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汐能激发美国加州大震?
关注2016年9-12月强潮汐时期的地震高潮
9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2016年9-12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D:9月24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2825度,9月23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33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9587.html
潮汐预警:关注10月潮汐组合
2016年3-6月和9-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6年1-2月,2015年7-8月为弱潮汐时期。2016年10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2016年9-12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A:10月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24度。10月1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B:10月9日为日月小潮,10月8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54588度,10月4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C:10月16日为日月大潮,10月1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 00029度,10月17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潮汐组合D:10月2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61577度,10月23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E:10月31日为日月大潮,10月28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3度,11月1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2016年9-12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0303.html
2016年10月1日潮汐组合在本月为第二强的潮汐时期,有可能激发美国加州地震,也是在美国时间10月4日之前,都有可能发生大地震的根据之一。但是,10月15-17日潮汐组合是本月最强潮汐时期,激发地震的可能性更大。不能认为10月4日之后,加州地震威胁就会解除。
潮汐能激发美国加州地震
从2016年9月23-24日到2016年10月1日,是潮汐强度由弱到强(本月强度排次为第二),地球扁率由小变大,地球自转速度由快变慢的过程,是“美国加州南部索尔顿湖自当地时间26日凌晨4时起,接连发生142次轻微地震”的原因,也是拉尼娜强度突然大幅增强的原因。而9月18日至9月25日拉尼娜强度突然大幅减弱与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减少有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483.html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转换导致东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激发环太平洋地震带大震频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72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776.html
10月4日之前仍有大地震可能 美国南加州“度日如年”
时间:2016年10月03日 18:25:08 中财网
加州紧急应变办公室发出警告称,在美国时间10月4日之前,都有可能发生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所指出,由于萨尔顿海(Salton Sea)畔的孟买海滩(Bombay Beach),自26日起至今,发生了约140多起有感地震,地震规模介于1.4至4.3之间,群震频繁,需特别留意。
应急办公室官员称,这种警告根据检测结果,一般一年会发出一到两次。
科学家对于此次可能出现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估算为百分之一至三千分之一之间,通常情况下平均概率为六千分之一。目前估计高概率会一直持续到10月4日。
地质学家Morgan Page称,贯穿加州南北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每300年就要引发一次大震,但该断层的最南端自1690年起还未发生过断裂,断层南段积累了大量未释放的能量。
加州因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内,好发地震。1994年1月17日洛杉矶6.6级大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万5000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超过300亿美元。本次地震死亡人数少,主要归功于洛杉矶地区建筑物具备了良好的防震功能。当地政府和人民在该地多次发生地震后,树立了较强的意识,在建造房屋时,大都采用木质结构,植根于坚实的岩层中,并依山势而布局,所以当地房屋的抗震性能非常优越。
地震虽然造成了300亿美元损失,但发生后标普指数并未有太大反应,当天甚至收涨0.2%。
去年太空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JPL)地震学家预测,南加州未来两年半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高达99.9%。
□ .王.维.峰 .华.尔.街.见.闻
http://www.cfi.net.cn/p20161003000137.html
地球潮汐可以引发加州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地震
腾讯科学2016年07月26日07:12我要分享
[摘要]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地球潮汐能够引发美国加州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地震。
地球潮汐可以引发加州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地震
如图所示,这是2000年2月11日“奋进号”航天飞机拍摄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
腾讯科学讯 据生活科学网站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影响大洋波浪的潮汐将引发美国加州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地震。他们出乎意料地发现这些地震最有可能出现在潮汐逐渐变强,而不是潮汐最强的时间点。
海洋潮汐现象是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牵引所致,这种引力牵引不仅影响海洋,而且影响岩石,交替性地延伸和压缩地壳。之前研究发现地球地壳的潮汐效应可引发震动和地震,当这种震动出现时,可揭晓断层深处的详细状况,反之,断层深处的详细状况可分析什么时间会发生地震。
研究报告负责人、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科学中心地震学家尼古拉斯-范德艾斯特(Nicholas van der Elst)表示,研究小组科学家对于地球潮汐如何影响小型深层地震事件(低频地震)颇感兴趣,他们聚焦研究2008-2015年之间加州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出现的低频地震,这些地震现象级别不超过1里氏震级。我们观察了部分薄弱的断层带,发现断层可以响应微弱的潮汐作用。
潮汐强度变化周期为两个星期,或者是“双周循环”,最强的春季潮汐发生在月球和太阳排成一线时,而最弱的潮汐发生在太阳和月球与地球保持垂直角度。令人感兴趣的是,低频地震发生次数在双周循环最强点并未达到峰值,相反,在双周循环潮汐作用变强时,低频地震发生次数达到了峰值。
范德艾斯特指出,特别是低频地震最有可能发生于潮汐作用显著强于前一天的潮汐作用。这将告诉我们一些重要信息,例如:断层引发地震之前需要多长时间“再充电”,以及断层补丁多长时间积累压力。
他强调称,科学家调查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深层部分不同于该断层浅层部分,是最有可能发生大地震的。我们研究该断层的每个小细节都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震循环,以及何时、何地地震可能发生。观察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深处的低频地震将最终有助于揭晓断层浅层区域的压力积累。
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7月1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悠悠/编译)
http://tech.qq.com/a/20160726/003695.htm
满月的时候更容易发生大地震?
