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与中国大陆: 白令海峡曾四次露出海底 最后一次与末次冰期对应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近来的考古发现,人类学、语言学、史料记载等都表明:印第安人与中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此,美国哈佛大学考古人类学教授张光直率先提出“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这一概念,认为人类老祖先通过白令海峡从亚洲进入美洲,殷商文明与玛雅文明是同祖的后代。据考证,白令海陆桥存在的最后时间是距今25000年——15000年前,古代印第安人有可能在此期间经过陆桥到达美洲。
研究证明,在 17000-18000 年前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末期,世界海平面大致在现今海面以下 100米 处。 后来随着冰川的大量消融,海面迅速上涨,大约到 6000 年前海面才接近于现今的位置。因此,大陆桥应该出现在第四纪大冰期中较大的5次冰期时期。
相关博文
白令海峡曾四次露出海底,亚洲人趁此进入美洲 2017-07-17 11:18
关于印第安人的起源问题由于缺乏足够史料,一直是众说纷纭。但是近来的考古发现,人类学、语言学、史料记载等都表明:印第安人与中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几十年来,考古学家在美洲墨西哥发现了大量具有中国殷商时代至宋朝以后文化特征的文物和文化遗迹,发现文字59个,加上重复发现计算在内,共有140多个汉字,从字体上看,从殷商到宋朝几乎都有。而在玻利维亚、秘鲁、墨西哥等地先后出土的石碑、石像、铜像、墓碑上,发现了“太岁”、“武当山”、“大齐田人之墓”字样,这些显然非中国人不能为。
另外,学者们还发现,中国古代和哥伦布到达以前的墨西哥都有以龙为主题的文艺作品,都有求雨仪式,都有三脚支撑的陶器,都有装饰陵墓用的玉器等等,两者文化传说上十分相似。对此,美国哈佛大学考古人类学教授张光直率先提出“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这一概念,认为人类老祖先通过白令海峡从亚洲进入美洲,殷商文明与玛雅文明是同祖的后代。
那么人类祖先又是如何从亚洲迁往美洲的呢?有人认为有三条路线:北渡白令海峡,中趁墨西哥暖流,南乘后期发现的马尼拉航线。其中最可能的是:通过亚洲东北端离北美洲阿拉斯加最近的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因为根据古地质研究,在冰期内白令海峡曾四次露出海底,成为一道陆桥,最宽时达1000多公里,从而为亚洲向美洲移民提供了一条坦途。据考证,陆桥存在的最后时间是距今25000年——15000年前,古代印第安人有可能在此期间经过陆桥到达美洲。
http://www.sohu.com/a/157741298_733903
全球变暖的极限:近千年海平面上升不会超过6米 已有 5248 次阅读 2016-8-28 10:27
全球变暖的极限:近千年海平面上升不会超过 6米
杨学祥,杨冬红
危险的信号!东南极冰川也在快速消退?
