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时空新发展显示第3次科学革命已经到来(3)

已有 2290 次阅读 2013-9-21 09:39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显示, 时空新发展, 第3次科学革命, 已经到来

时空新发展显示3次科学革命已经到来(3)

 

((2))

 

 

32次科学革命

由于光学的精确测量和运用,对光波波长的精确测量,特别是,迈克尔逊光学实验所显示的,对于光在不同参考系运动,伽利略变换已不成立,从而,引起对时空认识,和对光的性质认识,的革命,而导致第2次科学革命。

2次科学革命,实际上,就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及其场论的诞生为标志。

 

3.1.相对论的诞生

由于光学观察(首先是著名的迈克尔逊实验)和高能粒子实验等对高速粒子的实践,确切地表明:狭义相对论打破经典力学“绝对时间”的错误观点,把参考系从3维空间扩展成为4维时空的闵可夫斯基(Minkowski)矢量表达客观物体的时空位置,不同参考系间的相互变换就是“洛伦兹变换”,的正确性。

把受到绝对时间概念限制的3维空间观测系,突破为4维时空观测系,非惯性,即:有力作用的,牵引系,就须计及时空的相应弯曲,从而,发展了广义相对论。

 

把参考系从3维空间扩展成为4维时空的闵可夫斯基(Minkowski)矢量表达客观物体的时空位置,就使得由其位置矢量的表达的速度矢量和相应的动量矢量也是4维时空的矢量,其时轴分量就是虚数符号乘真空中的3维空间光速,而是常量。。

而且,由于动量矢量在不同参考系不变,而质量就成为速度的相应函数,即运动质量。只是当3维空间速度=0时,即静止质量,才是经典物理的质量。

 

由于不同参考系间的相互变换是“洛伦兹变换”,对于非惯性牵引运动系 (各牵引运动系之间有相互作用) 的时空就有弯曲特性,通常欧基里得平直时空的闵可夫斯基矢量已不适用于时空中的各点。

通常就不得不放弃使用矢量,而采用曲线坐标直接表达时空各点的位置。

广义相对论利用黎曼时空“度规张量”的各“元”作为参量,类比由库伦(Coulomb)静电定律转变到马克斯威尔(Maxwell)方程组的变换规律,建立相应的运动方程。而由牛顿(Newton)引力定律转变为爱因斯坦(Einstein)引力场方程。

 

用此,处理一些按牛顿理论与实测结果显著偏离而长期未能解决的(例如;水星近日点的进动);或者分别按两种理论,其结果有显著差异且可提出实测检验比较的,精细天体运动引力问题(例如;光子在引力作用下频率的红移和运动方向的偏折)。后经实测检验,都表明:即使计及狭义相对论的效应,如果不计及时空的弯曲特性,都不能正确求得大时空范围内非惯性牵引运动系的运动规律。

只有按广义相对论,计及时空弯曲特性,才都能与实测很好地相符,从而成为证明广义相对论正确性的“3大验证”。

还由实验卫星 (LAGEOS 1 and 2),直接观测到地球引力在其附近空间造成的弯曲。

从而,充分证实了它的正确性,并使人们对时空特性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还为发展天体物理和宇宙学奠定了基础。

 

经典物理学仅是其“低速”(即:其速度与真空中光速相比,可以忽略)和非惯性牵引观测系的“较小时空范围内”(即:时空弯曲特性可以忽略),的近似。

 

运用到电动力学,虽然,尚未给出4维时空的代数和解析矢算,但已可分析得到马克斯威尔非常组、洛伦兹力等电动力学方程是4维时空电磁势1线矢的解析矢算结果。

而使电磁理论更为系统性和美化,并能揭示电磁运动的实质是带电粒子4维时空运动的统一表现。

 

由光电效应认识到光的粒子性,即:光子。

由光子的相对论运动质量公式,可以得出,光子的静止质量=0,不同于其它的实物粒子,且只能由大量同种光子统计得出的频率给出具体表达。

 

对于,在各种作用力同等作用下,粒子有不同的能级,当电中性粒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就发出声子;当带电粒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就发出光子,当电中性粒子吸收声子,就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当带电粒子吸收光子就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声光子的静止质量也=0,但是,其运动质量仍能由其相对论运动质量公式公式具体表达。

声、光的传播具有波动性,干涉、绕射等现象只能由波动解释。

从而,更广泛、全面、正确地认识到物质的力、电磁、声、光等问题。

 

已能研讨包括速度可达真空中光速的物体的运动,和非惯性牵引系,扩展到广阔宇宙范围的一些引力等广泛得多的各种问题。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726582.html

上一篇:歼—15舰载战斗机成功完成最大重量起降试验
下一篇:时空新发展显示第3次科学革命已经到来(4)
收藏 IP: 123.114.34.*|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