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海平面上升4米后所有沿海城市必须搬迁:山地冰川融化后地震频发被忽视

已有 3479 次阅读 2019-11-30 07:34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 冰川融化, 地壳均衡, 地震频发


海平面上升4米后所有沿海城市必须搬迁 :山地冰川融化后地震频发被忽视

                                               杨学祥


关键提示

 

      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可能将上升3.3米。对此,科学家警告,而上涨幅度一旦突破4米,世界上所有的沿海城市都必须搬迁,受影响人口数量远超此前估计的4.8亿。 

气象学家指出的全球变暖10大危害是,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升高、海水温度升高、冰盖萎缩、海水酸化、积雪覆盖面积减少、极端气候事件等等。

气象学家忽略了地质学上的两项重要活动:地震和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事实上,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改变了地表的物质分布,破坏了地表的地壳均衡,引发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我们在2011年撰文指出,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冷暖变化导致的海平面升降,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或卸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或上升,并导致相应的水平运动。

由图1中可以看到,相同的圆心角在不同半径的球面所对应的弧长是不同的,由于海水增加,海洋地壳AB弧下降到CD弧时,圆心角变大,只能发生两种结果:

其一、大洋地壳AB弧的多余部分插入大陆地壳之下,形成俯冲消减带,是地震频发的地区,其类型为环太平洋俯冲消减带和地震火山带。

其二、大洋地壳AB弧的多余部分象楔一样劈开大陆,推动大陆向两边分离,由AB弧扩张到AE弧,其类型为大西洋两岸的快速扩张。

其三、反之,当海洋地壳CD弧上升到AB弧时,由于弧长增大,其增大部分BE弧就是海底扩张产生的新洋壳。

当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积累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下降收缩,强烈的挤压导致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8.5级以上强震和火山活动频发;当全球变冷两极冰盖增大使海平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上升在大洋中脊处扩张,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频发。

              a 大洋海水减少                            b 大洋海水增加

1-新洋壳,计算时因忽略了与陆壳连接部分,因而计算值比实际值小;

2-旧洋壳,插入大陆壳下或推动大陆分离部分。

  1  海平面变化造成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据杨学祥,1988;杨冬红,2011

Fig. 1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ovement by the changes of sea level

 近期发现,中国东部8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小冰期时期,中国西部8级以上地震在变暖时期集中发生,频率逐年加快。所以,海平面上升不仅仅淹没沿海地区,而且导致内陆山地频发强震灾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07461.html

同样事件也发生在欧洲。

最近,希腊和阿尔巴尼亚先后发生了6级地震,与阿尔卑斯山脉快速的冰川融化遥相呼应。

       近日,据外媒报道,瑞士科学院发表声明称,仅过去一年瑞士冰川融化率达2%,近5年来冰川融化量达10%,这一速度达到一个多世纪观测值最高。自1900年以来,瑞士已有超过500座冰山消失。若照此速度,欧洲中部、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境内的冰川将完全消融。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山区覆盖着厚达1千米的冰盖。各种类型冰川地貌都很发育,冰蚀地貌尤为典型。只有少数高峰突出冰面构成岛状山峰。许多山峰角峰锐利,山石嶙峋,峻峭挺拔,并有许多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冰蚀崖、角峰、冰斗、悬谷、冰蚀湖等以及冰川堆积作用的冰碛地貌。还有1200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约4000平方千米。中阿尔卑斯山麓瑞士西南的阿莱奇冰川最大,长约22.5千米,面积约130平方千米。 

       阿尔卑斯山脉遍及下列6个国家的部分地区∶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奥地 利和斯洛文尼亚;仅有瑞士和奥地利可算作是真正的阿尔卑斯型国家。阿尔卑斯山脉长约1,200公里(750哩),最宽处201公里(125哩)以上,是西欧自然地理区域中最显要的景观。

       阿尔卑斯山冰川融化导致地中海海面上升,冰川地壳均衡导致地震频发(卸载的山脉上升,海水上涨的地中海地壳下降)。

       阿尔巴尼亚和希腊处于地中海沿岸,6级地震只是大规模地壳均衡的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08150.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 hypothesisoftheocesnic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warming.Progressin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geophysics(inChinese),2011, 54(4): 926-934

3. 杨学祥,杨冬红。2013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 (3): 90-91.YANG Xue-xiang,YANGDong-hong.MeteorologicalAnalysis of ReasonsCausing China'sFrequent SmogWeatherin 2013. Technology andlife. 2014, (3): 90-91.

4.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Yang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of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Chinese),2013,28(4): 1666-1677.

5. 日本气象厅。日本活火山总览。东京:タカオカ印刷株式会社,198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1747.html 

     

 

相关报道


历史可能重演?科学家:海平面上升4米后,所有沿海城市必须搬迁 

2019-11-17 21:05


科学前沿观天下 笃学明理洞寰宇


11月初,全球约11000名科学家联合宣布地球进入全球性的“气候紧急状态”,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可能将上升3.3米。对此,科学家警告称届时大多数沿海城市将被摧毁,而上涨幅度一旦突破4米,世界上所有的沿海城市都必须搬迁,受影响人口数量远超此前估计的4.8亿。

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进而引发海平面上升已是世界的主流观点,即人类正在“自杀”。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红海珊瑚化石以及古老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发现,125000年前全球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摄氏度,当时南极洲迅速融化,使得此后的数百年里的海平面以11.2英尺(3.4米)/百年的速度飙升。科学家认为,这一历史极有可能将在未来的几百年内重演…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曾作出预测,海平面上升将造成8000万人失去家园。然而近期报告指出,该项预测远远低估了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幅度,全球受难人数高达4.8亿,约1,80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海水淹没,其面积相当于10个河南省的大小。而按照这项模拟估计值,到2100年海平面将会上升3.4米;2400年海平面上升13.6米。从上图可以看出,届时英国东部地区将沉入海底。当然中国的情况亦不乐观。

实际上,我们已经见识过了海平面上升的“威力”。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位于海滨,而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印尼已于2019年8月宣布将于5年后迁都至东加里曼丹省。美国五角大楼的报告则显示,随着地球温度急剧上升,美国的电网和众多基础设施正在走向崩溃边缘。除此之外,南极洲融化的冰盖带来的“贡献”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今天地球的变暖速度令人吃惊,尤其是极地正在发生的悲剧——两极冰盖同时融化。海洋学家罗琳教授表示,海平面上升的幅度一旦超过4米,几乎所有的沿海城市都必须向内陆搬迁。这一结果对多数国家来说意味着经济重心的地理转移,甚至是经济衰退的开端。

11月初,全球约11000名科学家联合宣布地球进入全球性的“气候紧急状态”,来自153个国家的科学家警告称:如果不采取更多措施来减缓气候的恶化,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面临巨大的苦难。对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种可行的措施,例如放弃肉食、计划生育以及大力发展绿色能源。

作者/科学熊

责编/朱张航宇

信息源:The Sun.

https://www.sohu.com/a/354338032_9990332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08160.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2019年11月30日早报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2019年11月30日午报
收藏 IP: 117.136.59.*|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