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海洋变暖报告:了解全球变暖,就必须研究海洋变暖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
最新研究指出:2020年海洋升温持续,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同时,报告还指出,海洋“咸变咸,淡变淡”的盐度变化态势加剧,海水垂向层化持续加强。
据了解,全球变暖90%以上的热量被海洋吸收,海洋热含量成为判断全球是否变暖的最佳指标之一。最新IAP数据表明,在2020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吸收的热量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2×1022焦耳。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1/452158.shtm
早在1996年至2006年我们就给出了海洋、特别是海洋底层冷水对全球气候的降温作用。强潮汐和强震周期性地将海底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与此同时,海洋底层冷水也将同时升温,并吸收大量温室气体。真正能反映气候变化的指标是海洋底层水增温的速度,今后深海温度测量的大量数据才能证明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
我们在1996、1998、2006年和2011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海洋是能量的储库,无论是冷是热,都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强潮汐和强地震将海洋底层冷水翻到表面,导致表层海水变冷,阻止了全球变暖。一亿年前的中生代是全球温暖时期,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15度,大气冷却了10~15度,最终导致第四纪大冰期的发生。如果海洋底层冷水的温度没有提升到一亿年前的水平,强潮汐和强震就会不断将底层冷水翻到表面,阻止全球变暖。
大气和海洋的热交换作用是相互的:海底冷水上翻冷却大气的过程,也是大气加热海水的过程。如果海洋底层冷水的温度提升到一亿年前的水平,强潮汐和强震就会停止将底层冷水翻到表面,全球变暖就不存在海底冷源的变冷威胁。
所以,海洋变暖,特别是海底冷水变暖,标志全球变暖进入新阶段。最新研究正在证实这一预测。
事实上,我们在2011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海洋是能量的储库,无论是冷是热,都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强潮汐和强地震将海洋底层冷水翻到表面,导致表层海水变冷,阻止了全球变暖。一亿年前的中生代是全球温暖时期,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15度,大气冷却了10~15度,最终导致第四纪大冰期的发生。如果海洋底层冷水的温度没有提升到一亿年前的水平,强潮汐和强震就会不断将底层冷水翻到表面,阻止全球变暖。
海洋底层水的温度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剂,一亿年前的温暖期离我们还非常遥远,全球持续变暖的恐怖宣传缺乏历史证据。因为中生代是动植物最繁盛的时期,温暖不是生命灭绝的原因。
仅当海洋底层水提升了摄氏15度,大气提升了10~15度,才能导致中生代温暖期的发生:热带雨林遍布全球,恐龙成为世界霸主。这是自然界的必然发生过程,人类无法改变自然规律。
14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海洋变暖报告正在证实这一预测。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3955.html
相关报道
14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海洋变暖报告
作者:廖洋 王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0 18:38:19
1958-2020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变化时间序列(上)以及0~500米、500~1000米、1000~1500米、1500~2000米热含量变化
2021年1月青岛近海发生的平流雾,当极冷的空气掠过温暖的海面时才发生。摄影时青岛海洋站观测到的海气温差在20℃左右。王少青摄)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基于全球海洋观测数据,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记者从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了解到,由其共建单位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全球13个研究单位20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大气科学进展》以新闻/观点的形式发布了国际第一份涵盖2020年整年的全球海洋环境(温度和盐度)变化研究报告。
最新研究指出:2020年海洋升温持续,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同时,报告还指出,海洋“咸变咸,淡变淡”的盐度变化态势加剧,海水垂向层化持续加强。
据了解,全球变暖90%以上的热量被海洋吸收,海洋热含量成为判断全球是否变暖的最佳指标之一。最新IAP数据表明,在2020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吸收的热量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2×1022焦耳,这些热量可以使13亿个1.5升的电热水壶的水同时烧开。
过去80年中,海洋每一个十年都比前十年更暖。海洋变暖也使强台风/飓风更多、极端降雨更多。此外,海洋层结的加强会抑制海洋垂向热量交换和溶解氧输送,进一步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并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出现小幅下降,但全球海洋温度依旧出现了持续的增温并达到历史新高,这与海洋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缓慢和滞后特性息息相关。因此,过去的碳排放导致的海洋变暖等影响将持续至少数十年之久。这一现象凸显了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团队同时发布了两个国际机构的2020年海洋热含量数据,分别来自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IAP/CAS海洋观测格点数据,以及来自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的NCEI格点数据。同时发布的还有2020年全球海洋盐度和层结IAP/CAS数据。数据下载链接:http://159.226.119.60/cheng/,http://msdc.qdio.ac.cn/data/special。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重点部署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等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7/s00376-021-0447-x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1/452158.shtm
|
为什么在全球变暖下热带中东太平洋会出现变冷现象? |
|
