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5. 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自冾性验证

已有 1328 次阅读 2022-9-20 08:04 |个人分类:暗物质|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5. 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自冾性验证

5.1 引言

在一般的情况下,正反粒子偶极子既不显电性也不显磁性。正反粒子偶极子之间不断相互作用,运动和分布状态不断发生变化。正反粒子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瞬时作用,相互的空间关系不断改变。正反粒子偶极子之间以及正反粒子偶极子与可见物质之间的作用包括瞬时库仑力、瞬时洛伦兹力、瞬时取向力和瞬时诱导力,均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推斥力且总体平衡。由于吸引力作用,正反粒子偶极子聚集在星系和星系团周围,且具有一定的密度梯度;由于推斥力作用,正反粒子偶极子遍布整个宇宙,且大尺度上是均匀的。电场、磁场、电磁波和引力场分别由正反粒子偶极子规律极化、定向偏转、诱导震荡和密度梯度产生的。这反映场本质上是暗(实体)物质的规律变化,使暗(实体)物质与场物质合理统一。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与现有理论有较大冲突,这里需要严密的自冾性论证。

5.2 物质性验证

冷暗物质探测II(Cryogenic Dark Matter Search II,简称CDMS II)合作组的研究表明暗物质候选者具有电离特性。Walters认为电子偶素(Positronium,简称Ps)是最轻的原子类粒子。然而,所观测到的电子偶素是一个中间过程,电子偶素会进一步结合成能量较低且稳定的暗物质粒子(正反粒子偶极子)。一旦形成正反粒子偶极子,无法用现有技术直接观测,被误认为正反粒子湮灭。在一定的条件下, 正反粒子偶极子吸收足够的能量而电离成正反粒子对。这也被一些人作为物质可以创生与消灭的证据,并认为物质不再守恒。实际上,暗物质和可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另外,负质子、正电子等被认为是反物质,实际上,物质和反物质的产生与湮灭也是暗物质与可见物质相互转化。迄今,已经有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在真空中可以生成正反粒子对以及正反粒子对湮灭消失。这均表明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5.2.1 高速运动真空摩擦

根据相对论,任何物质运动速度只能无限接近光速,不可达到或超越。接近光速的物质质量将逐渐无限增大,极限速度为光速。如果真空没有阻力,粒子加速器中粒子质量、电荷量、加速电场强度、加速功率等任何参数对被加速粒子的极限速度都没有影响,只要粒子速度不达到光速,粒子的质量就不会无限大,粒子就一定有加速度,但实际上粒子极限速度受不同因素影响。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加速电场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被加速的粒子的牵引力或推动力的传递速度为光速,因此被加速粒子最大速度是光速,而不是超光速。即极限速度取决于加速电场的传播速度,任何被加速的粒子不会超过加速电场的传播速度。要想获得超光速,不能用传播速度为光速的电场加速来获得,只能通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法实现,但目前缺乏相关实用技术。被加速粒子不断与正反粒子偶极子相互作用产生真空摩擦;这种“真空”摩擦本质上是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无处不在、时时刻刻以相互诱导的电磁辐射方式相互作用。真空摩擦与粒子质量、电荷量、速度有关,而牵引力与电荷量、加速电场强度有关。当牵引力等于真空摩擦产生的阻尼力时,带电粒子速度达到最大值。由于正反粒子偶极子的真空摩擦存在,一旦撤除加速电场,被加速粒子的速度会逐渐降低。

试验设计:采用环形粒子加速器在真空中对粒子加速,粒子的质量一定,带电量一定,磁场强度一定,调整加速电场强度。根据相对论,在真空的粒子加速器中,带电粒子只受到电场的动力作用,并未受到任何阻力作用。而加速度不断减小是由于粒子质量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带电粒子不达到光速,就始终具有加速度,因此带电粒子的极限速度为光速。而且极限速度与带电粒子质量、带电量和电场强度大小无关,即无论带电粒子质量、带电量和电场强度是多大,只要被加速粒子不达到光速,粒子质量就不是无限大,就始终有加速度,直到速度达到光速,质量为无限大,加速度才未零,因此无论什么参数的被加速粒子的极限速度都是光速。

如果试验的结果是任意加速电场强度的极限速度均为光速,那么相对论正确。否则加速度降低的原因不是由于速度增大致使质量增加,而是由于暗物质的存在而对粒子施加了“真空”摩擦。正反粒子偶极子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随着带电粒子的速度增大,更多的正反粒子偶极子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因此阻力增大,当阻力与动力相等时,带电粒子达到极限速度。由于粒子所受驱动力与粒子的带电量和电场强度有关,粒子所受正反粒子偶极子的阻力与带电粒子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因此,可以通过粒子加速器实验得到暗物质的密度。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在任意参考系内,引力引起时空弯曲,因而时空是四维弯曲的非欧空间。时空的弯曲结构取决于物质能量密度、动量密度在时空中的分布,而时空的弯曲结构又反过来决定物体的轨道,它沿着弯曲空间中最接近于直线路径的测地线。然而,相对论引力脱离物质基础,采用时空弯曲作为引力来源值得进一步讨论:时间只能提供事件顺序信息,时间能够施加力仍需严格论证;空间只提供位置信息,空间能够施加力仍需严格论证;运动是相互的,相对的,质增、尺缩和钟慢效应也是相互的,相对的,各种效应在整个体系中是等价的;空间有无数个运动物体,每个物体相对于其它无数个物体具有无数个相对运动状态,致使该物体重量无法唯一确定;时间、空间为何伸缩,如何伸缩,伸缩性质,如何验证;时间、空间伸缩如何保持时间、空间不中断。

笔者认为整个体系中,时间和空间是处处等价的,任何的时间或空间伸缩都会造成时间、空间的中断,也意味着物质存在状态的中断。迄今,没有证据表明时间、空间能中断。另外,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不存在,时空不能作为施力物体,因此相对论引力缺乏物质基础。

根据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理论,当粒子不再被加速时,由于粒子与正反粒子偶极子不断作用,存在着阻力,粒子速度会逐渐降低,而减速的加速度与速度成正比,这就是粒子在所谓“真空”中高速运动“真空”摩擦。而通过这种摩擦力,可以求出“真空”中的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