2016-08-19 10:37:45 来源:科学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与脆弱的西南极冰盖相比,东南极冰盖相对来说要稳定些。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东南极冰盖要比以前预期的要脆弱得多。这意味着,南极冰川融化问题可能比想象的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可能会来得更快,也更为剧烈。
南极冰盖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冰盖,面积接近 1400万平方公里,最厚的地方 4200多米,总体积达 2450立方千米,它被横贯山脉分为两部分:面积较大的东南极冰盖与较小的西南极冰盖。长期以来,气候学家认为西南极冰盖明显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会逐渐融化,而东南极冰盖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然而,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东南极冰盖要比预期的要脆弱得多。
2016年 6月 15日 发表于《自然》( Nature)的研究表明,假如气候变化维持现有速率,南极洲东部最主要的冰川之一托滕冰川将在下个世纪不可逆转地快速消退,在接下来的几百年向内陆退缩达 300 千米,并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超过 2米 。
对于南极冰川融化,大家并不陌生,而实际上科学家对此始终存在争议,特别是对东南极冰盖的认识,观点是针锋相对。早在 2014年 5月,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报告称,人们可能一直“高估”了东南极冰盖的稳定性,该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型显示,东南极冰盖的威尔克斯冰下盆地就像一个倾斜的瓶子,一旦位于沿海地区的“冰塞子”融化,瓶中的冰就会大量流出,结果将导致海平面在数千年内上升三至四米,纽约、东京、孟买等沿海城市被淹的风险也因此大幅上升。
然而,也有学者对此并不认同,甚至一度出现了“南极冰盖不减反增”的观点。据英国《每日邮报》 2015年 11月 2日 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的一项研究显示,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内部的冰盖自 1万年前起就在不断增厚,增厚速度为每年 1.7厘米 左右,在 1992年到 2001年间南极洲每年净增 1120亿吨冰,而在 2003年到 2008年间这一数据是 820亿吨,其增加量超过了冰川融化带来的流失量。 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冰川学家甚至还认为南极洲的冰川融化并没有造成海平面上升,反而是将每年的海平面上升高度减少了 0.23毫米 。该观点一反常态,与主流学术观点明显相悖,立即招致很多学者的议论,一些顶尖的科学家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文指出,使用卫星资料无法辨识一两厘米差异的积雪量,因此 NASA科学家使用卫星测量南极冰川高度的方法是可疑的,其结论存在问题。
诸多观点,莫衷一是。我们不妨通过研究东南极冰盖的历史,试想一下未来的变化。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组织的科学家对东南极冰盖的淤泥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虽然它形成于 3400万年前,并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在 500万至 300万年前的上新世地质时期曾反复发生过融化,并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了 10米 ,而根据现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接近于上新世时期。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按照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发展,东南极冰盖融化将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不能小看这海平面可能上升仅有的几米,对于沿海那些海拔较低的城市来说,这足以是毁灭性的打击,比如地势低洼的泰国首都曼谷,平均海拔不足 2米 , 2011年,这里发生了 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洪灾,而且迟迟未能消退,这与它海拔较低具有直接联系。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未来的曼谷将面临着巨大威胁,所以泰国一位官员担忧地说,曼谷的大片地区将于 2030年被淹没。
近年来有媒体报道,在全球变暖、海冰融化的大趋势之下,南极海冰出现大块浮冰的总量实际上是不断增加的。有数据表明,南极的海冰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年增长速度约为 1%。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PC)制定的国际气候科学评估报告显示,在 1979-2005年之间,南极覆盖海冰面积持续不变,但是 2013年公布的研究评估报告表明, 1979-2012年之间,南半球海冰持续扩大,平均每年增加 16500平方公里。后来,有科学家指出,这两份评估报告的结论之所以不同,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版本的计算公式造成的,数据集之间的差异与人造卫星传感器有关,南极海冰不可能像之前预测的那样快速扩张,其中存在着数据误差。
但是,南极海冰扩大的确是事实。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可理解,甚至有人根据这个结论开始怀疑全球气候变暖。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全球的角度来认识。 2014年 12月, 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气候科学家对 1978年 11月到 2013年 12月之间全球的海冰变化进行了计算,他们将每个月的北极和南极海冰面积相加,即得到全球海冰面积,然后发现,在这超过 35年的时间里,北极和南极海冰的面积总和呈现出每个月不断递减的趋势,即使是在北极和南极海冰达到最大面积的时期也是如此,平均每年减少约 35000平方公里。而且,在 1996至 2013年间比 1979至 1996年间的递减速度明显加快。这意味着,虽然南极海冰面积在缓慢增加,但北极海冰在加速消失,而且消失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南极海冰增加的速度,并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国学者通过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对全球海冰变化进行研究后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1979年至 2014年北极海冰范围持续减少,南极海冰范围略微增加。即使在 2015年这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北极海冰年内最大值创新低,南极海冰范围虽比 2014年有所减小,但仍然较常年平均值偏大。
