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中日对抗,徵结何在?能否解决?如何解决?

已有 2361 次阅读 2014-9-30 21:43 |个人分类:哲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中日对抗

中日对抗,徵结何在?能否解决?如何解决?

 

最近进行的日中舆论调查显示,80%的日本民众和70%的中国民众都对对方的国家和民众持有不好的印象。

 

第十届北京—东京论坛今天上午在东京召开全体会议及闭幕式。该论坛自2005年开始举办,是中国新闻界、学术界与日本民间组织携手,为促进中日关系发展、加强中日相互了解而共同搭建的中日精英交流平台。与会人员来自中日两国政商界、学术界、传媒界等各界。

 

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论坛的开幕式上说,

“中日是邻国,是永远不能改变的,这是中日关系最基本的常识性的定位。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人们希望打开窗户能看到邻居的微笑,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得到邻居的体贴和关爱。”、

 “无论两国有多少历史的恩怨,我们都应该以现实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正确认识和处理彼此的分歧、对立和摩擦,不以眼前的争执而牺牲未来,不以局部影响全局。”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表示,

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光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外交实力也是迅速提高。相应地,中国国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大大加强了。这是一个事实,是理所应当的,“我认为是件好事情”。

“但是国际社会如何看待中国的快速发展?当然,其中很多人是翘起大拇指夸中国。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担心和警惕中国,这也是事实。”

中国反复强调和平发展,不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威胁。

“我本人是相信这句话的。但是,一个国家是不是威胁,不是由自己做判断,而是由周边国家去感受和认识。即便中国没有这方面的意图,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危机感如果不断加强,最终中国还是会被认为是威胁。”

从日本过去的失败经验出发,“我们从前辈的智慧和经验中得到启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中国现在已经获得历史上少见的巨大成功,正因为如此,成功背后可能隐藏一些忧患,衷心期待中国的朋友们及时清除这些隐患。”

日中两国政府的确存在着一些悬而未决的难题,如果在外交上不能做到双赢,至少也应该互相让步。

在亚洲看到了三种不同的景象,分别是蓬勃发展的亚洲、人口老化的亚洲和相互对抗的亚洲。

在亚洲人口老化之前,日中两国必须密切合作,维护亚洲的繁荣和稳定。“我们绝不能擦枪走火”。

 

国防大学教授朱成虎少将率先发言,他说,历史、领土、海洋等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却是可以克服的。目前,中日在军事上时有对峙发生,如在钓鱼岛和南海等问题上,稍有不慎就会擦枪走火。因此,尽量维持海洋的和平非常重要。他表示,美日安保同盟是冷战的产物,本该消失,但是现在反而在加强。中国对此表示关切是正常的。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发言中要求,

日本在历史问题和钓鱼岛问题上为改善关系做出努力,同时要坚持在海洋问题等方面的对话和沟通。

 

 

曾先后多次在中国工作,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被认为是“知华派”外交家之一的,原日本驻中国大使,宫本雄二,说:

“在今后十年中,难以想象中日两国关系会突然变得平稳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最让他感到忧心的是,“两国民众在相互充分认识到两国关系重要性的前提下,却同时不知道如何看待对方,怎样去构筑同对方的关系”。

“中日两国的关系非常容易立即陷入到一种情绪化的怪圈里去。”在他看来,这是因为两国之间存在着一些“非常难以解决的,而且难以用理性去考虑的复杂因素”,另外,世界在变化,中日关系也在不断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种和平与安定的、能被两国舆论所支持的合作关系,是一种非常艰难的事情。”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杨伯江认为,

谋求中日关系改善,不应该、也做不到避免敏感问题,特别是历史认识问题。“任何蒙混过关、敷衍了事,只能给未来更加剧烈的对立和摩擦埋下隐患。”

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中都有明确记述,是中日关系在过去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良好发展状态的基础之一,也将继续成为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基础之一。

要缓和当前紧张的中日局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面对当前的僵局,不少中日代表都表示,应当首先避免两国发生擦枪走火和军事冲突的风险。

 

前日本防卫大学校长五百旗头真发言说,

回顾历史,民族主义高涨往往会带来战乱,不管各国之间是否保持了力量均衡。一旦发生战争是谁也控制不了的,谁都以为自己会赢,实际上却并不那么简单。只有大国自制,才能保持和平。“我想请求中国的友人们意识到,目前中国的崛起比当年俄国具有更大的冲击力。中国军事抬头会给周边造成多大的压力。欧美总有人问,日中何时打起来?希望我们不要被历史左右,而是要努力和平共处。”

 

中日首脑是否能在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实现会谈,也是本次论坛的热点议题之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魏建国副理事长表示,只要日中双方努力,特别是日本方面努力,首脑会谈就能够实现。