加速器内物质不会超光速是因为加速器采用电磁加速,而电磁的传递速度是光速,那么被加速的物质的速度永远不会超过用来加速物质的传播速度。想要加速物质超光速,绝对不能采用电磁加速带电粒子,而是采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法才能实现超光速,而且,采用这种方法仍需考虑暗物质的“阻力”作用。

预测与验证:

采用加速器加速粒子,观测粒子的极限速度与哪些参数有关,如果极限速度相同,表明相对论正确,粒子加速度随着速度减小是由于粒子质量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如果极限速度不同,与加速电场强度,粒子电量和粒子质量等参数有关系,那么表明相对论不正确,粒子加速度随着速度减小是由于粒子受到暗物质的摩擦阻力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

5.2.2 高速旋转真空摩擦

2017年,斯蒂芬·巴奈特(Stephen M. Barnett)和马提亚·索尼莱特纳(Matthias Sonnleitner)研究发现,一个“真空”中运动的衰变原子会受到类似于摩擦力的阻力。真空的定义是完全虚无的空间,无法对其中的物体施加摩擦力。“真空”摩擦与相对论矛盾,因为这意味着在两个不同坐标系中的观察者将会看到原子以不同的速度运动,大部分观察者将会看到原子因为摩擦力减速,但是跟随原子运动的观察者不会看到这一现象。索尼莱特纳正考虑考虑质量变化的可能,扩展当前使用的成功模型,以更好地描述原子-光相互作用。自然这仅仅是一个相对较小的修正,但可以帮助完善该理论。重新研究,重新思考从来不是错误的,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修改已有的理论。

根据相对论,粒子在所谓的“真空”中高速旋转,如果没有摩擦力,那么转速将不会发生变化。根据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理论,正反粒子偶极子充满整个宇宙空间,不停地与高速旋转物质发生作用,粒子真空中高速旋转速度会不断降低,而减速的加速度与速度成正比,这就是粒子在所谓“真空”中高速旋转“真空”摩擦。而通过这种摩擦力,可以求出“真空”中的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

5.2.3 电子对产生和湮灭

正电子与原子碰撞俘获电子而形成电子偶素后,瞬间结合后湮灭消失。一种观点认为:正负电子均彻底消失,仅仅产生光子,这需要进一步分析。电子核外跃迁能吸收或放出光子,没有证据表明光子转化为不同带电粒子,或不同带电粒子转化为光子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两束交叉光都不会发生碰撞,表明运动中的光子的体积为零,且无静止质量,光子的物理本质无法合理解释。任何平面相对于体积为零的光子均为高山深涧,光子镜面反射机理需进一步论证。光子以一定角度从玻璃中无法入射到真空,光子全反射机理需进一步论证。不同介质中的光子仅仅在交界面发生速度变化的传播机理需进一步论证。威尔逊云室实验表明单个粒子的运动轨迹不是波动的,完全符合宏观物质的运动规律,单个光子是否能够波动需进一步论证。单个光子振动形式及其产生横波而非纵波的机理需进一步论证。体积与静止质量为0光子不含任何电荷,单个光子传递电磁波的机理需进一步论证。光子内不含有正负电子,而光子与正负电子相互转化缺乏物质基础并违反物质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规律。光子为何在真空中只能以光速运动,且不能减速。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电子对结合释放出能量并形成稳定的正反粒子偶极子,正反粒子偶极子是一种能量极低的稳定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吸收足够的能量电离成电子对;而这充分证明了真空不空,充满了大量的暗物质。

预测与验证:

正反粒子对结合,消失在真空中。

真空中电离出正反粒子对。

5.2.4 超强电场“真空”产生电子对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正反粒子偶极子是由电子对构成,因此正反粒子偶极子在电场中部极化,而在超强电场能够将正反粒子偶极子电离成电子对。1951年,施温格成功地描述了在静态均匀电场中的电子对的产生过程。之后,科学家已经采用各种方法将施温格的静态空间均匀电场扩展为空间和时间依赖的场,并计算出超强电场在真空中电离出电子对的概率,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QED)的发展。这也充分证明正反粒子偶极子坚实的物质基础。

预测与验证:

①通过强电场电离正反粒子偶极子。

5.2.5 交变电场“真空”产生电子对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在交流电场中,正反粒子偶极子容易吸收能量。正反粒子偶极子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正反粒子偶极子的能量随着交变电场的强度增加而提高,正反粒子偶极子在强交变电场中会分解成为正负电子。强交变电场能够使正反粒子偶极子发生震荡,并将其分解为电子对。布兰金等人在1970年采用交变电场在真空中电离出正负电子。

预测与验证:

①通过交变电场分解正反粒子偶极子成为电子对。

5.2.6 超强磁场“真空”产生电子对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正反粒子偶极子是由电子对构成,因此正反粒子偶极子的正负电子的运动轨道会在磁场中发生相互偏转。随着磁场强度增加,轨道的相互偏转。因此在超强磁场中正反粒子偶极子会容易吸收能量并分解成正负电子。约瑟夫等人在1983年采用超强磁场在真空中分解出电子对。

预测与验证:

①通过超强磁场分解正反粒子偶极子成为电子对。

5.2.7 暗物质与反物质

正电子、负质子等粒子被认为是反物质,这些反物质与对应的物质结合而彻底消失。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不同的暗物质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电离成不同的正反粒子对,而正反粒子对一旦相遇就结合为暗物质而消失不见。在这种意义上,反物质是不存在的,本质上正反物质结合并没有消失,仅仅是存在的形式发生了转变。实际上,暗物质和可见物质在不同的情况下可相互转化。

预测与验证:

①正“反”粒子对结合生成正反粒子偶极子。

②正反粒子偶极子电离成正“反”粒子对。

5.2.8 暗物质自身热运动

正反粒子偶极子是电磁场物质,不仅是电磁辐射介质,而且本身也进行着一定的热运动。而这种热运动会产生所谓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只要有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地方就会有这种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这种热运动的程度与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密度相关,密度不同则波长不同。另外,如果是来自宇宙的辐射,那么这种辐射是可以进行电磁屏蔽的,而正反粒子偶极子充满整个宇宙,渗透进任何物质,且在内部也具有同样的热运动,因此只有这个频率是无法屏蔽的。将测试的整个空间进行电磁屏蔽,进行测试,检验是否仍能接收到相同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另外随着离地高度的变化,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会逐渐降低,那么所谓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波长将会产生变化。

