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牛仔行业的“谎言与事实”

已有 3483 次阅读 2011-8-1 23:33 |个人分类:敬畏自然|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动物保护, 鸟巢, 牛仔竞技

牛仔行业的“谎言与事实”

——摘自《针对<“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动物保护立场情况调查报告>评估报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tlm.html

下载地址:http://bjep.org.cn/g_file.asp?id=1844

以下“谎言与事实”所批驳的观点一部分来自《“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动物保护立场情况调查报告》中“谣言与事实”章节的所谓“事实”,后者援引自“Neilsen动物医疗组织Doug Nielsen博士在1997年7月11日出版的一篇文章,由国家动物利益联盟(NAIA)的成员之一Cowboyway.Com发表。

本部分提出的事实,来源于真实的牛仔竞技现场,有大量的证据视频可予以佐证;有关于动物行为学的研究结果,也来自权威的兽医学专家或注册兽医协会。

《“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动物保护立场情况调查报告》 至今还在中国主办方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的网站上可以读到,该文的迷惑性和杀伤力可见一斑!

谎言:牛仔竞技演绎了美国牧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事实:动物在传统美国农场受到的待遇与在牛仔竞技表演中大相径庭。前者,牧民会采取一切保护动物的措施,后者,牛仔竞技者不顾动物安危,只为完成比赛。因为牛仔竞技的本质是一项追逐奖金的比赛,而不是对生活方式的演绎。

一切可以达到竞技表演效果的手段都会施加在动物身上,比如电击、马刺、拧尾巴等手段,令动物瞬间变得狂躁,以营造出野兽的形象,增加牛仔竞技项目的征服效果。

其次,“传统”从来都不能作为牛仔竞技残害动物的藉口,不是所有的传统都可以拿来表演,比如触犯道德底线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人在表演一种传统的时候是自愿的,对危险的表演内容也会采用道具、特技来完成效果,不必真演,但动物没有选择的余地,既不可能拒绝参演,更不可能拒绝表演危险内容,许多牛仔竞技中的动物伤害都是在被迫情况下真实发生的。

谎言:牛仔竞技秀是美国西部牛仔文化的代表。

事实: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西部牛仔的形象经由好莱坞电影的传播,在全世界深入人心:正义凌然、除暴安良、艰苦卓越,极富英雄气概,这是牛仔群体真实不虚的正面形象。

但在牛仔竞技秀中,牛仔竞技者征服的只有动物,甚至是3-4月大的幼年动物。为了突出牛仔的英勇形象,竞技者们用电击、拧尾巴、马刺、侧腹带等手段,让温和的食草动物牛和马因为恐惧和剧痛,一瞬间营造出野兽的形象,以便让牛仔有所征服,或体现驾驭农场动物的能力。

不用怀疑的是,当年真正的西部牛仔如果看到牛仔竞技秀如此残害生灵,来体现自己的威武,他们也会唾弃。

谎言:牛仔竞技在美国的多个州及全球许多国家均是合法的。

事实:法律不是静止不变的,在一个历史阶段内的合法并不代表合理或符合道德。况且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和地区皆已禁止牛仔竞技,或者对其加以严格规管,限制演员可使用的招数,从而禁绝最残忍的动物虐待。已明令禁止牛仔竞技的地区有:加拿大温哥华、澳大利亚首都特区、英国、荷兰、新西兰首都奥克兰、巴西圣保罗州的圣安德雷、圣卡埃塔诺、弗兰卡和迪亚德马等四座城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三藩市、纳帕郡和帕萨迪纳;以及印第安纳州的韦恩堡及佛罗里达州的圣彼德堡。[1]

谎言:牛仔竞技是深受美国人民喜爱的一项运动。

事实:体育运动的本质是,在参与者心理健康的情况下,出于自愿和热爱,追求一种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竞技精神。而牛仔竞技中,所有的动物都是被迫参与,被迫展现恐惧和狂躁。在这个基础上,牛仔得以展示自己所谓的高超技艺,满足自己和观众的感官刺激。

