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内核漂移:外核带离东部(印度尼西亚之下)的热量比西部(巴西之下)的更多

已有 2042 次阅读 2021-7-12 20:16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内核漂移:外核带离东部(印度尼西亚之下)的热量比西部(巴西之下)的更多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新的研究显示,地球的坚固内核也许正以失衡的模式增长。地核在印度尼西亚比在巴西更快地失去热能,这使得穿过地核的地震波受到干扰。

     目前,利用过去十亿年地核增长的数据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在6月3日,一项由自然地球科学杂志提出的最新研究终于得到一个似乎合理的解释方案:地球的内核每年都在以地核东侧的新生铁晶体比西侧更快的形成的一种失衡模式逐渐生长。

  “液态铁在外核中的运动将热量从内核带离,达到降温冷却的目的”,伯克利加利福利亚大学的地震学专家Daniel Frost向Live Science解释道。“这意味着外核带离东部(印度尼西亚之下)的热量比西部(巴西之下)的更多”。

       团队的模型展示了地球内核在东边(左)的生长速度快于西边的(右)。重力通过将铁晶体推向南北极(箭头式)的方法平衡了这种不对称的生长。这将铁晶体的长轴和地球的自转轴(虚线)对齐了,这也解释了地震波通过内核的不同穿越次数。

      平均算下来,内核的半径每年约增长0.04英寸(1毫米)。重力通过自东向西推动新的晶体来修正这种不对称式增长。因此,这些晶体结团成晶格结构沿着地核的南北轴拉紧。团队的模型显示,这些平行连接了地球极点的晶体结构,是使得地震波能够顺着它们方向传播得更快的超级高速公路。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内核的不平衡呢?弗罗斯特认为如果没有分析地球的其他层,这个问题是很难下定论的。

  他说:“地球上的每一层都被它上面覆盖的那一层所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它下面的那一层。内核正在慢慢的在液态外核的包裹下冻结,就像雪球滚了一圈又一圈。与此同时,外核被其上方的地幔冷却——所以与其问为什么内核的一边比另一边变大的更快些,不如问为什么地幔的温度会一边较高一边较低。”

  弗罗斯特说,构造板块可能是部分原因。 当寒冷的构造板块在俯冲带(一个板块下沉到另一个板块下方的地方)潜入地球表面深处时,它们会冷却下方的地幔。 然而,弗罗斯特认为,地幔冷却是否会影响内核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同样令人费解的是地核中不平衡的冷却是否会影响地球的磁场。 现今人们认为磁场是由外核中液态铁的运动引起的。 这种液体的运动又由内核散失的热量提供动力。 弗罗斯特认为,如果内核在东面失去的热量比西面多,那么外核也会像东方移动更多。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CU8BIOI0511D5IC.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2293367


      1992年,我们研究了全球海面变化对地核的影响,结论是:以J.A.Clark为代表的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为基础,讨论冰盖消长和海面变化对地核运动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由于地核偏离地心的运动,不同海区大约有±1.54m的海面波动。把这个结果叠加在均衡模式的结果之上,会使预测的结果与所观察结果更为符合。

http://www.cqvip.com/qk/94066X/199204/722656.html

       

      全球海洋面积的分布如下:北半球,海洋面积占60.7%,陆地占39.3%;南半球海洋占80.9%,陆地占19.1%;东半球海洋占62.0%,陆地占38.0%;西半球海洋占80.0%,陆地占20.0%。所以,西半球海洋面积大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北半球。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使地球内核在重力均衡作用下有东西向的飘移和南北向的飘移。

      在东西半球,西半球海洋面积大于东半球,海平面上升使内核向西半球偏移,导致地核东冷西热。这符合地核在印度尼西亚比在巴西更快地失去热能的新发现。

      在南北半球,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北半球,海平面上升使内核向南半球偏移,导致地核北冷南热。这符合马宗晋院士所说的“南半球是开裂的半球,北半球是收缩的半球。”

      除此之外,天文周期还使地球内核具有1年、2、4、10万年的南北振动周期(见:参考文献)。

       


图1 东西半球的海洋面积比例

图1 南北半球的海洋面积比例


参考文献

1  张焕志地极和日长的29.8年波动与内核振动中国科学. A. 1982, (12):1129!~1139

2  任振球全球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99~100

3  杨学祥太阳活动驱动气候变化的证据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0, 6(5): 615~617