预测与验证:

①正反粒子偶极子的热运动产生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唯一不能屏蔽的电磁波,设置电磁屏蔽的装置,在内部还是能接收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②正反粒子偶极子的热运动产生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不同高度的频率会有所变化。

5.2.9 星体自转速度变化

星体自转的过程中,能够牵引周围的暗物质随之转动,随着半径增加,暗物质随星体转动的速度存在着一定的梯度,超过一定半径,暗物质将不再随着星体转动。这里星体与暗物质存在着相对运动与摩擦。在星体形成的过程中,由于物质的吸积,使整体半径大幅缩小,致使转动速度增大。当星体形成稳定后,在无大量可见物质影响的情况下,由于这种摩擦,星体的转动速度会不断降低。影响星体自转速度的因素较多,但对于一个稳定的星体,暗物质是影响星体自转的最主要因素。以太阳系为例,离太阳系越近,暗物质密度越大,相对摩擦力(摩擦力/星体质量)越大,因此类似的星体离星系的核心越近,速度降低越快。行星的质量越大,相对摩擦力越小,转动降低的速度越慢。

5.2.10 星体公转速度变化

星体在围绕星系公转的过程中,能够牵引周围的暗物质随之转动,随着半径增加,暗物质随星体转动的速度存在着一定的梯度,超过一定半径,暗物质将不再随着星体公转。这里星体与暗物质存在着相对运动与摩擦。在星系形成的过程中,星体被星系拉近后,致使公转速度增大。当星体形成稳定后,在无大量可见物质的影响下,由于这种摩擦,星体的转动速度会不断降低。影响星体公转速度的因素较多,但对于一个稳定的星系,暗物质是影响星体公转的最主要因素。以太阳系为例,离太阳系越近,暗物质密度越大,相对摩擦力(摩擦力/星体质量)越大,因此类似的星体离星系的核心越近,速度降低越快。行星的质量越大,相对摩擦力越小,转动降低的速度越慢。

高速运动真空摩擦、高速旋转真空摩擦证明真空不空,充满着不可见的暗物质。加速器中粒子不能超越光速的原因不是由于物质质量随速度而增加,而是由于加速电场的速度为光速,因此被加速粒子最大速度是光速,而不是超光速。超光速只能通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法实现,但目前缺乏相关实用技术。通过被加速粒子的影响参数分析表明暗物质的真空摩擦是影响粒子极限速度差异的直接原因。电子对产生和湮灭证明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进一步验证“真空”摩擦物质为可由电子对湮灭生产且可电离为电子对的暗物质。在任何时间,任何位置,任何方向都能接收到正反粒子偶极子波长7.35cm的电磁信号,且只有这个频率的正反粒子偶极子电磁辐射无法屏蔽,这是正反粒子偶极子热运动的直接证据。有暗物质无所不在的存在使星体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均逐渐降低,是暗物质“真空”摩擦的另一个有效论证。

5.2.11 暗物质的原因

目前,普遍认为暗物质不参与电磁作用,这里存在着严重的误解,也是至今无法发现暗物质的原因。实际上,暗物质是参与电磁作用的。正反粒子偶极子之所以,是由于所有的电磁波均通过正反粒子偶极子传播。然而,正反粒子偶极子只能传递电磁波,无法反射电磁波,因此采用电磁波手段无法直接探测到正反粒子偶极子。但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密度变化会影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因此可以通过电磁波的速度变化与方向偏移来探测正反粒子偶极子。

暗物质根本就不暗,任何的测试都感受不到暗物质的“暗”,如果暗物质真的暗,那么暗物质早就被探测到了。实际上,暗物质暗的原因是暗物质太透明了。

预测与验证:

①水下声呐探测水;用声波探测空气;用电磁波探测暗物质的性质基本相同。无法直接探测到这些传媒介质,只能探测到这些传媒介质的密度变化。

5.2.12 质能方程的论证

物质是能量的本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依。物质是能量的受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传。没有无物质的能量,没有无物质参与的能量传播,能量传播只能通过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传递的。因此,能量与质量等价是有逻辑问题的。

物质是能量的本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依。能量是物质的属性,任何能量都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不存在无物质的能量。

物质是能量的受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传。物质和能量不能相互转化,同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但能量可以转化与传递,能量的接受者必须是物体。

电子对湮灭和正负质子对湮灭所释放的能量观测完全可以验证质能方程是否正确。电子对湮灭和正负质子对湮灭被认为是质量100%转化为能量了,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如果质能方程是正确的,那么释放的能量也是1836倍。目前的证据来看,释放的能量差别并不大,表明质量与能量的转化关系是不正确的。

预测与验证:

①静止的且距离相等的电子对、质子对各自结合,释放的能量是相同数量级的,均为电势能转化为电磁能。

5.2.13 量子场

在全空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场,场的激发态表现为粒子出现,不同激发态表现为粒子的数目和状态不同,场的相互作用可以引起场激发态的改变,表现为各种粒子的产生和湮没的过程。实际上,所有场处于基态时所谓的真空是粒子处于隐身状态。也就是说真空并非没有物质。而这些物质是由于正反粒子偶极子的隐身状态造成的假象。处于基态的场具有量子力学所特有的零点振动和量子涨落。在改变外界条件时,可以在实验中观察到真空的物理效应。例如在真空中放入金属板时,由于真空零点能的改变而引起的两个不带电的金属板的作用力以及由于在外电场作用下真空中正负电子分布的改变导致的真空极化现象。而这种真空极化实际上是正反粒子偶极子的极化表现出来的特性。

预测与验证:

①各种真空下的物理特性都可以采用正反粒子偶极子进行解释。

②真空下能对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各种性能进行探测。

5.3 电磁波传递理论自冾性验证

5.3.1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19世纪流行着一种以太学说,它是随着光的波动理论发展起来的。由于对光的本性知之甚少,人们套用机械波的概念,想像必然有一种能够传播光波的弹性物质,它的名字叫以太。许多物理学家们相信以太的存在,把这种无处不在地以太看作绝对惯性系,用实验去验证以太的存在就成为许多科学家追求的目标。

地球以每秒30km的速度绕太阳运动,就必须会遇到每秒30km以太风迎面吹来。同时,它也必须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这个问题的产生,引起人们去探讨以太风存在与否。如果存在以太,当地球以太绕太阳公转时,在地球通过以太运动的方向测量的光速应该大于在与运动垂直方向测量的光速。

