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对科学发现的错误解读就会导致唯心论必须纠正

已有 2177 次阅读 2016-1-25 13:47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对科学发现的错误解读就会导致唯心论必须纠正

友人发来,他收到的如下一文(请见附件),认为会导致唯心论的错误观念,建议具体批驳。本文提出如下看法供参考。也请网友们参与讨论。

该文,把“鬼魂”说成:“也就是一种磁场,有记忆的磁场”等明显的错误论点,在此,不值一驳。

但是,该文以,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由看得见的物质研究到了看不见的原子、质子、夸克到中微子。现在又发现了比中微子更小物质——超弦。特别是以量子力学中的所谓“测量佯谬”、所谓“量子纠缠(quantumentanglement)”

而要,以此,认为:人类的灵魂就是:中微子、超弦。“万物皆有佛性”,“万物皆有灵”就确实须要澄清,对这些科学问题的错误解读。

1.已知中微子是客观物体并非鬼魂

其实,电子与正电子在强力作用下,结合成为激发态中微子,再在弱力作用下辐射出相应的光子,而成为非激发态中微子。

由于,中微子的电中性和静止质量微小,在电子与正电子实验中,没能测得其客观存在,而通常误解为:

电子与正电子彼此湮灭为光子。

1900年,就从中子衰变过程中,分析能量、动量守恒,认识到中微子的客观存在。

1932年由云雾室拍得粒子穿过铅板的曲率和方向,观测肯定了正电子的客观存在,并从而,确定中子衰变产生的是反中微子。

高能粒子的乳胶实验,表明:中微子参与所有基本粒子的演变、转化过程,并非不与其它物体相互作用,穿透任何物体。

现在已分别由,大亚湾(中国)、KamLAND(日本)、K2K/T2K(日本);SNO(加拿大);超级神冈(日本)5个实验,分别测得了在各2种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中微子。

按这些实验测得中微子能量的数据,由“中微子和反中微子都只有1种”的观点,就完全能确定其速度和静止质量。

中微子和反中微子都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物体,并非鬼魂。

 

2.所谓“弦论”是对物体及其相互作用的一种并不完善的理论设想,也与鬼魂毫无关系

“基本弦”是设想:在能量达到10^16GeV,电磁力、弱力的强度已变得与强力相等,大约在10^19GeV,引力也变得同等重要,这么高的能量尺度下,各类基本粒子对应于具有质量、自旋之类的各种量子数在时空中运动时,的某种微扰振动模式。

它们都是某种“没有宽度和厚度,长度的典型尺寸是10^(-33)cm的弦”。

并根据不同维数和对称性而展现、确定为,各种不同的,开放式或封闭式的,虚拟的,特性弦。

例如:相互作用为2维的“世界片”就是一种光滑表面。

这种实际是微扰方法的弦理论带根本性的优良特性,是可以在一定维数时空的条件下,免受无穷大奇点的困扰。

为了将自然界存在的费米子和玻色子,两类粒子,都同时包含在理论之中,相互联系而组合成超多重子,就需要所谓“超对称”。

而只有在10维时空的条件下,这种“超弦量子场论”才能够“自洽地存在”。否则,就会有某些量子效应使得弦论不自洽而呈现“病态”。

进而,提出了11维的超引力的M-理论,可描述低能物理。

在过去的几年中,在理解包括D-膜和弦的对偶性在内的弦论的总体结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运用弦论来研究黑洞物理和量子引力已取得很大的成功。

因而,被认为是物质的基本组元,和统一4种自然力的统一场论的有力候选者!

所谓“弦论”中的所谓“弦”或“膜”,只是微扰方法下,由无实际根据地添加维数以满足理论需要的,各种量子数的某种振动模式,怎么能是物体的基本单元?又怎能是统一的场论呢?

而且,微扰方法所得的结论,也只适用于微小变化的问题,并不能简单推广用于较大变化的问题。

这种由无实根据地添加维数以满足理论需要的做法也很不科学,也不能根本解决计入高次展开项可能反而出现无穷大的不合理的所谓“病态”。

根据所谓“超弦理论”的要求,宇宙至少有10维,但还仅仅是一个想象的模型,一些理论家认为,日内瓦附近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可能可以探测到一个额外维。或希望,通过大量的努力和耗资可以借助射线天文学探测到这些额外维,并计划进行至少5年的搜寻工作。

按“可变系时空多线矢物理学”已具体表明:一切物体及其运动的特性都可由相应的可变系时空多线矢表达。即:一切物理量都可由4维时空矢量的,代数和解析的,演绎矢算导出的各种多线矢表达。

4维时空的,1线矢有4维。 2线矢的维数=4维中取2个的组合数,即:有c(2,4)=6维,还会被看作是,23维。 22线矢的维数=2线矢的6维中取2个的组合数,即:有c(2,c(2,4))= c(2,6)=15维,还会被看作是,53维、35维。22,1线矢,它的维数=3维中取2个的组合数个中取2个的组合数再乘以4,即:有c(2,c(2,4-1))4= c(2,3) 4==34=12维,还会被看作是,34维、43维。…等等, 它们分别有各自确定的,不同的,维数。

