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关于实验测得中微子cp对称性破坏的证据引起反物质的讨论

已有 1770 次阅读 2020-4-22 09:22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关于实验测得中微子cp对称性破坏的证据引起反物质的讨论

 

2020416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期刊封面以“The mirror cracked—An indication of matter-antimatter symmetry violation in neutrinos”(镜面裂了一条缝----来自中微子的物质-反物质对称性破缺)为题,报道了日本的 T2K长基线中微子振荡实验的最新成果:首次在3-sigma的统计置信度水平观测到中微子振荡过程中CP(电荷共轭与宇称反演联合变换)对称性破坏的证据。

对此,本 博主 讨论如下:

1.各对称性守恒量必然守恒

各维牵引矢量反向变换、自旋反向变换,的各“正交、归一矩阵”,分别决定,各自相应的对称性守恒量:镜面对称(2维、3维,空间的反向变换)、宇称对称(4维时空的反向变换)、各维的手征对称(各维空间、时空,的自旋反向变换)。

由于各变换矩阵都是“正交、归一”的,各维牵引矢量各自相应的对称性守恒量都必然是守恒的,这也可由有关的拉格朗日量的变分证明。但是,不同维牵引矢量、不同对称性的对称性守恒量却是彼此显著不同的。

由于相对论仅有3维空间和4维时空,的矢量,后来发展的量子色动力学、夸克模型,也都局限于3维空间和4维时空,的矢量,所以,也只有3维空间矢量和4维时空矢量的对称性守恒不变量。

我国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在共同研究电磁 驰豫 过程的对称性时,首次发现“弱力作用下,宇称对称性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用实验证实。

就已经发现:弱力与3维、4维矢量的,引力、电磁力的显著差别,对全面认识4种相互作用力,起着关键的重要作用,引起国际科学界极大的重视。

后来,又有物理学家,在分析基本粒子演变时,仍然仅按3维、4维矢量的对称性分析,发现“强力作用下,对称性的‘自发破缺’(也就是所谓‘自发地’对称性‘不守恒’)”。

因而,都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会“对称性不守恒”?

其实,这是因为弱力和强力都是12维的矢量,其对称性,当然显著不同于34维矢量的对称性,现有理论尚未解决4维时空的矢量运算及其相应各多维矢量的对称性,而误认为其“对称性不守恒”。

中微子与反中微子,分别都是由电子和正电子在近程的强力作用下,形成激发态,经一定的驰豫时间,转变为弱力作用下,辐射相应的光子,而成为,非激发态的,各自,只有唯一的一种粒子。

中微子和反中微子的所谓“对称性破缺”就也只能是因为弱力和强力都是12维的矢量其对称性不同于34维矢量的原因。

2. 中微子与反中微子,各自,都只有唯一的一种粒子

只是因为,在相应不同的浓度、温度、压强,条件下, π介子衰变为μ介子与中微子,μ介子衰变为τ轻子与电子,τ轻子衰变为中微子与反中微子,而中微子分别交替地与μ介子、电子或τ轻子,同时出现,国际流行观点,就错误地认为它们是:μ介子、电子、τ轻子,3种不同的中微子的两两振荡。

3. 自然界不可能有反原子,以及由其构成的任何反物质。

按乳胶实验观察结果,分析得到:

中子并非电子直接与质子作用的产物,而是电子分别与质子和中微子或反中微子的2种不同粒子作用后的产物。

从电子到质子的,所有电中性和带电的,基本粒子都有其相应的反粒子。

但是,中微子或反中微子都只是与质子作用后,再与电子作用,形成中子,而不与反质子作用。

始终没有见到正电子与反质子或加上中微子或反中微子作用形成“反中子”的产物。

其原因可分析为:在自然条件下,原子的核外电子很容易脱离或附在别的原子上,而产生静电现象,或形成正、负离子;但是,正电子只能在某些基本粒子或放射性原子衰变时,才能发射产生。

因而,自然界就不可能有正电子与反质子或加上中微子或反中微子作用,形成“反中子”的产物。

从而,可以肯定,自然界不可能有:反中子、反原子,及由反原子构成的任何反物质。

国际流行的错误观点却臆想,在那根本不存在的“宇宙大爆炸”条件下,会有,反中子、反原子及由其构成的各种反物质,而多方设法寻找,就当然不可能找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1229554.html

上一篇:光的红移量或频率决定其颜色,声的红移量或频率决定其音阶
下一篇:如何才能,萌发,科学“想象”、达到,科学“创新”?!
收藏 IP: 123.114.4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