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环球科学猫最近指出, 2021年气候大变,加拿大都能够热出46.6℃的气温,这真的是太罕见了,根据报告指出,1937年在萨斯喀彻温省创造的加拿大最高气温45°C,没想到在2021年给“捅破”了,这已经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温打破70多年纪录,所以非常罕见。
明明地球变暖了、温度越来越高,那为何有人说“小冰河”要来了?确实,每次在说地球升温的时候,不少人都是说地球要进入小冰河,那这又是咋回事情?其实针对地球进入小冰河,科学界的说法非常多。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瓦伦蒂娜 扎尔科夫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有说过,那就是在2030年的时候,预计太阳的活动会发生转变,太阳活动会减弱60%,这个时候地球将很有可能进入“小冰河期”,地球出现“气温大幅度下降”。
俄罗斯科学家预测,大概在2030年至2040年间,我们地球的气候会发生巨变,会很快进入到一个长达250年之久的“冰冻期”,全球平均温度将会下降好几度,这个时期也就是我们说的“小冰河”时期,“冰冻期”的冬天异常严寒。
所以说 ,地球的气候变化是“全球波动”,带来的连锁效应也会影响全球,如今我们看到极端性的高温,在冬季的时候就可能看到极端性的“寒冷”,这就是全球气候巨变的影响。
全球气温变化的1800年、200年、60年潮汐周期
2000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季林说,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是地球的恒温器。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2000年季林指出,这一周期与潮汐变化周期相一致,15-17世纪小冰期是潮汐的高峰期,现在潮汐低谷对应变暖高峰,还将持续400年,与全球变暖的大趋势相一致。再现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需要在3107年附近。
潮汐高低潮还有200年和准60年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1425年、1629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峰值对应18世纪的低温,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54-56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50-70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图1 潮汐强度变化和气温变化的1800年周期
18.6年月亮赤纬角极值变化周期
我们的研究表明,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在这个周期中,月亮赤纬角从18.6°增加到28.6°。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周期为半年。
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全球变暖。
我们的研究结论是: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热,2005-2007年和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全球变暖减缓。
数值计算表明,潮汐形变、圈层差异旋转和潮汐南北震荡是太平洋冷暖海流南北循环和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原因。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3年7月的高温只是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暖增强的序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4142.html
2014年最热年新纪录给出了最新证据。
2015年将再次刷新最新最热年纪录。
我们在2008年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1]。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0375.html
我们在2014年3月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图2 1880-2020年全球气温变化
1890-1924年、1947-1976年、2000-2035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全球气温明显偏低;1025-1946年、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全球气温明显偏高。2000年以后,阶梯曲线开始不明显,变暖异常加速。
在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1905-1906年、1923-1925年、1941-1942年、1959-1960年、1977-1979年、1995-1997年、2014-2016年,地球平均气温变高,特别是2014-2016年创最热年新纪录;在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1896-1897年、1913-1914年、1931-1932年、1949-1951年、1968-1970年、2005-2007年、2023-2025年(气温变低可能性大),地球平均气温变低。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超级灾害链时期,极端变冷变热事件将频繁发生。2021-2035年小冰期不会发生,但冷暖极端事件会连续不断。
相关报道
还能再高点?这真的是“特板烧”了,2021年气候大变,加拿大都能够热出46.6℃的气温,这真的是太罕见了,根据报告指出,1937年在萨斯喀彻温省创造的加拿大最高气温45°C,没想到在2021年给“捅破”了,这已经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温打破70多年纪录,所以非常罕见,高温袭击加拿大,这种高温度之前真的是很少听说的。
之前形容加拿大基本都是以“温暖”气候来说明,而在这种气候之下,加拿大很多地区都没有空调,这可以说真的还是“热”也没办法处理,根据2018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水电局的一项研究指出,该省只有不到40%的家庭拥有空调,所以如今高温袭击,真的是也是挺难受的。当然,除了加拿大之外,美国的气温也是非常强悍,也在进入“烧烤”模式,美国西北部的多个城市都是如此,其中包括纽约在内的多个城市都迎来高温。
并且美国的“烘烤模式”暂时都不会停,体感温度可能会飙升到40度以上,所以真的是热。当然,这也算是极端性的气候模式吧,没有办法,这种气候在未来也可能会持续增加,毕竟极端性的气候现象,在如今我们也不是没看到。
过去一年,在气候的极端气候现象之下,我们看到了全球的气候波动,就算是我们人类涉足最少的北极地球,都被高温笼罩。
所以地球的气候变化是“全球波动”,带来的连锁效应也会影响全球,如今我们看到极端性的高温,在冬季的时候就可能看到极端性的“寒冷”,这就是全球气候巨变的影响,这也是为何科学家们不断呼吁,赶快对气候的巨变“逆转”,不能过让地球的温度持续上升了,它在未来对人类的影响可能是“无法估量”的,一旦全球气候达到了“临界点”,我们再想来改变气候现象,这个可能性极低了。
大家应该也看到了,如今的气候可以说并没有什么转变,并且是升温越来越强,在2021年5月,NOAA也发布了说明那就是“5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爬升到近419ppm”,这说明什么?
