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宇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xyeco 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政策,环境经济政策

博文

加快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想法

已有 4907 次阅读 2010-8-16 23:25 |个人分类:农业经济政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经济, 湖南, 县域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作为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体,县域经济要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尽早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

        我省历来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长沙县、浏阳市、望城县、宁乡县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中的名次有所提前,出现了醴陵市、冷水江市、耒阳市、花垣县、石门县等新兴的县域经济体。但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统计数据表明,我省县域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高达65%,而广东、江苏、浙江三省不到50%;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为35%,而上述三省均在55%以上。总体来看,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财力及投资不足、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人才短缺、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

        当前,长株潭城市群正在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国家赋予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先试权。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我省已经完成并准备运行,县域财权约束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而且,后危机时期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区域转移,国家正在实施“保增长、调结构、促内需”政策。这些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抓住了这些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实现我省县域经济的赶超发展,对于实现我省富民强省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课题。就湖南省而言,既有资源贫乏县,也有资源丰裕县;既有城郊便利县,又有山区偏远县;既有国家百强县,也有国家贫困县。要从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发展基础、特点特色各不相同的众多县域经济体中,探寻出一条具有普适性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基本上不可能。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推动力,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园区经济、劳务经济、民营经济,是适合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而且这种思路在实践上已呈现出某种规律性。除此之外,可以从区域经济布局(宏观)、主导产业发展(中观)、企业园区建设(微观)这三个层面来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第一,培育经济增长极,优化县域经济布局。培育经济增长极,发挥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涓滴效应,进而带动整个区域发展,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全省的角度,按照高速公路网点和铁路网点分布情况,选择一些发展基础好的县域作为增长极予以重点建设,以此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这样考虑的原因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缺乏特色,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各县域经济体之间缺乏协同效应,而且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后,省级财政对县级经济体的经济调控功能增强了,有利于开展省级区域经济布局。二是从县内的角度,依据交通情况和发展基础,选择2-3个中心镇,作为县域经济增长极,予以重点建设。这样考虑的原因是,我省县域经济普遍存在“县城单核”现象,县城是县域唯一的增长极,对很多偏远乡镇的带动作用有限,县城本身的发展也受到了消费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可在每个县,培育包括县城在内的三个增长极,增长极之间协同发展,进而带动全县经济发展。

        第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展特色经济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构成了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这里强调特色产业,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品”工程,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保护,发展特色农产品。另外,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偏远山区县,对于农业科技资源丰富的发达县,可以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二是发展特色工业。利用本地特有的资源,进行工业化深加工,发展特色工业,形成县域经济品牌。这样考虑的原因是,我省区域地理和特色资源丰富,虽说做不到“一村一品”,但“一县一品”的发展基础是存在的,但是,目前我省在全国知名的县域经济体中,却唯有浏阳市、武陵源区、韶山市等几个特色经济县,类似贵州茅台、涪陵榨菜等全国知名的能作为一县“经济名片”的地理标志产品并不多。

        第三,建设农业工业化产业园区,建立城乡产业带动机制。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招商引资和建设园区,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共识性做法。但是,对于偏远山区县,对于发展基础差的县,招商引资的难度很大。而且,沿海产业转移大多是资源消耗大、污染系数高的产业,县域经济承接这些产业不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关键的是,常规的一些工业企业和园区,除了就业带动之外,对县域广大农业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很小。因此,要建设农业工业化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这样就能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产业带动机制,让广大农户在农业产业化中获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3-353690.html

上一篇:建议加强低碳农业有关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还权于民:成都市统筹城乡的重要经验
收藏 IP: 58.20.15.*|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