至于说为什么北极海冰在减少,而南极海冰会增多,科学家认为这跟南极洲与南大洋特殊的地质环境有关。北极为海洋,南极为大陆,南极洲的地形与周围海域的水深是海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究竟哪种因素在促进南极海冰的形成与演化,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从表面上看,南极与北极海冰似乎是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平衡关系,而科学的数据告诉我们,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全球变暖趋势依然存在。
之所以有人怀疑全球气候变暖理论,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混淆了海冰与冰川的关系。所谓海冰,是漂浮于海面上的冰体。根据简单的物理学常识我们可知,即使漂浮的海冰完全融化,也不会对全球的海平面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冰川却完全不同。冰川是由积雪形成的并能运动的冰体,俗称冰河,受重力和压力作用可发生流动,其流速为每年几米至数百米不等。世界上约 10% 的陆地面积覆盖着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冰盖和北极区的格陵兰冰盖,其它还有少量山岳冰川和山麓冰川。
早在 1842年,就有一位名家麦克拉伦的科学家提出假说,他认为第四纪期间,由于气候的巨大变化,冰川随之消融和增长形成了冰期和间冰期。后来的研究逐渐证明,在 17000-18000 年前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末期,世界海平面大致在现今海面以下 100米 处。 后来随着冰川的大量消融,海面迅速上涨,大约到 6000年前海面才接近于现今的位置。现如今,我们仍处在第四纪冰期之中,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就是典型的证据。据估算,如果全球的冰川全部融化的话,将使海平面上升约 65 米 。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031
冰期和间冰期海平面变化的极限
海平面上升速度的历史记录
二十五年前美国环保局专家 Titus指出:“冰期中全球温度比现在低 3~5o C,海面比现在低 100m。末次间冰期较今高 1~2o C,海面高 5~7m。而下一个世纪本行星可能要变暖 5o C,比最近 200万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温暖,海平面上升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Wu和 Peltier( 1983)估计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于 18000年前开始融化,快速融化始于 1350年前到 7000年前, 7000-5000年前间的冰川融化速度减少。 Jaritz和 Ruder( 1977)绘出莫桑比克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 10000-8000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 2.65米 的速率快速上升, 8000-6000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为每百年 0.47米 。 6000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 2.5米 。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5165.html
图 1 鹿回头地区全新世海平面变化曲线
我们在 1992年指出,冰川在地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对古冰盖体积的估算一般是通过地质和地貌的调查,从古冰盖分布面积推算体积,推算的方法参照现代冰川形态方面的经验公式及其相关的分析方法。表 1中可以算的,北半球冰盖在间冰期融化的总和为 44.68× 106 km3 ,而南半球的总体积不大于 6.1× 106 km3 ,差额为 37.58× 44.68× 106 km3 ,。换句话来说,冰期的冰盖扩大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占 88%,南半球仅占 12%[1-10] 。
表 1 冰期( G)与现代( T)大陆冰总量对比 ( 根据 R.F.Flint,1971)
冰川
时间
面积
( 106 km 2 )
厚度
( km )
体积
( 106 km 3 )
折合水体积
( 106 km 3 )
相当海平面上升量( m )
南极冰川
T
G
12.53
13.81
1.88
23.45
26.00
21.50
23.84
59
66
格陵兰冰川
T
G
1.73
2.30
1.52
1.52
2.60
3.50
2.38
4.01
6
11
劳伦台冰川
T
G
-
13.39
-
2.20
-
29.46
-
27.01
-
74
科迪勒拉冰川
T
G
-
2.37
-
1.50
-
3.55
-
3.25
-
9
斯堪的纳维亚冰川
T
G
-
6.66
-
2.00
-
13.32
-
12.21
-
34
其他冰川
T
G
0.64
5.20
0.20
1.14
0.18
1.04
0.5
3
合计
T
G
14.90
43.73
26.25
76.97
24.06
71.36
65
197
G-T
50.72
47.30
132
从表 1中可以看到,南极冰川在末次冰期后的冰川融化中,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仅为 7米 。这为全球变暖导致的南极冰盖融化提供了变化上限。 1994年周尚哲提出,到目前为止,所获得的地质纪录却证明南北半球的冰期是同步进行的 [9] 。第四纪冰期以北半球的冰川变化为主。
气象学家的认识误区:南极冰盖形成源于陆海分布
我们在 2013年撰文指出,根据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大陆分散在赤道可形成极热气候,大陆集中在两极可形成极冷气候。德雷克海峡通道的打通是在始新世和渐新世完成的。白垩纪的最强全球变暖与德雷克通道的封闭有关;德雷克海峡通道的打通隔断赤道向南极的热输送,使南极变冷,逐渐成为冰盖策源地,海冰的封堵和融化影响秘鲁寒流,被称为气候开关 [1-6] 。
中生代时期,全球各大陆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几乎从一个极延伸到另一个极其巨大的单一陆块,这种轮廓肯定有助于周围大洋中的高效率向极热输送。在南、北两半球,一个单的环流系统作用范围至少达到纬度 55度,以致宽阔的、深而缓慢的赤道流在穿过低纬度大于 180度弧的旅途中被大大加热。
中始新世和早渐新世之间的总的温度下降,在整个新生代都是最急剧的。这种下降被认为由如下原因引起:①德雷克通道和塔斯马尼亚以南的通道开始为全球循环和气候上隔离的环极流打开了通路;②由于澳大利亚 —新几内亚向北移动,吸热的赤道水面积缩小;③特提斯海关闭,不能使赤道环流通过 [1-4] 。