无数富有同情心的人们在得知牛仔竞技表演背后的血腥残忍后,都已开始抵制这项所谓的“运动”[2]。牛仔竞技表演的受欢迎程度正急速下降,且在世界众多城市的演出都已取消。[3]此外,国际上所有的动物福利团体更是无一不强烈反对牛仔竞技。

更多事实可见本报告第一部分第三小题。

谎言:该报告称,“除了比赛相关的意外,牛仔竞技作为一项正常的体育运动,没有任何有效证据能支持竞技动物被残忍对待或在比赛中被伤害的论点。”

事实:这句话是非常狡猾的,因为这样就可以将任何牛仔竞技上的动物伤亡都归成“意外”。但有大量有效证据支持牛仔竞技动物被残忍对待,或在比赛中受伤的说法,而且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牛仔竞技的本质就包含残虐对待动物。[4]

除去美国“尊敬与爱护动物”(SHARK)拍摄到的大量视频证据,“野”牛摔断腿、“野”马摔断脖子、脊背等ESPN不会播放的画面,兽医学博士Peggy Larson在她的文章里介绍——

C. G. Haber博士是一个具有30年经验的兽医,作为一个USDA的肉类检查员他说:“牛仔竞技秀的工作人员将他们的牲畜送到罐头工厂,在那里…我看见牛的伤痕如此之多,以至于只有在头部、颈部、腿部和肚子部位的皮肤是附着的。我曾经见过有的动物6-8根肋骨都从脊柱上断裂下来,有时候甚至刺穿了肺。我还见过已经分离的皮下面聚积了2-3加仑游离的血。”

Robert Fetzner博士曾经在USDA做过肉类检查兽医,目前是FSIS(USDA)的屠宰操作部部长,在我们1998年9月9日的电话会谈中他说:“许多牛仔竞技秀的动物被送去屠宰。我发现断裂的肋骨,被刺穿的肺、血肿、断腿、被割断的气管和颈部韧带断裂。”断裂的颈部韧带即断裂的脖子。

谎言:该报告称“牛仔竞技动物很少或几乎不会感到压力,牛仔竞技兽医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直接观察,也没有发现任何它们承受巨大压力的迹象。”

事实:牛仔竞技使用的动物被禁锢在一个四周充斥着叫喊声的、封闭的场地内,被一个动物不喜欢的、面无表情、使用马刺的人骑或套或绑,被迫跃起、奔出,这和牧场上年轻、健康、自由欢快驰骋的野马是完全不同。在牛仔竞技表演中被使用的所有的动物同样没有选择,无处可逃,单就这两点就已侵害了动物的福利。纯粹为了观众的娱乐而让动物饱受痛苦与折磨是极不人道的。

任何人都可以从拱背马和被追赶的小牛身上看到显而易见的压力,牛仔竞技的马被记录到“有紧张的肢体语言(扩开的上唇、鼻孔、嘴唇被往后扯、尾巴紧缩在臀部、发抖的肌肉,显示出负面情绪)马张着大嘴,被认为是紧张的面部表情”。[5]

谎言:牛仔竞技的驯兽师对马和牛皆是关爱备至,职业牛仔们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空间,且确保他们过着快乐的生活。

事实:在牛仔竞技中,动物受到强烈刺激,行为表现呈现出恐惧和惊骇。更有许多记录指出,牛仔竞技演员们捶打、踢踹并惊吓栏圈中的牛马,而这些动物其实天性非常温驯。电击棒、尖锐的铁棍、腐蚀性油膏(涂在动物皮肤上以造成刺激性疼痛)和勒紧的“激励”背带等皆是用来刺激“跳马”和公牛的常用工具。等动物进入表演场时,他们已经呈现出狂乱躁动的状态。一言以概之,牛仔竞技造成的痛苦和煎熬是我们完全可以避免的。人类完全没有必要以动物的疼痛、煎熬和潜在的受伤及死亡风险作为自己的娱乐代价。

谎言:该报告称:“竞技牛仔需要动物的最佳表现-在骑野牛野马的项目中,牛仔得分的百分之五十得意(得益)于他的动物合作伙伴,而该动物表现则完全倚赖于其自身的健康。”

事实:没错,牛仔得分的50%得益于动物合作伙伴,但这句话完全没有提到,动物合作伙伴需要完成什么,才能给牛仔加分。

事实上,50%的分之是看马能跳得多猛烈,比赛者和组织者们为了刺激马的暴跳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包括在马离开隔离栏时用电棍电击以及猛收侧腹带。[6]这是让马保持自身健康的手段吗?显然不是!

