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密集超级月亮导致大震集中爆发:验证新月和满月时更易发生大地震

已有 2402 次阅读 2016-12-10 06:28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月亮赤纬角, 超级月亮, 特大地震, 拉马德雷, 潮汐激发

密集超级月亮导致大震集中爆发:验证新月和满月时更易发生大地震

                                                                杨学祥,杨冬红

 

科学美国人60新月和满月时更易发生大地震

2016-12-09 17:22:12 科学

  

  

  图1  日月大潮和日月小潮对比

 

这里是科学美国人——60秒科学。我是朱莉娅·罗森。

 

有一分钟时间吗?

 

  每两周,在出现满月和新月时,太阳、月亮和地球几乎就会排成一条直线。这种引力组合会产生巨大的潮汐波动。但是,这种天象影响的不仅仅是海洋,同时还会拖动地壳,增加地壳对断层的压力。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使大地震更可能在这种时期发生。

  这种想法并不新鲜,但是科学家很难测试地震与潮汐之间的关系。比如,近几年最大的三起地震发生时,潮汐应力都很高。但是,大型地震发生次数较少,所以地震和潮汐之间的联系似乎被小型地震破坏了。

  所以,研究人员分析了大量的数据:通过对1万多次大中型地震的观察,他们发现当潮汐应力增高时,大型地震发生的比例也会增加。

  当然,这个结果并不能表明,每一次满月或新月都会引发地震。研究结果表明的是,在出现满月或新月时,潮汐应力会增高,这会使地震级别增强的可能性增加。

  即使是9级地震,开始时也只像12级地震。井出哲是东京大学的地震学家,也是本次研究的负责人。他还表示:所以,一开始很难辨别是大型地震还是小型地震。因为开始时很类似,但是,之后就可能演变成大型地震。这种可能性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可能就是潮汐。井出哲指出,地壳上发生的潮汐能引起深断裂层的微小震动。地震的断裂层是固定的,但是这种缓慢的变形解锁了一小部分的断裂,所以,不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但是一旦地震发生,潮汐的微小震动可能会传播很远,从而演变成大型地震。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期刊上。

  井出哲现在正在对所有同一地质环境下发生的地震进行相似性分析,比如说消减带。也许那项研究可以确定天体是否可以引发小型地震并使其增强。

谢谢大家收听科学美国人——60秒科学。我是朱莉娅·罗森。

http://learning.sohu.com/20161209/n475438213.shtml

 

超级月亮激发大震已成事实:20161114超级月亮激发新西兰8级地震

 

大震发生由多种因素确定,潮汐组合以及超级月亮不过是其中的一种。从一种因素作统计分析,得不出科学的结论。所以,潮汐组合只是激发地震,并不能确定地震的发生,相关因素的配合非常重要。在地震活跃时期,潮汐激发作用就非常明显。

当地时间1030日上午740(北京时间301440)左右,意大利马尔凯大区马切拉塔省和翁布里亚大区佩鲁贾省发生了6.5级地震,震源附近小镇圣安杰洛、阿尔夸塔和乌西塔的房屋几乎都遭破坏,罗马、佛罗伦萨有明显震感。地震学家认为,未来可能会在罗马发生另一个6.57.5之间的高强度地震,预测罗马存在较高的地震风险。

这次地震发生在20161028-31日潮汐组合期间。

我在1111指出,最近地震学家预测罗马或有强震,我的评论是:1111-14日潮汐组合与1028-31日潮汐组合类型相同,前者比后者的潮汐强度更大(前者处于月亮近地潮,后者处于月亮远地潮,潮汐强度相差35%),激发地震的几率也更高。

综合分析结论:

1. 必然发生的事件:最大“超级月亮”有利于2016年拉尼娜增强;

2.  20161114超级月亮是1948年以来,月球最接近地球的一次,由于目前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的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超级月亮激发特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20161114超级月亮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检验的机会。最有说服力的科学实验室就在大自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4038.html

13日新西兰发生8地震,我的预测被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4788.html

 

质疑:超级月亮与大地震有无关联性?

 

网友秦四清 2016-11-14在科学网博客中指出,超级月亮是满月(或新月)与近点月同时发生的近点朔望月。这是描述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着地球公转,行经近地点之时,同时又在日地联线上的专有名词。此种结合的超级月亮被认为会引发海洋、地壳和潮汐的变化,例如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发生风险的增加。但是,这种关联性一般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1 1950年至2050年间超级月亮的发生日期(根据产生原理,仅供参考)

19541110

19721120

197418

1975226

1990122

1992119

199338

2005110

20081212

2010130

2011319

201256

2013623

2014714

2014811

201499

2015928

20161114

201812

2023121

20341125

2036113

 

 

