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病毒爆发在2019-2020年冬季无黑子期:变异可能导致在2025年爆发
杨学祥, 杨冬红(吉林大学)
新冠病毒爆发在2019-2020年冬季无黑子期
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日地研究卓越中心的通讯专家Jan Janssens在整合了有关太阳的研究之后说:“太阳在2019年11月14日开始进入无黑子期,一直持续到了12月23日”,他在邮件中同时告诉《科学在线》(天文在线):“这个40多天的无黑子期是20多年里持续最长的一次。”
一个新的太阳黑子区域的特写—在一连串四十天的“无黑子”期之后,也就是两个十一年的太阳黑子周期间的太阳活动最低时期之后,首次被观测到。太阳气象预报中心预测,SC25的活动周期预计在2024年达到巅峰,接着在2031年出现最小值。
https://www.sohu.com/a/367023064_114835
太阳在2019年11月14日开始进入无黑子期,一直持续到了12月23日,四十天的“无黑子”期与2019年12月开始的疫情完全重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447.html
2019年11月14日至2019年12月23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没有观测到活动区,没有发生过C级及以上耀斑。预计2019年11月14日至2019年12月23日, 太阳黑子相对数平滑月均值为5.0。预计2019年11月11日至2020年1月19日, 太阳耀斑活动水平为以0-1级为主。
http://rwcc.bao.ac.cn:8002/solarweather/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860.html
从2019年的3月14日开始,太阳上面的太阳黑子就消失了,至今(12月25日)已经288天,成为历史上太阳黑子消失时间第二长的时段,一般认为太阳黑子比较弱的时期,也代表着太阳活动处于低谷期,光热辐射不强,地球上温度也会偏低,甚至会导致地球气候处于小冰河期。
12月25日,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两个新的太阳黑子,这标志着太阳可能进入了新一轮活动周期,这次的太阳无黑子活动持续的时间达到了288天,是1913年以来消失时间最长的一次,创造了一个106年的记录。接下来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太阳黑子出现新的活跃时期。
例如在2000-2002年,太阳活动因为处于“极大期”,所以表面频繁出现了巨大的太阳黑子及剧烈地闪焰,也伴随产生大型太阳风暴,连在亚热带的佛罗里达州都能够观测到极光,而且太空中的人造卫星亦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
但是如果是“极小期”,则完全是相反的,太阳黑子与闪焰喷发等现象几乎皆不会存在,仿佛是一颗白太阳。根据记录指出,最长的太阳活动“极小期”是发生在1645年到1715年间,持续长达70年(学界称之为“蒙德极小期”)。当时的地球迈入了小冰河期(1550年至1770年间),全球当时的气温皆下降,各地出现严寒的冬季,甚至连伦敦泰晤士河也结冰了,以致开始有在结冻河面上,举办“冰雪节”博览会的传统。另闻名全球的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据传也是因寒冬,使得树木成长速度减慢,才会促成有高密度的木材得以制作。
于去年,英国诺桑比亚大学数学教授萨柯华(ValentinaZharkova)在国际天文学会上,就曾经提出警告称,经严密的数学演算及资料收集,在2020年至2050年间,太阳会进入类似17世纪的“蒙德极小期”,届时太阳所发出的辐射量将减少,致使地球大气的温度会下降,因而再次进入“小冰河期”。尤其是2030年代,太阳的表面活动将会减少了60%,此种情形跟“蒙德极小期”差不多。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的物理学家帕波瓦(HelenPopova)亦认为,于2020年左右,地球就会再次进入“小冰河期”,而在2030年左右,低温会达到巅峰。太阳的表面活动至第25活动周期时,就会变得更弱,一直至第27活动周期,期间约30年,地球皆会维持在低温。
同时专业天文网站《SpaceWeather》及气候网站《ClimateDepot》在分析近年太阳黑子之活动情形之后,它们预测下一个太阳活动“极小期”,应该会出现在2019或2020年。
《SpaceWeather》称,太阳表面的活动,正在以一万年间罕见的速度,急速下降之中,以今的情形而言,太阳黑子的活动将 于2019年底前降至最低,自现在开始至2020年,太阳表面出现‘无黑子’情况,将会愈来愈频繁,并且每一次持续的时间,将会增加,从几天增加至几星期,甚至几个月之久。
2019年以来,地球发生了很多奇妙的变化,新冠肺炎、美国流感、埃博拉病毒、磁场偏移、地震、火山、山火、洪水、蝗灾等等灾难不断,与太阳黑子极值密切相关。
科学家预测了最近即将到来的太阳活动周期:下一次太阳活动极小期将在2020年4月±6个月,即我们目前可能正处于太阳活动极小期。
据2020年2月观察计算:太阳表面已经几乎330天没有出现明显太阳黑子了。也就是说,过去一年中有90%的时间太阳活动处于完全低迷状态。太阳黑子如此长时间的失踪正常吗?这是否意味着太阳进入了“冬眠期”?对地球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https://www.sohu.com/a/376706861_12033109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6837.html
对于2020年太阳进入休眠期警告,科学界陷入了小冰期是否会发生的争论。事实上,太阳活动低值,紫外线的减少,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病毒的繁殖和爆发。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值时期,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见表1)。
2014年9月21日我们的研究表明,1996-2008年已进入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严重低温和病毒爆发将成为大势所趋。2009年甲型流感爆发仅仅是一个最初信号。
回顾15-17世纪小冰期时代的瘟疫横行,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未来低温期带来的瘟疫和多种病毒爆发的准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6470f0102v186.html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在2019-2020年冬季紫外线谷值时期,又恰逢太阳黑子低值年,这是此次疫情异常凶猛的原因。由于太阳黑子最低值已经过去,根据前两次疫情的统计规律,估计在春季疫情将进入高峰,夏季消失,秋冬季是否复出,取决于中国的调控力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9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7031.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出现第一波谷值。第二波峰值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