谎言:该报告称“在马栏中,你经常会看到牛仔们抚摸、轻拍和耳语来安抚马。牛仔不会在马栏中,逻辑的想象一下:你和一匹重1200多磅的动物一同关在一间狭小的畜栏里。当那匹马生气或紧张的时候,你只有死路一条了。你还想去激怒它吗?不会的。如果马变得非常紧张,它很容易就能把骑手撞伤在狭小畜栏的边缘,甚至把骑手践踏在蹄下。”

事实:这句声称是“逻辑”的谎言非常能迷惑人。许多视频记录到在马栏或马厩中,牛仔们击打、电击、撞击马,套小牛项目前在牛栏里拧小牛的尾巴、在骑野牛的项目前电击野牛,这些都是马厩或牛栏中进行的。

没错,逻辑地想象一下,激怒动物确实会给自己带来危险,那更应该做的是不要上马、不要继续刺激动物、不要进行牛仔竞技。但牛仔竞技行业者并不这样符合逻辑,通常在牛仔安全上马了之后,牛仔的助理们,马或牛的承包商,甚至是美国职业牛仔协会(PRCA)的头头脑脑们,使用各种手段刺激动物,几乎是同时的,在马变狂躁的一瞬间打开马厩,将原来在马厩之中马可能会对牛仔造成威胁的力量释放在马厩之外,充分展示动物因为恐惧、疼痛而反抗、腾跃、拱背。

谎言:马和牛的拱背只是因为侧腹带(Flank Strap)让他们觉得“被挠痒痒”,跳跃只是为了摆脱挠痒痒的感觉而已。

事实:这种说法是牛仔竞技行业的典型谎言。拱背项目中的马和牛被记录到,即便摔倒在地上、撞到马栏上,以及显而易见的断腿、骨折时,还在不停地疯狂跳跃,直到最后站不起来,倒在地上抽搐。没有人会为了摆脱挠痒的感觉,冒如此大的生命危险。

谎言:该报告称“牛仔竞技中最严格的条例就是来监管在三种骑拱背动物的比赛中参赛者使用的马刺。马刺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旋转能力都加以严格规定,以不挫伤和划到动物。“美国西部牛仔竞技展演”将执行最佳的比赛条例和对马刺类型的限制。牛仔竞技选手程式化的催马行动允许用松弛的旋转马刺在马皮上滚动而不是拖拽、挫伤或削切。”

事实:大型动物兽医佩吉·拉尔森曾经是一名光背马比赛(Bare Horse Riding)骑手,她认为很多的疼痛是由马刺引起的。“牛仔竞技协会关于要求马刺是钝器的规定是骗人的,他们说这样马就不会被刺伤。其实刺伤不是问题。连续的钝器击打会造成内部组织伤害。通常当妈马的瘀伤还没好的时候,新一轮的蹦跳(拱背)就又要开始了。所以伤害就会累积。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当肉碰到钢铁,受伤的肯定是肉。”[7]

为了在马腾跃时保持平衡,坐在马身上的牛仔们通常把上身竭力向后仰,这种情况下,牛仔穿着马刺的腿伸在前面,两脚就会靠近动物的双肩,或者脖颈。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动物因自身防御而产生的极其猛烈的动作中,牛仔们无法控制马刺的使用。[8]

谎言:选手用马刺来催马,以便培养一个信号机制或惩罚机制,让马学习知道何时应该前进或停止。

事实:我们可以观察到,特别是当表演中的马匹静止不动时,牛仔会在马匹的脖颈两侧故意和用力地使用马刺以便让它前进,继续腾跃。如果马刺用来作为一种让动物反复感到疼痛的惩罚工具,或者成为一种让已经筋疲力尽的马前进的刺激手段,那就与动物保护法律的精神不相容了。