Van Andel等人( 1975)在分析了太平洋所有不整合之后提出,德雷克通道的打通可能形成了环极流,并隔断了对南极洲的向极热输送,因而产生了冰架和冷的底水。对第三纪早期普遍变冷起作用的明显构造事件是巴拿马地峡的封闭,因而限制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赤道水体的交换 [4] 。
同理,我们多次撰文指出,德雷克海峡被扩展的南极冰盖封闭,导致气候上隔离的环极西风漂流带的消失,加强赤道热流向两极的输送,使扩展冰盖趋于消失,是南极冰盖不能扩展成南半球大冰川的一个重要原因 [2-4] 。这就解决了 1994年周尚哲提出的问题。
20世纪晚期古气候研究的最大突破,在于证实了地球轨道参数变动造成的冰期旋回即“米兰科维奇周期”。 1994年周尚哲提出,冰期天文理论的一些结论与实际并不完全符合,其中最明显的两个问题是:
其一,根据冰期天文理论,地球南北两半球都将以 23000a(近日点相对春分点的周期)为周期交替发生冰期,这就是冰期天文理论关于南北两半球交替发生冰期的学说。但是,到目前为止,所获得的地质纪录却证明南北半球的冰期是同步进行的 [9] 。
其二,冰期天文理论认为,冰期发生在地球轨道偏心率 e的高值时期。实际上, e的高值却对应第四纪的间冰期 [2,3] 。
显然,仅靠太阳辐射量的变化难以解释这些矛盾。莱伊尔关于大陆集中在赤道形成最热气候、大陆集中在两极形成最冷气候的陆海分布决定气候变化理论仍然有效 [4] 。石炭 -二叠纪大陆集中在南极形成大冰期,中生代大陆分裂在赤道形成温暖期,第四纪大陆向北极圈集中形成大冰期。这是天文冰期理论适用于第四纪而不适用于中生代的原因。大陆漂移理论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构造机制。构造活动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头等重要因素 [5] 。
在短周期的气候变化中,德雷克海峡中的海冰进退控制气候变化的一个可能模式是:南极半岛海冰增多使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阻,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慢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快,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加强沃克环流及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增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的海水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使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造成秘鲁海流变弱和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结果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降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海冰增加。这就是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称之为南极环大陆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图 1)。
当南极洲的温度变冷时,存在很多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封闭状态,阻塞环南极大陆的海流,加快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连接南极洲热输送,从而使南极洲变暖;当南极洲的温度变暖时,存很少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开放状态,打通环南极大陆海流,减慢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南极洲热输送,因而使南极洲变冷。如图 1所示,非洲海冰开关 I,澳大利亚海冰开关 II和德雷克海峡开关 III控制了环南极大陆海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或连接向南极洲的热输送,因而增加或减少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西部的海洋寒流流量。因此,南太平洋海温的增加和减少在环南极三个 “海冰开关 ”的控制下不断交替发生,与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与增加相对应 [1-7]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8883.html
图 1. 全球气候的三个海冰启动开关示意图
地球历史上,气候冷暖确实与温室气体浓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并不表明温室气体增加是全球变暖的唯一原因,一个可能的模式是:德雷克海峡打通导致南极冰盖形成,南极冷水下沉导致海洋底层变冷,由于海底藏冷效应,海洋降温吸收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下降,形成第四纪冰期气候。
有证据表明,中生代海洋底层温度为 10 -15 ℃ ,第四纪大冰期鼎盛时期降为 0 ℃ ,目前为 2 ℃ 。这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检验标准,我们离中生代温暖期相距十分遥远。
如果徳雷克海峡没有闭合,第四纪大冰期就不会结束,南极海冰消失就是气象学家的白日梦。
图 2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研究结论:南极冰川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不会超过 7米
如果徳雷克海峡没有闭合,第四纪大冰期就不会结束。
第四纪冰川变化以北半球为主,南极冰川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不会超过 7米 。
本次间冰期的高峰已经过去(见图 1),未来的最大风险不是全球变暖,而是冰期的到来。历史记录表明,在 10万年为周期的冰期与间冰期转换中,间冰期为 1万年,冰期为 9万年。我们正处于由间冰期向冰期过度的转换时期。
地球气候的长期历史表明,冷暖周期交替变化,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能对 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
1971 年丹斯加德( 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 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 9万年为冷期, 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 1973年 3月 3日 《东洋经济周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 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 Bryson)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彼得森。他们的理论现在变为主流。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 20世纪 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可以不足 500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 20年。直到了 20世纪 90年代,全球气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迅速上升,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1-10] 。