1887年,阿尔贝特·迈克尔逊和爱德华·莫雷在克里夫兰的卡思应用科学学校进行了测量地球在以太中的速度。利用地球的运动和光速在方向上的不同,从而求得地球相对于以太的绝对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光速在各个方向上没有差异。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正反粒子偶极子具有一定质量,星系牵引一定范围内的正反粒子偶极子运动,太阳系牵引一定范围内的正反粒子偶极子运动,地球牵引一定范围内的正反粒子偶极子运动。在一定范围内,正反粒子偶极子随着地球运动,超过一定的范围后,正反粒子偶极子随着地球速度就存在了一定的速度梯度。再超过一定范围,正反粒子偶极子就不随着地球运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均处于地球全速牵引正反粒子偶极子的范围内,因此观察到的光在各个方向上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预测与验证:

在空中进行类似试验,人造卫星的高度或空间站的高度已经超过了正反粒子偶极子的牵引范围,因此会出现预期的相对运动

在高铁或飞机上,高铁或飞机无法牵引正反粒子偶极子,因此会出现预期的相对运动

5.3.2 斐索实验

1859年,斐索做了一个流水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考察介质的运动对在其中传播的光速有何影响,从而判断以太是否被拖拽。斐索实验虽然只用了水、酒精和石英棒等很少几种透明物质做过,由于其非常符合菲涅耳的以太拖拽假设和相对论的速度变换式而使人们坚信,斐索实验的条纹变化将随着透明物质的折射率变化而变化,折射率越高,观察到的条纹变化越大。光速发生变化,光在媒质中速度的变化不是加上或减去运动媒质的速度v,而是v乘以一个小于1的因子。这说明,作为光的载体的以太,在浸入运动媒质时,即不是被运动媒质所完全带动,也不是一点也不被带动,而是部分被带动。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水、酒精等物质,质量极小,即使在水、酒精的内部,其牵引正反粒子偶极子的范围也极小,且存在着速度梯度,因此v乘以一个小于1的因子。

预测与验证:

在局部,粒子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牵引正反粒子偶极子,不同的物质牵引范围不同,即牵引系数不同。

5.3.3 钢盘转动实验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洛奇完成钢盘转动实验。他把两块靠得很近(相距仅1英寸)的大钢锯圆盘(直径为3英尺)平行地安装在电机的轴上,高速地旋转(转速可达4000/)。一束光线经半镀银面分成相干的两路,分别沿相反方向,绕四方框架在钢盘之间走三圈,再会合于望远镜产生干涉条纹。结果表明钢盘正转与反转对光速都没有影响。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钢盘的质量太小,钢盘的外部无法牵引空气随之高速旋转,对于质量远远小于空气分子的正反粒子偶极子更无法高速牵引。对于钢盘的外部的正反粒子偶极子,牵引力为万有引力,牵引的范围极小,牵引的速度更小,且存在一定的速度梯度,因此钢盘转动无法对光速产生影响。

5.3.4 恒星光行差

恒星光行差(或称为天文光行差)是指运动着的观测者观察到光的方向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静止的观测者观察到的方向有偏差的现象。光行差现象在天文观测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地球公转、自转等原因,地球上观察天体的位置时总是存在光行差,其大小与观测者的速度和天体方向与观测者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有关,并且在不断变化。1728年在探测恒星视差时发现了恒星光行差现象,光行差指由于地球运动引起的星光方向细微的变化。地球绕日公转造成的光行差称为周年光行差,其最大值可达20.5″。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30km/s,观测点均在地球全速牵引正反粒子偶极子的范围内,因此,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的光行差最大可以达到20.5角秒。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太阳系、银河系均分别在一定范围内牵引正反粒子偶极子运动,观测这个范围以外的光线的光行差分别以各自的速度为准。而同样,不同系统会牵引正反粒子偶极子自转(一个系统的自转可能是另一个系统的公转),在一定范围内牵引正反粒子偶极子运动,观测这个范围以外的光线的自转光行差分别以各自的自转速度为准。

预测与验证:

①光行差与暗物质的牵引范围有关,在不同的牵引范围以外的光都可以通过计算确定光行差的值。随着地球、太阳、银河系的距离变化,地球、太阳、银河系的光行差都会变化。

5.3.5 光线引力偏折

根据广义相对论,光和物体的运动一样,受到引力场的作用,会偏向引力源。此为光线引力偏折。光线的引力偏折现象被认为是广义相对论的实验检验的主要证据。1915年,爱因斯坦计算出从太阳附近穿过的星光的偏折角度为1.75“(角秒)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预言经过恒星附近的光会发生引力偏折,致使恒星发生视差。论文受到著名的英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爱丁顿的重视,因为爱丁顿1905年到格林尼治天文台工作时,曾经做过天体测量与小行星视差方面的工作。由爱丁顿率领的观测队到非洲西部的普林西比岛观测1919529的日全食,拍摄日全食时太阳附近的星空照片,与太阳不在这一天区时的星空照片相比对,光线偏折的角度与爱因斯坦的预言基本符合。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在太阳周围,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分布密度存在一定梯度,随着半径增加密度逐渐下降,光线经过太阳附近时,光线由于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密度梯度而发生折射。而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分布等密度面为球面,这里并不是时空弯曲,而是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变化的弯曲,并不是时空弯曲。

预测与验证:

光的引力实验,不同的光之间是否具有引力实验。

光只有在介质密度变化时,光线才会弯曲。宏观物质影响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

5.3.6 雷达回波延迟

1964年夏皮罗提出一项广义相对论检验实验,利用雷达发射一束电磁波脉冲,经其它行星反射回地球被接收。当来回的路径远离太阳,太阳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当来回路径经过太阳近旁,太阳引力场造成传播时间加长,此称为雷达回波延迟。这一观测也可以以人造天体作为雷达信号的反射靶进行实验。观测的结果和理论计算之间在1%的精度内符合。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在太阳周围,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分布密度存在一定梯度,随着半径增加密度而逐渐下降,光线经过太阳附近时,光线不仅由于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密度梯度而发生折射,而且由于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密度梯度而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预测与验证:

