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发表于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当今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并求得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又依赖于全体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努力。如果说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那么,为了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富强,知识分子理应成为爱国的典范。
中国的知识分子有着爱国的光荣传统,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再到“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五四”青年,历代优秀的知识分子为我们树立了爱国、忧国的光辉榜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今天知识分子的宝贵精神财富。
时代给爱国主义赋予了新的涵义。今天,爱国主义的主要内涵就是: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意味着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应该有这样的忧患意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
知识分子应该把爱国主义作为永恒的精神支柱,并把它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赶超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兴旺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伟大的时代和我们伟大的国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5-29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