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foss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vingfossil

博文

G. R. Wieland与《美国化石苏铁》

已有 5417 次阅读 2011-1-11 01:45 |个人分类:古植物学的故事-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George, Reber, Wieland, 《美国化石苏铁》

古植物学的故事(101)
美国古植物学是如何崛起的?(之八)
George Reber Wieland与《美国化石苏铁》
[English title: George Reber Wieland (1865--1953) and American Fossil Cycads]
 
孙启高
2011年元月8日写于美国康州
 
古植物学的历史很悠久。若将历史上各国古植物学家的人数算在一起,其总数不是一个小数目。许多古植物学家忙碌一生,为科学积累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贡献,但是缺乏有长期影响的代表作。我认为,这虽是很遗憾的事情,但是在科学历史与实践中却属于正常现象。
 
George Reber Wieland (1865--1953) 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古植物学家,他的传世之作是两卷很厚重的《美国化石苏铁》(American Fossil Cycads),分别出版于1906年和1916年。这两本专著是探讨苏铁起源和进化的经典文献。
 
我在去年写的一篇文章《耶鲁大学---美国古植物学的一个摇篮》中谈到过G. R. Wieland的基本情况(见第42期《古植物学的故事》)。现根据有关资料再作些补充。
 
G. R. Wieland于1895年1月24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的Boalsburg。1893年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学院(Pennsylvania State College)获得理学学士学位。接着,他先后到德国哥廷根大学(University of Göttingen)、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和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继续学习。
 
G. R. Wieland原计划在耶鲁大学学习古脊椎动物学。1897年夏,G. R. Wieland在南达科他州(South Dakota)帮助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Othniel Charles Marsh (1831--1899) 采集标本。[O. C. Marsh于1866年担任耶鲁大学第一位古生物学教授,也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古生物学教授。] 在这次野外工作中,G. R. Wieland结识了古植物学家Lester Frank Ward(1841--1913)。L. F. Ward于1893年在南达科他州黑山地区(Black Hills of South Dakota)采集了一批苏铁树干化石(cycadeoid trunks)。在L. F. Ward的鼓励下, G. R. Wieland对苏铁树干化石产生了兴趣。耶鲁大学收藏1,000多件(/份)苏铁化石标本,属世界之最,这主要归功于L. F. Ward的努力。
 
1900年G. R. Wieland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06—1920年他担任耶鲁大学古植物学讲师;1924—1935年任古植物学研究助理,1928—1929年任Sterling植物学席位(Sterling Fellow in botany)。G. R. Wieland曾数次在北美、南美和欧洲进行科学考察,他在南达科他州黑山地区有两个重要发现:一个是苏铁化石森林,另一个是Archelon 化石,后者是已知最大的海龟。G. R. Wieland一直在耶鲁大学兼职做研究,直到他在20世纪40年代退休为止。
 
在G. R. Wieland的科学生涯中,他做了两件很重要的大事情,一是上文提到的两卷《美国化石苏铁》,二是1922年动议将南达科他州黑山地区360英亩的一片土地设立为“化石苏铁国家保护区”(Fossil Cycad National Monument)。后来,由于管理不当本该保护的苏铁化石被盗挖,该保护区于1956被除名。
 
G. R. Wieland代表性著作有:
 
1906
American Fossil Cycads (Volume I)
 
1916
American Fossil Cycads (Volume II)
 
1935
The Cerro Cuadrado Petrified Forest
 
主要参考文献:
 
耶鲁大学图书馆
George Reber Wieland Papers. Manuscripts and Archives, Yale University Library.
 
Lester Frank Ward
 
 
 
 
[En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403165.html

上一篇:“古植物学家的古植物学家”--H. D. MacGinitie
下一篇:一篇未写完的《古植物学的故事》
收藏 IP: .*| 热度|

1 杨学祥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