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与科举,“阳马”与“鳖臑”
一、高考与科举
今年高考落幕了。这两天大家都在讨论各地作文题,遂有各种意识形态之交锋(其实也就是一阵风,周期性发作)。无论文理,就所有高考科目来说,大家讨论作文题的”知识阈值“大概是最低——不服还不行,现在高中化学就在讲泡利不相容原理、sp杂化轨道了......
另一方面,对作文题的青眼相加多少也与科举传统有关。以隋唐为例,举士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又以进士、明经两科为重,前者考时务策论与诗赋,后者考时务策论与经义,这做文章自是最要紧之工夫——明朱元璋后,这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被限定在“程朱理学”(谁叫重八兄要尊朱老夫子为祖宗呢),这内容就被限定在“四书五经”,而格式就被限定为“八股”(个别“老少边穷地区”,可用“六股”)。
时常有人拿高考比科举,可以得出自己想要的一些论断。按兄弟我的观点,今天的高考至多相当于正式科举前的“小试”——包括县试、府试和(贡)院试,考中者获“生员”资格(俗称“秀才”),进入各级县学、府学学习。而正式的科举——乡试(解试)、会试(京试、省试、礼部试)、殿试,还早着呢!
完整的科举程序,考生最后获得的功名是三榜进士——进士及第(只有三个,名号大家都晓得)、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其中优异者选“庶吉士”入翰林院,这就是国家重点培养干部,在明朝是日后入阁宰辅的必要条件。剩下的,分派六部百司“观政”(相当于实习干部),等着外放一任知县。也就是说,科举考中后,你就进入国家高级公务员序列了,而且一出手就是县处级——这岂是今日高考可比拟的,“你爸是李刚”也不行啊——除非,你爸是隔壁那个什么什么King......
二、“阳马”与“鳖臑”
作文在语文一科中分数虽重,但放到整个高考来看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要命。毕竟只要中规中矩地写(这时“八股”的传统优势就有了),60分得个40多分也是寻常之事。
除了作文外,其实各科大小题目都能引出不少有趣的话题。这不湖北的文科数学卷子就在网上炸锅了:
这是一道立体几何
20、(本小题满分13分)
《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
在如图所示的阳马P-ABCD中,侧棱PD⊥底面ABCD,且PD=CD,点E是PC的中点,连接DE、BD、BE。
(I) 证明:DE⊥平面PBC.试判断四面体EBCD是否为鳖臑。若是,写出其每个面的直角(只需写出结论);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II) 记阳马P-ABCD的体积为V1,四面体EBCD的体积为V2,求V1:V2的值
就这道题本身而言,并不困难,中等水平及其以上的学生应该都能顺利完成。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个背景信息(一般在教学内容之外),需要考生阅读理解并加以应用,这就是所谓的“新信息题”或“新材料题”——听说近年是挺时髦的命题方向。这种题反而还要简单些,因为你根本不必知道《九章算术》、“阳马”,更不用琢磨“鳖臑”的读音,只要具备正常的阅读和知识迁移能力就足以应付这道题了。
但是人民是需要娱乐的,尤其是刚刚解放的考生们。我现在见到网上的段子包括:
“鳖臑!出卷老师你别闹!”
“别闹(鳖臑),回家养马(阳马)吧。”
幽默,相当幽默!
不过话说回来,高中生了解一点《九章算术》乃至“阳马”、“鳖臑”之类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坏事。既然说到这里,我就做个“注释”:
三国魏的算学家刘徽在公元263年为《九章算术》(这是后来隋唐科举明算科的官定教材“算经十书”之一)做注。
在《九章》第五卷《商功》有第十五问:
今有阳马,广五尺,袤七尺,高八尺。问积几何?
答曰:九十三尺、少半尺。
术曰:广袤相乘,以高乘之,三而一。
刘徽注:邪(斜)解立方得两堑堵,邪解堑堵,其一为阳马,一为鳖臑,阳马居二,鳖臑居一,不易之率也。合两鳖臑成一阳马,合三阳马而成一立方,故三而一。
立方=堑堵+堑堵
堑堵=阳马+鳖臑
这条注释被后代算家称为“阳马术”,是刘徽推算阳马体积公式(“广袤相乘,以高乘之,三而一”,即“阳马”体积为三条直角边乘积的三分之一)的方法,其中为了推算这个“不易之率”,刘徽还发展了一种疑似用到“极限”的“算法”:
“其使鳖臑广、袤、高各二尺,用堑堵、鳖臑之棊各二,皆用赤棊。又使阳马之广、袤、高各二尺,用立方之棊一,堑堵、阳马之棊各二,皆用黑棊,棊之赤黑,接为堑堵,广、袤、高各二尺。于是中效其广,又中分其高,令赤、黑堑堵各自适当一方,高一尺,方二尺,每二分鳖臑则一阳马也。其余两端各积本体,合成一方焉。是为别种而方者率居三,通其体而方者率居一。虽方随棊改,而固有常然之势也。按余数具而可知者有一、二分之别,即一、二之为率定矣。其于理也岂虚矣。若为数而穷之,置余广袤高之数各半之,则四分之三又可知也。半之弥少,其余弥细。至细曰微,微则无形。由是言之,安取余哉。数而求穷之者,谓以情推,不用筹算。”
至于此中奥妙与“极限”思想之渊源(与古希腊诸学派做个对比当是个有趣的题目),烦请数学史家给我们科普科普......
刘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