这就还具体表明:4维时空的各类多线矢,确可具有确定的维数,而且,高次、线的多线矢可以具有远大于4维的维数。

可以明确、具体地回答:4维时空中确实存在远大于4维的各类多线矢,何须启动特殊的研究、搜寻。例如:

4维时空的电磁势1线矢有4维。而4维时空的电磁势1-线矢的旋度2线矢,电磁场强度2线矢,就有6维;即: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各3维。

4维时空的位置1线矢和力1线矢,都有4维。而它们的叉乘积,力矩2-线矢,就有6维。即:通常3维空间力矩的3维,与含时轴的另3维。

远程引力(吸力)41线矢就是通常的引力。

远程6维的电磁力 (电荷符号相同;为斥力,相反;为吸力)2线矢就是通常的3维的电力与3维的磁力。

电荷符号相同粒子的近程电磁力(斥力)22,1线矢,近程自旋力(斥力)22,1线矢,,等都是12维的所谓“弱力”。

远程自旋力(吸力)22,1-线矢以及电荷符号相反粒子的近程电磁力(吸力) 22,1线矢,,等是12维的通常所谓“强力”。

它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的,各种维数的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何须用特殊方法去研究、探索、搜寻。

 

而且,任何“时空多线矢”的弹性力方程,在经典近似条件下的解,都是其各分量相应的谐振子多线矢,都表现出“弦”或“膜”或其“高次、线类”的特性。因而,产生相应的所谓“弦”或“膜”或其“高次、线类”的实际原因,就都可,由此,不存在以上问题和困难地,得到具体的说明。

这样客观存在的,实际物质的“弦”或“膜”或其“高次、线类”,怎么会是鬼魂?

 

3.所谓量子力学中的所谓“测量佯谬”、所谓“量子纠缠”

由于波函数表达的是被认为具有“波、粒2象性”的粒子,“量子”,的运动态,因而,量子力学、量子场论,所得出的结果就自然地被认为是各个别粒子的特性。

于是,就把量子力学中:

由位置和动量矢量相应各分量模长的均方差不能同时为零的效应,看作是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总有一个的误差不=0,而得出,所谓“测不准关系”,即所谓“测量佯谬”;

不同粒子有远程的相互关联,而得出,所谓“量子粒子缠结”,等等,

而得出,粒子的“不确定性”,“粒子相互感应”,而产生诸如:“颠覆认

知哲学”,“不确定的世界”,甚至“心灵感应”等,否定“因果论”、“决定论”,甚至走向“唯心论”,等错误哲学观点的一系列争论。

实际上,量子力学、量子场论,都是以波函数幅值的平方作为在空间给定体积内找到粒子的概率,因而,应是对微观大量粒子统计处理宏观问题的一种统计方法。

采用由时空多线矢组成的“相宇”进行统计,所求得相应的最可几分布函数,就是相应的“显含时”的,时空几率分布,就具体表明:它们都相当于相应的波函数。

对于4维时空位置和动量1线矢组成“相宇”的统计,所求得的,最可几分布函数,就是,通常量子力学、量子场论的波函数。

作为时空相宇统计得到的,“显含时”的,“最可几分布函数”的所谓“波函数”、“量子”,就只是大量粒子在时空的统计分布的特性;只能表明,在相应条件下,在各相应时空位置出现相应粒子的几率。

因而,具体地证明了:量子力学、量子场论,都是大量粒子时空“相宇”的统计力学。所得出的结果,实际上都只是大量粒子统计几率的结果,并非单个粒子的运动规律。

因而,也就容易理解,量子力学中:

粒子位置和动量矢量相应各分量模长的均方差不能同时为零,只是大量粒子的统计几率效应,就不能看作是单个粒子的所谓“测不准关系”;

不同的多种,甚至距离甚远粒子表现出的,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只是大量不同粒子统计,各自的最可几分布函数,以及相应统计得到的各不同粒子统计的统计特性,必然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就不能认为是,各不同个别粒子的所谓“量子粒子纠缠”;等等,

都不能当作个别粒子,“量子”,的“不确定性”,甚至“心灵感应”。

而由此错误产生的,诸如:“颠覆认知哲学”,“不确定的世界”,“粒子相互感应”等,否定“因果论”、“决定论”等一系列错误哲学观点,也就都不攻自破。

 

那篇原文请见附件:()1对科学发现的错误解读就会导致唯心论必须纠正(原文) .do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952402.html

上一篇:创新纠正、弥补现有物理、数学理论的错误、不足(7)
下一篇: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抵达印度尼西亚访问
收藏 IP: 111.196.74.*| 热度|

1 魏焱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2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