      1940年,5月份美国加利福尼亚遭受7.1级地震;11月份罗马尼亚的小城弗朗恰遭受7.4级地震。

      1957年,3月9日阿拉斯加州安德烈亚诺夫群岛8.6级地震;土耳其两个区域爆发地震,分别在4月和5月;12月4日蒙古爆发8.1级地震。

      1974年到1975年爆发了4次地震:74年2月4日辽宁海城7.0级地震;74年10月以来秘鲁利马附近爆发四次地震,震级约8.1;75年5月北大西洋地震7.9级,75年7月缅甸蒲甘7.5级。

       1992年爆发了3次地震:4月25日加利福尼亚州门多西诺角7.2级地震;6月28日,加利福尼亚州兰德斯7.3级地震;9月2日,尼加拉瓜7.7地震。

       2009年发生了16次地震在7级以上,有一次甚至超过8级,对应2007年到2009年金融市场出现低谷。

       按照这一周期计算,下一次大规模的地震应该会在2026年密集爆发。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11月19日下午5:43,距新喀里多尼亚45英里的地方发生7.0级地震,这说明地震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而几乎与此同时,美国东海岸外海也发生地震。而向来处在地震频发带上的加州,近期的状况也令专家担心可能是“小震闹、大震到”的信号。而全球范围内,日本、新西兰、意大利等地震高危发达经济体的状况,也让人格外关注。尤其,日本和新西兰两国在2011年上一个地震高峰年发生的重大地震之后果至今尚未得到彻底消化,禁不起“雪上加霜”式的打击。

      不管如何,作为投资者,在评估自己的投资时也要把这些自然灾害事件考虑进去,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防止经济“大出血”。

FX678 2017-12-04 10:02

https://www.sohu.com/a/208307454_420078


      中国股市的8.6年周期


      媒体报道,中国科学家发现每日时长变化存在约8.6年周期,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上。科学家研究推测,地球侏罗纪时期一日时长大约只有23小时10几分钟。因月球及太阳对地球潮汐作用消耗地球能量,地球自转故而愈来愈慢,地球一日时长变得更长,大约每5万年增加1秒。

      今次研究参与者之一、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乘利接受访问时表示,科学家发现每日时长变化短期内具有周期性。这次研究采用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系统所提供1962年至2019年数据,结合大量数值模拟算例分析,基于标准小波时频变换方法及“去小波边缘效应”策略,首次发现平均8.6年信号振幅增大现象。换言之每日时长每隔约8.6年轮回,其变化类似正弦曲线,但振幅正逐渐增大。通常认为,几十年或者5年至10年变化有机会与地球内部有关。研究人员发现,每到极值时刻前一两年,地球磁场会出现快速变化,即地磁急变。研究者据此结合大量前人研究,提出8.6年周期性变化或与地球液核表面赤道附近扭转阿尔芬波振荡有关。现阶段此8.6年周期正处于低谷,逼近极小值,预计未来两年内地球或有一次新地磁急变事件发生。

      将此平均8.6年周期引入中国股市。由于软件上1996年4月以前深圳综合指数(399106)数据欠缺,因此2005年6月底部之前采用深圳成份指数走势图,之后则采用上证指数走势图,两者合并。1996年1月,深圳股市见底,展开牛市;2005年6月,上海股市见底,再次展开牛市。两者间隔9.4年(9年又5个月)。2013年6月,上海股市创出中期低点,又一次展开牛市行情,与上一个周期低点间隔刚好8年。两者平均,约8.7年,与8.6年周期大致吻合。去年底,笔者写过两篇《经济周期与投资时钟(上、下)》,其中以基钦周期长度嵌入上证指数分析其周期。自1992年11月始,至1996年1月,相隔38个月;1996年1月低点至1999年5月低点,相隔40个月;1999年5月至2002年1月,相隔32个月;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相隔41个月;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相隔40个月;2008年10月至2012年1月,相隔39个月;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相隔48个月;2016年1月至2009年1月,相隔36个月。8个周期平均长度39个月,大致与基钦周期长度对等。


图片 
图片 
      按上述分析,自2019年1月展开之平均40个月周期走势,最短32个月——即2021年9月为新周期最快底部,最长48个月,即2023年1月为新周期最晚见底时间。
      前述8.6年周期,下一个周期时间之窗将出现于2022年初前后。以月份计算,8.6年大约相当于103个月。换言之周期底部时间之窗中轴为2022年1月,按误差15%计算,最早于2020年10月进入时间之窗;而时间之窗最晚为2023年4月。上述两个周期投影重叠日期为2020年10月至2023年1月。正如前述,科学研究人员预测未来两年内地球或有一次新地磁急变事件发生,是否酝酿股市中重大底部,非常值得期待!

