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雾霾的首要来源在烧煤:关键在科学地计算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中国学者早在2015年就指出,中国“雾霾”的首要来源在“烧煤”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但是,两种计算方法得出不同的两种结论:
其一、2014年中国大陆消耗煤炭1962.4(百万吨油当量),美国453.4,印度360.2。因此中国消耗煤炭是美国的4.33倍,印度的5.45倍。这与中国雾霾严重的事实相一致。
其二、中国人口2013年底13.6782亿,美国人口2013年4月3.1574亿,中国也差不多是美国的4.33倍。因此,从总量看,中国消耗煤炭惊人,世界第一。但从人均看,中国每人消耗煤炭和美国人持平。不能简单指责我们烧煤多:我们人口多。美国人按人均算,烧煤和我们相当(1:1),大大多烧了石油(6.96 : 1)和天然气(19.7 : 1)!
人人均等的碳排放权力显示社会公平,但是大气污染的衡量标准是平均污染物浓度:
2015年11月18日,我们计算结果是:2014年中国大陆消耗煤炭1962.4(百万吨油当量),美国453.4,印度360.2。以2014年化石能源消费的年变化量计算,中国领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美国为963万平方公里,印度为298万平方公里,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空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为美国的4.33倍,印度的1.7倍,是污染程度最大的国家。
这一计算的科学性得到验证:
2016年12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在京津冀地区,单位平方公里每年消耗的煤炭是全球平均值的30倍。
霾从何来? 院士:京津冀单位面积煤耗是全球30倍
2016年12月25日16:54 新华网
2016年12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参加了中国科学报社举办的“2016绿色中国发展论坛”并发表演讲。原本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国能源的低碳转型战略。但12月中旬华北地区持续几天的严重霾天气成了人们最关注的话题,这使杜祥琬也“不得不”从霾谈起:“霾的成分现在搞清楚了,那我的演讲就从霾的‘供给侧’根源说起。”
杜祥琬是从事能源研究的,现任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他说,这些年来我们投资高耗能产业驱动经济增长,走的是传统工业化路线,产能过剩、低环境标准的建设产生了压缩型、复合型的环境污染。
除了资本要素,粗放的城市化增长速度快于环境保护速度也是重要因素。杜祥琬说,我们的汽车数量增长很快,而且很多人攀比大排量的车,油品的质量又比较低。“GDP很硬,环保很软,污染超过了环境的容量,成了一种非线性爆发的趋势。”
此外还有资源、能源的低效高碳投入。杜祥琬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在京津冀地区,单位平方公里每年消耗的煤炭是全球平均值的30倍。中国煤炭的消耗,有一半是用来发电的,剩下一半是直接燃烧的。我们每年的散烧煤有7—8亿吨,而一吨散烧煤燃烧产生的污染比发电煤产生的污染要多5到10倍。“中国现在是资源的价格低,污染的成本低,能源结构高碳很明显。这一结构亟待优化,必须强化能源革命。”
杜祥琬通过对各国人均能耗的比较后分析说,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随着人均GDP的提高,人均能耗都在爬升。但是到了人均GDP 2万美元时,基本都是人均能耗不再增长,而经济继续发展。可以看到,从人均GDP 2万美元发展到4万美元,美、加的人均能耗竟是日、欧的两倍。这对我们是有启示意义的:发达国家有两类,高碳型和相对低碳型,低碳发展也可以通向现代化。
“我们现在的单位GDP能耗已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倍了,比美、日要高得多。”杜祥琬认为,我们要费很大的劲才可能把人均高能耗的曲线“扭”下来。我们想要比欧、日的能耗低已经很难了,我们能不比他们高就很不错了。
面对这种形势,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路该怎么走?
杜祥琬提出,我们要走节能、提效之路,改变粗放、高耗能的发展方式,包括对能源总量和能源强度的双控制,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工作,防止产生新的产能过剩;要逐步减煤,特别做好散烧煤的替代,这是对我国高碳基础能源必须动的一个“大手术”;要大力度、高质量地发展非化石能源,增加一次能源中的非化石比重,增加电力中的非化石比重;要稳油增气,加强勘探,发展新能源汽车,提高燃油标准。
来源:科技日报责任编辑:吴颜
中国“雾霾”的首要来源在“烧煤”:关键在科学地计算
学者蒋大和在2015年11月13日指出,中国“雾霾”的首要来源在“烧煤”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2014年中国大陆消耗煤炭1962.4(百万吨油当量),美国453.4,印度360.2。因此中国消耗煤炭是美国的4.33倍,印度的5.45倍。但是人口呢?中国2013年底13.6782亿,美国2013年4月3.1574亿,中国也差不多是美国的4.33倍。因此,从总量看,中国消耗煤炭惊人,世界第一。但从人均看,中国每人消耗煤炭和美国人持平。但是石油和天然气呢?