人类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完全没有降低,反而升高了,所以在温室效应的影响之下,只会让地球变得更加暖和,而不是降温。至少整体上来说,我们是看不到降温的趋势的,所以地球的温度上升依然是如今的趋势。
明明地球变暖了、温度越来越高,那为何有人说“小冰河”要来了?确实,每次在说地球升温的时候,不少人都是说地球要进入小冰河,那这又是咋回事情?其实针对地球进入小冰河,科学界的说法非常多。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瓦伦蒂娜 扎尔科夫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有说过,那就是在2030年的时候,预计太阳的活动会发生转变,太阳活动会减弱60%,这个时候地球将很有可能进入“小冰河期”,地球出现“气温大幅度下降”。
所以这个科学团队认为在2030年地球可能进入小冰河,还有一个就是俄罗斯科学家说的预测,英国《每日邮报》指出,俄罗斯科学家预测,大概在2030年至2040年间,我们地球的气候会发生巨变,会很快进入到一个长达250年之久的“冰冻期”,全球平均温度将会下降好几度,这个时期也就是我们说的“小冰河”时期,“冰冻期”的冬天异常严寒。
所以这并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在说这个问题,但是会不会出现这样,我们也无从说起,但是他们说的地球气候巨变,都是与太阳活动存在关系,阳活动会减少,亮度也会有所降低,那有没有可能迎来小冰河时期呢?
其实针对太阳活动与地球进入小冰河时期的问题,一直是争议性的问题,科学界并没有定义,所以未来的地球是不是会走“小冰河”的路线,其实也没人知道,也就是到底变热、变冷都没法定义。
话说回来,其实在每个太阳活动减弱的时期,都会有科学家来做这个预测,但是准不准确都没有定义。如今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地球的气温还在不断上升之中,全球变暖是一个确定性的趋势。
所以我们如今需要加大对气候的改变才行,不然极端性气候增多了,那么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就会更大。去年的例子已经给我们很明确地说明了——澳洲一场“大火”导致近30亿动物受影响,这是多可怕?