对学习机制和过程的科学研究表明,在焦虑和/或受到压力的情况下无法学习。(ROLLS, 1999)。换言之, 马匹无法在上述情况下学习或者作任何新动作。牛仔竞技中马刺的反复及不受控制的使用可能使马匹产生可预见的早期的厌恶状态。后果就是,动物无法学习人类希望它学习的动作。[9]

谎言:马和公牛的皮毛要比人类的皮肤要厚得多,并更耐削切和挫擦,因此牛仔竞技中使用的侧腹带和马刺不会造成痛苦。

事实:马和公牛的皮毛比人类的皮肤厚,并不代表马和公牛可以经受牛仔竞技中使用侧腹带、电击、马刺等对动物产生的疼痛、恐惧、狂躁。

在夏天观察过马匹的人,只需要10来分钟就会发现,马匹对哪怕是一只飞到身上的苍蝇都是能够感觉到的。可见,马匹的皮肤有极高的敏感性,不可能对马刺、侧腹带造成的疼痛毫无感知,何况还有电击。

马身上的部位组织分布不一,受保护的动物身体部位比其他部位的皮肤更薄,比如腹部、大腿内侧等等。有轻微毛发或者光滑的皮肤有密集的神经,也因此比毛发多的部位更敏感。”[10]

可见,侧腹部这些肌肤相对柔嫩的部位,对疼痛的感受必然更敏感,在马厩门栏打开前一瞬间拉紧的侧腹带,马对此不会毫无痛觉;马刺经常会刺激动物的肋骨;电击则甚至会用到动物的面部。

可以想象这些敏感部位遭受的痛觉有多大。

谎言:骑野马项目中的马被描述为“为拱背而生”,拱背是因为它们喜欢、享受这种感觉,事实:只需问一句,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马真的是“为拱背而生”,那为什么还要使用电击?大量证据表明,即便在美国最具职业水准的美国职业牛仔协会(PRCA)监管的竞技赛中,使用电击也是公开的秘密。马厩门打开的一刹那,牛仔从业者同时施加电击。被电击后的马立即开始疯狂地拱背、腾跃,撞到地上、栏杆上,有时还会撞断脖子。

被记录下来的电击实施者,有PRCA董事局副主席Charles Soileau(2007年,怀俄明州夏安边疆节牛仔竞技),还有PRCA的明星牲畜承包商IKE SANKEY(2010年,彭德尔顿牛仔竞技),更体现出这两类群体不可能不用电击。

他们对牛仔竞技上的动物理应最为熟悉,他们之所以会电击,以达到让马拱背的效果,正是因为他们知道“为拱背而生”是谎言。

谎言:因为用于牛仔竞技中,动物才不会过早死亡,生活更好,甚至更长寿。

事实:从套小牛的动物需求量就可以看出,这种说法至少不是全部的事实。一个套小牛的选手要想成为行家里手,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练习。被卖给练习场的小牛犊被一次一次地套住,直到它们受伤或死去。T. K. Hardy博士是一个兽医,他也曾经是一个套小牛选手,美国的《新闻周刊》援引他的话说:套小牛是一项昂贵的运动。他说,每场练习都有2-3头小牛受伤,不得不被替换下去。[11]

谎言:每一场牛仔竞技比赛都有专业的兽医在场,保障竞技动物的安全。

事实:只要看过一场牛仔竞技你就可以知道,兽医只会在动物已经受伤的时候出现,在许多牛仔和马匹的围拢和掩护下,将受伤的动物,或尸体处理出现场。

兽医从不会事先制止可能让动物受伤的项目,这超出牛仔竞技兽医的职责范围。如果兽医在现场有用,动物保护团体不可能记录到这么多受伤和死亡的现场。

设身处地想一想,先恶意让你受伤,然后再承诺好好给你治疗,谁都不愿意。但动物却无法拒绝。

谎言:该报告称“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牛仔竞技协会(RCA,后来的PRCA美国职业牛仔竞技联盟)与美国人道主义协会(AHA)合作,一道建立了保护牛仔竞技动物福利的法规。该法规被双方组织共同认可。PRCA美国职业牛仔竞技联盟意识到,为保持此项运动的活力,亟需引导公众真正了解牛仔竞技和动物保护福利。”

