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最热年预测得到证实:WMO确认2016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

已有 4214 次阅读 2017-1-20 17:5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厄尔尼诺, 月亮赤纬角, 最热年

最热年预测得到证实:WMO确认2016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我在2012522指出,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我们在2015-8-3 10:33指出,2014年最热,2015年更热,2016年刷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我们的预测得到证实。

 

WMO确认2016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

2017-01-19 14:12:02 来源:中国气象报

中国气象报记者郝静报道当地时间118,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公告,确认2016年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刷新2015年创下的最热纪录。

世界气象组织利用包括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等多个机构的数据分析得出,2016年全球平均气温比2015年高约0.07,比1961-1990年平均值(14.0)高出0.83,高出工业化时代之前水平约1.1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说,2016年是全球气候充满极端状况的一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也飙升破纪录,气候变化的长期指标在2016年上升至新的水平。

2016年,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也已超过40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警示线。

2016年,南极和北极地区的海冰面积也缩减严重,打破最低记录。“格陵兰冰川开始融化的时间提前,且速度更快,将导致海平面进一步升高。北冰洋海冰在3月份开始融化,到10月和11月冰冻期期间,海冰面积缩减严重,达同期最低点。”佩蒂瑞·塔拉斯说。北极地区正在以全球平均值两倍的速度变暖,海冰大面积融化将对全球天气、气候、海洋环流系统产生影响。此外,还必须警惕永久冻土在消融过程中释放出的甲烷的影响。

除了1998年,16个记录在册的最热年均发生在本世纪。虽然2016年年初,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助推了温度上升,但厄尔尼诺结束后,全球平均气温仍然高于历史平均值。升温导致2016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社会经济损失严重。海洋温度升高致使大面积珊瑚礁白化。

世界气象组织将在20173月发布2016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包括大气和海洋状况、极端事件、厄尔尼诺、热带气旋等最终分析情况。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19/c_129453845.htm

美两大机构称2016年是现代历史上最热年
2017-01-20 10:35:00腾讯科技分享
参与

新华社华盛顿1月18日电(记者林小春)美国两大政府机构18日各自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是现代历史上最热的一年。这意味着全球年平均气温纪录连续第三年被刷新,反映了由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长期趋势。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4.84摄氏度,比20世纪平均水平高出0.94摄氏度。这是自1880年有气温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比上一个最热年份2015年高出0.04摄氏度。

报告写道:“21世纪以来,全球年度(平均)气温纪录已被打破5次,分别是2005年、2010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

1880年以来的全球气温变化情况。

美国航天局的报告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但同样得出了2016年是史上最热年份的结论。

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意外。此前已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前8个月分别都打破了同期单月最高气温纪录,后4个月也都进入史上同期单月气温前五之列。

从全球分布看,2016年创下高温纪录的地区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阿拉斯加、加拿大偏远西部、美国东部大部分地区、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多个地区、智利南部、非洲东部和西部多个地区、南亚部分地区、东南亚多个地区以及澳大利亚部分地区等。

从海冰面积看,北极2016年平均海冰面积为1015万平方公里,是有史以来最小值,延续了近年北极海冰年平均面积不断萎缩的趋势。南极全年平均海冰面积1116万平方公里,仅多于1986年,列史上第二低。

科学家认为,2014年至2016年连续3年刷新全球年平均气温纪录,是人类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气候变化与厄尔尼诺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此轮强厄尔尼诺事件已于2016年年中结束。

巧合的是,上述报告在距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就职典礼仅两天的时间节点发布。国际社会普遍担心,特朗普政府上任后美国气候政策有变,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http://tech.huanqiu.com/news/2017-01/9988572.html

 

2016:现代历史“最热年”

2017012016:06  来源:科技日报

  据《科学美国人》官网19日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同时发布报告称,2016年是现代历史上最热的一年。两份报告同时表明,全球年平均气温纪录连续第三年被刷新,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长期趋势不容忽视。

  NOAA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4.84,比20世纪平均水平高0.94,是自1880年有气温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NASA的报告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的数值略有差异,但同样得出了2016年是史上最热年份的结论。

  另据报道,戈达德空间研究所负责人加文·施密特在电话记者会上说,尽管这些报告的年度气温数据存在细微差异,但都“捕捉到同样的长期信号”。总体而言,史上最热的年份基本都发生在过去35年里,其中史上最热的17个年份有16个出现在21世纪,并且自2001年以来,全球最热年纪录已被打破5次。