所以回头来看看,其实地球的气候已经在走向极端化,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我们看到极端气候可能也增加不少,我们剩余改变气候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无论地球未来的气候如何走动,变热、还是变冷。
但是如今可以说明的是,如今地球还在持续变暖,极端气候的频率是有所增加,极端性高温、降雨等都没有一个减少。
https://new.qq.com/omn/20210630/20210630A00W7K00.html
真实版次小冰期预演无法承受 美国极寒天气持续21人死亡
杨学祥
关键提示: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2020-2025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美国极寒天气持续21人死亡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01日 22:08 来源:央视综合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01日 22:08 来源:央视综合
http://finance.chinanews.com/gj/shipin/2019/02-01/news801986.shtml
http://wap.sciencenet.cn/blog-2277-1160353.html
太阳变白等多个制冷因素叠加:2024至2025可能出现次小冰期
已有 2171 次阅读 2016-8-9 06:21
太阳变白等多个制冷因素叠加:2024至2025可能出现次小冰期
杨学祥,杨冬红
太阳罕见两次“变白”,科学家担忧会出现小冰河期
年轻人爱科技2016-08-08 13:34报道,本月,太阳罕见出现两次完全“变白”,即没有可观测到黑子活动。科学家担忧,这预示地球会出现“小冰河期”低温气候灾难。
近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太阳动态天文台(SDO)日观测到,太阳出现2011年以来的第一次无黑子现象,持续4天后,太阳黑子再次按照通常周期规律出现。但在两个星期后,黑子再次完全从太阳表面消失。
这种黑子完全消失的太阳被称为“白太阳”(Blank sun)或太阳变白。而太阳两次变白预示著太阳活动极小期(SolarMinimum)即将到来,白太阳会越来越常见,而且每一次白太阳的持续时间会越来越长。
根据纪录,最长的太阳活动极小期为1645年至1715年的“蒙德极小期”(Maunder Minimum),持续70年之久。当时,全球气温下降,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和北美洲都经历严寒的冬季。在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河结冰,人们经常举行“冰雪节”之类的活动。
气候网站(climatedepot)表示,太阳变白的时间最初可能只持续短短几天,之后可能持续数周,最长会持续数月。预计下一个太阳活动极小期将在2019或2020年。目前,太阳处于1755年以来的第24个活动最强期以及1906年2月以来第14个太阳黑子量最少周期的交叠时期。来自 NASA
http://www.wtoutiao.com/p/2e6l5Ys.html
四大周期叠加:2024至2025可能出现“次小冰期”
我在2004年指出,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20世纪50-70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我在2004年指出,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35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4189.html
目前处于1800年周期的变暖期,200年和60年周期的变冷期,潮汐在15-17世纪小冰期时期达到最强,由于潮汐强度的长期减弱,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要小于18-19世纪道尔顿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不可能再现17-18世纪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再现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需要在3107年附近。
拉马德雷冷位相的作用正在被证实,警惕气温继续变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7971.html
1800年的小冰期长周期:强潮汐降温效应
1997年邦德通过分析大西洋底的沉积层,发现地球的寒冷期和温暖期出现有规律的波动,波动周期大约为1500~1800年。
2000年美国科学家Keeling 提出了1800年的“潮汐降温效应”:
2000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季林说,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是地球的恒温器。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2000年季林指出,这一周期与潮汐变化周期相一致,15-17世纪小冰期是潮汐的高峰期,现在潮汐低谷对应变暖高峰,还将持续400年,与全球变暖的大趋势相一致。再现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需要在3107年附近。
图1 潮汐强度变化和气温变化的1800年周期
潮汐高低潮还有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1425年、1629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峰值对应18世纪的低温,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54-56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50-70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200年冷暖周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与小冰期对应
过去5000年间,太阳活动较弱或没有的时期与历史记录中的寒冷期相对应。太阳活动减弱的主要时期有:奥特极小期,沃尔夫极小期,史玻勒尔极小期和蒙德极小期和道尔顿极小期。最近发现,潮汐与太阳活动有相同的200a的周期,与200a气候周期相对应。
美国科研人员预测,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2020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些科研人员在美国天文学会太阳物理学分会年会上发表3份研究报告说,人们熟悉的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17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20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潮汐高低潮还有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1425年、1629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峰值对应18世纪的低温,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54-56年周期(“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英文缩写为PDO),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表1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 时间(年) | 坏天 时代 | 潮汐极大年时间 | 火山活跃时间 | 全球 气温 |
欧特 | 1040-1080 | 1010-1110 | 1062 | ?? | 低温 |
沃尔夫 | 1280-1350 | 1165-1360 | 1264 | 1275-1300 | 小冰期 |
史玻勒
| 1450-1550
| 1420-1525
| 1425
| 1440-1460 1470-1490 | 小冰期
|
蒙德 | 1640-1720 | 1600-1725 | 1629 | 1640-1680 | 小冰期 |
道尔顿 | 1790-1830 | 1790-1915 | 1770 | 1810-1820 | 小冰期 |
21世纪 | 2007-?? | 1997-?? | 1974 | 1980-?? | 低温? |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和潮汐作用的叠加导致气候变化,单一因素很难形成气候巨变。
60年拉马德雷周期
近百年来的气象资料表明,我国气候存在大约30年左右的周期变化,20世纪20-40年代为30年左右的暖周期,50-70年代为30年左右的冷周期,80年代以来又转入暖周期。
近十年来研究发现,厄尔尼诺(El Nino)和拉尼娜(La Nina)的发生与更大时间尺度的太平洋十年涛动(Pacific DecadalOscillation,缩写为PDO)密切相关,周期为50~70年。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简称ODP)。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ODP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