所以,他认为,不能简单指责我们烧煤多:我们人口多。美国人按人均算,烧煤和我们相当(1:1),大大多烧了石油(6.96 : 1)和天然气(19.7 : 1)!
2014年人均能源消耗比较(下载应用了联合国人口署2014年的数据),单位:吨石油当量/人。因为沙特和新加坡的人均耗油量太高,在图中去除了,以便和其他国家比较。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人均消费高是在意料之中,但韩国比较日本人均消费高是较少想到的。
图1中国大陆2014年能源结构以及和其他重要耗能国家的比较
图2 中国大陆1965年以来化石能源消费的年变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9350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09047&do=blog&id=935004
我们在2015年11月18日指出,空气污染浓度与污染物排放量和空间大小有关,科学的划分应该以这两种因素为主。中国“雾霾”的首要来源在“烧煤”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以2014年化石能源消费的年变化量计算,中国领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美国为963万平方公里,印度为298万平方公里,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空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为美国的4.33倍,印度的1.7倍,是污染程度最大的国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2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8665.html
共同的结论:
2016年12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在京津冀地区,单位平方公里每年消耗的煤炭是全球平均值的30倍。
2015年11月18日,我们计算结果是:2014年中国大陆消耗煤炭1962.4(百万吨油当量),美国453.4,印度360.2。以2014年化石能源消费的年变化量计算,中国领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美国为963万平方公里,印度为298万平方公里,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空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为美国的4.33倍,印度的1.7倍,是污染程度最大的国家。
人民日报:餐饮油烟已成城市大气的重要污染源
2016年12月25日19:37 财经网
重霾肆虐的这些日子,几十座城市提前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采取了停限产、限车等措施,污染物峰值得以下降,污染持续时间有效缩短。可以说,预警措施切实起到了作用,重污染天气里偶尔露面的蓝天,也让百姓感受到预警带来的变化。另一方面,对单双号限行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应急措施,公众表现出更多的支持和包容,值得点赞。
其间,河北省文安县要求城区沿街饭店、早点摊停业的消息却引起了不少争论。很多评论认为,应急再重要,总不能让百姓连吃个早点都费劲;也有人说,管大灶这点污染,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么做给百姓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实在没必要。
笔者却不这么看。去年11月,湖南长沙一位居民对家中油烟排放做过检测,一盘呛炒辣椒就能让PM2.5“爆表”。相关研究表明,餐饮油烟在北京市大气PM2.5中的比例约为13%,在京津冀地区所占比例约为6%;在广州,餐饮企业的排放比重能达到14%。而且餐饮油烟中,可检测出的挥发性有机物有300多种。这说明,餐饮油烟已经成为城市大气的重要污染源,确实不是人们想象中增加污染的“芝麻绿豆”了。
去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一条明确规定,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使油烟达标排放,并防止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造成污染。
仔细查看河北文安的通知内容,明确要求“饭店、早点铺中没有安装油烟处理设施的、油烟处理设施无使用、油烟排放不达标的全部停业整顿”,即使在平时,这也完全是合法合理的要求,更不用说在造成重污染的极端天气条件下。因此,争论大可不必。此举可能会对百姓生活有些影响,但在严峻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面前,需要充分权衡利弊得失,两害相权取其轻。
治霾,不仅政府要“割肉出血”,舍弃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公众也需要把自己摆进去,做出积极贡献,让生活方式更绿色环保。要打赢这场治污攻坚战,忍受一下生活上的一些不便,是我们无可回避、必须付出的代价。治霾,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也理应成为参与者、行动派。
同时也必须说明,被要求停业的早点摊,很多是因为平时该上治理设施的没上、该达标的没有达标,才有应急时的“紧急刹车”,导致百姓生活出现不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环保日常监管的不足。治霾目前已进入相持阶段,削减1微克细颗粒物、增加1个蓝天,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这不仅包括经济上的更多投入,也要求管理上更加精细。在现有监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虽然要集中力量抓住重点污染源,但无论是哪个行业、何等规模的企业和经营者,只要没有稳定达标,就不该逃过日常监管的法眼。
由此看来,以应急为镜,把非常时期照出的监管短板在平时补齐,才能把应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让公众不仅感受到环境质量在改善,也对应急措施更为理解。
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隗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