光的引力实验,不同的光之间是否具有引力实验。

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光只有在介质密度变化时,光速才会变化。

5.3.7 引力透镜

引力透镜效应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现象,由于时空在大质量天体附近会发生畸变,使光线在大质量天体附近发生弯曲(光线沿弯曲空间的短程线传播)。在有些情况下,起引力透镜作用的天体是一个星系,它对光的弯曲作用能产生类星体或其它星系等更遥远天体的多重像。有些天文学家认为,多达2/3的已知类星体可能由于引力透镜效应而增加了亮度。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决定时空,引力使光线发生弯曲。在宇宙中,前景的大质量天体能够增亮视线上的背景星系或扭曲其图像,其原理非常类似光学透镜的作用,因而称为引力透镜效应。1979年,天文学家观测到类星体Q0597+561发出的光在它前方的一个星系的引力作用下弯曲,形成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类星体的像。这是第一次观察到引力透镜效应。1993年,天文学家利用微透镜效应观测到银河系中的暗物质(dark matter)。星系和星系团的质量大部分是暗物质提供的,它的引力作用与可见物质是一样的,所以通过分析引力透镜就能探知所有物质的质量分布,并非常准确地测量星系团等的质量。这种测质量的方法的优越性是不必做太多假设就能把所有物质的质量全包括进来。并且这一点对探测非常遥远的天体和事件非常有利,包括高红移的星系,类星体,伽玛射线等。它们发出的光线在穿越时空到达地球之前的漫漫长旅中,可能会在中间遇到星系或星系团,星系或星系团做为透镜使得背景天体成了像。在这种情况下像可以有多个,为研究背景天体和宇宙提供机会。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这种透镜本质上就是通过天体时光线发生扭曲。天体周围,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分布密度存在一定梯度,随着半径增加密度而逐渐下降,光线经过天体近旁时,光线会由于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密度梯度而发生折射。引力透镜反应了暗物质密度变化规律,而不是暗物质的实际密度。

引力透镜效应是暗物质参与电磁作用的有力证据。

预测与验证:

光的引力实验,不同的光之间是否具有引力实验。

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光只有在介质密度变化时,光线才会弯曲,光速才会变化。

5.3.8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在高于某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出来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光电现象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科学家在研究光电效应的过程中,物理学者对光子的量子性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对波粒二象性概念的提出有重大影响。

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又称光生伏特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按照粒子说,光是由一份一份不连续的光子组成,当某一光子照射到对光灵敏的物质(如硒)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该物质中的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后,动能立刻增加;如果动能增大到足以克服原子核对它的束缚,就能在十亿分之一秒时间内飞逸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形成光电流。单位时间内,入射光子的数量愈大,飞逸出的光电子就愈多,光电流也就愈强,这种由光能变成电能自动放电的现象,就叫光电效应。

赫兹于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光波长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即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叫做极限频率。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而与光强度无关,这一点无法用光的波动性解释。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即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波动性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到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电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当时研究赫兹效应的各种实验还伴随着光电疲劳的现象,让研究变得更加复杂。光电疲劳指的是从干净金属表面观察到的光电效应逐渐衰微的现象。根据霍尔伐克士的研究结果,在这现象里,臭氧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可是,其它因素,例如氧化、湿度、抛光模式等,都必须纳入考量。

18881891年间,史托勒托夫完成了很多关于光电效应的实验与分析。他设计出一套实验装置,特别适合于定量分析光电效应。借助此实验装置,他发现了辐照度与感应光电流的直接比例。另外,史托勒托夫和里吉还共同研究了光电流与气压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气压越低,光电流变越大,直到最优气压为止;低于这最优气压,则气压越低,光电流变越小。

1897430,约瑟夫·汤姆孙于在大不列颠皇家研究院(Royal Institution of Great Britain)的演讲中表示,通过观察在克鲁克斯管里的阴极射线所造成的萤光辐照度,他发现阴极射线在空气中透射的能力远超一般原子尺寸的粒子。因此,他主张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荷的粒子组成,后来称为电子。此后不久,通过观察阴极射线因电场与磁场作用而产生的偏转,他测得了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1899年,他用紫外线照射锌金属,又测得发射粒子的荷质比为7.3×10emu/g,与先前实验中测得的阴极射线粒子的数值7.8×10emu/g大致符合。他因此正确推断这两种粒子是同一种粒子,即电子。他还测出这粒子所载有的负电荷。从这两个数据,他成功计算出了电子的质量:大约是氢离子质量的千分之一。电子是当时所知质量最小的粒子。

1900年,菲利普·莱纳德发现紫外线会促使气体发生电离作用。由于这效应广泛发生于好几厘米宽区域的空气,并且制造出很多大颗的正离子与小颗的负离子,这现象很自然地被诠释为光电效应发生于在气体中的固体粒子或液体粒子,汤姆孙就是如此诠释这现象。1902年,莱纳德又发布了几个关于光电效应的重要实验结果。第一,借着变化紫外光源与阴极之间的距离,从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量每单位时间与入射的辐照度成正比。第二,使用不同的物质为阴极材料,每一种物质所发射出的光电子都有其特定的最大动能,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于光波的光谱组成有关。第三,借着调整阴极与阳极之间的电压差,他观察到,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与截止电压成正比,与辐照度无关。由于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与辐照度无关,莱纳德认为,光波并没有给予这些电子任何能量,这些电子本来就已拥有这能量,光波扮演的角色好似触发器,一触即发地选择与释出束缚于原子里的电子,这就是莱纳德著名的触发假说”(triggering hypothesis)。在那时期,学术界广泛接受触发假说为光电效应的机制。可是,这假说遭遇到一些严峻问题,例如,假若电子本来在原子里就已拥有了逃逸束缚与发射之后的动能,那么,将阴极加热应该会给予更大的动能,但是物理学者做实验并没有测量到任何不同结果。

1905年,爱因斯坦对于光电效应给出另外一种解释。他将光束描述为一群离散的量子,现称为光子,而不是连续性波动。组成光束的每一个量子所拥有的能量等于频率乘以普朗克常数。假若光子的频率大于某极限频率,则这光子拥有足够能量来使得一个电子逃逸,造成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的论述解释了为什么光电子的能量只与频率有关,而与辐照度无关。虽然光束的辐照度很微弱,只要频率足够高,必会产生一些高能量光子来促使束缚电子逃逸。尽管光束的辐照度很强劲,假若频率低于极限频率,则仍旧无法给出任何高能量光子来促使束缚电子逃逸。