4  杨学祥,王莉。地球质心偏移与各圈层形变。地壳形变与地震。1995154):23~30

5  杨学祥地磁层和大气层漏能效应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1999, 5(9): 1170~1171

6  杨学祥陈殿友宋秀环太阳风、地球磁层与臭氧层空洞科学(中文版), 1999, 5):58~59

7  莱伊尔地质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29

8  杨学祥,陈殿友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地质论评. 1999, 45(增刊):33~42

9  杨学祥,陈震,刘淑琴,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地学前缘. 1997,4(2):187~193

10杨学祥,张中信,陈殿友地核能量的积累与释放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4):85~92

11杨学祥,陈殿友构造运动、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20(3): 39~48

12杨学祥气候波动、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0,6(8): 1003~1005

13 Broecker W S. Massive iceberg discharges as triggers for globalclimate change. Nature , 1994,372:421~424

14 Millard F. Coffin and Olav Eldholm. Large igneous provinces.Scientific American. 1993, 269(4):26~33

15  Eddy J A, Gilliland R L,Hoyt D V. Changes in the solar constant and climatic effects. Nature.1982,300:689

16  Channell J E T, Hodell D A,McManus J, Lehman B. Orbital modulation of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Nature.1998,394:464~468

17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79,88,103,113,155,174,196

18  杨学祥,牛树银,陈殿友。深部物质与深部过程地学前缘. 1998, 5(3):77~85

19  Claude J. Allegre andStephen H. Schneider.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th. Scientific American.1994,271(4):44~51

20李培基. Milankovitch理论被推翻了还是被证实了冰川冻土. 1994,16(4):363~370

21杨学祥对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的改进地质科学. 1992,(4):404~408

22杨学祥地壳均衡与海平面变化地球科学进展.1992,7(5):22~30

23杨学祥地壳形变与海平面变化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4,14(4):29~37

24  吴锡浩,蒋复初,肖华国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变化的构造运动响应地质力学学报. 1995, 1(1):8~14

25  杨学祥地球反对称构造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自然杂志. 2001, 233):135~139

26  张素欣,解用明,乔子云等。太阳活动与华北强震关系分析。华北地震科学。2004222):59-63

27  胡辉,赵洪声,和宏伟。日月影响与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研究。云南天文台台刊。2003,(4):49-55

28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固体内核快速自转的理论证明和实测证实.  西北地震学报. 1996,18(4):82.

29  杨学祥陈震刘淑琴宋秀环陈殿友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  地学前缘.  1997, 4(1):187-19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484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484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55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2264.html 


相关报道


重大发现!地核越来越“不平衡”,就连科学家也不知道原因

2021-06-20 10:28:45 来源: 天文在线举报

  地核在印度尼西亚比在巴西更快地失去热能,这使得穿过地核的地震波受到干扰。


  新的研究显示,地球的坚固内核也许正以失衡的模式增长。图源:shutterstock

  地核中的谜团正在发酵。

  只有当科学家们研究经过地球的铁质内核时的地震波(由地震产生的地下震动)才能探测。出于某种原因,地震波在南北极之间的传播速度要明显快于其穿越赤道。


  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已经熟知这种被称为地震各向异性的差异现象,但一直无法提出有效的解释与现有数据相符。目前,利用过去十亿年地核增长的数据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在6月3日,一项由自然地球科学杂志提出的最新研究终于得到一个似乎合理的解释方案:地球的内核每年都在以地核东侧的新生铁晶体比西侧更快的形成的一种失衡模式逐渐生长。


  “液态铁在外核中的运动将热量从内核带离,达到降温冷却的目的”,伯克利加利福利亚大学的地震学专家Daniel Frost向Live Science解释道。“这意味着外核带离东部(印度尼西亚之下)的热量比西部(巴西之下)的更多”。


  Frost说,为了形象化这种片面的内核增长,想象一下一根树干的年轮是如何从中心点向周围辐射发散的,但是“年轮的中心点离开了树的中心”,因此那些年轮在东边的间距更大、在西边的间距更小。

