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带拐杖上纽约3
会议已经开了三天了,会议让我吃惊的是三天来都有同一个主题——“进化经济地理学”的会场,连续有九场是关于这个主题的!内容涉及创新城市,新产业集聚、区域的专业化,以及城市的重新崛起,整个一个创新求发展的架势,而且是在进化的意义下认识创新,有遗传继承,有变异创新,还有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这让我想起了陈天华的《天演论》观点。咱们区域发展研究,需要引入进化经济学的观点,无论是咱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如果没有进化,只有遗传,经济世袭、文化世袭,谈再多的“改革”也是皮毛的改进,创新不会发生。熊彼得认为世界创新推动的。换言之,没有世袭不可能,可是只有世袭的世界就没有前进。在会场,我突然想到,熊彼得与马克思的一脉相承。马克思显然从世袭制度的德国看到了世袭制度的窒息作用,他需要一种创新的力量,从英国的历史、法国的历史他看到了创新的力量——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熊彼得继承了这位德国同胞长兄的思想,他认为不是一般的阶级斗争,而是包含了阶级斗争在内的一般意义创新推动历史进步。于是学者们从收入的公平性、研发的主动性、产业的聚集性等带有创新意义的变异,注释着区域的进步。1911年,清王朝搞改革,建立皇族内阁,以为用世袭解决了王朝的危机,完成了世代的交接,没想到危机就从这个总爆发了。后人评价,亲贵们不是没有优秀后来人,良弼就是,可是王朝容不了这样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不知道良弼当时如何为自己辩护的?扯远了。
第三天下午我去听了GIS的agent-based(自主体)建模和模拟的专场,认识了心仪已久的来自英国的Leeds的Mark Birkin,交换了名片,讨论了地学agent-based模拟的普遍性。agent-based的地学建模显然成为了GIS的研究主流,比之另一个主题,美国人较多的研究——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在会议中更有活力。我又突然想到,在我们这个领域,英国人的研究更加具有哲理理性。也许从事自主体模拟的在最近5年左右,会获得经济科学诺贝尔奖。当然,关键是突出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彰显出方法学革命的功绩。这个会场主席是个女性,大会还对另一个女性在GIS可视化研究方面给了奖励。与中国学术界相比,英美女性在研究领域显得更为突出。
会场就在第六大道上,下一个专场,不感兴趣,赶快与同学们上了第五大道,我告诉他们说,这就是纽约的南京东路,几乎一样:商店的世界,有那么一点钱人的俱乐部。我没想到我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到游览了一会,学生刘晓指出:王老师你的比较很不对,第五大街,许许多多商店挂着美国国旗,南京东路,你见过吗?你们北京的王府井有几家挂国旗?我只好解嘲地说:王府井嘛?当然要渐渐的都挂王府的旗了。
在第五大道,我买了本书——《探险的历史》。标价,29.99美国大洋,开始舍不得买,走出书店去,念念不忘,好像钩子钩着心。掏出30美元交给刘昌新:“你回去帮我买来!”。我不记得交钱给他时,我是不是咬着牙,闭上眼睛。刘昌新回来,书交给我:“王老师,32美元,因为还有税。”没什么,毕竟比我在会场买的《全球变化的区域综合评估模型(IRAM)》便宜,这本是专业书,90多美金,值。还有Springer那些书,动辄3三位数。洋鬼子卖知识,真赚钱。
20多年,没有上南京东路了,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不知道还在吗?还叫新华书店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