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时期是结束疫情的最佳时期。
如果2020年后太阳黑子消失数年: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
按照太阳黑子11年周期规律,下次新冠病毒将在下一次太阳黑子谷值2030年爆发。如果到2020年之后太阳黑子将持续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特别是,2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那么,2020年以后,2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直到2030年进入峰值。这种可能性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7715.html
新冠病毒变异是为了适应2021年太阳活动增强
2021年1月1-3日出现太阳黑子,巴西疫情逐渐减轻。伴随太阳活动增强和减弱,疫情有减轻和增大之势。4-9日、11-15日太阳黑子消失,疫情加重。16-28日太阳黑子出现,疫情减轻。
2月7-19日 疫情总体向好的趋势非常明显。
https://news.sina.com.cn/w/2021-02-16/doc-ikftpnny7036520.shtml
据表1,2021年1月1日-2月19日有30天没有太阳黑子,约占总天数的3/5。与2019年相比,2021年太阳活动增强非常明显。紫外线杀毒作用增强,导致新冠病毒频繁变异以适应2020年和2021年太阳活动增强。
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气候变冷,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2024-2025年为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病毒变异达到峰值,形成大爆发(冠状病毒2002年SARS和2014年中东呼吸综合症都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
2030-2035年为可能的太阳黑子谷值时期,新冠病毒可能重返地球。
我们在2009年6月25日指出,太阳活动对流感爆发的影响人们早就发现。在太阳黑子谷年,太阳活动减弱,辐射出的紫外线也减弱,这有利于微生物和病毒的滋生和繁殖(旧病毒复发);在太阳黑子峰年,太阳活动增强,辐射出的紫外线增加,有利于微生物和病毒的基因变异(新病毒产生)。这是流感大流行一定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的原因。由于在太阳黑子峰年爆发的流感大流行起因于病毒基因变异,所以强度大,危害重,如1918-1919年、1957-1958年和1968-1969年;由于太阳黑子谷年的流感大流行起因于旧病毒复发,所以强度小,危害轻,如1900年和1977年。这是后两次流感大流行被人们忽略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0114.html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在2019-2020年冬季紫外线谷值时期,又恰逢太阳黑子低值年,这是此次疫情异常凶猛的原因。由于太阳黑子最低值已经过去,根据前两次疫情的统计规律,估计在春季疫情将进入高峰,夏季消失,秋冬季是否复出,取决于全球的调控力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9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7031.html
根据相关条件,2002年SARS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所以强度大。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在太阳黑子谷年,其强度相应变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677.html
研究表明,我国的冬季为前一年12月到次年2月,是一年中紫外线最低值时期;在美国较冷的秋季,冬季和春季出现流感高峰,从10 月到次年 5 月,避开了紫外线夏季高峰。这说明,流感高峰与低温和紫外线低值有关。
SARS事件从2002年12月5日或6日开始至2003年7月13日,共历时约8个月。即爆发于紫外线冬季低值,消失于紫外线夏季高值。疫情发展速度快。
中东呼吸综合症发现于2012年冬季,疫情高峰在2014年3-5月春季,在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迅速消失。疫情发展速度慢。
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发展迅猛,趋势近似于SARS事件。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出现第一波谷值。第二波峰值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
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时期是结束疫情的最佳时期。
让实践检验谁是谁非。
http://wap.sciencenet.cn/blog-2277-12376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043.html
表1 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19日太阳黑子活动
2020年6月没有太阳黑子17天.
2020年7月没有太阳黑子21天.
2020年8月没有太阳黑子13天.
2020年北半球夏季没有太阳黑子51天,占总天数92天的55.4%。.
2020年9月没有太阳黑子28天.
2020年10月没有太阳黑子22天.
2020年11月没有太阳黑子28天.
2020年北半球秋季没有太阳黑子78天,占总天数91天的85.7%。.
2020年12月没有太阳黑子29天.
2021年1月没有太阳黑子14天.
2021年2月1-19日没有太阳黑子16天.
2020-2021年冬季没有太阳黑子59天,占总天数78天的75.6%。.
图1 2020-2035 年太阳黑子预测
结论
据2020年2月观察计算:太阳表面已经几乎330天没有出现明显太阳黑子了。也就是说,过去一年中有90%的时间太阳活动处于完全低迷状态。
2020年6-12月没有太阳黑子158天,占总天数214天的73.8%。太阳黑子活动增强明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6 0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