现在轮到“变暖说”犯错误的时候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3744.html
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受到多重自然条件的约束,如果徳雷克海峡没有被封闭,南极冰川就不会有显著的变化,完全融化只是现代气象学家的主观愿望,是全球变暖的错误推论。
在全球变暖的高峰过后,我们将面临 21世纪次小冰期:
2016-2017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给全球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
目前,太阳正处在第 24活动周的高峰年,其活动理应处于最活跃的时期。然而,太阳活动强度明显不及上一个活动周,甚至出现太阳表面连黑子都没有了这种罕见现象。这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百年来最弱。有科学家指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太阳将沉入超长的最低活动期。目前科学界仍然在探讨太阳黑子周期是如何影响全球气温的。有人认为地球将进入所谓的小冰河期,有人称会在 2020年之前,有人则称会更早。
杨冬红等( 2011, 2013)指出,近 20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2)。
表 2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世纪
2007-??
1997-??
1974
1980-??
次小冰期
注:??表示终结时间待定。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 15-17世纪小冰期和 2020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杨冬红等( 2013)指出,国外资料显示,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郭增建( 2002)指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年。 20世纪 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范围内的 Ms 8.5级和大于 Ms 8.5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级和 9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20世纪 4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年堪察加地震, 1957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年智利地震, 1964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杨冬红等( 2013)指出,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 “小冰期 ”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年到 1300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年到 1450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 2)。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任振球 (1997)指出,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年振动相一致。在 20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和 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和 57万公里;在 30-40年代和 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和 2000年)分别缩短了 76和 44万公里。 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 2003)指出,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世纪略超过 60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世纪后期月在 55年至 60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这一周期与拉马德雷周期相对应。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Keeling ( 2000)指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年。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今后 400年处于变暖高峰,下次小冰期将在 3100年出现。
杨冬红等( 2011)指出,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年、 1629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年的峰值对应 18世纪的低温, 1974年的峰值对应 20世纪 70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杨冬红等( 2014)指出,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年周期对应。杨冬红等( 2008, 2014)指出, 1998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达到高潮。 2014年和 2015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根据以往记录, 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 30年以上。 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2)。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 2020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6887.html
参考文献
1. Frakes, L. A., Climates throughout geologic time.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M], Amsterdam—Oxford—New York, 1979. 182, 192, 200, 223, 315.
