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理论物理学要点及其发展(103)

已有 2598 次阅读 2013-5-23 13:40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要点, 理论物理学, 发展(103)

理论物理学要点及其发展(103

(接(102))

 

102.单孔、双实验的干涉绕射等波动现象都不是单个粒子的行为,都只是大量光子的统计几率表现

 

   有人认为:单孔、双实验的干涉、绕射等波动现象,特别是,电子等的衍射实验,是“波、粒2象性” 的具体证明。

 

其实,所有这些实验,即使所谓多种所谓“单光子”、“单电子”的衍射或干涉实验,都是大量粒子参与的。各个粒子,在实验条件下都分别具有可能地各自不同的初始和边界条件,就会按相应的统计规律以一定的几率运动到屏幕上的不同位置。

 

从它们的衍射或干涉图像都是由一个个的点,在屏幕上的不同位置,逐次几率地出现,而逐渐形成,粒子愈多,时间愈长,衍射或干涉的图像就愈加清晰,的观测事实,就也都具体表明:它们都只是大量粒子在该时间范围内,各个相应粒子以一定的几率在相应图像的不同位置出现,逐次积累形成的统计效果。

 

显然,它们,实际上,都正是具体表明:一切波动现象都只能是大量粒子的时空统计的几率结果。

 

并非单个粒子有所谓“波、粒2象性”。

 

单个粒子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是“波”,不可能有衍射或干涉现象。

                                                                                                                         

只有大量粒子的集体表现和统计结果,才是波,才可能有衍射或干涉现象。

 

单个粒子绝不可能有所谓“波、粒2象性”。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692741.html

上一篇:任意n次不可约代数方程的公式解
下一篇:理论物理学要点及其发展(104)
收藏 IP: 123.114.47.*| 热度|

1 杨华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