与声波类似,声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分子(原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单个分子(原子)具有的能量就越高,因此当频率小于20的声波,无论有多么强,都不会被听到。但是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分子的运动快慢无关的,无论频率多少,无论声音的强度是多大,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相关。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光的传播是通过正反粒子偶极子震荡传播的,没有连续性,不能累积,一个正反粒子偶极子激发出一个对应的电子。在光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的是能量,不是正反粒子偶极子本身。正反粒子偶极子的能量与频率有关。光的频率如果低于红限,一个正反粒子偶极子的能量无法另一个电子逃脱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因此无论多强的光也不会产生光电效应。光的强弱是与激发的正反粒子偶极子多少有关,只有达到一定的频率后,才可以产生光电效应。光的频率高于红限后,激发出来的电子数量与被激发的正反粒子偶极子数量有关。

预测与验证:

①所有的波(包括电磁波),都是有粒子振动(震荡)传递的,因此任何波都具有粒子性。任何波的实验都可以验证其粒子性,同时任和波都具有波动性。

5.3.9 光的镜面反射

根据光子理论,光是由于光子运动产生的粒子流,然而,光子直径是多少?光子为什么没有静止质量?单个光子为什么波动?怎样波动的?光子是怎样振动的采使光成为横波而不是纵波。任何平面相对于光子来说均是高山深涧,原子直径的数量级大约是10-10m,原子核的直径一般为10-15m,整个原子空间几乎都是虚无的。光子入射平面就像往地球和月亮之间仍篮球一样,光子理论无法解释镜面反射。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正反粒子偶极子传递的是电磁波,通过震荡感应传递能量。与波长相比较,平面镜就是平的了,因此发生镜面反射。而波长小于平面镜粒子间距的电磁波将无法发生镜面反射,而是发生透射。同样道理,光从玻璃中以一定角度入射到“真空”中发生全反射,以及光的折射,采用光子理论也无法解释光子如何发生折射且不能入射到“真空”。

预测与验证:

①所有的物质或粒子反弹(或反射),反弹面相对于粒子一定是平的,电子、质子的镜面反射条件是反弹面必须是相对于电子、质子是平面,否则不会发生镜面反射。

5.3.10 光的相交

光子束交叉时,光子理论无法解释相互碰撞的概率为零?这意味着运动的光子的体积为零,采用光子的相关理论无法解释。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正反粒子偶极子传递的是电磁波,是震荡感应传递能量。而这种能量传递,在不同方向只是不同方向的分量产生变化,因此传播不受影响。

预测与验证:

①任何粒子在相交时都会发生碰撞。

②任何波相交只会叠加,之后的波没有任何影响。

5.3.11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变化

光子从“真空”入射到玻璃中,然后又从玻璃入射到“真空”中,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那么光子为什么进入到玻璃中速度降低且匀速;而从玻璃中进入到“真空”中,速度又变大;为何只有在光子通过不同介质交界的时候光速发生变化,而在相同介质中的速度没有变化。在相同介质中,无法令光子加速或减速。光子是一种粒子,如何使光子加速或减速?采用光子的相关理论无法解释。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玻璃中和“真空”中的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具有显著差别,在玻璃的内部,正反粒子偶极子受到了一定的吸引,密度提高,而相互的约束较大,因此对于光的阻尼也比较大。而在“真空”中,正反粒子偶极子不与可见物质相互作用,受到的约束也较小,因此阻尼较小。光在阻尼大的正反粒子偶极子中传播的速度慢,在阻尼小的正反粒子偶极子中传播的速度快。另外,光速度发生变化只与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密度和正反粒子偶极子之间的作用强度有关,与其它因素没有任何关系。这一点与其它波的传播是一致的,光的传播速度与光的频率和光的强度也是无关的,光的频率高只表示正反粒子偶极子传播的能量高,光的强度高只表示参与的正反粒子偶极子数量多,是不会影响光的传播速度的。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斐索实验、钢盘转动实验和恒星光行差合理论证了具有质量的正反粒子偶极子的运动规律是完全自冾的,与电磁波传播机理是完全相符的。光线引力偏折、雷达回波延迟和引力透镜反应了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密度变化规律,而不是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实际密度。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密度变化会引起电磁波偏折与速度变化。光的系列现象反应光子理论的矛盾,而正反粒子偶极子的电磁波传递理论更具合理性。

预测与验证:

①任何的粒子速度都会变化,而速度变化与受力相关。

②任何波的速度只与介质有关。

5.4 引力场理论自冾性验证

5.4.1 钟慢效应

钟慢效应,又称时间膨胀、爱因斯坦延缓,是狭义相对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根据狭义相对性原理,惯性系是完全等价的,因此,在同一个惯性系中,存在统一的时间,称为同时性,而相对论证明,在不同的惯性系中,却没有统一的同时性,也就是两个事件(时空点)在一个惯性系内同时,在另一个惯性系内就可能不同时,这就是同时的相对性,在惯性系中,同一物理过程的时间进程是完全相同的,如果用同一物理过程来度量时间,就可在整个惯性系中得到统一的时间。相对论导出了不同惯性系之间时间进度的关系,发现运动的惯性系时间进度慢,这就是所谓的钟慢效应。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慢,而且,运动速度越快,钟走的越慢,接近光速时,钟就几乎停止了。然而这种钟慢效应完全是主观的想象。

两个惯性系相对于绝对空间的运动状态无法确定,那么只能通过两个惯性系之间的相互运动来进行说明。两个惯性系AB,惯性系A相对于惯性系B以速率v运动,那么惯性系A内的钟比惯性系B内的钟慢了。无法否认,惯性系B也相对于惯性系A以速率v运动,那么惯性系B内的钟比惯性系A内的钟慢了。这样,惯性系A中认为自己的时钟比惯性系B的时钟慢;而同时,惯性系B中认为自己的时钟比惯性系A的时钟慢。这就出现了矛盾,惯性系A和惯性系B均相互认为自己的惯性系在相对另外惯性系运动,也都认为自己的惯性系中的钟慢。这就是所谓的时钟佯谬问题。