2.杨学祥。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J]。世界地质, 2003, 22( 4): 380-384。
3.杨学祥。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J]。自然杂志, 2004, 26( 3): 151- 155。
4. Van Andel T H, Heath G R, Moore T C. Cenozoic history and paleooceanography of the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J]. Geol. Soc. Am.,Mem., 1975, 143: 134
5.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22( 5): 1680-1685。
6.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4): 926-934.
8. 杨学祥. 地球反对称构造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自然杂志. 2001, 23( 3): 135~139
9. 周尚哲 . 冰期天文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冰川冻土 . 1994, 16(1):85~92
10. 杨学祥 . 地壳均衡与海平面变化 . 地球科学进展 . 1992, 7(5): 22-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9210.html
全球变暖导致地磁减弱:地球磁场百年内方向逆转? 已有 2359 次阅读 2017-2-7
13:54
全球变暖导致地磁减弱:地球磁场百年内方向逆转?
杨学祥,杨冬红
地球磁场即将反转?磁场护盾削弱高剂量辐射将照射地球表面
2017-02-06 09:17:29 稿源:新浪科技 科学探索
北京时间 2月 6日 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围绕在我们地球周围的磁场就像一个无形的力场,通过使带电粒子偏转散开,保护地球生命免受有害的太阳辐射。不过,这个磁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事实上,在地球的历史中发生过至少数百次的磁场反转——南磁极和北磁极相互易位。那么,下一次磁场反转将在什么时候发生,又会对地球生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围绕着地球的巨大磁场随着地球南、北磁极的变化和太阳风活动而改变形状
磁场在反转过程中并不会消失为零,而可能会变成更微弱和更复杂的形式。磁场强度有可能会减少到目前的十分之一,并且磁极都分布在赤道上,甚至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南磁极和北磁极。平均而言,地球磁场的反转每隔一百万年才会发生几次。然而,地磁反转之间的间隔非常不规律,有时甚至会达到数千万年时间。
有时候还会出现短暂且不完整的地磁反转,此时地磁极会远离地理上的两极——甚至可能穿过赤道——然后再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一次完全的地磁反转发生在约 78万年前,被称为布容尼斯 -松山反转( Brunhes-Matuyama reversal)。在大约 41000年前还发生了一次短暂的地磁反转,称为拉尚事件( Laschampevent)。该事件持续了将近 1000年,其中磁极真正改变的时间大约有 250年。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582291.htm
未来百年之内将出现地球磁场反转
凤凰科技讯北京时间 2014年 6月 24日 消息,科学日报报道,欧洲空间局 (ESA)的三颗 SWARM卫星产生的第一批高分辨率结果揭示了地球磁场的近期变化。过去 6个月进行的测量证实了地球磁场正在逐渐减弱的趋势,且西半球的减弱程度最为剧烈。而其它地区,例如南印度洋,磁场自 1月起有所增强。最新的测量也证实了磁场朝北西伯利亚地区的移动。
图 1 地球磁场正在逐渐减弱(红色阴影部分代表磁场增强地区,蓝色则显示了在过去 6个月磁场减弱的地区)。
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geography/detail_2014_06/24/36982839_0.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6910.html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未来百年之内将出现地球磁场反转,而之前预测这一变化将在未来几千年才会发生,一旦磁场反转,将造成地面输电网络瘫痪,潜在增大人类癌症发病率。
如果不稳定磁场现象导致磁场反转,将对地球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科学家将更多地考虑到磁场反转造成的生物效应。
http://www.cnwnews.com/html/tech/cn_zxkj/20141024/660962.html
http://www.cnwnews.com/html/tech/cn_zxkj/20141024/660962_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8450.html