  研究人员解释道,地球内核的横截面可能看上去和它很相似,但是这种不对称的生长并不意味着内核自身有畸形或者不平衡的危险。


  团队的模型展示了地球内核在东边(左)的生长速度快于西边的(右)。重力通过将铁晶体推向南北极(箭头式)的方法平衡了这种不对称的生长。这将铁晶体的长轴和地球的自转轴(虚线)对齐了,这也解释了地震波通过内核的不同穿越次数。(图像由Marine Lasbleis提供)


  平均算下来,内核的半径每年约增长0.04英寸(1毫米)。重力通过自东向西推动新的晶体来修正这种不对称式增长。因此,这些晶体结团成晶格结构沿着地核的南北轴拉紧。团队的模型显示,这些平行连接了地球极点的晶体结构,是使得地震波能够顺着它们方向传播得更快的超级高速公路。

  拆解“雪球”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内核的不平衡呢?弗罗斯特认为如果没有分析地球的其他层,这个问题是很难下定论的。

  他说:“地球上的每一层都被它上面覆盖的那一层所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它下面的那一层。内核正在慢慢的在液态外核的包裹下冻结,就像雪球滚了一圈又一圈。与此同时,外核被其上方的地幔冷却——所以与其问为什么内核的一边比另一边变大的更快些,不如问为什么地幔的温度会一边较高一边较低。”


  弗罗斯特说,构造板块可能是部分原因。 当寒冷的构造板块在俯冲带(一个板块下沉到另一个板块下方的地方)潜入地球表面深处时,它们会冷却下方的地幔。 然而,弗罗斯特认为,地幔冷却是否会影响内核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同样令人费解的是地核中不平衡的冷却是否会影响地球的磁场。 现今人们认为磁场是由外核中液态铁的运动引起的。 这种液体的运动又由内核散失的热量提供动力。 弗罗斯特认为,如果内核在东面失去的热量比西面多,那么外核也会像东方移动更多。


  “问题是,这会改变磁场的强度吗?” 他补充道。

  这个问题超出了本次研究团队新论文的范围,但弗罗斯特说他已经开始与一个地磁学家团队进行新的研究,并来调查一些新的可能性。

  相关知识

  地核是地球的最深处的地质层。它基本上是一个固态球体,半径1220公里(760英里)相当于地球半径的五分之一或月球半径的70%。

  如同地幔一样,目前还不能通过采样的方式对地核进行测量。地核的现有信息几乎都是通过对地震波和地球磁场的测量推断出来的。地核被认为是由铁镍合金及其他一些元素组成。地核表面温度估算有5700k(即5430摄氏度,9800华氏度)这与太阳表面温度相当。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5.515 g/cm3。[16]由于地表物质的平均密度仅为3.0 g/cm3 左右,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地球核心内存在密度更大的物质。18世纪70年代年进行的榭赫伦实验让这个结论广为所知。查尔斯·赫顿在1778年的报告中提出,地球的密度值约为榭赫伦山的9/5倍,且地球的内部一定包含金属的结论。赫顿估算出金属部分大概占地球直径的65%。 [17] 赫顿估算的地球平均密度为4.5 g/cm3,仍然比实际低了大约20%。

  亨利·卡文迪什在 1798年的进行的扭秤实验中得出地球平均密度为5.45 g/cm3,与现代公认的地球平均密度仅相差1%。[18]地震测量表明,地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个是半径约为1220公里的“固体”内核,[19]另一部分是延伸到其外半径约为 3400公里的液态外核。外核的密度在 9900到12200 kg/m3之间,内核的密度在 12600 到 13000kg/m3之间。[20]

  BY:Brandon Specktor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CU8BIOI0511D5IC.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2293367

对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的改进

《地质科学》1992 第4 | 杨学祥   长春地质学院作者认证 | 导出参考文献  收藏 | 分享


 

摘 要:以J.A.Clark为代表的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为基础,讨论冰盖形或对地核运动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由于地核偏离地心的运动,不同海区大约有±1.54m的海面波动。把这个结果叠加在均衡模式的结果之上,会使预测的结果与所观察结果更为符合。 

http://www.cqvip.com/qk/94066X/199204/72265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5194.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1年7月12日晚报
下一篇:2021年7月9-12日太阳黑子和疫情监测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3 周少祥 王奕霖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