  从全球分布看,2016年创下高温纪录的地区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美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南亚部分地区等;从海冰面积看,2016年北极平均海冰面积为1015万平方公里,成为有史以来最小值,其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至3倍,快于世界其他任何地区。

  根据施密特的模型,连续3年刷新气温纪录,约10%的贡献来自厄尔尼诺,90%源于人类活动,主要是温室气体排放。

  世界气象组织、英国气象局等机构同日也发布了类似报告。

 

  总编辑圈点

 

这项结果并不令人意外,此前数据显示,2016年前8个月分别都打破了同期单月最高气温纪录。真正有趣之处在于报告发布的时间点——距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就职典礼仅两天。国际社会普遍担心,特朗普上任后美国气候政策有变,进而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努力。因此,最热年报告的发布,除了客观描述气候变化,也成为世界各国采取应对行动的有力支撑。更重要的是,全球变暖不因个人意志改变,谁也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记者房琳琳)

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7/0120/c1007-29039160.html

 

美机构称2016年是现代历史上最热年

2017-01-19 18:42:0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华盛顿118电(记者林小春)美国两大政府机构18日各自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是现代历史上最热的一年。这意味着全球年平均气温纪录连续第三年被刷新,反映了由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长期趋势。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4.84摄氏度,比20世纪平均水平高出0.94摄氏度。这是自1880年有气温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比上一个最热年份2015年高出0.04摄氏度

新华社华盛顿118电(记者林小春)美国两大政府机构18日各自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是现代历史上最热的一年。这意味着全球年平均气温纪录连续第三年被刷新,反映了由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长期趋势。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4.84摄氏度,比20世纪平均水平高出0.94摄氏度。这是自1880年有气温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比上一个最热年份2015年高出0.04摄氏度

报告写道:“21世纪以来,全球年度(平均)气温纪录已被打破5次,分别是2005年、2010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

美国航天局的报告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但同样得出了2016年是史上最热年份的结论。

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意外。此前已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前8个月分别都打破了同期单月最高气温纪录,后4个月也都进入史上同期单月气温前五之列。

从全球分布看,2016年创下高温纪录的地区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阿拉斯加、加拿大偏远西部、美国东部大部分地区、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多个地区、智利南部、非洲东部和西部多个地区、南亚部分地区、东南亚多个地区以及澳大利亚部分地区等。

从海冰面积看,北极2016年平均海冰面积为1015万平方公里,是有史以来最小值,延续了近年北极海冰年平均面积不断萎缩的趋势。南极全年平均海冰面积1116万平方公里,仅多于1986年,列史上第二低。

科学家认为,2014年至2016年连续3年刷新全球年平均气温纪录,是人类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气候变化与厄尔尼诺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此轮强厄尔尼诺事件已于2016年年中结束。

巧合的是,上述报告在距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就职典礼仅两天的时间节点发布。国际社会普遍担心,特朗普政府上任后美国气候政策有变,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作者:编辑:新语

http://news.k618.cn/society/201701/t20170119_10116521.html

 

关注2016年最热预测

 

我们在2008年撰文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6月至2000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我在2012522指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我在2014721指出,研究表明,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5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18.6-28.6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18.6年。

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快速南北运动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当月亮在南(北)纬18.6度(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18.6度向北(南)纬18.6度震荡一次,震荡幅度减少了三分之一,导致变冷作用减弱。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

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它不仅与1997-1998年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也与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关。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4年正在发展的厄尔尼诺有可能使其成为最热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333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20148月史上最热,都是2014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99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6865.html

我们在2015-8-3 10:33指出,2014年最热,2015年更热,2016年刷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我们在2014年撰文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2008)。

 

谁是谁非9年内见分晓:2017年变冷,2025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2008年就预测了2014-2016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9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2014326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2015125指出,2015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年的最热值得关注,2023-2025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我们在20161121指出,研究与预测:2016年恐再破最热一年纪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5744.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杨冬红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 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 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 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8881.html

上一篇:2017年1月20日晚报:证实潮汐组合影响海温变化
下一篇:2017年1月21日早报:证实潮汐组合影响海温变化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杨正瓴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