第四纪冰期的 5 个亚冰期与地磁反向的对应关系
近年来全球强震频发,林中斌认为发生这一系列灾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磁引起的。二千年以来全球磁场持续减弱,而最近 150多年地磁强度下降了 10%-15%。南大西洋出现地磁异常区,其磁场减弱达 35%,地球磁极弱化,处于“磁极翻转”的雏形阶段,这可能是地球发生许多灾变和异常现象的深层原因。
表 1冰期和地磁反向时间对比
地球的主磁场会周期性地逆转方向。这种极性颠倒在地球的历史上间隔不规律地发生过几百次,最近一次大约在 78万年前。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古代火山岩发现,浅核磁场( shallow core field)可能影响主磁场是否发生逆转及其方式。当主磁场削弱时,它就变得极为重要。证据表明,现在正在接近这样的一个过渡状态,因为地球主磁场处于相对较弱,且正在快速减弱的阶段。
第四纪冰期的 5个亚冰期与地磁反向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伏尔姆亚冰期( 2-12万年)中的两次峰值与布容正向期中的 Lashamp( 2万年前后)和 Xzone( 10.8-11.4万年内)两次反向事件相对应。里士亚冰期( 25-38万年)与 Vzone反向事件( 33-35万年)相对应。滚兹 -明德尔间冰期( 80-93万年)与松山反向期的 Jaramillo正向事件( 87-93万年)对应。亚冰期与地磁反向事件或地磁反向一一对应(见表 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8450.html
结论
综上所述,近百年来的全球变暖是地磁减弱的主要原因,伴随全球气候进入温暖期,地球磁场的极性反转不可避免,类似中生代的全球气候温暖期和地磁正相期正在缓慢而有序地到来,期间将有目前地磁反向时期中频繁发生的地磁正相事件:反向事件发生意味着气候变冷,正相事件发生意味着气候变暖。
参考文献
杨学祥 , 陈殿友 ,寇艳春 .
地应力地磁场与地震 [J]. 东北地震研究 , 1995, 11 (2): 23-30.
YANGXue-xiang, CHEN Dian-you, KOU Yan-chun. Geostress and geomagnetic field
andearthquake [J]. Seismological Research of Northeast China,1995, 11 (2):
23-30.
杨学祥 , 陈殿友 .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 [J]. 地质论评 , 1999, 45(增刊) :33-42.
YANGXue-xiang, CHEN Dian-you. The Volcanoes and the Astronomical Cycles [J].
GeologicalReview, 1999, 45(supper): 33-42.
杨冬红 , 杨德彬 ,杨学祥 .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J]. 地球物理学报 , 2011, 54 (4): 926-934.
YANG Dong-hong, YANG De-bin, YANG Xue-xiang.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global climate changes [J]. Chinese J.Geophys, 2011, 54 (4):
926-934.
李四光 . 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72. 61.
LISi-guang. Abstract of datum in astronomical, geological and primitive
organism [M].Beijing:Science Press, 1972. 61.
杨冬红 , 杨学祥 .2011. 灾害频发和地磁减弱的关系 . 世界地质 ,30 (3): 474~480.
Yang D H,Yang X X. 2011. Relationship of frequent disasters with geomagnetic
weakening(in Chinese). Global Geology, 30 (3):474~480
杨冬红 , 杨学祥 .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8( 1): 58-70。
Yang D H, Yang X X. 2013a.Study and model onvariation of Earth’ 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8( 1): 58-7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2129.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学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72686.html
上一篇:
4月10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19年4月11日午报 下一篇:
“雪球地球”曾在一瞬间融化:火山喷发引发海洋锅炉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