以上资料来自: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hHXc2xF1mqB4dvRUfowbqrQxJuB7kPQekkeYkclbaUgnaQ_vMbiFrCiMuXCVbm7rtHOA7QSMTDsLeXEvSeKGQRi6Zpcdh0C3p3l9hfpwEue7p4QrE5PVwfGdv7M3Pil

那么,超级月亮与大地震(M>=7.0)有无关联呢?我做了点homework,用宋治平的《全球地震目录》统计了下1954~2011年间超级月亮与地震的关系。分析时,统计超级月亮日前一天、当天、后一天的地震数据。因宋治平的目录截止到2011.5.15,剩下的事儿,留给感兴趣的人士完成作业吧。

 

19541110   11.9,蒙古5.0级;11.10,无5.0级以上地震;11.11,里海5.5

19721120   11.1911.20,无6.0级以上地震发生;11.21,台湾6.2

197418     1.71.81.9,无6.0级以上地震发生

1975226    2.25,无6.0级以上地震发生;2.26,北冰洋6.02.27,无6.0级以上地震发生

1990122    12.1~12.3,无6.0级以上地震发生

1992119    1.18~1.19,无6.0级以上地震发生;1.20,日本6.7

199338     3.7~3.8,无6.0级以上地震发生;3.9,澳大利亚6.1,南桑维奇群岛6.3

2005110    1.9,印尼6.01.10~1.11,无6.0级以上地震发生

20081212   12.11,印尼6.112.12,无6.0级以上地震发生;12.13,澳大利亚6.0

2010130    1.29~1.30,无6.0级以上地震发生

2011319    3.18~3.19,无6.0级以上地震发生;3.20,菲律宾6.0

容易看出,在超级月亮出现日的前后3天内,无M>=7.0级地震发生,即无关联性。若没有关联性,更谈不上因果关系了。哦,20081212出现了超级月亮,为何同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与之无关呐,谁能解释下?

若有童鞋感兴趣,可以统计下“满月”与大地震的关系,也会发现无显著相关性。

只要月亮在,潮汐引力一直存在,但潮汐引力不是定值,与距地球的距离有关,满月时引力增量会大些,但该增量与软流圈对流的驱动力比较,属于“九牛一毛”,可以忽略。

至于昨天新西兰8.0级地震,为一次preshock事件,发生在哪一天都是随机滴。统计这玩意,类似于玩橡皮泥,在不掌握研究对象机理的情况下,更多的是自欺欺人,但某些人仍乐此不疲,真的萌哒哒哦。常问问自己,科学素养还有没有?到哪里去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014630.html 

 

密集超级月亮可能导致大震集中发生

 

网友秦四清的统计结论是一次超级月亮与7级以上的地震没有对应关系,是一种微观的局部观察。事实上,从宏观的整体观察出发,我们发现密集超级月亮可能导致大震集中发生,大震发生是多次超级月亮共同激发的结果。

 

1950年至2050年间的密集超级月亮

 

超级月亮(Super moon)是指月球运行到轨道上最接近地球的点的同时,正好是满月或者新月。2011319,月球到达19年来距离地球最近位置,它与地球的距离仅有35万多公里,从地球上观看,月球比远地点时面积增大14%,亮度增加30%,号称“超级月亮”。2012年的“超级月亮”于56日晚现身夜空。2013623日晚1912,月球与地球相距356991千米,月亮视直径角距为33.47分。2013723日凌晨216,月球、地球和太阳排成近似一条直线,月亮最圆。2014年共有三次观看“超级月亮”的好时机,分别为71481199

根据表1,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三个时段有超级月亮(分别为蓝色紫色红色字体)的密集发生,它们都对应大震的频发时期。

 

中国1972-19767级以上地震目录及天文条件

 

根据表2,中国1972-1976年7级以上地震共发生18次,平均每年发生3次,是中国地震活跃期,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都发生在这一时期。与此对应,197211201974181975226,超级月亮连续发生。

 