时钟佯谬的解释:在解释这种佯谬时候,为了突出问题的实质,可以这样来比较两只钟,一只钟固定在一个惯性系中,另一只钟则相对于这个惯性系作往返航行,如同在孪生子佯谬中乘宇宙飞船的孪生兄弟那样。当往返航行的钟回来时,它所显示时间和固定的钟所显示的时间相比,到底哪一个更长?显然,经历的固有时间间隔小的钟,相当于年龄增长慢的那一个孪生子。可以发现,不能简单地套用前面写出的那个洛伦兹变换,因为往返航行的钟并不是始终静止于同一个惯性系之中,而是先静止在一个惯性系(向远处飞去),后来又经历加速(或减速)转而静止在另一个惯性系(远处归来),而它的孪生兄弟即另外那一只钟则始终静止在一个惯性系中。由此可见,往返航行的钟和静止的钟的地位并不是等价的。其深层原因是两个孪生兄弟在闵可夫斯基时空图中的世界线是不相同的,这就反驳了孪生子佯谬

这种解释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既然没有一个惯性系是优越的,惯性系A相对于惯性系B飞远又飞回,在惯性系B里的时钟一直静止在一个惯性系中,它认为惯性系A里的时钟飞远又飞回,惯性系转换了。然而,对于惯性系A中的时钟也同样认为,自己一直静止在一个惯性系中,是惯性系B里的时钟飞远又飞回,惯性系转换了。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惯性系是优越的,运动均是相对于物质之间的运动,无法度量绝对运动。A相对于B运动的同时,B也相对于A运动。A认为自己比B快,B也同样认为自己比A快;或者A认为自己比B慢,B也同样认为自己比A慢,这种相互之间的主观判断,均是相互的,也是没有意义的主观判断。无论怎样的时钟都是等价的,仅仅是在对方眼里钟慢了。


2

6

8

4

1

3

7

9

5


5.1 多惯性系体系

5.1为一个多惯性系体系,惯性系2-惯性系9相对于惯性系1均为0.9c,且相互夹角均为45°。相对于其他8个惯性系,每个惯性系都有8个时间,且各个时间均不相同,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

钟慢效应一定是相对的,相互的,否则就一定存在一个优越惯性系或绝对的惯性系。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一个惯性系优越于其他惯性系,如果存在钟慢效应,那么多惯性系体系内的各个惯性系都有一个混乱的时间,整个体系的时间无法确定。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是同步的,不能某些地点是在过去,某些地点是在现在,某些地点是在将来。测量存在相对时间差,但事件的发生与观测效果无关。观测的时间差是可以度量的。即使是两个惯性系,相互相对钟慢的意义是什么?整个体系的时间如何确定?

任意惯性系内的任意时刻均在任意惯性系内有对应时刻!

任何的时间伸缩,都意味着存在时间的中断与不连续。因此,时间无法中断,时间无法伸缩,所谓时间伸缩都是人为设定的,如果存在时间伸缩,那么一定是所有空间、所有物质的时间伸缩,否则就存在时间的中断与不连续。

5.4.2 尺缩与质增

根据相对论,物质质量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在粒子加速器中,粒子速度只能无限地接近光速,而无法达到光速,这被认为是质增效应的一个实证。

首先,粒子加速器的电场的传递速度为光速,因此被电场加速的粒子不会超过用来加速的电场传递速度,即采用电场加速的方法不会实现超光速,要想实现超光速,只能采用其他方法,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法加速。

其次,要判断接近光速的粒子是否收到阻力。

没有任何一个惯性系是优越的,运动均是相对于物质之间的运动,无法度量绝对运动。A相对于B运动的同时,B也相对于A运动。A增重了,那么B也同样增重,这种增重是没有意义的主观判断。

根据相对论,在加速器中,电子加速后质量增加,使速度不能达到光速。但同时,地球(地球由若干粒子构成)也相对粒子以同样的速度运动,地球上所有的粒子都会质增。被加速度的粒子质量增加5倍,地球的质量同时也增加5倍,然而,地球的质量并没有随着粒子的速度增加而增加。另外,地球上对若干粒子加速,被加速的粒子速度各不相同,那么地球的质增以哪个粒子为准,这就出现了矛盾。

如果空间有变形,那么所有的空间的变形必须一致,否则任何空间不同程度的变形,就会造成空间的中断或不连续。但这种所有的空间一致的变形就失去了意义。空间不能中断,也不能变形,空间是不受任何外界事物影响的。

物质绝对运动无法度量;物质的运动只能用物质度量;任何的惯性系、任何的运动都不是优越的。同样道理,任何的尺缩和质增都是相互的,仅仅是主观的观测效应,而并非客观事实。

一个多惯性系体系(见图5.1),相对于其他8个惯性系,每个惯性系都有一个质量,也都有一个尺度变化,且各个质量变化和尺度变化均不相同,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因此,不存在尺缩和质增效应。

5.4.3 时空弯曲

广义相对论:是一种关于万有引力本质的理论。爱因斯坦曾经一度试图把万有引力定律纳入相对论的框架,几经失败后,他终于认识到,狭义相对论容纳不了万有引力定律。于是,他将狭义相对性原理推广到广义相对性,又利用在局部惯性系中万有引力与惯性力等效的原理,建立了用弯曲时空的黎曼几何描述引力的广义相对论。

19世纪末由于牛顿力学和(苏格兰数学家)麦克斯韦(1831~1879)电磁理论趋于完善,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的发展实际上已经结束,但当人们运用伽利略变换解释光的传播等问题时,发现一系列尖锐矛盾,对经典时空观产生疑问。爱因斯坦对这些问题,提出物理学中新的时空观,建立了可与光速相比拟的高速运动物体的规律,创立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提出两条基本原理。(1)光速不变原理:即在任何惯性系中,“真空”中光速c都相同,为299792458m/s,与光源及观察者的运动状况无关。(2)狭义相对性原理:是指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乃至自然规律,对所有惯性参考系来说都相同。

爱因斯坦的第二种相对性理论(1916)。该理论认为引力是由空间——时间弯曲的几何效应(也就是,不仅考虑空间中的点之间,而是考虑在空间和时间中的点之间距离的几何)的畸变引起的,因而引力场影响时间和距离的测量。

任何时间的伸缩,都意味着时间中断与不连续,任何空间的变形也意味着空间的中断与不连续。因此时空在本质上是不能变形的,只是人为的假设,但这种假设也是会也会致使空间和时间的中断与不连续。