中国股市8.6年周期指向2022

原创 卧龙 股市动态分析周刊 2020-06-18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28574607&ver=3243&signature=vx0QOW60cZQzN7Rr9XB4VRPF4nwmUMQ7jROp38hWnLoCRH0M035*g2OHRPThuxF97*oyPeCl5URfJbKEAa0CwbiDrr4gQotmccSL*AbMibud96cvM3bvhwWSkUoZV9pM&new=1


      8.5年和6年叠加周期与潮汐周期精准对应


        研究人员发现除了此前公认的6年周期外,日长变化每隔8.6年也“轮回”一次。其叠加周期为51.6年,与拉马德雷周期很接近,与潮汐周期准确对应。


太平十年涛动(拉马德雷周期)51-56年准周期的合成

         合成周期名称

 周期年数

倍数

倍数周期

近点月与月亮视赤纬角合成周期

交点月与月亮视赤纬角合成周期

近点月与交点月合成周期

月亮视赤纬角与日月大潮合成周期

交点月与朔望月合成周期

近点月与朔望月合成周期

日食和月食的沙罗周期

2.0538年与2.2014年合成值的2

2.0538年与2.2087年合成值的2

2.0606年与2.2014年合成值的2

月亮赤纬角周期

潮汐合成周期

太阳黑子周期

太阳黑子周期

日长变化

日长变化

1.0303a

1.0176a

2.0538a

1.1043a

2.2014a

2.2289a

18a

9a

9a

9a

18.6a

11a

11a

7.1a

8.6a

6a

50

50

25

50

25

25

3

6

6

6

3

5

5

8

6

51.515a

50.88a

51.345a

55.215a

55.035a

55.723a

54a

54a

54a

54a

55.8a

55a

55a

56.8a

51.6a

 

地球的潮汐形变改变了地球的转动惯量,影响了地球的自转速度,3-46-7年和50-60年周期是它们的共同周期。

根据吕俊梅等人对PDO指数和Nino3指数进行离散功率谱分析结果,超过99%显著性水平的F值所对应的周期即为显著变化周期。PDO最显著的变化周期为50a,其次为5.6 aENSO最显著的变化周期为3.6a。在10-33a周期波段上,除了12.5a周期外,PDO其余的周期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6]

PDO最显著的变化周期为50a,其次为5.6 a,与5.5 a5.57 a51 a52 a54 a55 a55.8 a的潮汐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与本文的周期叠加和模型计算是一致的。潮汐3.1a4.1a周期的平均值为3.6a,与ENSO最显著的变化周期3.6 a相对应。5.57a55.7a显著周期表明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在PDO中的重要作用。潮汐3.1a4.1a周期表明ENSO与月亮近地潮、日月食、月亮赤纬角相关。PDO51-56a周期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见表2)。

太阳黑子也具有7年和50-60年周期变化。2011年,宋贯一提出太阳辐射光压在南、北半球表面上的不平衡分布才是造成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地球自转速度的7年周期和50-60年周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早在1998年我们就指出,太阳辐射光压、太阳风和太阳电磁辐射压缩地磁场,造成地壳与内核反向震荡,形成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的观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5433.html


表2  1890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PDO)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9级以上

地震次数

PDO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地震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4

1

0

1890-1924

低温期

 活跃期

1925-1945

11

0

0

1925-1946

温暖期


1946-1977

117

1

4

1957-1976

低温期

 活跃期

1978-1999

00

0

0

1977-1999

温暖期


2000-2012

66

0

2

2000-2030

低温期?

 活跃期

特大地震为Ms 8.5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569.html

 

       结论


       8.6年周期的发现和应用在很短一段时间成为趋势和热门,特别是在金融融投资领域,值得特别关注。

       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除了此前公认的6年周期外,日长变化每隔8.6年也“轮回”一次。其叠加周期为51.6年,与拉马德雷周期很接近,与潮汐周期准确对应。


参考文献 

岛中雄二 著.周维宏译.《太阳景气经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任振球. 全球变化[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 60-77.

吕俊梅, 琚建华, 张庆云, 等.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ENSO循环的特征[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2): 238-249.

郭增建秦保燕郭安宁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M].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 116117, 135138, 198.

Obridko,V.N.,Sokoloff,D.D.,Kuzanyan,K.M.etal.Solar cycle according to mean magnetic field Date.MNRA[J],S 365,2006:827-83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宋贯一。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解析。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第2期:450-455

杨学祥, 陈殿友. 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9151.html

上一篇:新冠病毒使日本奥运会收入为零:超级灾害链进行时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21年8月10日晚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2 周少祥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1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