2  中国1972-19767级以上地震目录及天文条件(杨冬红,2009

发震时间   震级  震中参考地名    日月大()  月亮赤纬角    月亮近(远)地潮

    -----------------------------------------------角度-------------

1972-01-04   7.20   台湾火烧岛东南--1-1*-----------------1-6-0.00---------------1-22 

1972-01-25   8.00   台湾火烧岛东海--(1-23*)----------1-2726.8---------------1-22*

1972-01-25   7.60   台湾新港东--------(1-23*)----------1-2726.8---------------1-22*

1972-04-24   7.30   台湾花莲南海------4-28-------------4-24*-0.00------------4-14

1973-02-06   7.60   四川炉霍附近------2-3*-------------2-6*-0.00--------------2-13

1973-07-14   7.30   西藏亦基台错------7-15-------------7-12*-24.7---------7-13*

1973-09-29   7.70   吉林珲春东南------9-26*-----------9-25-0.00--------------9-21

1974-05-11   7.10   云南大关、永善----5-6-------------5-9*23-----------------5-24

1974-07-05   7.10   新疆巴里坤东北----7-4*------------7-2*-23----------------7-20

1974-08-11   7.30   新疆乌洽西南---8-11*--------8-1322.8---------------8-17

1975-02-04   7.30   辽宁海城南-------2-3*--------2-622.00---------------2-26

1975-03-23   7.00   台湾火烧岛东---3-21*---- ---3-20*21.6-------------3-26

1976-05-29   7.30   云南龙陵-------------5-29*-----------5-3019.9-----------5-25*

1976-05-29   7.40   云南龙陵-------------5-29*-----------5-3019.9-----------5-25*

1976-07-28   7.80   河北唐山-------------7-27*-----------7-2419.8--------------7-7

1976-07-28   7.10   河北滦县-------------7-27*-----------7-2419.8--------------7-7

1976-08-16   7.20   四川松潘平武间----8-10------------8-2019.6-----------8-16*

1976-08-23   7.20   四川松潘平武间----8-10------------8-20*19.6-------------8-28

 

资料来源:

张家诚,李文范。地学基本数据手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183186-188404

韩延本(国家天文中心)。1940-2020年日食数据。1940-2020年月亮近地点和远地点数据。

乔琪源(国家天文中心)。1940-2020年月相数据。1940-2020年月亮赤纬角数据。

 

2004-20128.5级以上地震和超级月亮连续发生

 

2004-2012年全球发生了68.5级以上地震,与20051102008121220101302011319201256的超级月亮对应。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超级月亮连续发生在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3  全球1890-20128.5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气象事件

月亮赤纬角

拉马德雷

1

1896-06-15

日本三陆

8.6

厄尔尼诺

最小值

冷位相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拉尼娜

最大值

冷位相

3

1922-11-11

智利

8.5

拉尼娜

最大值

冷位相

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拉尼娜

最大值

冷位相

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拉尼娜

 

暖位相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拉尼娜

最大值

冷位相

7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厄尔尼诺

最大值

冷位相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厄尔尼诺

 

冷位相

9

1960-05-22

智利

9.5

 

最小值

冷位相

10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厄尔尼诺

 

冷位相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拉尼娜

 

冷位相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厄尔尼诺

 

冷位相

1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拉尼娜

 

冷位相

14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拉尼娜

最大值

冷位相

15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拉尼娜

最大值

冷位相

16

2010-02-27

智利

8.8

拉尼娜

 

冷位相

17

2011-03-11

日本

9.0

拉尼娜

 

冷位相

18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拉尼娜

 

冷位相

注:1890-1924年、1047-1976年、2000-2035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25-1946年、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6956.html

 

2013-2018年是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我们在2008年撰文指出,2004-2018年处于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是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与此同时,2012562013623201471420148112014992015928201611142018127次超级月亮连续发生,这将是激发特大地震连续发生的重要天文条件。

在此期间发生的8级以上地震有:

 

4  2012-2016年全球8级以上地震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纬度(°)经度(°)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8.0   2016-11-13 19:02:58     -42.53     173.05    10    新西兰

8.2   2015-09-17 06:54:31     -31.60     -71.60     20    智利中部沿岸近海

8.0   2015-05-30 19:23:02     27.90      140.50    690  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

8.1   2015-04-25 14:11:26     28.20      84.70      20    尼泊尔

8.1   2014-04-02 07:46:47     -19.60     -70.70     10    智利北部沿岸近海

8.2   2013-05-24 13:44:49     54.90      153.30    600  鄂霍次克海

8.2   2012-04-11 18:43:12     0. 80       92.40      20    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

8.6   2012-04-11 16:38:36     2 .30       93.10      20    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

 

    统计数据结论

 

1-4对照,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的超级月亮连续发生,对应特大地震的集中爆发。2016-2018年将是特大地震集中爆发的最危险年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6656.html

拉马德雷冷位相是全球地震活跃期,周期为55年,2000-2035年为本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736.html

月亮赤纬角极值年特大地震高发,周期为9年,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特大地震发生几率非常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4772.html

1763年以来的19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70%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1900年以来的7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70%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1990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1950~1979年期间,共有15个暖水年,其中12年均发生了8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80%。根据公元前2000~公元1979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127.html

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超级月亮连续发生、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四大条件叠加,是2016-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的天文背景和气象条件。我们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956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6656.html

 

 

参考文献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2004474):616-621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杨学祥杨冬红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百科知识2008.07,《百科知识》2008/07, 8-9.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1):58-7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9793.html

上一篇:12月10日早报:拉尼娜指数7-9日潮汐组合转入低谷
下一篇:所罗门群岛连续三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关注12月7-9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