万有引力是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密度变化产生的,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分布等密度面为球面,这里并不是时空弯曲,而是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变化的弯曲,广义相对论的时空弯曲可以理解为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变化的弯曲,这样更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

5.4.4 相对论引力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在任意参考系内,引力引起时空弯曲,因而时空是四维弯曲的非欧空间。时空的弯曲结构取决于物质能量密度、动量密度在时空中的分布,而时空的弯曲结构又反过来决定物体的轨道,它沿着弯曲空间中最接近于直线路径的测地线。然而,相对论引力脱离物质基础,采用时空弯曲作为引力来源值得进一步讨论:时间只能提供事件顺序信息,时间能够施加力仍需严格论证。空间只提供位置信息,空间能够施加力仍需严格论证。运动是相互的,相对的,质增、尺缩和钟慢效应也是相互的,相对的,各种效应在整个体系中是等价的。空间有无数个运动物体,每个物体相对于其它无数个物体具有无数个相对运动状态,致使该物体重量无法唯一确定。时间、空间为何伸缩,如何伸缩,伸缩性质,如何验证。时间、空间伸缩如何保持时间、空间不中断。

笔者认为整个体系中,时间和空间是处处等价的,任何的时间或空间伸缩都会造成时间、空间的中断,迄今,没有证据表明时间、空间能中断。另外,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不存在,时空不能作为施力物体,因此相对论引力缺乏物质基础。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引力场是由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变化产生的,引力始终指向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梯度增加最大方向,因此正反粒子偶极子引力不仅具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更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正反粒子偶极子无处不在地存在使引力这种梯度力能够伸向无穷远。相对论引力将弯曲时空作为施力物体缺乏物质基础和系列实验验证,物理意义存在争议。

5.4.5 引力波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即物体加速运动时给宇宙时空带来的扰动。双星体系公转、中子星自转、超新星爆发,及理论预言的黑洞的形成、碰撞和捕获物质等过程,都能辐射较强的引力波。引力波以波动形式和有限速度传播的引力场。引力波被认为是横波,有两个独立的偏振态;且在远源处为平面波,并携带能量。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引力场是由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变化产生的,而一个正常的天体周围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不会发生剧烈变化,只有在超新星爆发或超大天体的碰撞时,才会引起周围的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发生剧烈变化,而这种剧烈变化会以波动方式由近及远不断传递,因此强烈的引力波很少见。另外,引力波与电磁波完全不同,引力波是疏密变化传递的波,是纵波,不具有偏振态;另外,引力波是体波,能量衰减较快。因此,引力波的强度很弱,直接探测引力波极为困难。

相对论引力具有缺乏物质基础等多种不自冾,引力场是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变化产生的具有坚实物质基础与理论基础,并明确可见物之间只存在引力而不存在斥力的物理原因,并合理解释引力场超距作用的物理原因。分析表明引力波是一种正反粒子偶极子的疏密波,揭示强烈引力波少见的原因;并明确引力波是不具有偏振态的纵波,且是能量衰减极快的体波,展现了引力波的强度弱,极难直接探测的特点。

引力波是暗物质产生的物质波,绝非是时空产生的波!

5.4.6 平直时空引力论证

物质是力的本体,任何力都不能脱离物质相互作用而单独存在,不存在无物质的力。虚空或时空不能成为施力物体,只有物体才能作为施力物体。

物质是力的受体,力一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间。虚空或时空不能成为受力物体,只有物体才能作为受力物体。

时间是提供事件发生顺序和物质运行周期信息的物理量,空间是提供物质位置、体积和形状信息的物理量,无论怎样,时间、空间或者时空都不能作为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

相对论认为物质引起时空变形的弯曲时空理论是不合理的,实质上是可见物质引起了暗物质空间密度梯度变化,而这种梯度变化与距离相关,在相同球面上密度相同,离星体越近,密度逐渐提高,时空仍然是平直的。万有引力实质上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力,不仅合理解释了万有引力的超距作用,也揭示了为什么万有引力只表现为引力而不表现为斥力的内在原因。

5.5 小结

(1) 高速运动真空摩擦、高速旋转真空摩擦证明“真空”不空,充满着不可见的暗物质。加速器中粒子不能超越光速的原因不是由于物质质量随速度而增加,而是由于加速电场的速度为光速,因此被加速粒子最大速度是光速,而不是超光速。超光速只能通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法实现,但目前缺乏相关实用技术。通过被加速粒子的影响参数分析表明暗物质的真空摩擦是影响粒子极限速度差异的直接原因。电子对产生和湮灭证明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进一步验证“真空”摩擦物质为可由电子对湮灭生产且可电离为电子对的暗物质。在任何时间,任何位置,任何方向都能接收到正反粒子偶极子波长7.35cm的电磁信号,且只有这个频率的正反粒子偶极子电磁辐射无法屏蔽,这是正反粒子偶极子热运动的直接证据。有暗物质无所不在的存在使星体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均逐渐降低,是暗物质“真空”摩擦的另一个有效论证。

(2)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斐索实验、钢盘转动实验和恒星光行差合理论证了具有质量的正反粒子偶极子的运动规律是完全自冾的,与电磁波传播机理是完全相符的。光线引力偏折、雷达回波延迟和引力透镜反应了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密度变化规律,而不是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实际密度。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密度变化会引起电磁波偏折与速度变化。光电效应现象光的粒子性内在机理。光的系列现象反应光子理论的矛盾,而正反粒子偶极子的电磁波传递理论更具合理性。

(3) 相对论引力具有缺乏物质基础等多种不自冾,引力场是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变化产生的具有坚实物质基础与理论基础,并明确可见物之间只存在引力而不存在斥力的物理原因,并合理解释引力场超距作用的物理原因。分析表明引力波是一种正反粒子偶极子的疏密波,揭示强烈引力波少见的原因;并明确引力波是不具有偏振态的纵波,且是能量衰减极快的体波,展现了引力波的强度弱,极难直接探测的特点。




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aeswH_469N-qGaGH0CaVg?pwd=3qr0

提取码:3qr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458-1356065.html

上一篇:暗物质与宇宙模型:6. 基于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的量子力学理论论证
下一篇:暗物质与宇宙模型:4. 暗物质与场
收藏 IP: 175.164.25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