这取决日本在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上有明确表态,承认领土问题的存在,不再继续参拜靖国神社。

日中关系的恶化已经影响到了经济领域,过去日本是中国最大贸易国,现在日本可能会落后于韩国等甚至成为中国第6大贸易对象国。

 

对此,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代表谷川闲史反驳称,

要想让日中之间不存在任何争议,是不可能的。“政冷经热”是必要的,但是这里说的“政冷”是指让政治家永远保持冷静的头脑,去保证经济的热度。

 

针对日中间的安全保障问题,双方也展开激烈讨论。

日本前海上自卫队中将、现冈崎研究所理事金田秀昭指出,

为防止日中在海上空中出现偶发冲突,有必要分别建立事务和高层级别的联络机制,并制定日中共通规则。

 

还有日本学者指出,日中双方防止偶发军事冲突的当务之急是就灰色地带日中该如何对应建立行动规则,特别是对无人机的规制和管理要有一定的限制和标准。

朱成虎少将提出了25项日中防止军事冲突的合作措施。

对此,日本方面虽然给予肯定,但却认为不可能立即都实现。

 

一位名叫石原的日本汽车公司干部28日在本次论坛现场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他说,日中之间如此坦率地交换意见很有必要,但是由于立场不同,双方都有“只坚持自我主张”的倾向。

《环球时报》记者对此次论坛最大的感受是,“中国促日方拿出行动、日本要中国保持自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姚云竹指出,

“东北亚地区安全利益关系复杂,争端较多,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也有很多共同面临的问题。可以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入手,同时,即便在主权争端等安保领域,也是可以争取双赢的。东北亚区域内有多个合作框架,这些框架应当更为开放,不应以意识形态、国家制度等作为标准,应当找到更多的利益共同点,开展合作。”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沱生赞同这一观点,

“中日应当尽快建立安保机制,处理好双方在领土海洋权益争端、核扩散问题、海上通道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四方面的挑战。”张沱生指出,最近两国恢复海洋事务高级磋商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始,“双方恢复两国防卫部门的海上紧急联络机制磋商,对于加强东海地区的危机管理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抛开政治因素,也有很多代表对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态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就认为,

未来10年至15年,将是中日经贸发展的黄金时代,是现在进行的合作的升级版。

他的理由是,双方将从过去简单的货物贸易和投资发展到服务、金融更高的层面,从靠商品、靠货物的硬件双边合作发展到靠技术、靠创新的软件合作。

“中日两国都在进行经济改革,尤其是中方经济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中日经济的合作或者互补性,今后还会有很大的潜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晋林波指出,

两国在京津地区的雾霾治理上、在食品安全和绿色农业上、在健康医疗上都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看好中日经贸合作前景的并不只有中方。

原日本银行副总裁武藤敏郎表示,

不仅中国正在推进的经济结构改革能够为两国的经贸合作拓展更多领域,中国的发展壮大还意味着可以和日本一起投资开发亚洲的基础设施,不论是提供资金援助、建设机械,还是分享技能和经验。

 

应该弄清楚: 80%的日本民众和70%的中国民众为什么?对对方的国家和民众持有什么不好的印象?

中国民众现在对日本的不好印象主要是:日本右派当权者趁美国重返亚太之机,以美国马前卒的姿态,妄图霸占我国领土,钓鱼岛,制造“中国威胁论”否定2战罪行,参拜靖国神社,妄图改变战后国际秩序,复活军国主义。

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民众怎么会对日本有好的印象呢?

至于日本民众为什么对中国印象不好呢?

如果是为了钓鱼岛之争,那就要弄清楚它究竟应该是谁的领土?而不应霸占!

如果为了否定2战罪行,复活军国主义,那就要充分认识2战中军国主义的罪行,也坚决地反对它们。

中国的和平发展是维护合法的领土主权、国际正义、世界和平,是完全可以由其实际行动检验的。

如果是因为日本右派当权者制造的“中国威胁论”,就应该弄清事实真相,按国际正义、世界和平,分清是非,坚持真理。

在海上空中,之所以可能发生擦枪走火和军事偶发冲突的风险,就应该弄清楚可能发生偶发冲突风险的原因,例如:日本右派当权者,要所谓“购买”中国领土,钓鱼岛,“国有化”,舰船闯进中国海域,无理否定,并军机闯进中国合法的防空识别区,就都应按国际正义、世界和平的原则和要求处理。

 

   以上这些问题,就是中日对抗的徵结,只有,也必须,弄清,中日对抗,就能,也必然,得到解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832147.html

上一篇:违法“占中”是对法治的蔑视与伤害
下一篇:热烈庆贺新中国65周年
收藏 IP: 114.254.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9 1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