事实:牛仔竞技中强迫动物、给动物造成压力、受伤、死亡,使用电击、马刺,这些都显然不符合动物福利精神。更何况,这并不是一部真心实意的动物福利法规。“尊敬与爱护动物”组织逐条分析发现,超过1/3与如何善待动物无关,其余条款存在多处重复和漏洞。

其次,这是一部并不严格执行的动物福利,例如其禁止在套小牛中出现的“扯倒”(Jerk down)几乎无可避免。就算被禁止,违规的牛仔仅仅是被扣分数,但对动物的伤害却无可挽回;同时,即便是PRCA的头头脑脑也一样使用电击,可想这部动物福利法的落实程度。

再次,对于动物组织曝光对动物施暴的牛仔,牛仔竞技行业没有一次予以公开处罚。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立场虚伪、虚假执行、毫无监督的牛仔竞技动物福利法。[12]

谎言:动物福利团体经常受邀前往牛仔竞技表演的养殖场检查,或亲临观看演出现场。

事实:动物福利团体通常只被允许观看竞技表演场上的情形,并且只能检察动物不用表演时所住的栏圈。邀请动物福利组织只是一道常规手续,在表演过程中,栏圈是不允许查看的——而多数的残忍虐待行为正发生在表演进行当中。在自然界中,被掠食动物(如牛和马)因天性使然,并不会从封闭的区域(如栏圈)跑入开阔的地域(如竞技场)——封闭的区域使他们感到安全。他们之所以冲出栏圈,是因为工人们用电击设备戳刺他们,扭拧他们的尾巴和耳朵。


[1] “尊敬与爱护动物”组织,《美国及其他国家禁止或限制牛仔竞技一览》,网址链接:http://www.sharkonline.org/?P=0000000768

[2] 清华大学副教授蒋劲松并不认为“Rodeo”应该翻译为“牛仔竞技”,他在《牛仔竞技秀的七宗罪一文中》说“会误导人们把这一残害动物的行为看成是一种体育运动。事实上,Rodeo的本质牛仔秀与体育运动精神完全背道而驰。因为它不是在展示人类文明的伟大,而是展现少数人为了商业利益不惜残害动物的猥琐和卑劣”,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ogw.html

[3] 更多牛仔竞技在全世界势微的证据,可参考《牛仔竞技:一项苟延残喘的“体育运动”》上的咨询整理,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l2j.html

[4] 派吉·拉森,《牛仔竞技秀中固有的动物虐待》,中文翻译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lq3.html

[5] 德国动物保护注册兽医协会,2005年,《从法律、动物行为学、伦理的角度评德国牛仔竞技项目专家意见书》

[6] 汤姆·雷根:《打开牢笼——面对动物权利的挑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

[7] 汤姆·雷根:《打开牢笼——面对动物权利的挑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243页

[8] 德国动物保护注册兽医协会,2005年,《从法律、动物行为学、伦理的角度评德国牛仔竞技项目专家意见书》

[9] 德国动物保护注册兽医协会,2005年,《从法律、动物行为学、伦理的角度评德国牛仔竞技项目专家意见书》

[10] 德国动物保护注册兽医协会,2005年,《从法律、动物行为学、伦理的角度评德国牛仔竞技项目专家意见书》

[11] 派吉·拉森,《牛仔竞技秀中固有的动物虐待》,中文翻译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lq3.html

[12] “尊敬与爱护动物”组织,《SHARK揭露PRCA“超过60条”动物福利法规》http://www.sharkonline.org/?P=0000000276

71家动保组织发布报告,揭美牛仔项目涉嫌欺骗中国政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t99.html

女孩扮演“小牛”说“我害怕”,学者称牛仔竞技赞助商“很可能赔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tft.html
中国动保组织致信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thb.html

美俄怀明州一马死于牛仔竞技,动保组织呼吁鸟巢取消引入计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47e8430100rq1l.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470818.html

上一篇:女孩扮演“小牛”说“我害怕”,牛仔竞技赞助商很可能赔钱!
下一篇:动保组织致信骆家辉,抗议美国驻华大使馆为残酷文化护航
收藏 IP: 59.66.46.*|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