温室气体的加速排放使得全球温度不断升高,但并非全球所有地区都在增暖,增暖的幅度也有所不同。近几十年,全球平均气温出现了增暖停滞的现象,该现象引起了气候变化领域极大的关注和讨论,目前许多研究将这一现象与热带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变冷现象相联系。因此,研究在全球增暖的大背景下,热带东太平洋在近三十年出现变冷的原因,对于理解和认识全球气温的演变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董璐和周天军的研究发现,热带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变冷是由于近三十年太平洋内部变率的作用超过了全球增暖这一外部强迫作用的结果。太平洋年代际变率在这一时期由正位相转变成负位相,引起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变冷,强度为30年降低了0.57度。而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仍然使其增暖,但强度仅有30年0.33度,不敌内部变率的作用,因此观测中表现为变冷趋势。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西洋年代际震荡在这期间也发生了一次位相的转变,该变化对于热带东太平洋的海温也有微弱的作用,它使得该变冷现象的中心位于赤道外,而非赤道上(图1)。 该成果于2014年发表于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论文信息: Dong Lu, Tianjun Zhou*, 2014: The formation of the recent cooling in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Ocean and the associated climate impacts: A competition of global warming, IPO and AMO,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Atmospheres, DOI: 10.1002/2013JD021395
图1 全球增暖模态、太平洋年代际变率模态、大西洋年代际震荡模态对全球海表面温度的作用(四套资料:HadISST,Kaplan_V2,ERSST_V3,HadSST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20-842064.html
|||
为什么去年创纪录、今年有史以来最热、2016年更加炎热?
杨学祥,杨冬红
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气象组织(WMO)在一份声明中称,2015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很可能超过前工业时代1摄氏度。这是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为导致的全球变暖共同作用的结果。
去年创纪录和今年有史以来最热而2016年更加炎热,连续三年持续增温,这是为什么?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我们在2008年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1]。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我在2012年5月22日指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我在2014年7月21日指出,研究表明,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5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18.6度-28.6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18.6年。
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快速南北运动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当月亮在南(北)纬18.6度(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18.6度向北(南)纬18.6度震荡一次,震荡幅度减少了三分之一,导致变冷作用减弱。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
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它不仅与1997-1998年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也与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关。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4年正在发展的厄尔尼诺有可能使其成为最热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333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2014年8月史上最热,都是2014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99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6865.html
我在2014年1月4日指出,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1959-1960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9.5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根据同样的原理,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将使全球气温再次下降,由于那时已进入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中后期,全球气温再次下降的幅度会更大,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更强烈。
2014年成为最热年不是全球持续变暖的救命稻草,而是气候变冷的醒世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829.html
http://tech.qq.com/a/20151127/009995.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9081.html
|||
如果想了解全球变暖,就必须研究海洋变暖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教授约翰·亚伯拉罕说,因此,了解全球变暖速度的关键是海洋,“海洋是绝大多数热量的最终聚集之地,如果想了解全球变暖,就必须研究海洋变暖。”
早在1996年至2006年我们就给出了海洋、特别是海洋底层冷水对全球气候的降温作用。强潮汐和强震周期性地将海底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与此同时,海洋底层冷水也将同时升温,并吸收大量温室气体。真正能反映气候变化的指标是海洋底层水增温的速度,今后深海温度测量的大量数据才能证明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
我们在1996、1998、2006年和2011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海洋是能量的储库,无论是冷是热,都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强潮汐和强地震将海洋底层冷水翻到表面,导致表层海水变冷,阻止了全球变暖。一亿年前的中生代是全球温暖时期,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15度,大气冷却了10~15度,最终导致第四纪大冰期的发生。如果海洋底层冷水的温度没有提升到一亿年前的水平,强潮汐和强震就会不断将底层冷水翻到表面,阻止全球变暖。
参考文献:
杨学祥, 陈殿友. 热幔柱构造与地核热能.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16(1):27-36.
杨学祥, 张中信, 陈殿友, 陈震, 宋秀环, 解宏. 地核能量的积累与释放.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16(4):85-9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杨冬红, 杨学祥.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23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60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4695.html
http://www.weishan.cc/tech/0818366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4720.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1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