2016-10-02 15:18:27 来源: 《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北京) 举报
大地震的发生概率与潮汐应力有关,这一发现或许有助于评估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并为地震预警系统确定地震等级提供帮助。
新研究指出,由于满月和新月时的潮汐力最大,因此容易引发更大的地震。
每年数百万起地震在全球各地发生并被地震仪器监测到,其中绝大多数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们脚下,但有极少数却会发展成大规模地震,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地震的预报仍然困难重重,但科学家正在揭开地震的本质,开发有效的地震早期预警系统。最近,日本东京大学的井出哲和同事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上发表文章,提出大地震的发生概率与潮汐应力有关,这一发现或许有助于评估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并为地震预警系统确定地震等级提供帮助。
图片1.png
【图注】2009年发生于意大利的一场地震。图片来源:FLICKR
潮汐力是否可以诱发地震?自19世纪以来,人们就一直试图找出答案。然而时至今日,科学家仍未得出明确结论。质疑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潮汐引发的作用力太小了——发生地震时,岩石破裂产生的应力可以达到潮汐力的数千倍,因此潮汐力很难对地震的形成产生影响。
然而,另一类板块运动——构造震颤(tectonic tremor)却对潮汐力高度敏感。与普通地震相比,构造震颤的出现的深度更深、强度更弱、持续时间更长——从数分钟到数周不等。由于能量在这一过程中的释放速度很慢,因此构造震颤属于一种慢地震,似乎难以引发大地震。
但在接受《环球科学》采访时,井出哲表示,由于慢地震与普通地震属于在断层不同深部的剪切滑移,因此他和同事认为慢地震很可能与地震相关联,并且能够增强地震的强度,诱发大规模地震。在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和2014年的智利大地震期间,其他日本团队就曾观测到慢地震现象。佐治亚理工学院地球和空间科学系的彭志刚教授(未参与本次研究)也在接受《环球科学》采访时表示,由于多数大规模地震最初形成于断层深部,接近慢地震区域,因此这一推论有一定的合理性。
通过构造震颤这一纽带,井出哲将潮汐力与大地震联系起来。为了找出潮汐力对地震的影响,井出哲和同事分析了1976-2015年间全球一万余次超过5.5级的地震,他们统计了所有地震发生当日的潮汐力最大值,并与地震前15日内每一天的潮汐力最大值作比较,从而得出地震当日的潮汐力在整个潮汐周期中的相对大小(15表示最大)。他们发现,在12起8.2级以上的地震中,地震当天的潮汐力较大,其排位多集中在10以上。
由于8.2级以上的超大地震样本容量有限,尚不能得出结论称这些地震多发于潮汐力较大的阶段。为了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研究团队对数据做了进一步分析,寻找地震震级与潮汐力的相关性。研究人员发现,地震当日的潮汐力越大,大地震出现的比例更高。(见下图)同时,研究团队对日本东北部和美国南加州地区的地震数据进行了单独分析,在对日本东北部的地震分析中,他们同样找到了震级与潮汐力之间的相关性。由于满月和新月时的潮汐力最大,这一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结论意味着,满月和新月时出现的地震为大地震的可能性更大。
图片2.png
【图注】全球6.5级以上地震潮汐力与震级的关系图。蓝色、浅蓝色和红色分别表示潮汐力排位较小、中等和较大的情况。上图中,b值表示大地震的比例,b值越小,大地震的比例越高;下图横坐标为震级,纵坐标表示达到该震级的地震出现的概率。(图片来源:论文原文)
对于这一结果,井出哲认为,大规模地震可能是由小的断裂逐级发展而成,而应力分布的微小改变都有可能对断裂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潮汐力可以增强岩石的变形程度、改变应力分布,因此,当潮汐力较强时,小断裂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大断裂。这一变化的直观表现就是,5级成长为9级地震的概率是潮汐力较低时的6倍,1级地震发展为9级地震的概率更是提高了40倍。
如果被证实,该研究或许将对地震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彭志刚指出,在地震活跃的地区,如果我们能够精确估算潮汐力的变化,会对地震(尤其是强震)的短期统计预测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此外,该研究的结论还可能在地震预警中发挥作用。地震早期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地震最初几秒内的地震波迅速判断最终的震级,而把潮汐力引入预警系统后,可能提升震级判断的准确率。
地震发展过程中力学变化和岩层特性的复杂性使得彻底了解地震、预测地震的梦想仍然很遥远。但无论是对地震诱发因素的新认识,还是在地震预警等领域取得的进步,都是人类在抵抗地震灾害道路上走出的重要一步。正如井出哲在采访中所言,尽管该结论对于地震预测能力的提升程度远不足以用于精确预报地震,但它有助于帮助我们揭示地震的本质,这将会是通往地震预报道路上的一块重要基石。
钱珏晓 本文来源:《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 责任编辑:钱珏晓_BJS2543
http://discovery.163.com/16/1002/15/C2COGJ9M00014O6H.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