“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根据资料分析,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2014年初,各国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年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事件,是2014年成为最热年,甚至可以将拉马德雷冷位相改变为暖位相,改变目前全球变暖停滞状态。5月,我们根据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的发生规律,预测强厄尔尼诺事件不会在2014年发生。最大的可能是厄尔尼诺在2015年发生。这一判断正在得到实践的证实。
孙林海和赵振国在2003年指出,在未来的5到10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30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任振球和韩延本也提供了相关证据。
在2009年3月,凯尔·斯旺森和安纳斯塔西奥斯·托尼斯就指出,在21世纪气温总体上升趋势中,会交替出现阶段性的30年变暖和30年变冷。全球气候在2001年至2002年间就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36]。
丹·伊斯特布鲁克教授认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是影响全球气候冷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冷暖交替的周期,在30年的暖周期后,现在它已经开始变冷了。地球在1945年至1977年的变冷就与太平洋上一次的冷周期时间一致。
2006年我们发现太阳潮和月亮潮54-56年叠加周期与拉马德雷周期对应,目前为6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阶段。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797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7971.html
18.6年月亮赤纬角极值变化周期
我们的研究表明,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在这个周期中,月亮赤纬角从18.6°增加到28.6°。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周期为半年。
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全球变暖。
我们的研究结论是: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热,2005-2007年和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全球变暖减缓。
数值计算表明,潮汐形变、圈层差异旋转和潮汐南北震荡是太平洋冷暖海流南北循环和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原因。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3年7月的高温只是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暖增强的序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4142.html
2014年最热年新纪录给出了最新证据。
2015年将再次刷新最新最热年纪录。
我们在2008年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1]。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0375.html
我们在2014年3月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多个制冷因素叠加2024至2025可能出现次小冰期
太阳辐射减弱:200年周期的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太阳变白)、11年周期的太阳黑子极小期;
强潮汐降温效应:1800年潮汐周期、200年潮汐周期、60年潮汐周期、18.6年月亮赤纬角极值变化周期;
深海地震降温:2002年中国科学家郭增建提出了“深海巨震降温效应”,2004-2018年地球进入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度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太阳能量长期积累因素:杨学祥和杨冬红分别在1997-2011年提出了“海底藏冷相应”、“海洋锅炉效应”、“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200年和准60年“潮汐降温效应”。
太阳能量各圈层分配因素:太阳能在地球各圈层的不同分配也是地表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其中“地磁层漏能效应”和“臭氧洞漏能效应”最为显著。气候变化周期是天文周期微力激发的结果,其能量来自太阳能量的长期积累。
火山喷发的降温作用;
大气污染的降温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2119.html
根据以往记录,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30年以上。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2020-2025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7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6487.html
http://wap.sciencenet.cn/blog-2277-1160353.html
参考文献
1. RichardA. Kerr. End of the Sunspot Cycle? 2011-6-14,FollowScienceNOW on Facebookand Twitter.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1/06/end-of-the-sunspot-cycle.html
2.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Vol. 23 (6): 1813~1818
Yang D H, Yang XX.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8, 23(6): 1813-1818
4.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Yang Donghong,Yang Xxuexiang, Liu Cai. Global 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Indonesia[J].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6, 21(3): 1023~1027.
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2011, 54(4): 926-934
6. 杨冬红, 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7. 杨冬红.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D][博士论文].长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Yang Dong-hong. 2009.Tidal Period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sasters Prediction[D]. [Ph. D.thesis]. Changchun: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8. 杨冬红, 杨学祥. 直面巨灾威胁: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周期及其预测方法. . 第三届中国防灾减灾之路学术研讨会: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暨平安京津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201-208.
9. 杨冬红, 杨学祥.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8(1):58-70。
Yang D H, Yang XX. 2013a.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8(1):58-70.
10.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11. 杨冬红, 杨学祥. 自然灾害的周期研究及其成因探讨. 黑龙江气象. 2017.第34卷第4期P13-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9125.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